公主难当 第67章

作者:微云烟波 标签: 宫廷侯爵 洪荒 BG同人

  风瑜兴致勃勃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啊,刚刚我们这边也抓了一些鱼,也可以一起做!”风瑜答应得太快,随行的宫人虽说觉得有些不合适,但是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不过,几个擅长厨艺的宫人已经站了出来,接手了处理那些猎物的工作,穆安他们的长随也赶紧帮忙给那些兔子獐子还有那头梅花鹿剥皮清洗,然后在那几个宫人的指挥下分割成不同的部分。风瑜他们带的东西可比穆安他们带的齐全多了,炉子,柴炭,各种餐具乃至调料,这会儿都摆了出来,看得穆安他们目瞪口呆,深深感受到了风瑜这个公主受宠的确不是假的。看这个架势,风瑜在宫里吃的就是小厨房,而不是御膳房的例菜,这可不是什么人都有的恩宠。

  不过,这对于穆安他们来说是好事,他们这些贵族子弟,素来都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来说是烤肉吃,实际上随从也带了不少点心干粮,免得回头光吃烤肉吃不下,这会儿看着风瑜身边的宫人利索地煎炒炸烤,还有一口锅炖着鱼汤,在这之前,已经有人提着攒花食盒过来,将食盒里面的点心、鲜果、干果、蜜饯都捧了出来,不多久,又有人送来了八样凉菜,四荤四素,荤的是黄瓜鸡丝、麻辣肚丝、五香酱鸭、盐水牛肉,素的是糖醋荷藕、凉拌木耳、酸辣黄瓜、茄汁马蹄。

  这弄得穆安他们都有些不安了,这倒不是随意吃吃,反而是正经宴客的标准,像是在京城酒楼里头,光是前菜就这么多花样的席面,没个二十两银子都是下不来的。结果看风瑜的模样,竟是习以为常,叫几个人都有些摸不清楚了。

  这当然不是正常标准,这些其实都是拼凑出来的,像是什么干果点心鲜果蜜饯之类的,本来都是风瑜带过来的零食,至于那几样凉菜,另外几样凉菜本来才是正经出来野餐准备的,毕竟,他们又不是来打猎的,大家也没指望风瑜能捞到什么鱼,虽说带上了全套的家什,但是原本打算的也就是给风瑜煮个鱼汤,或者是烤一两条鱼而已,其他的原本是为了给宫人做大锅菜的。结果穆安他们猎到了一大堆的食材,他们都是重臣之子,几个宫人也不想在外人面前丢了风瑜这个公主的面子,因此这才努力施展开来。

  穆安他们瞧着风瑜泰然自若,他们年纪也不大,从小都是娇养大的,面前又只是个小女孩,自然生不出什么对皇权的敬畏之心来,他们这会儿也饿了,送上来的东西也都比较开胃,因此,一个个也没跟风瑜客气,很快就开动起来。

  不多久,第一批烤肉上来了,是直接将鹿肉切成指头大的块,用调料腌制之后,然后串在铁签上炙烤,除了腌制多花了一点时间之外,料理起来并不需要多费事,这个可比穆安他们预想中的烤全鹿美味多了。就四个人吃席,因此,宫人们都是直接从猎物身上取下了比较鲜嫩的部分,像是山鸡和兔子,倒是可以整只拿来烧烤,又取了鸡脯肉做成芙蓉鸡片,总之,不仅速度快,花样也颇为繁多。

  就着一杯清茶漱了漱口,穆安整理了一下仪容,又给风瑜行了一礼:“今日多蒙殿下招待,却是失礼了!”牛继宗和马尚也是起身行礼致谢。

  风瑜摆了摆手,说道:“我这也是借花献佛而已,要不是你们带来了这么多猎物,也做不出这些来。”

  穆安笑道:“话虽如此,若是我们自己,却是平白糟践了这些猎物!所以,还是托了殿下的福分!”

  见穆安还在那里道谢,风瑜顿时有些不耐,面上却没有表露,只是说道:“时候已经不早了,我这边还得回行宫,免得父皇和兄长惦记,几位世子请自便!”

  穆安连忙说道:“殿下千金之躯,不如我等护送殿下一程!”

  风瑜一笑,摇头拒绝道:“不必了,我想,几位也不想被侍卫看到你们出现在山里吧!”

  穆安他们顿时心里一紧,这种事情,虽说做的人不少,但是真要是被人抓了个正着,回头肯定没什么好果子吃。乾元帝可以当做是小辈们孟浪一笑而过,但是自家长辈知道了,却不能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肯定要惩罚一番,算作是给乾元帝的交代,甚至长辈都得写上一封请罪折子。这会儿听见风瑜这么说,穆安有些不确定地恳求道:“还请劳烦殿下为我等保密!”

  风瑜轻笑一声:“我又不是鹦哥,恁的多嘴多舌!”

  穆安他们又开始疑心起来,小女孩子的脾气,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她这么说,心里会不会记恨他们不相信自己呢?但是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强迫自己相信风瑜的人品了。

  风瑜才没这个心思多嘴多舌,她近来自个做事都有些出格,天天跑出来这么远,要不是还能及时回到行宫,早就要被人告到乾元帝那边去了。不过既然这次撞上了别人,那么,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是消停一些吧。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公司有工作,昨天从早上就开始做,然后就是不停地改来改去,一直弄到晚上十一点,今天早上还得爬起来继续做,之前才搞定,新任务又来,又是折腾到晚上。居家办公真是坑啊,没有正常的上下班,也没有双休日,反正就是来了任务就得干!明天补昨天的!

第145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16

  乾元帝虽说如今都是在关注吏治的情况,但是不代表他就不关注几个儿女了!几个儿子还算是省心,天天在书房读书,倒是风瑜,乾元帝原本就知道这个女儿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性子,或者说,这孩子天生有些反骨,她与那些被宫里的规矩养得温柔和顺的公主并不一样,她心里没有那些规矩。原本以为这个女儿平常在自个宫殿里头折腾已经够呛了,结果如今到了行宫,她更是如同脱缰的野马一样,一个凌波殿都装不下她了,整个行宫他还没去多少地方呢,这丫头倒是先享受上了。

  不过,乾元帝也并不生气,自家的公主,干什么要跟寻常人家闺秀一样,养得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呢?她无非就是活泼了一些而已,也不是什么刁蛮无礼的性子,所以,乾元帝也没考虑过要对风瑜如何约束,却是让她逃过了一劫。

  但是,风瑜这边遇上了穆安他们一行,这事也并没有瞒过乾元帝,这些小辈们在行宫外围游玩,乾元帝其实一直都清楚,实际上皇家对此也没有做出明确的约束,皇家圈了这么大一块地方,最重要的是阻止普通百姓进山,至于权贵,他们只要乐意,有的是办法进来,所以,只要这些人不过分,人数不多,也不携带什么违禁的东西,那么皇家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

  徒家能有如今的地位,那是花费了两代人的心血,taiu当年落草的时候还是个年轻人,结果等到他称王的时候,就已经是年近半百了,taion皇帝也是一样,他是在山寨里头出生的,七八岁就跟着亲爹下山打劫砍人,等到做皇帝的时候也已经是年纪不轻了。前朝乱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一开始军阀割据,天下乱成一团,taiu称王的时候,那会儿天下光是各种自立为王的军阀就有十几个,甚至还有些愚昧的,不过就是占据了几个县,草台班子一样,结果居然还像模像样地黄袍加身,直接称帝了。

  当初是为了天下及早一统,taion皇帝才许了四个异姓王,让他们可以与国同休,共享天下,但是,等到后来,天下太平了,老徒家的地位稳当了,正统的名义也已经深入人心,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就开始觉得异姓王比较碍眼了。东平郡王和北静郡王还算是识趣,因此,朝廷对他们也颇为荣宠,但是南安郡王和西宁郡王,就让皇家如鲠在喉了。

  若是许出一个公主,能让一个异姓王归心,那么乾元帝真的一点也不吝啬,但问题是,南安郡王和西宁郡王两家王府的心早就养大了,他们会乐意放弃手中的兵权和随之而来的财富人脉娶一个公主才怪!别到时候公主嫁出去了,反倒是平白给对方增加了一个人质,到时候反而叫皇家投鼠忌器。

  只是,当年许了人家与国同休还没多少年呢,如今翻脸难免显得皇家无情,而且主要也是没抓住对方的把柄,贸然问罪夺权,只会叫一帮勋贵老臣觉得皇家刻薄,甚至是人人自危,说不定回头就有人仗着手里有兵权来反抗了。所以,乾元帝还真不能用太直接的手段对付几个异姓王。至于说让东平郡王府跟皇家联系更进一步这种事情,乾元帝倒是觉得无所谓,反正他又不缺公主,公主本来就是要嫁人的,而且,从宋朝的时候开始,公主本身掌握的权柄就已经很小了,她们的地位完全来源于她们所得到的宠爱,在位的皇帝宠爱哪个公主,哪个公主就更有发言权,要是皇帝对这个公主很一般,那么她无非就是个嫁妆丰厚的贵女罢了。甚至还不如贵女呢,因为公主陪嫁的东西里头,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皇家专用,像是公主府,还有赐给公主的皇庄,公主在的时候,驸马和公主所生的孩子都可以住,皇庄的收益也能随便用,但是公主死后,这些就会被内务府收回,那么,能留给子孙的也就是公主的私产,这些可未必能有多少,真要算起来,公主之子除了能有个不太高的爵位之外,其他的好处真不会有太多。

  像是曹乐,他爹曹矩是家里的次子,没什么爵位,要不是尚了公主,老侯爷去世之后,就变成侯府的旁支,他其他兄弟包括一个嫡亲的弟弟都被分出去了,能分到的家产也很有限,曹乐自个也没分到多少,老侯爷生的孩子实在有点多,嫡出的就有三个,四个庶子,女儿也有五个,光是发嫁女儿,侯府就赔了不少嫁妆,以至于等到给儿子分家的时候,侯府虽说不至于捉襟见肘,却也已经没太多浮财了,以至于曹矩堂堂驸马,最后都没分到一万两银子的家产,连大一点的宅子都买不起,只得在公主府吃软饭。

  像是这样的人家,自然愿意给家里无法袭爵的孩子娶个公主回来,别的不说,作为驸马,一年也是有不少俸禄的,但是,要不是曹家当年的确有大功,要不是事到临头犯了个错,要不然就算是不能封个国公,郡公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他们家有资格尚主,平常那等落魄的人家,皇家的公主可不是送出去扶贫的。

  其他女儿也就罢了,乾元帝对风瑜的婚事还是很放在心上的,他这会儿虽说立徒景辰有些制衡的意思,但是,徒景辰聪明孝顺,又是乾元帝身边养大的,自然对这个儿子最是上心。风瑜他以前倒是不怎么理会,但是如今还是挺喜欢这个女儿的,这又是太子嫡亲的妹妹,她这样的身份,大婚之前加封个长公主也是应该的,所以,风瑜的婚事就需要仔细考量,驸马本身素质要高,出身也不能差,另外就是,最好是站在徒景辰这个太子一边的,再不济也得是中立派,免得日后夹在中间难做,如此一来,乾元帝琢磨着符合条件的人选就不多了。东平郡王府倒是符合条件,但是,穆安年龄还是大了一些,等到风瑜能出降,穆安估计身边通房都好几个了!虽说做公主的不必跟那些通房侍妾一般见识,但是想想以风瑜的性子,多半也是不乐意的。所以,还是算了吧!

  乾元帝自觉自己为这个女儿操碎了心,风瑜却宁可他继续将心思放在朝政上,因为乾元帝想了一番之后,又是父爱爆棚,作为皇帝,想要表示自己的宠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赏赐。赏赐财物也就算了,顺便又赏了个嬷嬷下去,还是乾元帝以前身边的嬷嬷,不是那种奶嬷嬷,而是一直留在乾元帝身边照顾他的周嬷嬷,这个还是当年他生母淑妃身边的大宫女,后来被淑妃给了自个儿子。这也是个苦命的,这年头小选的宫女一般就是在关中采选,也不强迫,毕竟总有那些养不起孩子的人家愿意将女儿送出来搏一搏出路,比起卖给人牙子,还是给采选的太监更好一点,这些负责采选的太监出手其实比那些人牙子大方。当然,有点办法的人家,也不会让女儿进宫做宫女,等出宫的时候都多大年纪了,平白耽误了年华。周嬷嬷可不是什么寻常贫民人家出身,他们家也算是小有资财,爹还是个读书人,可惜的是,他爹因病去世,家里就留下了她娘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

  结果先是弟弟被族里的人哄骗,落到了井里溺死,一下子就成了绝户,族里头要发这个绝户财,直接说娘克夫克子,将人撵回了娘家,至于周嬷嬷,差点被卖去做童养媳,正好那年有太监采买宫女,族里头就把她给送来了。她那时候年纪也不算小了,因此早就知道那个家是回不去了。她后来攒了一些银子,托人打听亲娘的消息,说是亲娘后来改嫁,却是所托非人,嫁了个喜欢喝酒大老婆的,寒冬腊月里头被打破了头,也来不及请大夫,就没了。周嬷嬷那时候起就绝了出宫的心思,她被分到淑妃那里,从小宫女做起,因为肯干,还略微识文断字,被淑妃器重,后来就被提了上去,在淑妃身边做大宫女,有自梳做了嬷嬷。后来被送到乾元帝身边,就在乾元帝身边做管事嬷嬷。乾元帝当了太子之后,周嬷嬷就退了一步,做皇帝的,身边用得最多的还是太监总管,她一个嬷嬷,就不好太靠前了。

  这些年,周嬷嬷虽说还在宫里,但是也就是管着乾元帝的几个库房,算是个养老的差事,乾元帝知道这个嬷嬷无处可去,他是个念旧情的,因此一直让周嬷嬷在宫里荣养,手底下也有好些个小宫女奉承伺候,平常就算是梁忠他们几个遇上了周嬷嬷,也得恭恭敬敬叫一声:“大嬷嬷!”

  结果,乾元帝脑子一时犯抽,琢磨着周嬷嬷如今年纪也不小了,在寻常人家也是含饴弄孙的时候,总是在这大明宫也不是个事,正好风瑜没了生母,元后留下的人对她也放纵得很,还不如给她加个笼头,让周嬷嬷去给她做教养嬷嬷。

  周嬷嬷其实也很意外,她以为自己这辈子就在宫里终老了,哪知道居然临到老了,还被安排了这么个差事。不过她是个老实厚道的,既然皇帝这么说,那就这么干呗,不过她还是先问好了:“皇爷,这长宁公主的事情,老奴该如何教导才是?”

  乾元帝笑道:“那丫头是个跳脱的性子,所以啊,想要让嬷嬷帮忙纠正一下,不过也别太约束她,总之,朕信得过嬷嬷,嬷嬷你看着办就是!”

  周嬷嬷顿时麻爪了,要纠正长宁公主的性子,还不能太约束,这怎么才叫不要太约束呢?不过,她琢磨了一下,自己都这个年纪了,放哪儿也是养老,去长宁公主那里也就是换个方法养老而已,估摸着是皇爷觉得长宁公主失母,在宫里头难免有的地方不方便,自己毕竟是伺候过皇爷和先太后的老人,便是当年元后对自己也得客客气气的,看样子,还是皇爷一片爱女之心,当下便说道:“皇爷一片慈心,老奴明白了!”

  风瑜在意识到头顶上多了个管束自己的人的时候,不由郁闷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今天多更一点,结果上午微信又来了任务!下个月差不多就要复工复产,近期应该是闲不下来了!

第146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17

  周嬷嬷不是个多事的人,或者说,她是个被动的性子,压根就不是那种愿意主动揽事的人。她都这把年纪了,外面也没个家人可以投奔,既然这辈子都得在宫里终老,那么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前的时候她能出头,靠的就是老实肯干还有一片忠心,但是如今压根没这个必要,只要她不犯什么错误,就算是懈怠一些,也没人会因此找她麻烦,既然如此,那就开摆呗。

  她来了凌波殿没多久,大家就知道她的性子了,苏姑姑很是松了口气,她之前算是风瑜身边头一等的,但是伺候先皇后的,跟伺候先太后乃至圣人的,那可不是一个档次,所以,周嬷嬷来了之后,她就往后退了一步,一口一个“老姐姐”,在发现周嬷嬷并没有拿大的意思之后,她才算是松了口气。

  苏姑姑之前在太子身边伺候,太子身边多的是乾元帝安排的人,那时候苏姑姑就知道这些人的难缠之处。宫里头就是这样,你别看对方品级不一定高,但是,你得先想想看,对方背后的主子是谁。有的时候,你觉得某个扫地的小太监无关紧要,直接欺负了一把,结果这位说不定是为某位高位嫔妃干事的,若是你自己的后台不够硬,说不定回头就会被人找茬,一个弄不好,就得去慎刑司走一遭。

  风瑜其实比较厌烦如今这个环境,大齐宫廷的规矩算是比较森严的,风瑜不得不想办法在夹缝里头找点空子钻一钻,好在周嬷嬷的意思很简单,作为公主,在外头规矩能过得去就行了,她这样的身份,只有挑剔别人的,哪有别人挑剔她的道理,所以,周嬷嬷的任务就是,确保风瑜不会在外人面前太早暴露自己。

  周嬷嬷很快就发现,这个任务实在是太简单了,大概是因为长宁公主出生之后就失去了生母的庇护,也没有养母照顾,那会儿乾元帝对她漠不关心的缘故,她其实很擅长忍耐和伪装,或者说,很擅长审时度势,她很明白乾元帝对自己的忍耐度,所以,一直都是在这个范围之内行动,就算是做了什么出格的行为,乾元帝也只会觉得是小女孩顽皮。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嬷嬷觉得自己真要是如同一般的教养嬷嬷一样教导长宁公主,回头乾元帝反而会生气,所以,如今这样就可以了。

  这会儿,周嬷嬷就表示,风瑜想要逛一逛行宫,没问题,多带一些人清场,不要叫人看见,知道自己是谁也就行了,不要再出现上次那种与勋贵子弟不期而遇的情况。虽说她如今年龄还小,但是在非公开场合,在没有血亲的情况下,跟外姓男子见面终究有些不好。风瑜自然是心领神会,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程序比结果更重要。

  风瑜的悠闲日子过得让徒景辰都有些嫉妒起来了,因为他最近一下子变得繁忙了起来,不仅要上课,还得去乾元帝那里帮着看折子。

  乾元帝搞出来的吏治整顿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起码关中地区,如今已经有不少官员被抓住了把柄,朝堂上也有许多官员不是那么清白,这会儿已经有一些老臣为了防止晚节不保,忍痛上书请求致仕,这年头有个潜规则,除非是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否则的话致仕的官员一般就不会追究任上发生的事情。何况,这些老臣都是三朝甚至是四朝老臣了,乾元帝怎么着也不能穷追猛打。原本他搞这一出就是想要清理一下朝堂,如今既然如愿了,自然不能摆出一副刻薄寡恩的样子,当然,至于那些心怀侥幸,还恋栈不去的,乾元帝也不打算轻轻放过。都这把年纪了,老老实实致仕回家含饴弄孙不行吗,非得在朝堂上碍眼,那也别怪人撕破脸了。

  好在不识趣的人很少,尤其是乾元帝顺理成章地批准了一帮老臣的请求致仕的折子之后,大家也就明白乾元帝什么意思了。因此,南山避暑期间,乾元帝顺利完成了朝堂的大换血。他登基也好些年了,手里头也有了足够的人手,所以,朝堂并没有因为那些老臣的离去有什么运转不灵的情况,反而变得更加具有活力起来。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乾元帝因为是捡了个漏才做了太子,都没一年,身边还没正儿八经属于自己的班底呢,就被赶鸭子上架做了皇帝,一开始几乎是后宫治国,文臣那边有元后娘家的影响力撑着,武将那里,看看他宫里多少出身勋贵的嫔妃吧,一直忍到现在才找到机会将朝堂清理一遍,许多人都忍不住要佩服乾元帝的耐心了。

  事实上,乾元帝如今就在这样教育徒景辰:“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要有足够的耐心,欲速则不达,要是朕一开始登基,就想要让朝堂都是朕的人,随着朕的意志前进,那么,朕收获的一定会是一个混乱的朝堂!”

  徒景辰还在思索,就听到乾元帝说道:“这些年翰林院一直在整理前朝的记载,为前朝修史,如今也差不多快要进入尾声了!朕刚登基的时候,既是兴奋,又是惶恐,后来,你的曾外祖父拿来了前朝的起居注,让朕仔细看,朕一开始不以为然,但是之后,朕就看到了不少事情。皇帝这个身份,不是别人理所当然就要效忠于你的,实际上,历朝历代,多少皇帝死得不明不白?像是前朝末年的时候,最多的一年换了三个皇帝!以至于前朝哀帝的儿子都不够用了,不得不从宗室过继……”说到这里,乾元帝露出了一个有些森然的神情,看得徒景辰都有些紧张起来。

  乾元帝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而是直接给徒景辰布置了任务:“你在上书房,虽说也讲史书,但是一般不过是浅尝辄止,何况那帮人还喜欢什么春秋笔法,所以,你能知道的无非就是他们想让你知道的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那些史书都是读书人修订的,里头多有一些遮掩的地方,所以,你也别多看,先从前朝的起居注看起,明白吗?”

  乾元帝如今真的是一片爱子之心,他的帝王心术得传自先帝的很少,更多的就是来源于起居注还有史书,哪怕到了现在,乾元帝依旧有着读史的习惯,他既然将徒景辰视作是继承人,自然希望这个儿子少走歪路。

  史书这玩意,很多时候得看写史书的人的立场,比如说那位不想透露姓名的太史公,《史记》里头就充满了他的个人感**彩。但是起居注就不一样了,虽说从李世民开始,强势一点的皇帝修改起居注几乎变成了常态,但是相比较起来,史书很多时候更不好说。有的人编写史书的时候就喜欢往里面加私货,甚至还有一些不靠谱的文人,干脆拿着野史当正史,将那些落魄文人的臆测,也写到史书里头。有的时候,这也是皇家默许的,毕竟没有前朝的倒行逆施,新朝的建立岂不是不够伟光正?但是起居注这东西,虽说也会有一部分伪饰的成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相对公正客观的,尤其是君臣奏对,这些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很多时候,这些看起来非常平常的君臣奏对里头,你就能看到其中暗藏的刀光剑影。

  徒景辰自然也能理解乾元帝的苦心,当下就亲自抱着乾元帝给的一部分前朝的起居注回东宫研究去了。他还算是有些保密的心思,因此,并没有跟自己身边的伴读说,而是晚上睡前自己研究。大概是因为乾元帝说了前朝末年一年换了三个皇帝的事情,徒景辰看这些起居注的时候,难免就代入了一点阴谋感,似乎每一句简单的话都带着陷阱一样。然后,徒景辰失眠了!

  第二天正好是休沐日,风瑜闲着没事做,想要找徒景辰一起出去游玩,结果就看到徒景辰脸上明显的黑眼圈,顿时吓了一跳:“哥哥,你这是晚上去哪儿做贼了?”

  徒景辰听到风瑜这般调笑,不由有些尴尬,他自个早上照镜子的时候都吓了一跳,但是却半点困意都没有,反而觉得有些亢奋,大概他天生就是一种政治生物,对于这些阴谋不仅没有抗拒,反而觉得很有挑战性。他解释道:“昨晚上熬夜看了一会儿书,一时忘了时间!”

  风瑜可没想到乾元帝这么肯栽培自己的儿子,实际上,她见识过的皇家父子多了去了,一般就是嘴上说着父子亲情,或者说一开始的时候,的确存在着父子亲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很少会一如既往,而是充满猜忌。这种猜忌其实从一开始就存在,只是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猜忌大概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但是下意识的,做皇帝的多半会留一手,就像是先帝,哪怕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却宁可从小儿子里头挑出对自己没有威胁的乾元帝做了太子,之后也没有真的全心教导,事实上,要不是元后的祖父另辟蹊径,给乾元帝指了一条明路,那么,乾元帝登基之后,当真是要手忙脚乱相当长一段时间的。

  可惜的是,若是乾元帝寿数不长,那么,他们父子真的可能善始善终,可惜的是,乾元帝太能活了,原本的亲密父子,最终只能是刀兵相向。

第147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18

  乾元十七年,京中如今讨论的都是太子的婚事。徒景辰虚岁已经十六,年纪最大的徒景平年前的时候刚刚大婚,娶的是锦乡侯韩家的女儿,之后又被被封了豫郡王,出宫开府了,而二皇子徒景宁也已经定下了婚事,定的是左都御史家的女儿,如今也已经册封为循郡王,等到大婚的时候正好出宫开府。

  前面两个皇子都已经大婚封王,接着自然也就轮到徒景辰了!乾元帝那是真的一片爱子之心,对于太子妃也极为挑剔,他想得很多,太子妃就得四角俱全,家世好,命格好,品行好,才学好,可以说,乾元帝拿着选未来皇后的标准在给儿子选太子妃,然后就总觉得不满意,出身高的觉得性情有些骄纵,性情好的,又觉得容貌稍微欠缺了一些,回头委屈了自个儿子,总之,下面人选了一大堆人出来,乾元帝总觉得都有些缺憾。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在徒景辰身上,乾元帝简直是又当爹,又当妈,这会儿诡异地有点像是多年守寡的寡妇要给自觉非常优秀的儿子娶妻,眼里儿子哪里都好,什么样的好姑娘都配不上,另外就是又觉得儿子成婚了,就要被儿媳妇抢走了,难免心情有些微妙。

  不过作为太子,总归要成婚的,徒景辰不早点将亲事定下来,下面几个皇子也没法定亲。所以,乾元帝在一帮朝臣勋贵人家挑选了一圈又一圈,最后总算是将人选定下来了。定的是张老大人家的嫡孙女,也就是张安远的堂妹。张家在文官之中地位很高,跟元后所出的谢家也有些姻亲关系,当然到了这一代,已经比较远了,自从谢老大人过世之后,如今在文官之中执牛耳的就是张家了。

  定亲之后,张老大人以内阁首辅的身份上书请求致仕,走了一遍三辞三让的流程之后,乾元帝便允了,张家不是那等青黄不接的人家,他们家底蕴深厚,而且不是降臣出身,当年taiu自立为王之后,张家就主动来投,后来开国之后,张家也被封了一个伯爵的位置,不过如今这个爵位也已经到头了。不过,张家又不是武将,不是靠着爵位生活的,他们家从龙之初,做的就是文官,所以,爵位对他们家来说不过就是锦上添花。张家开国以来,每一代都有人考中进士,不过,他们家一向识趣,家里有人在中枢的时候,其他人都只是在外或者是在一些清水衙门做事。像是张老大人四个儿子,两个中了进士,还有两个不是没能力,但是考到举人便止步了,最后一个在老家那边管理家学,还有一个就是帮着打理家业庶务。两个中了进士的,一个在翰林院待了几年就外放了,还有一个如今也就是在翰林院修史,你平常不注意这些的话,几乎找不到张家人的存在感。

  不过,张老大人虽说退了,却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所以,谁也不能真的轻视了张家。张家两个儿子却没有出现在大明宫的朝堂上,张家长子张修礼如今还在外面任职,如今也不过就是个四品,另一个儿子张修文也依旧还是个六品的编修,乾元帝想要给太子一个好的岳家,因此已经有意重用张家兄弟,不过,他们虽说如今已经算不得年轻了,但是在朝堂上还是年轻人,所以多历练几年并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相比较起来,太子的岳家就显得有些华而不实,顿时叫许多人生出了一些心思来。

  “老爷,你是说,让赦儿娶张家女?”前些年,贾源去世,贾代善正式袭了荣国公的爵位,史氏终于搬进了荣禧堂的正房,不过,太夫人还在,史氏对这个婆婆虽说各种不满,但是表面上却不敢有任何怠慢的地方,好在太夫人并不是什么多事的人,虽说觉得这个儿媳妇心思不正,这两年陆续将几个庶女都嫁了出去,都嫁的比较远,看起来也都是官宦人家,实际上都有些不妥当的地方。只是,贾家原本重嫡轻庶,而且子女婚事,素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夫人这个祖母其实也没多少插手的余地,再说了,贾代善这个亲爹自己都不上心,她这个祖母也隔了一层,就算是阻了一次,还有下次,没得叫史氏对更厌恶几个庶女,所以,她也就是多给几个庶女一些添妆,等到她们出嫁之前,又给了她们一笔压箱底的银子,其他的,她也无能为力。但是,在贾赦的婚事上头,太夫人却不希望让史氏插手,她如今身体愈发不好了,之前贾源过世贾赦作为承重孙需要守孝三年,因此耽误了婚事,若是回头她再有个三长两短,又得再耽误下去,到时候,好姑娘可都要被别人挑走了,因此,早早就叮嘱了贾代善。

  结果贾代善寻摸了一圈,最后同样盯上了张家女,也就是未来太子妃的堂妹,那是张家三房的嫡长女。贾代善的想法很简单,张家底蕴深厚,要不是张家之前欠了贾代善一个人情,无论如何,这门婚事也成不了。张家几乎没跟武勋人家结过亲,主要是许多武勋人家非常不讲究,而且有道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回头难免有些冲突的地方,所以,还是敬而远之比较好。但是对于贾家来说,他们虽说如今不急着转型,比如说贾赦,将来不出意外的话,起码也能继承一个伯爵的爵位,但是再下一代呢,所谓君子之泽,五代而斩,别说往后子孙很难有这个心气毅力学武从军,就算是愿意从军,那也得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才行。贾代善读书不算多,但是正常情况下,一个朝代两三百年左右的历史,前面五十年打基础,中间两三代帝王可以坐享盛世,之后就会慢慢走下坡路,如今盛世已经开始,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有什么战事,那也是那种局部的,想要建功立业谈何容易!所以,转型是必须的事情,与其到时候求爷爷告奶奶,不如现在就未雨绸缪,与书香人家结亲。这样的人家,哪怕一时落魄,只要还能科举出仕,那总有起来的时候。

  史氏想得就不一样了,她这会儿已经知道,等闲情况下,她想要让次子继承荣国公的爵位,除非贾赦死了,或者是犯下了什么不能原谅的错误,才有可能让贾政袭爵。但是这种事情,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贾赦虽说读书上头并不是很上心,但是贾政也算不得出挑,史氏整日里说贾政会读书,但是,他之前回了金陵参加童生试,最终连县试都没过。没办法,换做是偏僻一点的地方,就算是贾政只会死记硬背,县试也没问题,但问题是,金陵何等文风昌盛,县试就要制艺,贾政也没捞着什么好先生,自个也是个死脑筋,因此破题就破得牛头不对马嘴,金陵那边贾家固然有影响力,但是那里毕竟也是做过都城的地方,贾家也不能肆意妄为,真要是为了这点功名闹出科举舞弊的名头,那真的是要绝了子孙后代的路了!所以,贾政最后黯然而归,而贾代善也明白,自家想要转型,那真的是任重而道远。

  反倒是隔壁宁国府,就因为太夫人当年的人情,贾敬倒是初战告捷,一举中了秀才,如今已经进了国子监,准备考举人了。所以,科举这种事情,一方面看天分,一方面看努力,但是明师教导也非常重要,没人给你说明关窍,能考上秀才,就已经是邀天之幸了!江南那边更是如此,文风昌盛,普通市民都能看话本,乡下人家,有点钱也会让子孙启蒙读书,毕竟,那边人稠地少,相当一部分还被那些地主给占了,普通百姓人家都得在农闲的时候出去做工,而做工的话,不管是会一门手艺,还是能写会算,总归是有优势的。可以说,论起读书,江南一带,那真的是非常内卷,以贾政的死脑筋,想要考中童生,都真的要看运气。

  贾代善对贾政也没抱太多期望,他毕竟还是个国公,给自家嫡次子谋个差不多的前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贾政能考中就考,考不上也算不上什么。史氏倒是不觉得自家小儿子没本事,她只觉得小儿子是运气不好。

  史氏也是有心眼的人,再喜欢小儿子,但是若是小儿子没法继承爵位的话,她将来还是要依靠大儿子的,所以,她就希望能有个贴心的儿媳妇,最好是自家娘家的侄女什么的,实在不行,家里其他亲戚家的女儿也行。结果贾代善居然想要给贾赦娶张家女,这顿时让史氏的希望落了空。

  贾代善选的张家女虽说父亲就是个举人,但是人家是跟着老太傅夫妇长大的,跟未来的太子妃关系也很好,这门婚事真要说起来,都是贾家高攀了,不知道多少人想要跟太子做连襟呢!史氏想要挑剔,都挑剔不起来,只得说道:“赦儿别的也就罢了,读书上头一向不上心,不比政儿,素来喜欢读书,张家的女儿,能跟赦儿处得来吗?别到时候闹得不好看!赦儿将来要袭爵,娶个勋贵家的女儿,政儿却是要走科举正途的,要不,让政儿娶?”

  贾代善顿时皱起了眉头,说道:“张家女虽说父亲是个白身,但是,张家何等人家,政儿要是如同东府敬哥儿一般,那我厚着脸皮也去求了,但是政儿连个童生都不是,张家如何看得上!赦儿好歹跟人家兄长做过多年同窗,关系一向和睦,要不然的话,就算是有当年那个人情,这事都成不了!”贾代善没说的是,张家成了姻亲之后,能分给贾家的资源也有限,贾政虽说是自己的亲儿子,但是等到贾赦袭爵,那就是荣国府的旁支了,好事不留给嫡系,反而留给旁支,这不是开玩笑嘛!

第148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19

  贾代善跟张家在婚事上最终算是勉强达成了一致,贾代善诚意很足,不仅给出了好几样让张家难以拒绝的聘礼,而且还许下了不少承诺,张家那边琢磨着贾赦也是从小看到大的,他虽说不喜欢读书,但是也跟着张安远来过几次张家,性子虽说惫懒了一些,但也不失纯良,这样的丈夫,自家女儿很容易就能拿捏得住。至于史氏,虽说知道史氏偏爱从小养在身边的幼子,但是,大户人家,就算是偏心,也只能是在小节上头。婆媳之争这种事情,嫁到谁家都会有,何况只要贾代善立场坚定,那么,史氏最多也就是私底下做点小动作,这些都无关紧要。

  知道议亲的消息之后,贾赦很是有些害羞,他去张家的时候,也曾经与张家女见过,自然知道自己未来的妻子是谁。张家女生得都颇为美貌,贾赦本身就是个颜控,妻子好看总比平常强。何况,娶一个相对熟悉的妻子,总比随便娶一个没怎么见过的好。贾赦虽说有的时候天真了点,但是,有的事情他不是不知道,比如说,自家母亲史氏曾经想要撮合他跟史家的女儿,但是贾赦跟史家的表兄弟们关系并不好,他们因为史氏的缘故,跟贾政更亲近,贾赦是个狗脾气,你不在乎我,我还不在乎你呢!在这样的情况下,贾赦对史家表妹根本没太多好感。贾赦性子有些混不吝,既然他对对方没好感,自然言辞之间多有表现,人家也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如何受得了这个,所以,自然没擦出什么火花来,让史氏想要睁着眼睛说瞎话都不行。毕竟如今史家当家的是史氏的兄长,他虽说跟史氏关系不错,但是还没不错到明知道女儿跟贾赦之间殊无好感,还会将两人凑到一块的地步。史家一向人口繁茂,姻亲众多,贾家虽说算得上是门第最高的亲戚,但是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史氏作为纽带,下一代能不能联姻就没那么重要了。

  “看样子你和孤以后就是连襟了!”贾赦这么多年长进不是很多,他就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正事不放在心上,反倒是在各种杂事上头颇为精通,可以说,吃喝玩乐的事情,找贾赦就没问题。就像是许多皇帝身边,都有那种马屁精捧臭脚的一样,贾赦的存在对于徒景辰这个太子来说,就有这样的意思。在徒景辰觉得亚历山大的时候,身边有个蠢萌总是挺解压的。何况,贾赦代表的是荣国府甚至是荣宁二府,这里头能够勾连的勋贵就很是不少了,所以,徒景辰跟贾赦一直颇为亲近。如今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在徒景辰看来,贾家是愈发向自己靠拢了,这也让他颇为高兴。

  贾赦一脸傻笑,弄得一张皮相还算是不错的脸都显得有些蠢兮兮起来:“是啊,以后我就靠殿下了,殿下可不能不管我啊!”

  徒景辰顿时哭笑不得,说道:“你都已经是荣国府的世子了,怎么就是靠我了,你要是一直这么惫懒,难不成我还能直接让你绕过荣国公袭爵不成?”

  贾赦大咧咧地说道:“这我可不管,我可就赖上殿下你了!”贾赦不是什么糊涂人,即便他糊涂,太夫人也不糊涂。太夫人如今年纪愈发大了,知道自己撑不了几年了,自己还在的时候,还能与史氏制衡,但是等到自己不在了,就算是贾赦成婚了,也得在史氏这个国公夫人手底下过日子。史氏虽说是后宅夫人,但是她本身的身份,就决定了她若是想要做什么,能够调动的力量其实很是不小,何况,贾政也就是比贾赦小两岁,贾赦因为是承重孙的缘故耽误了,贾政其实也被耽误了婚事,贾赦这边定下来,接下来也就是贾政了,也就是说,史氏的两个儿媳妇将会前后脚进门,到时候,史氏只需要对小儿媳妇支持一二,就能在背后鼓动贾政的媳妇跟张氏打对台。

  这些话,太夫人虽说不好跟贾赦直说,但是,她还是叮嘱了贾赦,等到自己不在了,起码在孝道上,贾赦不能给史氏抓住任何把柄,另外,男人嘛,枕头风永远不过时,贾代善虽说也好色,但是在他心里,姬妾什么的无非就是个玩意而已,他对史氏还是非常信重的。史氏这个人别的也就罢了,但是对与人心的拿捏却颇有一套。她原本跟贾代善就算得上是青梅竹马,嫁过来之后又好几年无子,换做是一般人家,都要心虚了,但是这位却很通茶道,一番示弱诉苦,反倒是叫贾代善觉得是因为自己与史氏聚少离多,以至于史氏才一直难以有孕。史氏明面上对几个侍妾都很好,对庶女都算是尽心尽力,后来贾赦出生被老夫人抱走,史氏又在贾代善那里刷了一番受气儿媳妇的人设,这么多年下来,史氏的形象在贾代善那里已经是根深蒂固。可以说,整个荣国府里,贾代善最信任的就是史氏。尤其,做儿子的,也不可能在父亲那里告生母的状,所以,只要贾代善没有亲眼看到史氏明目张胆地偏心,那么,贾赦的哑巴亏就吃定了。

  被太夫人这么一提醒,贾赦就意识到,亲爹很多时候也未必可靠,所以,只要太子不倒,自己这个太子伴读就算是在小节上有些问题,那自己的世子之位就不可动摇。因此,比起其他人,贾赦更希望徒景辰能够好好的。

  徒景辰也是这么想,几个伴读里头,贾赦和张安远如今是真的跟自己一条心了,这也让他松了口气。

  自从徒景平开府之后,徒景辰就意识到,自己那些兄弟都长大了,好几个都已经开始对自己屁股底下的位置有了觊觎之心,尤其,乾元帝是真的很能干,这么多年下来,宫里头皇子公主加起来已经近二十个,如果算是流产夭折的,还要多一些。像是柔妃,曾经怀过一次,结果不到三个月,就流掉了,流产之后,身体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整个人变得虚弱了许多,另外就是容色也不复从前,渐渐失宠了。风瑜有一次偷偷跟徒景辰算了一笔账,若是乾元帝继续保留这样的生育能力,那么只怕回头起码要有个四五十个子女,那么,光是这些皇子公主成婚的开销就是一大笔。按照大齐朝的规矩,公主出嫁,光是按照品级制度,不算修建公主府,起码就是三万两银子,何况一般情况下,还有额外的赏赐。皇子开府就更别提了,没个十万两根本打不住。可是,朝廷内帑和国库的钱早就分开了,内帑每年进账才多少,一年光是在这些皇子公主的婚嫁上,就得支出十几万两银子,何况还得一直供养,只要没超出规格,这些皇子公主除了俸禄是从国库支出之外,他们有品级的妻妾还有生下来的儿女,可都得靠着内务府供养,算一算,那就得多少钱了!

  徒景辰听完之后,差点没立刻跑到乾元帝那里求乾元帝以后不要继续生了,这也太坑了点,就算本朝宗室不是一直养着,最多也就是四五代光景,这些宗室的爵位也就到头了。但是代代皇帝都要生育,这负担也不轻啊!

  光是兄弟姐妹多也就算了,你要是省心一些,徒景辰也就捏着鼻子认了,偏偏好些个不省心的。乾元帝还算是靠谱,自柔妃之后,宫里就再也没有新进过出身贵重的嫔妃,最多就是小官宦人家出身,而且就算是有了子女,年龄都还小,就算是有想法,也还早得很。但是,如今徒景平和徒景宁却都已经开始不消停了,他们虽说还没明目张胆地表露自己的野心,但是,身边已经聚集起了一批势力。这两人如今还有些联手的趋势,并且还在宫里拉拢下面的小皇子,偏偏那些勋贵出身的妃嫔大概是因为娘家早就达成了默契,如今跟两人俨然已经站在了一起。

  徒景辰这边对下面的弟弟妹妹还算是宽和,但是他却不好真的跟下面的弟弟一起结党,而且,他能许诺这些弟弟什么呢,这些皇子,开府起码就是个郡王,新君登基,只要不是太糟心的,升个亲王也是正常的事情,他能给的也就是这些了!毕竟,作为皇子,本身起步就比九成九的人终点都要高一大截,大齐也没什么铁帽子王的说法,也不像是清朝,有什么八旗,可以将皇子封到八旗里头。至于说给这些弟弟什么实权,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徒景辰马上都要成婚了,自己也是会有孩子的,朝堂上适合皇子亲王的位置就那么多,都给兄弟了,那自个儿子将来怎么办?所以,徒景辰思来想去,他其实做不了什么,无非就是多照顾一下下面的小的,处事公正一些。至于其他的,他也是无能为力。

  风瑜要不是忌惮上头的那些邪神,她还是很愿意给徒景辰出主意的,红楼世界虽说只是小世界,但是中原之外,还是有着非常广袤的土地的,要不然,王家主管的什么藩国进贡的事情是个怎么回事。说白了,中原没有分封的条件,中原外面还是有的,如今大齐人口还在不断增长之中,如今各地已经足够精耕细作了,但是在没有化肥农药的情况下,一亩地的产出也就是那样。就算有高产的良种,也不会有太多改变,毕竟,高产的良种也是需要大量的肥料投入的,要不然,对于地力就有着很大的伤害,种过几次之后,良田也要变下田了。

  可惜的是,如今剧情还没真正开始,风瑜并不能让人间气运出现什么大的波动,她如今正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待那些邪神如同原计划一般,将补天石从大荒山青埂峰带出来,选定了投胎的人家之后,那些邪神的计划就会开始,然后风瑜就可以缓缓着手了。

第149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