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淘姜
魏先听了这话惊奇不已,差点要指着自己鼻子确认了,“大人问我?”他们,他们适才不是刚唇枪舌战做过一场么?林隽在想什么?不怕自己胡说八道误导他?
林隽做出一副腼腆的样子笑眯眯的说:“大人与他们打交道多,肯定更了解他们呢。我年纪轻经历的少,这方面还要大人多顾看则个。”
他眨眨眼,魏先竟从中读出“您一定会帮我免遭老狐狸坑害吧”的意思。
魏先:“……”
甩甩脑壳,老夫一定是疯了。
而林隽还眼巴巴的等着他解答呢。
细看林大人确实还是个小年轻呢,突然从京中下到边陲之地害怕被人蒙蔽也是有的。
魏先被林隽的厚脸皮弄得哭笑不得,一时竟不知该作何表情。他木着老脸说:“那边那位,谭家的,家里做茶叶生意,为人还算厚道,在百姓间名声不错;这个,李家的,做石炭买卖,为人虽有几分精明但颇具诚信,可以打交道。”
林隽听得频频点头,不时“哦”一声以表自己在认真听。
他实在是一个卖弄学识的好对象,连上皇都难以拒绝,何况是普普通通的魏老头?
魏先原本打算随便指两个敷衍过去,谁知林隽给的反馈实在太好,叫人情不禁的想要说更多,他不知不觉间就将自己在临安多年的经验教训都一一吐露出来。
林隽赞叹:“听大人一席话,我算是少走十年路啊。”
魏先:“……”
他心里受用,矜持的点了点头,“不过是呆的时间长些,有几个经验罢了。”
现在看来小林大人不是那样恃才傲物的狂生嘛。
对面与富商们说话的刘通判看见这一幕不由得大吃一惊:魏老头怎的又被哄好了?
众人熟识后一位富商向林隽举杯:“林大人,我敬您。久闻大人”擅于生财“的名声,我等只恨不能一见。”
他一一点出林隽在京城弄出来的动静,激动道:“没想到大人竟到临安任职——实在是天大的好事!我等就盼着大人能指点迷津,带领大家更进一步了!“
他们行商消息灵通得很,对这位新知府的背景比魏先还清楚呢。都说林隽会挣钱,依他的性子恐怕要在临安干出一番动静的。这样有“圣宠”又有头脑的人才,他们还不趁此打好关系抱大腿还等什么?
其他人亦是举杯一通夸,就想打听林隽在临安有无计划。
魏先坐在旁边眼见一群人对林隽夸出花儿,还有那些林隽弄出来的新鲜事……他拧紧眉头:这与自己打听的似乎不一样啊。
商人最是重利,若林隽当真如传言那般肆意妄为,这群人会这般上赶着巴结么?
魏先若有所思。
而林隽面对一众商人打探高深莫测的摆摆手:“项目嘛正在酝酿中,哈哈,到时各位就知道了。”就是不给个准话。
咋还能说半截呢?众人抓心挠肺,奈何林隽嘴紧得很。不乏有想将其灌醉探话的,但他的酒量会虚么?
最终林隽喝趴了一群老油条,飘然离去。
林隽一家正式在府衙后面的官署安了家。
黛玉忙不迭地收拾了工作间一头扎进去研究黄色火/药,青知时不时的去打下手。
宝玉这边也拥有了一套自己的化学仪器,开始学着“科学”配胭脂水粉,青知偶尔跳出来指手画脚的提建议他也好好听进去了,颇有些收获。
见小的们各有事做,林隽安心的开始自己作为知府的工作。
他不打算大包大揽,朝廷配的副手就是要用的嘛。他先将临安府过去一年的各项卷宗翻了一遍,又悄悄观察了几天魏同知和刘院判的行事作风。二人没太大的黑历史,除了不知变通些,还算得用。
这日林隽找到魏同知,交代其给各州县下令推进此前商量的汉倮双语契书两桩事。他假装没看到魏先不可思议的表情,诚恳道:“再没有比大人更能放心托付之人了,有劳,有劳。大人也不必担忧下面阳奉阴违,待此间事了你我再下去走访一番就能清楚其进度了,到时好不好的自有话说。”
“大人当真放心交给……我?”林隽明知道自己对此事颇有微词却还将其交给自己来办,他自问是做不到这样“洒脱”。
他不怕自己特意办砸么?
林隽拢袖:“这有何不放心的?我知道大人公心为重,只要是为治下好的事您一定答应,而答应下来了肯定不会敷衍了事。况且咱们府衙上下一体,荣辱与共,以大人之才还能堕了府衙门楣不成?”
魏先:“……”这酸甜夹杂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架不住林隽高帽子一顶一顶的戴,他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
林隽忙向其推荐了布朋:“这位竹山寨的青年学习劲头很足,这样朴素的愿望很值得满足。”
魏先自然无可无不可。
想起接风宴那晚林隽透露出来的一星半点,魏先有点好奇:“大人将事情交给我等,您可是有何打算?”
林隽点头,拢袖豪气道:“万事俱备,咱们临安的工坊该建起来了。”
魏先:啥?
林隽领着他来到府堂,里面一反常态的闹哄哄。两人进门后与一位典史打了个照面,典史满脸兴奋,见了他们就道:“府尊,大人,琼州送来好多银子!”
魏先不及喝斥他没规矩,愣了愣,倏的看向林隽:“府尊,这……”
林隽笑眯眯的说:“便是陛下拨来建坊的工程款。”
“……”所以陛下也知道临安要建什么工坊?等等,陛下连钱款都打来了?
陛下也太相信林隽了吧。
魏先酸溜溜的随着他进去看典史们与琼州官差清点对接银两。
李茂还有信带来。
林隽坐到旁边看完信不由失笑,上面除了满篇的激动与畅想便是李茂的谆谆嘱咐:隽哥儿一定要多弄些美白养肤的良品还我白皙皮肤哇!
看来李茂在琼州晒黑不少啊。
林隽摸下巴——滇南紫外线不遑多让,美白霜必有销路。
下班后就鞭策宝玉研发吧。
除了银两,林隽特意在琼州“赊欠”了一批做工精致的玻璃瓶玻璃罐,打造高端化妆品他是认真的。
银钱入账后便可以招工建厂了。
林隽将府衙里的琐事交给两个副手,自己亲自选址盯工程。
他们打算将工坊建在龙岔河边,这里交通、用水都方便得很。
几日后临安百姓就发现府衙外面新张贴了告示,都好奇的围上去观看。
“写的什么呀?”
有识字的上前念道:“告临安百姓书:临安山灵水秀,花草丰茂;然田少山多,民无恒产……”
第一段先是简述了临安地形地貌的境况,听得围观百姓连连点头:“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山多田少,咱们都过得紧巴巴的。”
“说这些小孩儿都知道的有什么用?就直说官府到底要干什么嘛!”
“别吵,听不见啦!先生继续念。”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花香,呃。”念告示的人打了个磕巴,他读书少,但古人是这么云的么?
“还有呢还有呢?先生念完嘛。”
“……故本府欲发展经济,取用临安花草建立胭脂水粉工坊,打造临安化妆品产业园……现招聘建坊工人若干,”
原来是招工!众人目光炯炯,不知道供粮还是供饭?不会给钱吧?一群人哪怕看不懂字也紧紧盯着告示,竖着耳朵不放过念告示的先生嘴里的任何一个字。
“薪资日结,视作业强度日薪三十文到四十文不等。”
三十文!下得苦力去扛包一天最多能挣个十几文,那已经是高工钱了!
听到这个数字犹如水溅油锅,引起一片轰动:“真有这么多?”
“会不会是骗人的?”
“都贴出来了,他们若敢骗人我可要闹的!”
“咱去门房问问。”
“……不敢呢,他们眼睛都长到脑壳顶了,谁爱去现眼。”
念告示的中年男子无奈:“诸位,下面还有呢,且听完罢。上面说了如有意向,去龙岔河办事处报名。”
“龙岔河?啊!那边这两天建了个小屋呢,是不是那里?”
这话刚落,众人一哄而散,纷纷朝河边跑去。
走了一批急着找工作的,剩下的人慢慢又看了一遍告示,议论纷纷:
“建坊啊,听说京城有不少工坊,里面的工人月月领工钱,美得很呢。”
“这是新知府弄出来的么?用花草做胭脂水粉,唔,要真弄出东西恐怕还真有搞头。”他们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你真当人想不到?东西做出来只是第一步,能卖出去才难为人呢!咱们这边不如中原人多,卖给谁去?我看知府瞎胡闹!”
“新知府刚上任便要建坊,哪里来的钱?”
“谁知道他们!”
普通人只当看热闹,有心人却已经悄悄找门路打听新任知府的来头了。
虽有不少人唱衰,但大多数人因着告示上文字朴素真诚,仿佛一个官员站在他们面前将自己的思量娓娓道来,心里不由得胀满满的。
他们不知道这种莫名的情绪是因为被尊重,只觉得知府说得好,他们一定要支持。
第144章 上新
告示贴出来的第一天就招到不少工人。
林隽选了魏同知推荐的一家“工程队”,将工人们分好组放到工程队下打下手,挖地基的、运泥的和沙的各有分工,龙岔河边一时热火朝天。
工人们第一天还有些犯嘀咕,生怕打白工。等到干完一日当真结到这一天的工钱后都将心放到了肚子里!没有拖欠工钱,也没有工头抽分,说好的三十文就是实打实的三十个大钱拿到手中。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府衙陈典史登记明日可以上工的人员时纷纷挤到他跟前报名,差点将个文弱书生挤到河里去。
一连干了几天都是这般结薪稳定,工人们热情高涨做事便利落肯干。反正建厂不需要搞得花里胡哨,简洁宽阔即可,是以不下十天工坊便已有大致的雏形了。
此时临安已至三月下旬,山上的玫瑰已经生出圆鼓鼓的花苞。宝玉凑在旁边啧啧感叹:“也不知开出来该是何等的美景。”
布朋煞有介事的拍了拍宝玉肩膀:“再过半月差不多就能见着了。”
前些日子关于各寨所选送年轻人到临安书院读书的命令已经下达,布朋顺利的进入临安书院上学。因着是府衙之令,书院师生对他们态度不错,布朋很快融入学校生活,汉话突飞猛进。今日休沐,他闲着没事正好陪宝玉上山。
他虽不似宝玉那般爱个花花草草的,但这些天来耳濡目染下也知道这些植株能创造出大价值,看这些往日不起眼的花草也宝贵起来。
宝玉喃喃:“快快开花罢。”那样他就能做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