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赏花升职 第33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清穿 宫斗 历史衍生 爽文 BG同人

  尤其如果这是个阿哥。

  不对孩子下手的原因也不全然是安嫔的仁慈,既然自己不可能有孩子,养一个孩子用心教导也不错。

  不是说生恩不及养恩吗?

  满人接触这肮脏的后宅手段才多少年,汉人又多少年,到头来苦的尽是女人,有些东西不是安嫔不懂,而是她不愿,但她入宫前亲娘教导的可一点不少。

  想明白的安嫔,面子工程作的满分,更加关心乌雅氏的肚子,隔三岔五送个补品,又亲自备有两支百年老参。

  不敢跟承乾宫佟贵妃比,但仿佛也尽了自己最大努力。

  葬礼过后差点儿累病,让康熙也夸了两句,谁不说她好?

  羡慕苏佳氏和乌雅氏的妃嫔们也越来越多,果然,宠爱值几斤几两,最佳获得地位的办法便是生一个孩子。

  可现在还是钮祜禄皇后,不对,是谥号孝昭仁皇后的孝期。

  至少得等三个月吧?

  或许一年。

  这苏佳氏与乌雅氏不过出身包衣,怎的如此幸运?!

  不会有什么生子秘方吧?

  ……

  马佳芸兰听到许多消息,确认自己在其中完全隐身,抹掉痕迹后,让他们继续隐匿静候,便不在管。

  她还有当前更重要的事情。

  按照如今算法,开春长瑞便满六周岁,去年除夕家宴康熙便下了口谕,让他春后搬出钟粹宫,迁往阿哥所,开始很长一段非常辛苦的尚书房读书生活。

  若非孝昭仁皇后的病重与葬礼耽搁,搬家可能还要早一些。

  马佳芸兰心中不舍,化作忙碌动力。

  对于阿哥所早就熟记于心,与他商量,选择了一处面积、采光、通风三者综合条件最佳的院落。

  马佳芸兰明白长瑞会在这里住很久,估摸着得有二十年,包括娶妻生子,届时人口会越来越多,面积一点儿都不比采光、通风的重要性低,建议排在条件的首位。

  像是三阿哥保清的住所在面积和通风上便有一点点忽略,不过现在阿哥所只有他们两个,不管怎么选都比大多数弟弟们强。

  除了住,长瑞身边还会增添新人。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个陪伴小太监、一个管事嬷嬷、一个管事太监。

  之前马佳芸兰已经挑过一遍,除了管事嬷嬷,两人都不和前世不一样,是从其他地方挖出的能人。

  比如小太监,名常青,性格沉稳,也会来事,没有什么背景,有一点手段,无不良嗜好,前世顺利至养心殿当值,肯定比前世胤祉身边换过的两个太监都强。

  除此之外,马佳芸兰在挑选伴读上面也参了一脚。

  皇子读书会有两个伴读。

  所谓伴读类似于陪读书的伙伴,但皇家伴读又不仅限于此,毕竟伴读也是出生官宦人家,有的家世可以说相当高,很多时候在外人眼中被绑定在一起。

  前世胤祉的伴读两个都是出生文臣家庭,这一世,马佳芸兰则为其促成一文一武的标配。

  文伴读是一位熟人,顺治时期内秘书院大学士鲍承先的后人,他对胤祉走入文人堆里有许多帮助,排除掉的另一人前世功过参半,虽然也有帮大忙,但同样也出不少瞎点子。

  武伴读出自满洲正黄旗,正式马佳氏这一支,与马佳芸兰有很近的亲戚关系。

  此人据说骑射技艺很有一手,前世没有听说这个人出过漏子,也没什么功绩,非常平稳的一生,和很多马佳氏子弟一样。

  阿哥侍读选择母族的亲人在清朝并不是一件少见的事情。

  只不过母系往往天生是阿哥自己的助力,有的人便不愿再重新浪费,类似于保清的侍读不姓纳喇氏但和纳兰明珠有关;有的人需要这个关系来增加彼此的亲密关系,又比如太子与赫舍里氏。

  具体问题问题分析。

  马佳芸兰以照顾长瑞为由向康熙提出建议,康熙知道她是个一心惦记孩子的,长瑞搬阿哥所她差点儿没把钟粹宫搬过去,且这种安排非特例,便也随她去。

  两位侍读这辈子具体如何,更多的还得看长瑞自己。

  毕竟御人这件事,他有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领悟。

  长瑞搬入阿哥所的那一天,三阿哥保清也意思意思带了自己小太监来帮忙。

  一开始,保清明显口不对心。

  如此表现不难猜测他今日的举动有纳喇氏在后面耳提面命,听话归听话,但这落到实处的办事手段可比他额娘差的老远。

  马佳芸兰对于长瑞很少如上辈子一样强行干涉,更多是耳濡目染影响,并不吝啬在孩子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

  也因此,长瑞比上辈子更从容,有一点没变,他对异母兄弟姐妹在潜意识一直有很强的防备心。

  小时候更不会掩饰,现在已经学着把兄弟当亲戚家小孩儿。

  兄弟俩吃了一顿温锅素宴。

  可能是小孩子装模作样并不能持续多久,温锅宴后,二人的关系有所缓解,聊天也没那么僵。

  保清讲了一些尚书房的事情,但更多还是在说武学课程,讲到马步、布库、拉弓时,整个人明亮自信不少。

  对了,还炫耀他的小马驹。

  长瑞觉得他可比刚刚顺眼多了,而且他也起了兴致:“二姐姐也得了小马驹,我也会有一匹吗?”

  “二姐姐?”保清晃了下脑袋,“那她还不错,汗阿玛只会奖给顶天立地的巴图鲁。”

  “我也会成为巴图鲁。”长瑞下巴抬高,胸口挺直,不服输地说。

  竞争这不就来了。

  以上算得上良性竞争,但有的竞争更可能引来恶果。

  第二日早上,长瑞迷迷糊糊起床,懵懵懂懂更衣,直到被冷水一浇,清醒过来,简单但营养的早膳已备着。

  匆匆忙忙往尚书房赶。

  长瑞和保清有共同的老师,在一块儿学□□保成则另有老师。

  要说,区别对待不被发现也罢。

  可偏偏长瑞和保清的氛围多处弥漫着“太子”一词,下朝康熙考核的时候也一块儿,当哥哥的两人还得跟太子弟弟行礼,康熙对待三人也有明显不同。

  处处阶级,处处比较。

  不止保清,长瑞也很不高兴。

  比文,他这辈子有马佳芸兰的悉心教导,领悟力很强,即便不如太子有那么多名师,二人学习能力不相上下,知识面太子更精,长瑞更广;

  比武,马佳芸兰对于吃喝很讲究,非必须疾病从不让儿女实行什么清肠饿养,保证他们充足营养,肉蛋奶通通不缺。

  因此塔娜和长瑞都比同龄小孩要高、力气更足,身体素质更高一筹。

  武学比太子强。

  但还是这种天生宠儿的保清有差距,但差距明显缩小,两人比布库也不是全输,他更多差在灵活性和反应力上,半个多月课程后,已经有明显的进步。

  但有时候,强不意味着胜。

  保清的文学课程得到的夸奖比长瑞更多,当然,太子的更多,关于这个长瑞倒是享受到了后世所谓的二孩效应;太子无法通过汗阿玛考核得到小马驹,长瑞也一直不能够通过考核,明明他表现得很出色;

  即便是三阿哥保清,若非早太子一两年上学,可能也得不到;平日里学武也罢,假如在有外臣的地方,他都不能“胜过”太子,去围栏见识真正骑射时也一样。

  来钟粹宫请安的长瑞,难得在额娘面前闹别扭了,他先来个否定三连:“不想学,不要学,额娘,我不学了。”

  “稀罕啊。”马佳芸兰想要把他厌学这一幕画下来,足够他未来写一篇文章吧,说不定能够让后世史学家拿去研究呢。

  “额娘!”

  “咳咳,”马佳芸兰收敛看戏心情,正色,摸了摸他的头,灵魂一问,“你是为谁而学习的?为你汗阿玛?为额娘姐姐?为哥哥弟弟?”

  “……为了自己。”

  长瑞闷闷地回答。

  “这不是知道吗?”马佳芸兰戳了戳他鼓起的脸蛋儿,“尚书房是个学习的地方,不断累积自己,才能面对更广阔的世界。”

  对现世小孩子可能教育到这里,点到即止。

  但这是封建皇权社会,马佳芸兰还是把皇权跟他摊开来说一部分,汗阿玛不是他一个人的阿玛,甚至不是他们兄弟的阿玛,他更是一名皇权统治者。

  “你应该走的是明君正道,而不是陷入蝇头小利当中。”

  “那——?”长瑞几乎秒回,话没说出口,以目光来问。

  “嘘,”马佳芸兰伸出食指放到自己唇边,有些东西只可领悟不可言传,又言,“学习是你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也是你人生的第一个考验,不止学习知识,不止背诵课文,更主要的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假如你不够优秀,做什么都是瞎费心。”

  母子俩的交谈让长瑞终于学会沉了下去。

  在尚书房,他像海绵一样吸收知识,把自己的成长放在第一步。

  同时,也不会完全隐匿自己的优秀,学会如何“适当”展现自己,并不参与保清与保成的争斗,避开他们的风头,与他俩的关系不好不坏。

  马佳芸兰也逐渐明白长瑞为什么会提前出生,与自己也相关,这么一想,她可真是个罪恶深重的额娘。

  前世因为痛失四子,对胤祉犹如看眼珠子,等他上学,也天天跟他强调太子是半君,要做好太子的弟弟。

  “太子是半君,你是太子的弟弟,是他未来的贤臣”,压制他一直都存在的野心,导致他反复横跳,做出很多犯浑的错事。

  但胤祉肯定是不愿的吧,他不想再当太子的背景板弟弟,而是正视自己的野心,与兄弟们光明正大再争一回。

  这一次,不管风雨,她陪着他。

第35章

  康熙十七年也是多事之秋。

  孝昭仁皇后逝世的影响才刚平息,前线传来急报:“吴三桂八月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1]

  其实这时候清军连连获胜,盟友一个个背叛,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在做最后的殊死挣扎而已。

  但马佳芸兰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单从长远史料来看,造反的人数不胜数,可被大众记住的人也只有那么几个。

  吴三桂称帝,一来他年事已高,不比别人,完全没有后路可退,想最后疯狂赌一把,临死前过过瘾;二称帝立号,也能为他造反画上不完全的句号,在史书上多记一笔,那他的人生便不算白来。

  然而这对清朝就是一种作死挑衅,康熙暴怒,素来以仁标榜自己的他,也因情绪失控处理两个倒霉太监。

  封建社会便是这样残酷,底层阶级,人命比草贱,即便再怎么自诩明君,他们手上沾的血一点也不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