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 第51章

作者:梨遥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直播 轻松 BG同人

  他什么时候喜欢热烈的了?

  好,但是他至少知道了,他的第四位都督是谁了。

  陆逊。

  孙权暗自在心里头将这个名字盘桓了几圈,却还是按下不表。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孙权自己跟陆逊说的,他说公瑾雄烈,那他又很喜欢公瑾,由此可以推出,他喜欢雄烈的。逻辑通。】

  孙权:……

  为什么感觉自己甚至有点被说服了呢。

  这不合理。

  天幕惯会蛊惑人心。

  【但陆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反而是那个流传甚广的替身梗。

  据说是孙权将陆逊看成了白月光周瑜的替身。没办法,要素含量过多。两个人都是世家子弟,扬名之战全靠纵火。周瑜第二的梗便也深入人心。】

  已经痛失了三位都督的孙权向陆逊表示:“孤从未有过此意,伯言跟公瑾从个性到爱好,都没什么相似之处。”

  他是个清醒之人,才不会玩这种替身梗,没意思。

  也没必要。

  【当然,这背后也有孙权本人的推波助澜。他在向陆逊评价自己曾经的三位都督之时,表示,公瑾大才,邈焉难继,君今继之。

  这什么意思?这不就是让他往周瑜的方向上努力嘛。】

  孙权:???

  他不是这个意思吧。

  他这好像是在夸奖伯言,鼓励伯言为他所用

  吧。

  他才没有推波助澜!

  【据说,是夷陵的那场大火让孙权想起了当年的赤壁大火,所以陆逊正式走进了孙权政权的核心圈。虽然这么说也没什么大问题,但其实早在之前,吕蒙便已经向孙权推荐过陆逊,而陆逊也早就已经在江东崭露头角了。

  只是夷陵的大火让孙权看到了陆逊之大才,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而已。】

  孙权先是被天幕前半句雷的外焦里嫩,但看在后面为他解释了的份上,他就不再追究了吧。

  没错,当时他确实是在朱然跟陆逊之中难以决定,最终也是靠夷陵之战才帮他下定了决心。

  【虽然他们的初遇并不美好,但是他们也曾有过君臣相携并肩的美好时光。孙权给予了陆逊极大的信任,在蜀吴二次结盟后,孙权甚至将自己的玺印给了一份给陆逊。

  并且每次与诸葛亮通信,都会先寄给陆逊看,如果陆逊觉得哪里不妥,可直接删改之后重新安上印寄出。

  这在整个三国,也是十分炸裂的存在。

  我相信,至少在那个时候,孙权对于陆逊的信任是亲密无间的。】

  这个曾经有过,什么至少在那个时候的话一出,孙权的心也凉了半截了。

  估计着是没什么善终了。

  但伯言对自己之忠心他是无可厚非的,也是绝对信任的。

  他为何会……

  孙权目光一沉。

  也并非全无可能。

  【陆逊也为了自己的君王抛头颅撒热血。一场夷陵之战奠定三国鼎立之趋势,一场石亭之战则让东吴又获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可以说,陆逊确实是社稷之臣。

  二人原本也可以成就一段君臣佳话的。】

  夷陵?石亭?

  三国都是鬼精的人,此刻怕是早已有所推演了起来。

  这恐怕是一场对蜀,一场对魏吧。

  看来还是要早做打算才是呀。

  【可孙权与陆逊之密切关系,从一开始,便有一层若有似无的阴霾。陆逊出身毕竟是江东士族,而孙权一生所愿,是集权于孙家,不愿大权旁落于世家。

  最要紧的矛盾在于,孙权并不甘心只割据江东,他自然是想要追求一统的;而陆逊则认为“限江自保”最为稳妥,可以减少经济破坏。

  虽然陆逊的本意未必是为了保护世家利益,但这在孙权看来,那难免就有这种意思在了。于是孙权便曾委婉批评过陆逊“徒守江东”,“自守可陋”。

  其内在矛盾注定难以化解。】

  天幕在说的同时,孙权自己自然也是在思考的。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

  倘若真是淮泗之将领同他这般谏言,他恐怕未必会真的往固守江东的方向上去想。

  但若是世家出身……

  他怕是别无二想。

  【再加上隔壁曹魏的例子深深刺激了孙权,孙权的行事手法便更加残酷激烈。不惜挑起两宫之争也要确保大

  权握在孙家自己手里,而更要命的是,陆逊搅和进了两宫之争之中。

  怒不可遏的孙权特意写信去责问陆逊,指责他打听宫中机密。

  而面对外敌责辱向来可安然处之的陆逊面对自己放在心上的君王的责怪却没有办法如往常一般淡泊,他倍感痛苦,愤恚而亡。】

  刚写完书信还没寄出去的孙权:……

  他并没有想让陆逊气死的想法。

  孙权默默收起了手里的竹简。

  决定换个温和一点的表达方法。

  隔壁的曹魏有点慌张。

  隔壁曹魏怎么了啊?

  怎么就让孙权深受刺激了呢?

  难道是大权旁落了?

  哦,摘桃大师司马懿嘛。

  他们好像有点悟了。

  【但这也是正常的,毕竟陆逊遇到的,是晚年的孙权嘛。君王嘛,一般陪君王老去的,都没什么好下场。只是陆逊忧国亡身,还是格外令人唏嘘。】

  唏嘘什么呀!

  其他两国的君主眼前一亮。

  这就想办法去搞破坏!

  趁着陆逊还没展露头角,管他什么夷陵石亭的是怎么打的呢,反正要是搞得君臣离心了,不就打不成了嘛。

  【孙权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可当他步入晚年,回忆起往事之时,也许还是会想起自己意气风发的年少时光吧。

  孙权六十五岁之时,与群臣泛论道义,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说自己:“宁为人弟”。

  我想,这大概是他的真心话。】!

第41章 蜀汉其一

  【说完了东吴,那接下来向我们走来的,便是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蜀汉,是大汉最后的余晖。

  而提到蜀汉,位于C位的,自然是我们的汉昭烈皇帝——刘备啦。】

  此刻刚刚初定了功业的刘备听到汉昭烈皇帝几个字,顿时心情激昂。

  莫非他大业真的成了?

  但他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隔壁还有魏文帝呢,好像孙权也封后了,估摸着也许大家都称帝了。

  果然是大厦倾颓。

  【刘备的名头还是响当当的,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看起来简直是妥妥的皇亲国戚吧。】

  刘启没想到这里还会有自己的事。

  他想起了自己那个从小就表露出对美女超乎寻常热情的儿子刘胜。

  万万没料到,有朝一日竟是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的后代力挽狂澜。

  就是不知道是他的几世孙呐。

  之前听到什么西汉东汉,应当是迁过都吧。

  【当然了,两汉四百余年,刘姓简直泛滥成灾,最泛滥的,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毕竟刘胜此人,干啥啥不行,沉溺酒色第一名。刘胜有名言道:“身为诸侯王,便应该日日聆听音乐,赏玩美女。”

  仅他自己的儿孙便有120余位。

  可以说,在汉末,中山靖王之后嗣,已经开遍天下了。十个刘姓皇家后嗣,九个也许都是中山靖王之后。】

  刘启:……

  他一时不知道自己是该将刘胜召回来狠狠责骂一顿,还是应该发个诏书表彰一下自己儿子“突出”的贡献。

  又想想,开国至今不过六十年,东汉末年那位力挽狂澜的昭烈皇帝至少是三百多年之后的人了,就算是当真是那小子的后代,跟他本人也没什么关系了。

  遂刘启还是决定写封诏书骂一骂他。

  至少不要这么嚣张,还让人把那种话记录到了史书里去,他都替那小子害臊。

  【托他祖宗弟弟的福,纵然祖上阔过,但刘备父亲早逝,他也得安安稳稳靠卖草鞋为生,若非赶上天下大乱,也许此生也无扬名青史的机会了。

  但乱世出英豪,刘备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什么祖宗的弟弟?

  刘彻感到自己有被内涵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