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则美
“嗯,儿子给咱们家莹莹求个开过光的东西回来,求菩萨保佑咱们莹莹白白胖胖。”
德妃摇着秀莹的手说:“来,跟十四舅舅说回见。”
十四出来后遇到了来看望良妃的八阿哥从钟粹宫出来,八阿哥的眉头紧锁,看到十四后打了声招呼。
十四问:“来看良妃娘娘?如何了?太医怎么说?”
“太医说不太好。”八阿哥叹口气,突然跟十四说:“都是我往日没留意,也是我不孝顺,真是子欲养而亲不待。”
十四赶紧说:“哪里到了这一步!和太医再说说,看看能不能改改方子,过年的是看到良妃娘娘,她还挺好的。”
八阿哥叹口气,就是因为日常良妃看着挺好的,在谁都没关注的时候身体慢慢地坏了,如今这样子真的是回天乏术。
十四阿哥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他的年纪不大,也没什么至亲去世,尚且没品味到人世间的痛苦,没办法安慰八阿哥。八阿哥也就是叹口气,和十四走出后宫,真是一路自责自己真不孝顺,出了宫还是这样想的。当天夜里夫妻两个再次吵了一架,第二天八福晋规规矩矩地去侍奉婆婆去了,然而她平时就嚣张惯了,在钟粹宫少不了翻白眼指东骂西,良妃看到她反而更难受,一方面对这儿媳畏惧,一方面牵肠挂肚,觉得家里的两个孩子没人照看,让她回去看顾好两个孩子。这次八福晋就好像是突然贤惠了一样,再次进宫的时候抱着两个孩子去看望良妃,让良妃高兴得差点手舞足蹈,有孙子孙女在,完全无视了八福晋。
在大家啧啧称奇的时候,康熙带着大队人马往山西五台山去了。
康熙也听过“皇帝出家”的故事,甚至出家的地方就在清凉寺。他把几个儿子叫到了车上,问道:“知道清凉寺吗?”
几位皇子出行是做过功课的,十四立即说:“知道,听说那寺里有一块清凉石,传言是文殊菩萨坐在上面讲经的一块石头。”
十六说:“此寺北魏年间修建,唐朝的时候就开始扩建,日后的历朝历代都在翻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寺庙都有些神仙故事,这些是不是真的不好说,哪怕是建造得早了些,能早过白马寺?”
康熙笑着跟他们说:“朕带你们去清凉寺看看,对里面的老僧们客气些。”
几位皇子都当是他随口嘱咐,都应了一声。康熙把手放在十七阿哥脑袋上拍了拍,看来这些傻小子们没听过外面的传闻。
康熙截至今年,加上这一次算是去过五次五台山,每次去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做给蒙藏贵族看的,做给天下人看的。
他青年的时候,太皇太后还在,这一对祖孙都知道如何笼络人心。五台山上有藏传密宗佛法传承,早在顺治年间,顺治就曾经给了五台山的一个僧人二品大员的身份,让他负责修缮五台山的寺庙,这次修缮前后共二十年,饱经战乱的五台山各个山头上再次出现了金碧煌煌的庙宇。在顺治去世后,康熙和福全陪着太后去五台山拜佛,除了展现出皇家对佛教的重视外,也是趁机向大家展示皇家的和睦,康熙和福全这一对兄弟亲密地侍奉着祖母朝佛,在当时也是一段佳话。
但是在太皇太后去世后,康熙对五台山也没了兴趣,甚至停了每年赏赐。但是从康熙三十七年后,他开始频繁地去五台山,前后去了三次,这还是做给蒙藏贵族看的。然而随着藏地派遣了驻藏大臣,准噶尔部北逃之后,他又懒得去了,甚至当地官员请他去他都嫌弃路远山道难行给推辞了。
这是第五次去,这一次还是做给蒙藏贵族看,太后今年大寿,蒙古权贵会云集在京城给太后祝寿,康熙来五台山的目的就很明显。顺治年间花了大量的银子建造汉地最大规模的藏传寺庙群就在五台山,前人把钱都花到位了,康熙不能不利用起来。
经过漫长的路途,终于到了五台山。这次跟随而来的皇子们比较多,康熙带着他们一连参观了许多寺庙。十四皇子每到一处寺庙都开始收集开过光的物件,每天晚上睡前都要数一遍,十六问:“十四哥,你弄这些干什么?”
“当然是要回去给小孩子啊!”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家的孩子加起来也有十来个了,老四养的那两只狗也有份,既然给了二哈和福气,不能不给盐宝。既然有孩子们的,不能不给哥哥姐姐,虽然他很不喜欢姐夫,但是都给嫂子们了不能不给臭姐夫。大家都有了,不能没有额娘的,不能给了人家不给自家的老婆孩子……也就是人人有份吧!
他每天数就是看攒够了没有,有人被漏下就很尴尬。
十六以为他就是给侄儿们带礼物,很感动:“没想到十四哥你是个心思细腻的,弟弟我就不如你了。你寻摸了多少了?”
“也就二十多串珠子。”
“还差好多啊!”
“没差多少了。”
“怎么没差多少,汗阿玛光是孙子都五十多个,孙女都没算上,要是算上了都要一百多了。”
“哪有这么多!不是,我不是全送。”
“我知道,你肯定没把侄女的算上,不过我劝你把侄女们也算上,别的不说,你要是不带侄女们六哥头一个埋怨你。”
不是,我没送别人,我送我亲侄儿和亲外甥啊!
十四再傻也知道这话不能说。
十六已经叫十七过来一起算十四再收集多少才算够,第二天这事儿康熙都知道了,康熙说:“你虽然看着没脑子,但是这心是好的。不过也不能老想着侄儿,你几个弟弟你也想着点。”宫里还有更小的弟弟呢!
十四:“……”一时半会不知道该说什么。
康熙巡视过五台山后又巡视了山西,在康熙从京城出发前就派人去蒙古驿站上等着海棠,让她从草原直接进山西,会合后一起回京。
康熙刚从五台山上下来,海棠就带着弘阳进入了山西,一路骑马赶路,过了雁门关之后向东南走了一段之后就到了五台山下,与康熙的圣驾刚好遇上。
双方相遇,弘阳从马上跳下来,举着两只胳膊大喊着:“皇玛法好想你”跑过去和康熙亲热。
康熙冷着脸说:“这是谁啊?朕不认得你!”
弘阳搂着康熙的胳膊说:“玛法,别这样,孙儿真的真的很想你。”
“想朕当初就别走,上了车居然不下来了,现在还厚着脸皮来说话,羞不羞?”
“玛法~没下次了,原谅孙儿一次好不好,好不好嘛~”
康熙冷哼了一声搂着他:“你啊,站好了让朕看看有罗圈腿没有?”
弘阳立即苦着脸说:“您这么一说孙儿这才想起来大腿磨破皮了!走路都不能并着腿了,火辣辣地疼!”
“这是自找的!”康熙让人带他下去抹药。
海棠身后的马车驾着一个筐,里面装着盐宝,康熙免了海棠见礼后摸了摸盐宝的狗头就说:“这真是人不如狗啊!你都带着筐了,怎么不多备一个,让弘阳躺里面也行。”
海棠说:“太颠簸了,他反正是要习惯骑马的。”
车子虽然舒服一些,但是仅限于平原和草原,山地还是要骑马,而且弘阳入学后要学骑射,现在接触也不算太早。
“你这当娘的也是心硬啊。”康熙说:“先回去给太后庆寿,等这件大事办了你再去莱州。”
“好。”有一些话不能在公开的场合说,海棠就跟着康熙的队伍走。
她既然入队,下面的弟弟们来请安,一些宗亲们也来说话。
说起山西,就不得不说山西的土财主多!
别人也就能说一句山西晋商钱多,有多少钱?做什么生意?他们也不能说明白。海棠自己也说不明白,但是海棠能了解的八九不离十,青海如今是一处货物的集散地,晋商做的就是北方的生意,海棠对进入青海的商队和金银太了解了,所以能估算晋商的规模。
她跟十四说:“别看这里的人穿得很寒酸,这里的大户人家很多,在青海的时候他们一掷千金,底细我都知道。而且前几年汗阿玛大破准噶尔,晋商是第一批跟随大军穿越漠南草原深入漠北库伦交易的商帮。再说远一点,当初咱们没入关的时候,太宗皇帝就派人来山西雁门关外和这些晋商做生意。后来多尔衮带着大军入关,大军征战全国就是晋商出资赞助,他们是出了大力气的,这也是为什么皇商中晋商最多。”
十四露出震惊的模样:“我看着他们中一些来迎驾的人都一个个扣扣索索上不了台面,没想到啊没想到。”
海棠说:“再跟你说一件事,大晋商都有庄园,家里的银子都藏在地窖里,等用的时候,一筐一筐地用绳子拉上来。前几年噶礼在这里刮地皮刮的火星子都出来了,不少人上书弹劾他,因为他额娘是汗阿玛的保姆,那么多弹劾都没事儿,人家现在去做两江总督去了。
他刮了那么久的地皮晋商不仅没伤元气,还做大做强了,足迹遍布北方,听九哥说,有人追随他出去往更北的地方去了,每年贩卖到罗斯的茶叶你以为是谁送去的?人家的罗斯语说得比你还好,那是能和罗斯商战的商帮。”
“真想不到。”
“你更想不到的是他们在京城的生意也很兴隆,比如‘六必居’‘乐仁堂’这些都是晋商的生意。”
十四低头开始思索起来。
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人翘起尾巴海棠都能知道他想干什么。
“你是不是想着把晋商笼到手里?”
“嗯!”
“想得美!人家岂会对你这毛头小伙子低头!”
“姐,你帮我啊!”
“不是我不帮你,是你控制不住,别到最后你成了人家的招牌。你就是太浮躁了,正经该沉几年。”
十四叹气:“我就该早点被额娘生出来!真是一步晚步步晚。”
海棠戳破他的幻想:“不见的啊!你看三哥,是不是被生出来得挺早的,我认识他的时候就是这模样,涨了年龄,其他的都没多涨。”
十四看了一会海棠:“你意思就是我笨!亏我还想着你,给你收集了佛前供奉的佛像保佑你,一片真心喂了……喂了盐宝!”
盐宝转头看他:“汪汪汪!”
“盐宝说它不吃。”
十四气得要走,被海棠一把揪回来。
海棠说:“你也别总想得到好处,也该记得家国两个字,你看到的都是烈火油烹,然而也不能忘了家国重任。别总想着争权夺利弄好处,也该想想你能做点什么不至于被取代。这个世界远比你想象的更远大,这个世界上的人远比你想得更聪明狡诈,多想多看才是重要的。真的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在山西多看看,见识了晋商,你就见识了另外一个世界。”
“我知道了。”
新任山西巡抚苏克济陪着康熙一起巡视山西。到了太原之后,当地乡绅就来迎接,真的是人才济济,虽然这地方看着破破烂烂,各处都灰扑扑的,大家还穿着臃肿的棉衣棉裤,和缓带轻裘的随行人员比差了太多,但是说话的时候这些人没一点底气不足的样子,十四经过海棠提醒,才留意这里的乡绅,在他们互相吹捧的时候才知道这里不比江南差。
江南有钱是在面上,有钱了就迫不及待地换衣服换房子纳妾买地,这里有钱是在地下,物理意义的藏钱在地下。十四还听说早年大家都是藏粮食,就是粮食不太耐储存才换成了银子。
不过他听闻某些人家的地窖里藏银子百万以上有些不信,觉得没那么多吧?
然而接着这些人献上的礼物就让十四跌破了眼镜。奇珍异宝被摆上来,让十四看花了眼。
十四就坐不住了,趁着海棠和这些人聊天休息的空隙跑来问:“他们怎么不进京攀关系?”
要知道江南的人就攀上了八哥,所以八哥才出手阔绰的。
海棠看了一眼十四,用指头点点他的眉头:“我就说你要睁开眼看看这天下,别把眼神放到四九城里,以为世界只有四九城那么大,我跟你说过的,明末他们和太宗做生意,汗玛法入关后赞助军费,你以为他们会看上几个皇子的胡闹!”
被山西老财主鄙视了吧!
十四再看这些乡绅都觉得不可思议了,他就找机会陪着康熙接见这些乡绅,没想到,这些人在告噶礼的状!
噶礼没少勒索他们,这事牵扯的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几年前就有平遥百姓进京告状,然而是康熙拉偏架。噶礼在山西干的事儿人不是没证据,但是拦不住是皇帝偏袒他。终于在去年,噶礼去做两江总督了,但是山西人还是忘不了他的大缺大德,还在孜孜不倦地告他。
然而事实上,还有一派士绅在说噶礼的好话。
一方把噶礼说成了独夫民贼,一方把噶礼说成了青天大老爷,康熙面无表情地听着,十四就觉得这世界真的看不懂!
第381章 贺大寿
在山西盘桓了几天后,康熙的圣驾启程回京城。
路上海棠和他说了一下西北的事儿,总体而言还比较平稳,偶尔有问题也不是大问题,而且西北那里纵然是有天灾,相对而言因为人口密度比较少,牵连到的人也不多,救助起来相对而言方便一些,赈灾难度也不大。
但是地广人稀也有坏处,比如说北疆那里,准噶尔部蠢蠢欲动想要返回北疆,北方因为人少,极难守住全部边境。
康熙就说:“边境就是这样,反复争夺来回拉扯。雁门关早先不就是边境吗?如今再看看已经没有了关隘的作用了,此事不能急,想要稳定边境是极难的,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海棠把西北的事情事无巨细讲完后,康熙把漕运衙门的一些事儿给讲了,火炮上船已经成功,目前来说,水军开始正常操练,然而想要成军还有一阵子才行。
“现在就是保证他们落水了淹不死,北人不善水战,所以朕让人从闽广一带召回当初的老兵,北上莱州,以老带新,看看效果吧。”
海棠点头,就说:“先让他们看看什么是台风,见识一下海上恶劣的气候,知道一些海上的规矩,要不然很容易船毁人亡。不过这段时间也不能疏于训练,儿臣打算亲自去看看。”
康熙点头。
回到京城后正好是三四月份,郎惠园的海棠盛开。海棠一家就搬到了园子里享受春日的鲜花和好天气。随着蒙古贵族相继到来,一些消息被传了过来。
其中最炸裂的莫过于大阿哥的大女儿去世了,她嫁到了科尔沁,本来身体就不好,加上大阿哥被圈禁,她对此十分在意,忧愁父亲弟弟妹妹将来怎么过日子,导致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去世。据说这消息给了大阿哥,大阿哥喝了一晚上的酒。
三福晋和四福晋忍不住叹气,三福晋说:“也好,她们母女团聚了。”说完三福晋忍不住哭起来。到了如今还有人念着大福晋的好,某种程度上真的令人唏嘘。
康熙对孙女去世并没有在意,随着四公主的到来,四公主向康熙提出了一系列的请求。四公主在去年制定了《喀尔喀三旗大法规》,已经成了实际上掌握喀尔喀权力的人,随着草原上草地日渐退化,羊群不断啃食草根,牧民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四公主此次入京就是来请求康熙允许她开垦农田交给蒙汉百姓耕种。
实际上她在早几年就已经这么做了,很多山西百姓从杀虎口出去在草原上讨生活,这就是所谓的“走西口”。口是只边镇上一处关隘,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走西口实际上是一次人口大迁徙。由于蒙古人口锐减,汉地土地兼并严重,大量没有土地的流民向北走出长城走向草原寻找一片生机。而杀虎口早在几十年前叫做“杀胡口”,是汉胡厮杀的前线,康熙觉得自己是胡人,一面是避讳一面是觉得不吉利,就改名为杀虎口。
不得不说,山西有着雄厚实力的晋商团体也有着数以万计的流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