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楼都能听见我心声 第231章

作者:北有佳鱼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系统 成长 轻松 BG同人

  文人谋士一般大多讲究些风骨,推崇“从一而终”,所以他们选择了胤礽的阵容,哪怕他现在被康师傅废掉了太子之位,他们也不会放弃他的。

  甚至不但不会放弃废太子胤礽,还要为了他能够“东山再起”而努力奋斗……就,如果胤礽不是真的上不了位的话,这些谋士们的行为,还是挺让人乱感动一把的。

  这些谋士、大臣们原本正愁有劲儿没地方使呢,偏偏大阿哥这个不长眼睛的主动撞上来——还要玩儿“祸水东引”“移花接木”“借刀杀人”……

  啊呸!

  宁也不照照镜子看看,宁配么?!

  众位谋臣们齐心协力,略施小计,果然直接就把这件事儿的真相直接捅到了康师傅的面前。

  如此一来,大阿哥就成了经典的“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算计成废太子,还把自己给白搭进去了。

  就,可以说是,非常地典中典了。

  这俩兄弟这么一折腾不要紧,其他阿哥们纷纷感受到了自己也是有机可承的,便就也纷纷开始了表演。

  八阿哥和十四阿哥就不用说了,三阿哥跑得也挺快。

  至于四大爷和十三阿哥到了这个时候却渐渐沉寂了下来,愈发不爱说话了。

  特别是十三阿哥,以前那么活泼的性子,倒是忽然收敛了不少。

  康师傅都觉得纳罕,某一天忽然问起来时,十三阿哥但笑不语,倒是十六阿哥道:“想必是十三哥跟十三嫂伉俪情深,算是从此收心,长成了真正的大人了罢。”

  十六阿哥这个话一说,倒是让大家忍不住哄堂大笑起来。

  连康师傅也早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毕竟这么一个半大小子一本正经地说着这样堪称有些奇怪的话语,总是让人感觉有些忍俊不禁。

  十三阿哥也早红了脸,显然大家都有点儿想歪了。

  莫郁也没忍住笑了一下。

  不过莫郁却知道十六阿哥肯定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单纯地想表示一下,他们家十三哥更加成熟、稳重了的意思。

  根本跟十三阿哥成不成亲,成不成长……咳咳,那个,就是,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说归说,闹归闹,历史记载十三阿哥同福晋的感情还是挺好的。

  就是十三阿哥英年早逝,想来十三福晋的晚年生活也定然有些孤寂难过的。

  既然这是一个架空的社会,人人都有逆天改命的机会,那么就希望这一次,十三阿哥能够把身体养好,别老为其他的兄弟,特别是四大爷那么拼命吧……

  还有康师傅,总觉得他似乎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别的不说,就说他忽然提前了三年把太子给废了这个事儿,本身就很是异常了。

  再说他居然直接就表示直到他死之前,都不会再立太子,直接就学了人家四大爷的做法,或者说是他最后十年的时候,实际上用的方法。

  这也不得不说,变化实在是有些大了。

  如果说这些只是把历史上本来就存在的事儿提前了些时间做,并不算什么惊世奇闻的话。

  那康师傅性情的变化,就应该可以算是令人大跌眼镜的存在了。

  康师傅的性情不能说是大变,但是却真的是跟以前大不相同了。

  以前的康师傅,虽然说哪儿哪儿都透着一股子英明神武的气质,但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很有些难评的。

  比如,他晚年最让人诟病的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就是那种已经把证据拍在脸上都没有用,他还是觉得应该对贪官们网开一面的心慈手软。

  说是心慈手软其实都有些留了面子给他了。

  更加准确地说是,他简直就是“助纣为虐”“养虎为患”。

  养着这些贪官,幻想他们吃一点儿就够了,就好好干活儿,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莫郁一个根本不懂政治的人都能够看的出来这种放任贪腐成风的危害,就不知道康师傅到底是喝了什么迷魂汤,居然一意孤行,谁说都不好使。

  包括阿山等人在内的那几个著名的大贪官,每个人都在康师傅的手上获得过无数次的“豁免”,就真的,每每读到此处,都会让人扼腕不已,感觉这种时候的康师傅,就像是被人夺舍了一样。

  根本就跟平时不一样,判若两人嘛。

  除了这一点之外,当然还是有不少让人无语的地方。

  让数字军团们自相残杀也算一点。

  他对胤礽的那个态度的变化,堪比变脸艺术,好人都能被他玩儿疯掉,何况是本来就没有生母疼爱、敏感暴躁的胤礽呢。

  总之,这些事儿,莫郁已经都懒得再吐槽了。

  真是吐槽都吐槽腻了。

  不过就在他已经放弃了日常看到康师傅和数字军团们就会忍不住在心里默默吐槽的这个习惯的时候,他却忽然发现,康师傅他变了。

  至于怎么变了,那简直是非常明显的了。

  首先,他第一次干脆利落地表明了自己在皇位继承人上的态度——废了现在的太子,并且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不再重新立太子,就是拨乱反正,把那种立一个活靶子,大家都盯着打的局面彻底作废了。

  毕竟胤礽这个废太子,在被废之前已经当了小三十年的活靶子了。

  这种明着立出来太子的弊端,在胤礽做太子的时候,已经体现得很是明显了,那么何必要重蹈覆辙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起之前莫郁那么多次的“心声外放”。

  他在那些时候,可是基本上每次都说了四大爷继位之后是怎么做的。

  甚至好几次都还完整分析了明着立出来太子这个事儿的弊端。

  除了当活靶子,当太子当久了,人也会变得疑神疑鬼、防备心和得失心都很重。

  简单来说,就是,太子之位能把人变成鬼。

  那么不立太子之位,改成直接传位,那肯定就不一样了。

  说不定,还能够把鬼变成人呢。

  康师傅居然还真的想通了这一节,难道说,他居然真的跟他心有灵犀了?

  莫郁这么一想,忍不住打了几个冷战——纯粹是被这个想法给吓到了。

  跟谁心有灵犀都不要紧,但是要是跟康师傅的话,那还真的是有些太刺激了呢。

  不过就算如此,莫郁还是为康师傅的这个变化暗暗叫好。

  毕竟,他现在的表现,倒是真的有了一种看透了世事的通透和豁达,总算是又有“千古一帝”的那个范儿了。

  行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每天在宫里头当差,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

  而且,康师傅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也变化了很多。

  如果一定要说,他居然越来越有些像四大爷了。

  哦,似乎应该说是四大爷像他。

  说不定这些在四大爷身上更加明显的标签儿,原本就是四大爷从康师傅身上学会的,那么现在康师傅不过就是自己用了,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莫郁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立刻释怀了。

  也是,这两件事儿呢,都是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那就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接着围观吃瓜就是了。

  莫郁这里倒是释然了,但是康师傅那边儿倒是更加郁闷了。

  毕竟莫郁的这些心理活动,他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对于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问题,他很想说,他也不是故意想要搞那种“仁政”,把那些人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的。

  这不是没有人用么?

  什么?

  你说科举也舞弊?

  那必须查,给朕狠狠查,有问题全家抄斩、流放都行。

  于是江南科举舞弊案就这么消失了——倒也不是那些人幡然醒悟,主要是,主犯阿山早就被林如海和莫郁父子俩联手给处置了。

  这里还是得感谢康师傅支棱了起来,没有再心慈手软对阿山这种“老臣”放水。

  主犯都没有了,其他几个考官也就不怎么成气候了。

  特别是其中的几位还见识过莫郁的“心声外放”,那就更加不敢造次了——人家林家小神仙,一见到你的面,甚至都没有见到你的面,就能够预言出来十年之后的江南舞弊大案,那还有啥好说的呢?

  某赵姓榜眼表示,真的不敢了,他还想多活几年、多做几年官呢。

  十万雪花银虽好,也要有命花才行。

  现在这种情况,恐怕他还没有动手,万岁爷的“斩立决”“诛九族”就要发落下来了。

  匿了匿了,还是别干了。

  于是赵大榜眼根本连什么江南科举考官都不敢做了,硬是老老实实地跟着三阿哥等人在武英殿编了好几年书。

  江南科举舞弊案的几位要犯都因为莫郁的缘故偏移了既定的命运轨道,倒是让这个大案子在应该发生的时间毫无动静,甚至连其他的考场的舞弊行为也销声匿迹了。

  举国上下的考生都对此欢欣鼓舞,一时间倒是掀起了科举考试的新热潮。

  不过很快地,这股子热潮就被另一股潮流给取代了。

  因为莫郁之前搞得那个“国立女子大学”和“新国子监”都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吸引了新一波的流量。

  所谓“国立女子大学”,其实就是类似于现代的女校,当然是女子高校,只收女学生那种。

  而且教授的内容也十分新奇全面,不单单有传统的女工、针织等女子必须掌握的家务技能,还有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舞蹈乐器这种陶冶情操的课程。

  甚至连厨艺、小手艺、珠算、理财等等生活理家技能也都有。

  喜欢佛系一点儿的,可以听一下尼姑庵的比丘尼们谈禅。喜欢道法自然的,可以听妙玉师父讲解道法……

  后来连兵法、策略这种上战场用的东西也加上去了……女将军这种工种,也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古有花木兰从军,说明女子也是可以上战场的,只要适合,只要擅长,没有什么不可能。

  见到“国立女子大学”这边儿搞得如火如荼,一墙之隔的国子监那边儿的学子们就有些受不了了。

  你想啊,隔壁都是一些妙龄少女,学习的东西那么多、那么有趣儿、而且还那么实用,怎么不让人心痒痒地,想要也尝试一下呢?

  不要说很多本来就不是女子应该学习的东西了,那里面很多东西,他们男子也根本没有机会见识到啊?

  可恶,小林大人和四阿哥明明也是男子,怎么这么会建设女子的大学呢?

  那他们国子监要怎么办啊?

  就还是一天天地只会学一些八股文吗?

  那可不是太过于无聊了吗?

  于是学子们开始找山长甚至是国子监祭酒闹了。

上一篇:湖文学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