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贾敏听着丈夫、儿女还有阖府下人们发自内心的赞美,整个人都高兴得不行,安排起事务来也愈发得心应手了。
康师傅是个行动派,既然决定回京,那么如非必要,就不会在路上多做耽搁。
幸好林家众人在贾敏的安排下飞速收拾好了一切,根本没有怎么耽误时间,就可以继续随驾出发了。
在康师傅的决策下,南巡队伍这么一大群人在扬州稍作停留,就又开始北上,但是吧,康师傅这个回程路线设计,比起他们这次从京城过来的时候,还是略微显得有些弯弯绕绕的了。
因为他实在是放心不下沿途的各处水利工程,既然来都来了,那必须都得亲眼看一看才放心……
于是他从高邮、宝应走了一圈儿,甚至专门去了高家堰视察河工,还在关圣庙呆了半天。
反正就主打一个视察到位,不走直线。
而且更加要命的是,他不管去哪儿都要带着莫郁。
因为他是越来越喜欢莫郁这种看着不怎么说话,但是心理活动巨多的孩子了——说出来的话可能未必是真话,但是心里想的肯定是。
关键这孩子不但在心里想真话,他还能“预知”、还能“通神”……这谁能不爱啊。
老爷子恨不得天天跟林家这孩子腻在一块儿,就想知道他每天都在想啥。
能够弄出来些“医学院”啦、“药方子”啊之类有用的玩意儿就更好了……
出于这种心理,康师傅每逢出游必定带着莫郁。
比如这次去视察水坝,他就有点儿这种瞎猫撞死耗子的心理——万一这孩子、或者说是这孩子能“通灵”的神仙,也知道点儿兴修水利的好法子呢?
那不就赚大发了?
就算没有,那也不吃亏不是。
于是,康师傅一道旨意下来,请莫郁当天陪同他们一起去大坝上视察。
莫郁本来不打算跟着去的,但因前一天晚上正巧睡多了,又没有见过这种纯人工修建的水坝,便也就答应了康师傅的邀请,陪着他一起去了。
贾敏和小黛玉当然也是要随行的,便就是今日恰好没案子要查的林如海也主动跟在了她们左右。
如此这么算下来,围在莫郁身边儿的人已经不少了。但是让莫郁没有想到的是,王嫔也来了。
是听说莫郁要来之后主动跟康师傅要求参加的,为的就是再跟莫郁他们几个多接触接触。
自从莫郁上次给了王嫔那个救治小儿危重疾病的药方之后,这位美女娘娘便待他愈发亲厚,毫不夸张的说,基本上就是个干儿子的状态了。
对此莫郁也十分能够理解,其实主要就是所谓的“移情作用”罢了。
这位王嫔娘娘最小的儿子十八阿哥还不满三岁,她就跑出来这么几个月来陪着康师傅南巡了。虽然说这也代表她正在受宠,但是跟那么小的孩子分开,也肯定是十分想念了。
莫郁正好就出现在这个时候,年纪还跟十八阿哥差不多,那还不正好像是瞌睡遇到了枕头,正好儿可以慰藉一番王嫔的思儿之情。
好在这位王嫔虽然活泼,但并不惹人讨厌,一来二去的,莫郁对她的这种亲密示好也就淡然了很多,甚至连贾敏和小黛玉都也对此熟视无睹了。
既然来了就一起呗,还能拒绝了是咋滴?反正只要人不讨厌就行,人多了还热闹呢……
且说莫郁他们这一行人陪着康师傅走上了高家堰河堤,虽然人多,但是没有一个人敢造次喧哗,主角还是康师傅一个人。
康师傅上了河堤之后,十分激动,一番指点江山、评东论西之后,照旧对大家提出了各种工作要求,特别是就河堤加固问题把时任河道总督张大人训斥得一愣一愣的,真是好不威风,好大的架子。
一切看起来都很像是那么回事儿,但是吧,莫郁还是有些忍不住想要吐槽,只因哪怕他在水利工程方面是个外行,也能看出来康师傅根本不懂水利,完全是在瞎指挥。
哪里有视察个堤坝就只会说加固加固啥的,再说了,这治水不是光堵就行的,还是得疏浚才可以吧?
而且就现在这个朝代的生产力水平,您老确定想加固真的能加固吗?
有人吗?有钱吗?
有吗?有吗?
就知道耍嘴皮子提要求,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人家河道总督张大人话里话外很明显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可惜康师傅不干。
两个人很快就僵持起来,都是五六十上下的老头儿了,一个比一个固执,争的是脸红脖子粗,莫郁在一旁围观都围观的无聊了。
一无聊呢,他就又忽然想起件事儿来。
说起来,好像每个穿越者都要搞的科技,他还没有搞过呢。
玻璃、肥皂、水泥。
前两样他用不到也懒得弄,但是最后这一个可是大杀器啊。
不但可以民用,还可以军用,而且眼下不就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吗?
修建堤坝,没有水泥,那玩儿啥呀?
光靠砌石板石块不一定要弄到什么猴年马月去了,关键还费人又费钱啊,果断还是提高下生产力试试算了。
水泥,必须得有。
虽然他肯定忘了配方是啥,但是系统零零六肯定知道啊。
要不问问试试?
想到这里,莫郁立刻就召唤起系统来:
【话说,零零六啊,水泥的配方你那里有没有呢?张大人说加固堤坝用石头太费钱又费力,那不如让他们试试水泥?岂不是又省钱又省力?】
作者有话要说:
调了下上章情节结构,不小心又修多了捂脸,所以还是加了细节另外放了一章。
感觉大家好像都不喜欢水泥(?笑),那咱们马上加个速跳过这段,今晚早点来更个肥章,一定写到进京!握拳。
第40章 进京
面对莫郁这种多少有点儿天马行空的想法,系统零零六表示很淦,但是围观众人却十分激动。
特别是那位河道总督张大人。
这位张总督是个黑瘦精干的四川大爷,一口川味儿普通话很是带感,让莫郁瞬间梦回大学——他上铺的兄弟就是四川来的,整整四年的大学时光,他都是在“龟儿子”“日本人”的问候声中度过的。
故此,听见这位张大人说话,莫郁一瞬间还感觉怪亲切的。
不过仔细听了下这位张大人说的是啥话之后,莫郁就又有点儿迷糊了——这大爷说得是啥啊?他怎么有点儿听不懂呢?
见莫郁愣神儿,张总督倒是有些尴尬,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因着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听到传闻中的林家小公子心声外放现场,所以他一不留神就还是激动了点儿。
然后就没控制住顺口狂飙了一大段儿四川话——还不是那种勉强可以听的懂的川味儿普通话,而是他老家遂宁蓬溪的方言……嗯,就,基本上很难听明白就是了。
虽然听不太懂,但是亲切感依然还在,故此莫郁就顺“脑”翻看了一下这位张总督的生平。没想到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史书上虽然不过寥寥数语,但是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大佬学霸让人肃然起敬的一生。
原来这位张总督自幼聪慧,家学渊源,才二十出头就高中了进士,离开了四川老家进入了仕途。
他先后在刑部、兵部、大理寺、御史台、户部都任过职,也当过苏州知府、浙江巡抚、两江总督,熬死了康师傅之后,在四大爷登基当年,就升任了文华殿大学士,也就是传说中的“宰相”,人称“遂宁相国”。
回顾老爷子这几十年的仕途可以说是经历丰富,成绩斐然,基本很快就能晋升,还都是要职,实在是相当厉害了。
莫郁感叹之余,也反应了过来,这位张大人年纪轻轻就离开了家,走了那么多地方、当了那么多年的官,早就练就了一口流利的川味儿普通话,原本老家的方言应该已经很久没有说过了。
那为啥忽然说家乡话了?
难道说是因为啥事儿忽然激动了?
虽然仍然不知道张总督这么激动的原因,但莫郁这次这个想法,至少方向是对了。
这张总督的确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川味儿普通话,至少是不影响交流的那种。今儿不是因为实在太激动了,他也不会连老家的难懂方言都给秃噜出来。
虽然看上去他手舞足蹈、噼里啪啦说了一堆东西,但其实他也没有说啥特别的内容,就是单纯表现一下激动,想进一步了解一下莫郁说的那个什么“水泥”是什么东西而已。
可惜因为某种神秘的力量,他也是不能直接问的。
这就造成他中间卡壳了几次,于是这番话就更是听不懂了……
莫郁尴尬,张大人比他更尴尬,只有旁边儿围观很久了的康师傅憋了一会儿之后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对着张总督道:“张鹏翮啊张鹏翮,没想到你也有今天。”
张鹏翮正是这位河道总督大人的名讳。
莫郁很快就在系统零零六推送的人物简介里找到了这位张总督的出生年月。
【没想到张总督居然只比康师傅大五岁,但是相比于还像个中年大叔的康师傅,张大人您怎么看着已经是个老头儿模样了呢?】
【果然,学霸也有学霸的烦恼吧?】
【读书太用功也会让人加速衰老吗?】
【不对啊,康师傅好像也很爱读书来着,那大约是保养的关系吧?】
【四处奔波当差,应该是很劳心劳力啦……打工人的话,显老那不是很正常的吗?】
莫郁默默地吐了个槽,完全没有发现周围又一次忽然安静了下来——张总督黝黑瘦削的脸颊逐渐涨红,康师傅白胖的脸蛋儿上倒是露出了笑容。
嘿,林家小娃娃说我显年轻呢?
老张头哈哈哈哈,这次是朕赢了……
见到康师傅和张总督两个五十上下、平时都威严到不行的长者居然跟小孩子一样计较谁更显得年轻,大家努力憋住没有笑出来。
同时也愈发竖起耳朵等着下文。
但是莫郁却并没有继续心声外放了。
因为接下来就到了他不太喜欢的内容了,那就是结局的部分。
虽然张总督看着很显老,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却比康师傅晚死了三年,也就是说,虽然看起来这个样子,这位张大人却比康师傅那个以长寿著称的“千古一帝”还多活了八年,不得不佩服他这身子骨儿还真的挺不错的。
此刻莫郁也能感觉到他身上的那种旺盛的生命力——老爷子看起来黑黑瘦瘦的,但是双目炯炯有神、眉心微蹙,像是随时都在思考,又像是随时都在准备战斗,真是典型的川军精神……
特别是,他这一生做官都十分有清名,从三年前担任河道总督开始,就一心扑在治理黄河水患的事业上,每天都要骑着马到堤坝上巡查,风吹日晒、风雨无阻,实在是令人敬佩。
身为一个咸鱼打工人,莫郁对这种卷王型人才一向敬而远之,不过尊敬也是真的,毕竟这位是真的一心为民,没有什么黑点。
至少现在还没有。
故此,莫郁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快,而且就这么看着康师傅和张总督两个老头儿斗嘴,也挺有意思。
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斗着斗着,火就烧到了他自己身上来了。
事情的起因是康师傅忽然把刚刚莫郁没有听懂的张总督的问话给“翻译”了一下。
原来,刚刚那位张大人是想问他,可有什么法子能够又快又好、还便宜地加固堤坝不能……
就,怎么这么会问呢?
又问到他心坎儿上来了——为什么要用“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