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有佳鱼
他甚至都开始在想,这个皇位真的有必要夺吗?
至于太子,感觉更想摆烂了有没有。
只有康师傅目光灼灼,啥,你说还有那么多贪官啊?那给朕继续查呀,朕也可以抄它几个家,不用把啥都给老四留着……
系统零零六感受着这几位心中翻涌的乱七八糟的想法,感觉这日子是彻底没法儿过了。
行吧,那就都别过了,毁灭了算了。
在一片混乱中,莫郁完成了跟三阿哥一起去华山祭祀的支线任务,让他惊奇的是,三阿哥跟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他根本没有什么笑面虎的意思,反倒对他十分冷淡,根本没有啥结交的意思,当然也没有故意为难他。
如果一定要说,就感觉是这位三阿哥忽然之间受到了什么刺激,有点儿看破红尘的意思。
而且这三阿哥也真不是盖的,不管是文学还是书法,都有很深的造诣,写的那个祭文,词藻优美、书法飘逸,实在是个精品。
莫郁忍不住赞叹了两声,成功收获到了三阿哥一个傲娇的白眼。
之所以称之为是傲娇的白眼,是因为这家伙一边儿露出不屑的表情,一边儿忍不住在眉梢眼角藏了笑意——拜托,笑那么开心好像谁看不出来似的。
莫郁也默默翻了个白眼,没忍住又在心里头吐槽了两句,总觉得三阿哥的表情又僵了一下,就好像知道自己在吐槽他似得……
但是这不应该啊。
应该只是巧合吧。
管它呢,这字儿写的是好看,咱们就事论事,并不是溜须拍马,他爱咋想就咋想吧。
因为一字不落地听完了莫郁的这个吐槽心声,三阿哥终于破防了。
他直接把手里头的祭文丢给了一旁随行的官员就气哼哼地走了。
但是第二天莫郁就收到了三阿哥亲笔题的字“君子慎独”。
啊?
啥玩意儿?
我哪里不够慎独啦?
哦,不对哦,我本来就不是君子,要慎什么独呀。
有事儿说事儿,别跟小爷玩儿谜语人好吧……实在不行就老老实实回去跟陈梦雷老师一起编书去行不?
没有那个能力还随便玩儿这套是会被人家记仇的啦。
三阿哥:服了,行吧,那就这样,老子不干了总行了吧。
太子十分傻眼,心道我都还没说不干,你怎么就先不干了?那难道是要便宜老四了?
不过好像按照之前说的,这也不算便宜他吧?
听说他登基之后就干了十三年就没了,说不准这帝位真是个烫手山芋来着,要不孤也躺了?
中间被康师傅派出去办差错过了好多吃瓜现场的十三阿哥一脸懵逼,心道咋地了,感觉他二哥跟三哥都怪怪的……不是他又错过了啥了吧,啊啊啊,好遗憾啊,没有赶上直播……
看到儿子们的这种反应,康师傅倒是感觉十分开心,当场就哈哈大笑,可以说是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娃娃居然能够让老三这么个人物破防,也是种能耐了。
哦,好像胤礽也破防了。
这一个个的,还以为你们有多能耐呢,结果也不过如此。
康师傅表示有爽到,看起来以后得多带着这个小东西跟这些儿子们接触接触。
一趟西安之旅,让康师傅十分欢乐,不但完成了既定的出巡和接见任务,也收获了不少银子——因为莫郁那个每天随机吐槽一个人物的神通,康师傅发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大贪官。
正好林如海等几个能干的御史也随侍在侧,于是他们一边儿走一边儿抓人,顺便审讯,然后抄家,整个工作流程一气呵成,短短六十多天的出巡时间,居然足足抓了五六个大贪官出来。
至于大贪官们手下的那些小喽啰们更是不计其数,全部抄家之后,光是银子都抄了几百万两出来,可以说,不但负担了这次出巡的全部费用,甚至还负担了大部分被康师傅免掉的税赋。
是的,这次出巡,康师傅还是把陕西等几个遭受了大型旱灾的省份的百姓税赋给免了。
因为实在是太大手笔了,当地百姓们山呼万岁、夹道欢迎,依依不舍,川陕总督等高官也一直跪拜请求康师傅再多呆几天。
康师傅拗不过大家的热情,破例在西安多呆了两天,但是也就只能多呆这两天了。
回程的时候,他们换了一条路走,没有从山西回去,而是从河南走的。
这一次更是顺路把黄河的水利工程也给顺便看了。
毫无疑问,康师傅是打定了主意继续薅莫郁的羊毛了——之前南巡的时候,他已经从莫郁那里得到了水泥的配方,虽然说以现在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来算根本就做不出来真正的高强度水泥,但是就算是没有那么高的强度,也尽够用了。
比单纯的石头结构省时省力,也更坚固,那还要啥自行车。
没看人家河道总督老张都激动哭了吗?连遂宁话都冒出来了,可见都有多开心了。
康师傅从那次的事件中尝到了甜头,便就想要故伎重演,直接把莫郁带到了河南境内,黄河边儿上。
三阿哥、十三阿哥等也是十分配合,特别是三阿哥,又奉命代替康师傅去巡视黄河三门峡砥柱——就真正地是“中流砥柱”的原型。
这种事儿当然还是要莫郁跟着一起去了。
所以莫郁也还是毫无悬念地贡献出了水利奇书——主要是这几位大佬通力合作想要从他这里掏东西走,那他很难拒绝。
他们甚至把理由都给他想好了,真的是,非常努力了。
既然这么想要,就给他们呗,反正兴修水利也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于是,康师傅果然十分高兴,不但给莫郁一堆赏赐,还当场又免了河南的税赋。
民众们当然立刻就沸腾了,这可都是实打实的银子呀,简直是天上掉馅儿饼一样的好事儿。
谁给他们好处,谁就是好皇帝。
现在这位好皇帝还来巡视来了,那必须得表示一下,至少得让人家万岁爷知道这钱没白花不是?
于是百姓们自发走出来夹道欢迎,山呼万岁,让康师傅一行所过之处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听着百姓们的欢呼,康师傅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直到回到了宫中的时候他都还是非常开心。
莫郁也挺开心的,不单只是因为这一次出门儿他收获了很多礼物,还因为他爹林如海又要升了。
康师傅在西巡路上的时候就已经口头表达了这个想法,林如海也已经谢了恩,就等着年后来正式宣布了。
虽然说林如海最近升职的速度真的挺快的,但是这次原本也是应该他升了。
别的不说,就靠着这回抓出来的这么多个贪官,他的业绩也尽够了。
之前林如海已经是正四品的左佥都御史职位了,这次再升,就只能是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了。
进入了正三品的行列,算是正式进入了京城权臣的圈子了。
而且他现在的年纪不过才四十出头,若是身体跟得上,再活个二三十年,那可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在场众人对此都十分清楚,对待林如海和莫郁的态度也就愈发恭敬起来了。
因为西巡的任务圆满完成,康师傅的心情不是一般地好,于是在进宫复命等流程结束之后,莫郁和林如海就被直接放回了家,准备让他们跟家人好好团聚一番。
贾敏和小黛玉得了消息,很早就开始了准备,听见他们爷儿俩的车马归家,立刻就迎了出来。
因为此时已经是腊月十九,距离过年也就只有十天了。所以林家当晚就开始进入了倒计时过年的氛围,贾敏吩咐家下先弄了一桌子好酒好菜给林如海莫郁他们爷儿俩接风。
一家子亲人骨肉团聚,自然是有说不完的体己话儿。
贾敏跟小黛玉先问起林如海和莫郁这次西巡之旅的见闻,以及有没有什么特别儿的事儿——其实这就是在问林如海,莫郁有没有惹出什么事儿来。
毕竟,自家儿子的这个心声外放的特异功能可不是一般人能预测的,也不知道啥时候就捅个漏子出来,那样全家就完蛋了。
好在林如海对此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他已经逐渐摸清楚了康师傅的癖好——说啥都没事儿,只要有用,那就不会死。
开玩笑,就光是帮忙抓贪官这一项就很厉害,够吃一辈子了,何况还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水泥、水利工程啥的偏方、奇巧呢。
总之,万岁爷舍不得怪罪咱家儿子的,夫人你就放心好啦。
贾敏得到了林如海的这个保证,心里头总算是彻底放松了下来,又自己想了一回自家儿子寻常的表现和万岁爷的态度,也回过了味儿来,算是吃了颗定心丸了。
她这才有心情说起家里的事儿,跟小黛玉母女俩各自说了自己这两个多月都干了些啥。
原来莫郁跟林如海伴驾西巡,贾敏跟小黛玉母女俩也没闲着。
除了日常被皇太后召唤到宫里头去陪聊之外,贾敏跟小黛玉也开始跟其他京中贵妇、贵女们交际,其中关系比较好的就是史侯家的夫人跟姑娘,还有就是跟南安老太妃也往来了好几回,年轻的北静王妃也派人来请了,不过贾敏给推了。
其他人也就算了,但是说的史侯家,莫郁一听就来了神儿,忍不住问道:“史侯家?那可是有个湘云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
大年初二继续日万!
已精修,明天继续挑战早点更新哈哈哈哈。
第93章 亲戚
听得莫郁问起史湘云,贾敏和小黛玉相视一笑,连林如海愣怔了片刻之后也都不免笑了起来。
毕竟这还是莫郁第一次表现出来对别人家孩子的关注——特别还是个小姑娘,这就更让人浮想联翩了。
当然,他们全家人都知道莫郁肯定没有啥旖旎的想法啦——他过了年也不过才五岁,哪里会有这种心思呢。
不过这也并不耽误他们用这个小事儿来打趣莫郁。反正大过年的,就玩儿呗,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莫郁到底是个成年人的芯子,哪里还看不出来家人们的想法儿,他也不是玩儿不起的,只是确实不太喜欢被人拿这种事儿来开玩笑——才四五岁的小孩儿,怎么能开这种玩笑呢,简直无聊。
想是见到莫郁有些生气的样子,贾敏和林如海赶紧收住了笑意,小黛玉也笑着道歉:
“默哥儿莫恼,咱们就是好奇你这大半年根本就没有见过史家的人,怎么知道湘云的。”
莫郁叹了口气,有心要胡诌两句原因,但又觉得没趣儿,只能赌气道:“我自有我知晓的缘故,姐姐不必知道。”
莫郁自从穿过来之后平日里都是一副笑眯眯、与世无争的温吞模样,哪里有过这种气呼呼的样子。
还别说,这么看起来倒总算是有了点儿小孩子的模样,让贾敏和林如海欣慰了不少。
小黛玉也觉得这个弟弟真是可爱,待他也更亲近了一些。
对此莫郁表示,行吧,你们开心就好。
有时候一个人穿越,也挺无助的。
他的这些心内吐槽当然又毫无疑问地都外放给了全家听。贾敏和小黛玉当场就笑翻在地,林如海也颇有些忍俊不禁。一时间整个林府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让莫郁也无奈地跟着笑了。
行吧,多大点儿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