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第154章

作者:鱿不右 标签: 历史衍生 轻松 日常 BG同人

  以前匈奴使臣造访,他就如此顾虑,所以让人假扮自己,自己则当捉刀人。使臣也是个有眼光的,说那捉刀人气度非凡,更胜魏王。

  遗憾的是,就他目前接触到的后世人们,很少有能看透外貌去看本质的人。

  所以,曹操打算全程鬼魂形态跟随去,让袁绍这位新认的义父来扮演养父的角色,同往学校去。

  一旦确定要住校,这应该是一次较长久的分别。所以曹家的几位哥哥也想一起去,曹冲有些不好意思,拒绝了他们的好意,又不是再也见不着,哥哥们还是先忙自己的事情才是。

  比如曹丕,这几天在马场骑术过于精彩,被工作人员拍下后发到了他们马场的教练群里,群里有个退役运动员想和曹丕聊聊,有没有兴趣接受专业训练,为国争光?

  魏国争光?那必须答应啊!魏国皇帝能不魏国争光吗?

第154章 班门弄斧

  曹丕有心为国争光,但失败在了第一步,没有证件。

  如果他能够展现出更多专业技能,拥有证件也并非难事,尤其在马术这一个冷门项目上。马术这个东西,不论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一项贵族运动,昂贵的价格和较高的门槛,极少成为孩子们学习的项目。

  即使是一部分选择学习马术的孩子,也不是抱着成为马术运动员的目标,只不过是觉得有意思,家里有不差钱,就学了,和音乐舞蹈的课程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优秀人生中的锦上添花。

  真正卡着条件使得鬼魂们无法为国争光的,只有一个原因,运动员每一次比赛都需要体检,先不说抽血化验一事,就最基础的心率也无法过关。

  一个没有心跳的运动员,准确来说是一个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运动员,不可能通过体检地。甚至可能被怀疑什么奇怪的病症送去医院详细检查,成为世界第一例活死人案例,被送进实验室切片研究……

  曹丕在大局观上还是挺通透的,既然不能亲自为国争光,那就培养别人为国争光。

  曹丕在答应那位退役运动员后,直接反客为主。

  “你为什么呢退役呢?如果你想为国争光的话,你告诉我这个项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我传授你一些技巧。”

  曹丕凭借超群奇绝的骑术找到了工作。

  他想在正式开始工作前陪同曹冲去学校,还有父亲、大哥,像后世普通家庭的孩子们那样,护送家里最受宠爱的幺儿去学校。

  曹冲有自己的规划,这一次去学校对他而言是很重要的事情,除了不得不去的鬼魂们,他不想有太多鬼跟着,更不想再发生什么意料外的事情。

  “既然冲儿这么说,就依冲儿的。”曹操发话定论,曹家鬼们就不跟着去了,哪怕是十分靠谱的曹昂也不必去。

  他拍了拍曹冲的肩膀,眼中满是父爱,轻柔又十分欣慰地说:“我的冲儿不会永远是个孩子,会有独当一面的时候,这趟我与你们同去,今后就你自己去了。”

  岂料,曹冲也拒绝曹操一起去,委婉道:“父亲既然已经让义父同去,父亲就不必去了,高陵过年这阵应该挺忙的,小高没找你过去吗?”

  曹操从冲儿的话语眼神里看出一丝慌乱,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一起过去会让曹冲感到慌乱呢?

  曹操看向袁绍,问:“是不是你和冲儿说了什么?挑拨我们父子关系?”

  袁绍白他一眼,神经。

  此事关系到曹冲在后世的前程,曹操想了想便罢了,不去就不去,等冲儿在学校适应了,他们也多了解些后世的情况都拿到了证件,一家子去学校给他个惊喜。

  既然曹家的鬼们都不去,其他鬼就更没有立场去了,毕竟首都,历朝历代的都城都是管理最为严格之地,哪怕是老熟鬼们都认为自己对后世了解不够多,万一惹事,再小也成了大事。

  撇开首都来说,以前那边是在幽州,自从官渡之后就一直是曹操的地盘,他们去了也没什么意思。

  最终敲定,除了当事鬼曹冲外,只有义父袁绍,以及朱元璋马皇后,共四个鬼往首都去。

  这些鬼之间,只有袁绍是有证件的,其余三个鬼想要蹭飞机的话只能是鬼魂形态,曹冲倒是还好,主要是担心朱元璋和马皇后,必须保证跟随在吕思彤一定的距离内才行,不然就自动瞬移回明孝陵长眠了。

  老朱老马自然应下,随时准备出发。

  出发当天,又有事情耽搁了,不得不改签到后一天。

  是老王以及手机视频通话那边的一位同事,是来答复关于张辽和魏延的工作申请的。

  “这事我们商量了很久,而且……最近也有恶性事件发生,有一位年轻同志,牺牲了。”老王语调有些沉重,每一个栽培到上岗的缉毒警都花了很多的国家资源,寄托了很多的期望,以及背后一个默默无名的家庭的等候。

  如果可以减少牺牲,可以以更大的力度打击犯罪,不仅仅是为一个家、一个区域,是为整体地发展做出贡献。

  “意思是说,他们可以任职?”

  “是。”老王电话视频那边的同事确认说,“过去后会先培训一段时间,和大家先认识熟悉一下,对各种物品的辨别,以及周围的人际环境得摸索清楚。”

  边境地区,是充满着危险的,隔壁国家治安差,长期有赚黑钱的行业壮大,他们内部能捞的好处就极少,就虎视眈眈地盯着这边,诱骗、拐卖、绑架过去,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压榨赚钱。

  其中,毒是一个长期地控制手段,也是他们试图从边缘撬开一条缝隙的途径。

  “我们很感激能有这么强力的帮手加入,但是,还是希望你们能够理解,从任职开始,就要和家里彻底断了往来,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的身份。”

  张辽魏延点头明白,在外打仗本就不是能经常回家的,何况,他们的家也早就没有了。

  两位将军与自己曾经的老板拜别,与在后世重聚的敌友们也一一道别。

  魏延和诸位的关系平常没有多搭理,只和季汉的几个鬼说了些保重的话语。

  “张将军。”孙权觉得反正以后也见不到这老匹夫了,又是去边境保家卫国的,活第二辈子不享受后世的安逸生活,他还是有些欣赏张辽的。

  被孙权唤一声张将军,张辽莫名起了鸡皮疙瘩,笑着抱拳说:“吴王有何指教?”

  “……”孙权无语,我叫你张将军,你叫我一声吴至尊很难吗?瞬间冷脸,改为阴阳怪气,“张将军可得保重,别没几天就做了逃兵。”

  张辽听他这么说没生气,再次抱拳道别,随后向魏延伸出手。

  魏延犹豫了一下,与张辽握手共同走出了屋子,坐上了老王的车。

  看着车辆逐渐远去,家里的鬼魂们都颇有感慨,曾经的他们怎么也不会料想,张辽和魏延能成为战友。

  老王走后没多久,苏馆长也要来登门拜年,说是之前那个釉里红瓷瓶的事情还没好好道谢过。

  一听是来拜年道谢的,吕思彤就应下了。

  老苏人逢喜事精神爽,脸色红润十分喜庆,提了两箱牛奶和好多袋零食大礼包过来,过年期间苏博很忙,本身就是一个旅游热门城市,再加上与南博联动活动的宣传已经打出去,热度相当之高。

  百忙之中抽空过来道谢,吕思彤嗅到了一丝有求于人的味道。

  老苏说之前就和南博谈好了,联动的正是鉴定出来有朱元璋血迹的缠枝釉里红瓷器,以及复原鉴定为《孙权与陆逊书》的帛书,都是相当重量级的文物。

  目前东西都还在各自的馆里展出,等联动开始之后,会将两件文物交换地方展览,把朱元璋的缠枝釉里红瓷器放到南博,把给陆逊的帛书放到苏博,各自都有一份归属感。

  除了好消息外,还有一件事情想要麻烦小吕。

  “……”行行行,早就料到了,先听听是什么事再说。

  老苏环顾屋内一圈,问:“孙哥孙弟是在自己家过年?我还以为你们几个关系好,过年会聚一起呢。”

  吕思彤看了眼就坐在老苏间隔了一个位置上的孙策和孙权,说:“嗯……过年是聚一起了,他们在楼上看电视呢。是有什么事吗?”

  老苏把事情道来,说的是联动活动的一些打算。两个博物馆合作宣传,其实都在暗下功夫,要做得比对方好,常规情况下,市级肯定是要让把风头让给省会级的,十三太保不一样,都以超过省会为荣。

  偏偏吧,南馆长不知道怎么找到的人才,穿上龙袍简直是朱元璋在世,最难得的是那种气质。想要演出皇帝的气质不难,使劲端再内敛地狠就行,但那种又亲民又威严、又慈祥又疯狂的劲,没要过几年饭是演不出来的。

  比朱元璋更难得的是马皇后,朱元璋是一个比较强烈的人物符号,服化道弄好,有点威严,基本上就都会猜是朱元璋。马皇后的形象在后世人们心中就相对弱化很多,没有那么强烈的特征。

  南院长找到的这位演员,格外独特,哪怕没站在朱元璋边上,她身上的那股独特的气质也能辨认,很难形容,看到就是:这扮的肯定是马皇后。

  “所以,你想……找孙家兄弟也扮演一下?”

  “对。”老苏已经规划好了,说,“哥哥扮孙权,弟弟扮陆逊,还能走剧情的,台词就念帛书上的,还可以安排一出他们穿越时光来到我们展览现场,然后孙权认错,两人和好的剧本。”

  边上孙权则听得不高兴,后世小辈不要乱给他做决定!他绝对不会道歉的,要道歉也是陆逊道歉。而且,让哥哥演自己还能接受,让他这个吴至尊演大臣陆逊,成何体统?

  朱元璋和马皇后摘掉了护腕就在家里走动,听到苏馆长还给孙权安排了剧情,觉得自己和妹子也可以编排一下。往小了说是两位馆长的较量,往大了说,是两位吴王起家的皇帝的较量。

  吕思彤瞄了眼鬼魂们的表情,回答老苏说:“孙家兄弟在你那边打工也挺久,怎么不直接和他们说?”

  老苏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这不是没那么大的面子吗,而且……之前孙弟送了我一幅《孙权打虎》的画,毕竟人家一分心意,我随手放办公桌上了,被水杯压出了不少痕迹,他看见了挺生气,揉成团给扔了。”

  “扔了?!”小吕惊得站起来,“那可是唐伯虎真迹!!”

  老苏有些惊讶:小同志不是眼光独到专业鉴定的吗,怎么连现代画都辨别不出?仿唐寅的风格再像,纸的工艺摆着呢,那天的墨迹也不算干,更不说动作是借鉴的《武松打虎》的经典动作了。

  “谁叫我呢?”唐寅穿着一件白色的围裙,双手还戴了袖套,从边上的空房间里探出脑袋来,手里拿着两支画笔。

  老苏吓了一跳,仔细看想起这人有些眼熟,好像是在唐寅故居搞活动的时候大展风姿,后来被郑收藏家奉为座上宾,据说是研究唐伯虎的专家,郑收藏家那样的水平都还要尊称一声唐老师。

  老苏离开座位过去看了看,没能看到鬼魂状态的杜甫和诸葛亮,这是杜甫卖惨卖萌疯狂表白诸葛亮求来的双人画。

  小吕和他们说过,只要实体化后就能直接用相机拍下合影。杜甫觉得没有仪式感,说上等颜料千年不褪色,他要自己和诸葛丞相的双人画流传千年,电子照片或者打印出来的,都不够浪漫。

  “这是……?”老苏看着桌面上的双人画。

  唐寅直言,说:“哦,这是诸葛丞相和诗圣杜子美的合影。”

  “?”老苏盯着唐寅看,几次欲言又止,摇摇头想还是算了,这明摆着就是艺术创作,就和那副《孙权打虎》一样。不过这样也好,有着高超模仿能力,没有画高仿赚钱,只是整乐子,沉浸在艺术创作里,非常纯粹。

  墙壁上还挂了几幅看着也是近期新画的图像,比如《袁术饮茶图》,但饮的是奶茶。

  比如《刘备编织图》,但在织围巾,上面还有LV的标记。

  比如《司马懿女装图》,但……啊?等等??什么东西????

  老苏辣着眼睛退出了这个房间,总结道:“嗯……这事还是得你帮忙说一声,要是他们答应,我再单独联络他们。”

  “行……我转告他们一声。”

  老苏点点头,又说:“对了,还有一件事。过年的时候有人来捐文物,说是祖上传下来的,你帮我鉴定一下。”

  “???”小吕感到匪夷所思,严重怀疑老苏是想偷懒,不至于拿到个东西就找她鉴定,因此好奇问了声,“你们的鉴定结果是各有不同吗?想找我要个定论?”

  老苏摇摇头,说:“我们鉴定下来的年份是差不多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偏向于鲁国的文字表达方式,但我们这边没有对应的专家。”

  上交文物的人地祖母是从山东嫁过来的,这个东西也是祖母小时候在农田里玩耍时挖出来的,上面文字古怪当成了神秘符号,被她一直携带着当护身符,哪怕远嫁出来都带着,全年秋天去世前才把“护身符”传给了小辈。

  小辈们也不懂是个什么东西,过年聚一起提到这东西,才有人说没准是个文物,加之近期好多起文物贩卖的案件破获,大众对文物的态度也从“可以换钱”逐渐转变为“上交国家”,便上交给了最近的苏博。

  吕思彤瞬间明白了,鲁地出土的东西,上面刻着春秋战国时期疑似鲁国的文字,那么如果找专业对口的专家来解读物品主人的身份的话,功劳和东西归属,肯定是人家的了。

  如果鉴定出来物主身份较为特殊,最终肯定也会找山博合作,但头功还是老苏这边的。

  “过段时间吧,我要出门旅游好几天,等回来了再去找你。”不能别人一要求就答应,自己这样的大忙人,得提升点格调才行。

  苏馆长摆摆手,说:“不用,我今天带过来了,等我一下,我去车上拿。”

  苏馆长离开座位走出小区,从车上拿了一个被布团包裹起来的东西折返。

  “……”屋内的鬼魂们看着苏馆长的方向,在她带着那东西走进小区没几步路后,一个身影从她手里的东西上飘下来,疑惑地观察周围,然后像是想要找人问路,上前试着和苏馆长搭话,未果。

  “小吕快来认认,那谁啊?”

  吕思彤疑惑,也站到门口看过去,随着老苏越走越近,那个陌生鬼也跟着走近,看上去有些年纪。

  穿着非常朴素,不像是贵族或者女装的服饰能够有比较鲜明的时代区别,穿着的是平民阶层最常见的短打,窄袖窄裤腿,方便干活。手臂袖子被捋起到手肘的位置,胳膊粗壮有力,整个人的体格也是那种劳动人民的健壮,与武将们的健壮略有不同。

  他看着六十出头,头发花白,肤色黧黑,就知晓是个常年晒太阳的,不像是农民,因他裤腿反而是没有卷起来的,农民要种地,裤腿如果正常垂着会弄得满是泥泞,通常会卷到膝盖以上。

  “太平凡了。”小吕认不出,华夏古代的劳动人民似乎差不多都是这样子。

上一篇:红莲三太子真香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