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第172章

作者:鱿不右 标签: 历史衍生 轻松 日常 BG同人

  但被司马昭偷偷拍下来上传网络,十分气愤不理解的发问,用上了目前为止所学的一切后世词汇以便理解:

  [有没有人能告诉我,为什么我家都自己开公司了,我爸还是对他之前的老板十分殷勤,就算有知遇之恩在,我家都吞并掉老公司了,他不尴尬的吗?]

  司马昭以为万能的网络能给他一个答案,但评论区实在有些奇怪。

  [马昭是你吗?]

  [代了。]

  [有点真,不确定,再看看。]

  [真头发还是假发?这也太柔顺了吧。]

  ???

  司马昭满头雾水,这是怎么认出他来的?父亲和魏明帝他都只拍到了背影呀,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昵称和头像,确定没有任何泄露身份的可能,更疑惑了。

  无数条奇怪的评论里,还是能找到几条勉强相关的。

  [如果博主是cos司马昭的话,你可以想象一下,诸葛亮要是见到刘备,肯定不会说:先帝你跟陛下去玩蛐蛐就行,国家大事就全部交给我了。他会回到内政后勤的位置。很多人说和诸葛亮放一起实在抬高司马懿,骂司马懿是zzzq,要不是被曹家打压没活路,也不至于谋反。]

  然后这条评论下面吵了起来。

  司马昭对这句话的前半句还是没法太直观的理解,因为诸葛亮和刘备已经不谈国家大事了,也没见诸葛亮像父亲这样殷勤给刘备梳头。所以他关注点在后半句,觉得很有道理,没错啊!我们司马家就是被迫无奈,可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反派!

  于是,[作者点过赞]

  评论区关于司马懿的风评一事吵得更激烈的,但对于博主本人的评价则相当一致。

  [你演得太真了。]

  [崇阳陵疑似接通网线。]

  [博主是不是还有一个气质很A的哥哥?]

  司马昭关闭了软件,一提到哥哥他就难过,团聚不知要到何年何月。家里鬼这么多,排队或者摇号都实在过于久远,所以他决定启程!一路蹭车去峻平陵上坟,哪怕他没有激活鬼魂的能力,能进墓里陪伴兄长一会儿,也心满意足。

  就在司马昭出发的当天,有人私信联络他,问他所发布的视频中那个头发又长又柔顺的人有没有兴趣拍广告,会支付市场价的广告费。

  司马昭很不高兴,他们魏国两个皇帝怎么找工作如此轻松!

  一个去马场玩了一趟,就成了马术教练!一个随手拍个梳洗头发的视频,就有广告商联络!

  他还要在中间牵线搭桥?把他当奴仆?

  所以司马昭直接就把曹叡的联系方式甩了过去,让他们去打扰曹叡,他还要去上坟呢,勿扰。

  曹叡就云里雾里不明所以地去拍洗发水/护发素/生发素/乌发宝的广告了,曹植担心侄儿被骗,就一起去了。

  家里的鬼一少,就显得房子格外空荡。

  孙权在给甘宁讲述了鬼魂们大概的情况后,带着甘宁到了衣帽间,又讲述后世的衣物体系。

  与汉时大为不同,是一种融合了异邦国家风格,整个世界都相对统一的风格。虽然会存在露胳膊露腿的形制,但绝对不会有失礼的意思,后世对躯体的暴露是比较放开的态度。

  甘宁很年轻的时候就做水贼,水贼本身就经常赤着上身,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简单换了一身衬衫长裤,甘宁又跟着孙权下楼去学习大厅和厨房里的基础设备电器,得知后世有一种能源叫做“电”,对此十分感兴趣。

  这时,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华佗在楼上喊道:“帮我开下门,是约的病人复诊。门口机关记得关掉,不要伤了人。”

  正好讲到大门边上的一些开关作用,孙权关了机关按钮后顺势打开大门,外面是坐着轮椅的许算命和他的保镖。

  许算命客气地与孙权点点头,视线落在甘宁身上,随口问了一声:“这位有点面生,是……”

  甘宁上前一步,抱拳冷脸说:“我是这里家主的老婆。”

  “……”许算命倒吸一口冷气,好家伙,之前是很多男朋友,有老有少,现在……连老婆都有了,岂不是说明吕小姐她……

  许算命难以置信地询问:“可能有点冒昧,你是她四爱对象吗……”

  在场的鬼魂们全都不知道四爱是什么,毕竟是现代人发明的邪门xp。

  甘宁皱眉思考,目前他知道的那妖女呃……那离谱后辈的老婆有至尊、孙将军、周郎,三位,那么自己的排名就是第四,所以应该没错吧。

  甘宁点头,说:“是如此。”

  “……”许算命感觉如坐针毡,脚指头仿佛有知觉一般发麻,恨不得扭头就走。

  太恐怖了……太恐怖了……

  这个新面孔看上去四十多岁五十不到,体格健壮魁梧,面相有些凶,居然可以接受被……被……

  不不不不对,应该说吕小姐居然对一个中老年壮汉下如此毒手,这中老年头发都能看见几缕银灰了呀!她怎么下得了手的啊!!

  恐怖,太恐怖了,恐怖如斯!!

  许算命看向楼上的华佗,心想难道自己算下来的治疗腿疾的关键根本不是华神医,而是依靠每次都被吕小姐震惊得抠脚趾的尴尬感吗?

  向来没什么表情的保镖也吓得不轻,原本为彰显气势而岔开站的双腿也下意识并拢,仔细观察后确定吕小姐不在家,才舒了口气。

  许算命连忙让保镖将自己推到治疗的空房间去,只想赶紧结束今天的回家去。

  “奇怪,他们为何用那般……那般……哎呀,就是很奇怪的眼神看我。”甘宁疑惑挠头,完全没意识到存在误会。

  此时,远在黄石市某公园的吕思彤打了个重重的喷嚏,心想肯定是权仔在背后说自己坏话。

  她揉揉鼻子,先回寄存处取了行李箱,之后就带着孙策周瑜往定位所在的局子去报到。

第173章 串联线索

  来到局子后,报上姓名后就通知了上级,先去办公室坐坐,喝杯茶。

  至于那两名异地办案的警员,此时没有着急回来,还是在医院附近盯梢,以防贩子那边会有安排接近陈茹,以及钱金砖那边也受到了严厉批评,让他当线人,一回头就直接告诉吕思彤。幸好她是个好的,如果是个坏的,岂不是要让他们盯梢人员处于危险之中?!

  吕思彤到办公室坐下,可以看到办公桌上的铭牌,这位局长姓章,年纪看上去和老王差不多,要到这个位置基本都得熬资历。

  “小吕同志,你好,请坐。不必太拘礼,叫我老章就行。”对方十分客气,只不过仍旧带着些端详,不可能她说是就是。

  所以老章还联络了当地的历史专家过来,要对这位被宣传为“天才”的女生进行一系列地论证。天才往往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发光发亮,哪有平平无奇到二十多岁,突然之间就掌握了各种能力的?

  哪怕是影视剧,都得给主角安排个车祸之类导致大脑变异成为天才的设定,据他们调查,这个小吕同志可没发生什么特大变故。不过,在成为“天才”之前,有过一趟远游。

  更古怪的是,这位小同志二十多年来算不上是个旅游爱好者,在此以前的出行记录只能查到3次出市,0次出省,其他时间都在市范围内活动。那3次出市的记录,则显示在十多年前,也就是她小时候由父母带着出门玩的。

  然而,自从那一趟远行旅游后,她出门旅游就变得频繁起来,去的地方附近都有名人墓,像极了盗墓贼踩点!

  普通盗墓贼顶多也就敢盗些未被发现的不知名的坟墓,她专挑名人墓,甚至连大名鼎鼎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武侯祠她都有去踩点。

  当然这么说也不对,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

  “……”吕思彤盯着章局紧皱的眉头看了又看,总觉得好像不是在思考什么好事。

  就和老王说的一样,他当时如果不是见到了“高科技”,也一直是怀疑她的。这位章局才刚认识,双方还没有合作过什么事情得到足够信任,因此不敢贸然让他也见见“高科技。”

  章局还在端详,最主要是,不论她身份好坏,年纪轻轻只身前往异地的局子,都显得过于胆大了,而且神态轻松十分自信,就好像认定自己一定会相信她与她合作。

  章局站起来踱步一阵,太过平凡的人如果某天出尽风头必然是会招惹非议质疑。这位小吕同志不是一次两次上电视了,参与破获的还都是大案件,网络上对她的质疑声很高。

  有人说是当地炒作让功,保不准是哪个大官的孩子呢。

  过了一会,章局重新坐下,皱眉说:“我问你个问题,请不要介意,这是为了建立信任。”

  “嗯,你说。”

  章局说:“正常人去旅游都是选风景优美或者人文景观的知名地,但你去的都是陵墓附近,是有什么原因吗?”

  就这?吕思彤颇为费解,挠挠头说:“我们史同人就是这样的。”

  上坟不仅是人文景观,还特别人文关怀呢!

  比如说,咱们江东粉丝,哪怕吴主孙权在给朱元璋看门,都没有嫌弃不认他,并且知道他孤零零寄明篱下肯定很伤心,还跑去明孝陵给他送张辽卡片止啼,这不是真爱绝对办不到如此贴心。

  再比如说,咱们曹魏粉,知道曹操生前被头风困扰十分痛苦,特意给他带了治头风的良药,当年他一听就不头痛的讨伐檄文!他们黑子会畏首畏尾怕被骂,只有我们真爱粉才会冒着被骂的风险给老曹治病。

  再再比如咱们季汉粉,千古明良鱼水君臣合祀,当年一个诸葛亮北伐太过劳累,所以刘备坟前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诸葛亮卡片。更有贴心的粉丝谎称诸葛亮改名凄然投靠东吴,为的就是气活刘备,看一眼而今成都的繁华。简直再暖心也没有了!

  这,就是人文关怀,像章局这种年纪的人是不会懂的。

  从小吕同志的回答来看,确实是存在一定的代沟,他不太明白史同人是什么意思。

  手指在桌面上敲得嗒嗒作响,不难看出他做决定前的犹豫。

  “你既然是自学历史,还自学了鉴定和多种书法,方便展示一下吗?比如说,你最了解的一段历史。”

  她故作深沉,说:“这地方以前应该算是在荆州范围吧,说到荆州自然想到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其中的赤壁之战也是历史重大转折点,那就讲讲赤壁之战的主将周瑜,和他的好基……好朋友!孙策的事情吧。”

  章局点头,说先等一会,自己也请了个历史系教授过来,正好可以聊一聊。

  吕思彤微微皱眉,看样子准备齐全,真是把她当骗子对待的,伤心!

  在等历史系教授过来之前,章局又让人去拿了笔墨纸过来,让她随便写点什么就行。

  吕思彤看向随意坐在沙发上的孙策和周瑜,投去视线确认。

  孙策连连摆手,将周瑜往前推了推,说:“我虽有练字,终究上不得台面,还是让周郎来吧。”

  周瑜没有推辞,只等她点头应下就附身书写。

  没看到砚台墨块,是用的成品墨汁,打开盖子就一股墨水的不太好闻的气味。他们平时在家写字时还是更喜欢研出来的墨,会比墨汁略稠些,水分略少些,下笔不会导致一下子就晕开,哪怕是不小心一滴墨滴到纸上,也是凸起来的一小点,而不是一团墨。

  准备的纸是普通的A4纸,的确是够随便的。

  周思彤提起笔只沾了少许墨汁,在室内环顾一圈,看见有几面锦旗,随意选了一面上的字书写。

  些的是繁体行草,比草书要端正,比行书再飘逸些,其中这个度不是很好把握。四个字一气呵成,他下意识有个揽袖子的动作搁置笔杆,说:“见笑了。”

  随后就分离出来,把夸夸留给小吕。

  吕思彤回过神来,看见章局正在端详A4纸上的字迹,其实他也并不是很懂书法,只能直观地从这字给人的感觉美不美来判断书法的好坏。

  “小吕同志的确是有两把刷子,你这写的是什么字?”

  “问就是天道酬勤。”

  “……”周瑜刚想提醒,她已经嘴快随便说了一个,好在章局也没认出来是什么字。

  之后又等了大概十分钟,那位历史教授姗姗来迟,脸上带着几分看小辈的傲慢。这个小辈从去年开始在圈子里就颇有名声,找回了诸多文物,好几个博物馆的馆长都靠她拿业绩,过于神奇了点。

  也就导致哪怕是考古圈/历史圈里的人,更加是怀疑的态度。他们有的人考究一辈子,一件重大文物的追回/鉴定/修复都未必能碰到,老祖先们留下的宝贝太多了,也因为多,评级难度也就高。时间久远的古董,在古代人眼里也是古董,盗墓行径自古就有,也导致越古老的墓剩余的文物越少。

  但这个平平无奇的小辈,半年不到的时间追回的文物居然都是汉末的,而且都涉及到历史重点人物。物凭主贵,历史赋予的价值远远高于本身的价值,不管是随葬的丁夫人陶俑,还是被盗的白玉美人像,都对历史研究有着重大作用。

  怎么就全给她碰上了?

上一篇:红莲三太子真香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