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第202章

作者:鱿不右 标签: 历史衍生 轻松 日常 BG同人

  小吕没接话,倒也不是轻视庞德,只是不喜欢临时被人安排事情。老曹这先斩后奏的毛病,如果是对个汉朝人没准就起作用了,觉得不是多大的事情就顺口应下。可惜,作为一个发誓比司马懿还没有压力的现代人,这点小伎俩根本为难不了她。

  “下次一定!”吕思彤一本正经地回答。

  此言一出,曹操信以为真。下次一定,听着就是一言为定的意思,小吕的意思是说等眼下的这件事解决后,真能加个庞德?

  “放心,我说话算话,绝对不会胡乱放鸽子,说下次一定就下次一定。”吕思彤继续一本正经地回答。

  常被说狡诈的曹操,到了现代也得冠以“老实鬼”的称号,天知道“下次一定”在后世的意思是“下次之后还有下次,到了下次还说下次”是明目张胆放鸽子的意思。

  夏侯惇与这位小辈简单认识,略显几分拘谨,能够得到孟德那么一长串夸奖的人物,一节平民却知识渊博人脉广,当真是奇人天才吧。他是个普普通通的武将,还是个没什么胜仗的武将,而这些事情想必后世也都知道,担心这位小辈会轻视他。

  也真是奇怪了,如果放在以前,谁敢因为打败仗轻视他?如果知道别人有这个想法,他也是断不会担惊受怕的。想了想,看来是每个戎马一生的人都渴望的,得到后世的认可。

  曹操反复向吕思彤确认,后面的行程是要往哪去,既然都到许昌了,对吧。

  他不想表现得太明显,说:“小吕出来寻我们的故人,总是匆匆忙忙。虽说是旅游,都没好好逛逛玩玩,总是到了坟头就又赶忙走,不如在许昌多玩几天,这里毕竟是曾经的都城,你若是有什么相关的疑惑,我都能帮你解答。”

  “不不不,旅游随便什么时候都能旅,如今心里头记着事情也没办法专心旅游享受,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曹操叹息一声,没有再多言,只是拉着夏侯惇继续讲述后世的情况。

  离开油库范围后,突然听到一阵钟声,远远看去一个风格和其他建筑完全不同的楼房立在那,尖尖的塔顶,怎么看也不像是本土风格。

  曹操略有疑惑,他来后世也算挺久的,头一次见这样的建筑不禁感到好奇,便问吕思彤那个建筑是干什么的。

  小吕也不太确定,打开地图在对应的位置看了看,居然是一个教堂。

  “教堂是什么?”

  吕思彤琢磨了一下,言简意赅地说:“就相当于是异邦的寺庙。”西汉时候佛教已经传入,道教则在东汉末年张道陵的带领下形成基础,作为东汉末年的人物曹操虽知晓佛教,但并不信多少,只有不信鬼神的人才可能成为枭雄,否则整日惧怕会被冤魂索命,自己先把自己吓死了。

  听到异邦两个字,曹操就感觉不舒坦,不悦道:“异邦的建筑,建到了我们的土地上?岂不是耻辱?”曹操速读过五千年简略历史,略懂些近代史,所以第一反应就是那些个强盗贼心不死,居然暗搓搓在华夏大地建了个根据地。

  夏侯惇就更不了解后世情况了,心想孟德如此生气,应该是一件很过分的事情。

  他皱眉严肃问:“要不要我去放一把火烧了?”

  “……”吕思彤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拦着,说,“别别别,咱们如今世界往来各有交流很正常,你们那时候出现发展的道教也在异邦遍地开花呢。”

  “哪个道?”曹操仔细想了想,问,“太平道?五斗米道?天师道?”

  “呃……大概也许,是以天师道为主,其他为辅,具体我也不清楚。”

  “……”曹操想了想,突然不悦。张鲁那厮就是创的五斗米道,他还在异邦遍地开花了?凭什么啊,那他曹孟德就没有什么能遍地开花的事迹吗?

  曹操突然翻了个极其袁绍的白眼,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说:“呵呵,我不信鬼神,不搞这些。”

  此事就这么揭过去,打消了放火的念头就好,不然必定牢底坐穿。

  一人二鬼坐上公交往火车站去,听到车上的游客在讨论附近有谁的墓之类,曹擦凑到边上去听,心想要是近的话让小吕顺道去一趟。吕布都能顺路带个刘协,他们再顺路带个埋在许昌的鬼,很合理吧?

  一名游客低头看着地图,同伴已经找到了大概的方向,核对地图指着那边说:“好像过两条马路就到了,不是专门的景区,得到那边再确定下。”

  公交车到站,那两个游客就下车了。

  曹操拉着小吕也要下车,说来都来了,去看看呗,这么近。

  吕思彤挑挑眉说:“你确定?我看过地图了,这站下去离得最近的是晁错墓。”晁错是西汉景帝时期的一位大臣,景帝因采纳晁错的建议削各郡权力,各地就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

  为平定乱贼,让他们没办法以正面的名义行事,景帝听了袁盎的建议,将晁错定罪腰斩。

  “……哦,是晁错,那便算了。”曹操只好作罢,想起晁错也是颍川人,为景帝出谋划策,最后却是如此收场。等等,他为什么要说也……颍川人啊……

  曹操摇摇头,至少自己和文若现在还是能说上话的,他送去的巧克力也没有被退回,等荀彧的彧彧症好些,或许……或许吧……

  车辆行驶,又有游客在说景点陵墓之类的,还有游客调侃怎么这里这么多古人的陵墓。

  曹操又重新打起了精神,心想死在许昌地界的,基本上就是他的势力,撇开一个西汉的,这个总该是东汉的了吧?

  吕思彤看了看地图说:“嗯是东汉的……董贵人墓……”就是被您心狠手辣赐死时肚子里还有孩子的那一位。

  “……”算了,赶紧走吧。

第207章 收集五虎

  面对以前的事情,以前的曹操肯定是不心虚的,不仅不心虚,谁敢在背后说坏话……呵呵,敢说他忠心耿耿卖命救主匡扶汉室的大汉丞相曹孟德的坏话,直接鉴定为逆贼,是有谋乱之心!

  现在的曹操嘛,心虚有一点但不多,主要还是在意后世评价。回想起自己上网冲浪试图讲述一些自己的丰功伟绩扭转口碑的时候,被一部分网友骂得狗血淋头,可恨!后世骂人怎么如此肮脏狠毒,比陈琳的文字还要毒。

  不不不,陈琳的文字至少是引经据典,春秋笔法,讲大义讲礼节,用词都是比较书面的,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去进行攻击。但后世骂人就完全不讲逻辑,骂他爹娘骂他眼睛和脑袋,没有当初那种被骂到了浑身冰凉蹿脑门的感觉,只有被辱到的浑然怒火。

  但是,他骂不过啊!这等事情也不好意思找文官帮忙骂回去,对方骂的真的太脏了,怕脏了奉孝公达的眼睛。

  最终他一口气憋着,回复到:首先,我不是曹操的粉丝,其次,我没有杀荀彧。

  又收到一连串嘲笑辱骂后,曹操气得卸载了软件,戒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网,只使用基础的电话和消息功能。

  今日经过董贵人陵墓,曹操略有些感慨,以及对自己当年行为的思考。

  他作为一个争霸的胜利者,或者说是长期有着优势的领先者,以及他对武力威慑的推崇,董贵人那种轻飘飘无足轻重的人在他眼里是没有半点好怜悯的,诸侯势力可以称之为绊脚石,那么董贵人或许一颗小石子都算不上。

  董贵人是以逆贼之女的身份被处死,但曹操又下令厚葬,杀了人还要做面子工程:瞧,我对逆贼都如此宽厚。

  他在看了很多故人的陵墓后,一度以为董贵人的墓即使保留到现在也不过是个小坟包。毕竟……一代东吴皇帝孙权,都在梅花山给后辈朱元璋看门,只留下一块石碑,那石碑也不是代表下面就是墓的墓碑,只是表示孙权的墓在那座山。

  因是遥望看一眼,看不清董贵人墓的具体,见那边不少现代建筑地势宽阔,就知道不是个小坟包。他让小吕上网搜了景点旅游的反馈图,那是一个挺精致用心的小公园,说小,是和逍遥津公园比,仅有七分之一左右。

  单独论说的话,占地也有三万多平。

  进门的位置就能看到写着贵妃苑三个字的大石头,地上还有一块小石头,也被人叫作子母石。

  绕过石头,后面是一处人造水景,十分雅致。水景的尽头是一排廊亭,朱红的柱子与黑色的瓦片,有一种天然的古朴感。

  再往里面去,东边的位置就是坟包所在。

  一个很显眼的土包用围栏围着,前面立了一块黑色的石碑,上书董妃墓,三个字。周围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守护,从颜色和完整程度来看,也是后世雕刻摆放在这的。

  往西边则有一处人工湖泊,上面停靠一艘小船,颇有诗情画意。

  曹操眉头紧皱,后世人们对一个历史上可有可无的人如此重视,仅仅是因为出于同情?那么为什么连这么不重要的人都可以如此重视,更有名的文臣武将却孤坟无处寻呢?

  吕思彤撇撇嘴小声哔哔,说:“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自然代入被害人……”

  “……”曹操若有所思,逐渐也能想明白其中缘故。

  文臣武将被史书记载,史官自然不是平民百姓,当改朝换代时,尊崇某个文臣或者武将的朝堂话语人都早就不在,后朝有时候甚至为了显得自己的英明而抹黑前朝。

  除非这个文臣武将在撇开特定朝代后,在百姓们的心中仍旧有着超凡的意义,人们才会长久地去尊敬爱戴。

  曹操长期以来一直是个口碑很差的反面人物,是很多故事里的“反派”,那么老百姓们对反派的爪牙自然不会去缅怀,被反派所害的人给予足够同情。

  “原来这就是历史啊……”除非能够走到足够高的位置,有足够的成就。

  否则即便是在史书上留下了传记的武将,坟墓也因为妨碍了建设被推平。当时谁也没有在意的牺牲品,陵墓被后世仔细修缮扩建,供人们缅怀。

  民心所向,就是如此。并不是单指一个被害的董贵妃,而是一个个历史上甚至可能半点记载都没有的权力争斗受害者,皇室贵妃尚且如此,何况民间百姓。

  “好了好了,莫再揭我短了。”曹操摆摆手结束这个话题,也不再提许昌这一带还有谁的墓了。

  一人二鬼来到车站,曹操问她下个目的地是去哪。是单离开许昌,还是离开豫州,是往川渝地区还是返程往东吴地区。

  吕思彤嘿嘿一笑,说:“去汉中,找你最爱的马超。”

  “……”曹操笑容凝固。

  夏侯惇眉头紧皱,他怎么不知道孟德最爱马超,不是最爱刘备家的关羽吗?

  “咳。”曹操清了清嗓子说,“元让初来乍到,不知礼节,我还是先带他回去吧。你若是有遇到什么难事,再唤我一声。不过,既然是去找马超,肯定还是唤刘玄德比较好。”

  说着就要带夏侯惇传送回去,小吕眼疾手快将他拽住,颇为心寒:“我去找马超,这一路你就不保护我了?万一车上有坏人呢?要跑路好歹也到了坟头再跑啊。”

  伤心,失望至极!

  小吕长叹一声,松开手说:“算了,我就不该对你抱希望,原本还想说这边不远还有个和你白头偕老的谋士在。”

  “哎呀,适才相戏耳!”曹操当即表演个变脸,拍拍吕思彤肩膀说,“你看我不是没走嘛,候车长久过于无聊,与你说笑的。对了,这附近是哪个谋士?”

  许昌虽是他的势力范围,但他在攻下邺城之后就把重心转移到了邺城。他安排葬仪的文臣不算少,大概埋在哪边也知晓,只是后世变化过大,建筑林立,街道划分也不是旧地名,自然无法对应上。

  “你带夏侯惇回去呗,我一个普普通通的脆皮学生可以就算遇到危险那也都是我的命,唉。”

  曹操连连赔笑,站到她身后轻轻捶肩膀,说:“哎呀,小吕,吕太守、吕州牧、吕魏王……我一个老鬼说话笨拙,何必与我计较呢,不过是与故人相见归心似箭。保护小辈是应尽的义务,别说是马超了,就是去高祖陵前,我也不惧,必同往!”

  一旁的夏侯惇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几乎快把唯一一只眼睛也要瞪出眼眶。孟德和他们一伙发小相处时还是很随意的,没有什么丞相魏王的架子,当年官渡之战时许攸前来投靠,孟德还鞋子都不穿就跑出去迎接,为了哄好许攸说出袁绍关键时,也曾捶背捏肩的,那倒也能理解。

  但是!但是这姑娘是小辈呀,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辈了!如此举止,会不会过于失了尊卑礼数?

  这小辈也是厚脸皮,长辈可以有这样屈尊的举止,但小辈不应该心安理得受用呀!实在是目无尊长,过分!过分!太过分了!

  孟德都没给我这么捏过肩膀……

  夏侯惇看在眼里,又生气又羡慕,但,这是孟德的选择,他只能支持。于是莫名心酸地帮忙询问:“小吕姑娘,此事是我过错,刚才催了孟德,我们都不走便是,护送你一路。你刚才所说附近还有个曹魏文臣的墓,是谁呀?”

  曹操见好言哄骗没多大作用,又说:“小吕此次护驾天子回归,又寻得大将,乃是大功。此时又要往蜀势力范围去,这样,为了方便你报名号,我给你封为蜀王,如何。”

  “哦吼。”小吕喜笑颜开,好好好,继大吴魏王之后,现在又多了个大魏蜀王。

  于是她满意点点头,说:“这边附近的陵墓主人,叫贾诩。”

  “……”曹操气结,难怪他不记得这边方位埋了哪个和他白头偕老的文臣谋士,死得比他晚当然不知道了。贾诩有才华确实是有才华,但论君臣感情算不上深厚,更不会在他想要团聚的名单里。

  如今和曹昂团聚,他不愿意去回顾一些糟糕悲伤的事情。

  能不计前嫌知人善用,是他的优点。可人心肉长,在再次接受张绣的投降且善待后,再任用贾诩为自己出谋划策后,他内心深处,仍旧是会痛的。他越是看贾诩,越是将宛城铭记,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再犯错误。

  人们都以为他已经忘了曹昂,他因不把悲伤表露而和妻子离异,他让张绣得了职务,让贾诩辅佐曹丕,似乎想要成为一个霸者,就必须利益高于一切,必须撇去感情。

  一直到不必伪装的那天,是他临死的时候,才再次提起很少提及的长子。

  他不想再伤了子脩的心,而且贾诩的到来会让子桓也陷入尴尬的境地。虽然宛城那件事情本质是他自己的错,可贾诩给张绣出了主意,不出主意乖乖投降,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发生。

  贾诩位列三公,曹丕对贾诩一直很感激尊敬。曹操知道是因为当初贾诩对立谁为继承人的话题时,给出了方向,刘表袁绍都是因为没有立长而散了家,怎么选择就很明显。

  但是,曹操深吸一口气。后世有太多野史说是曹丕感谢贾诩害死了曹昂!混账!子桓怎么可能会那么想!

  最关键的一点是,贾诩本身对曹家的感情也没有放得很高,他最在意的是自己的家人,硬把他拉来和曹家鬼团聚,没准心生怨恨,怎么死了都不安生,现在可没必要担心小命,于是想馊主意报复……

  “告辞。”曹操明白是小吕故意戏弄,不过没关系,他刚才说的蜀王也是戏弄,乃是鼠王之意。

  他拉着夏侯惇就传送回去了,曹操的传送点只有五铢钱和高陵,所以是回了高陵,琢磨着顺便给小高也介绍认识认识,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考究知识。

  许昌火车站内,吕思彤拉着行李箱去检票,去马超墓也是她先开个玩笑的说辞,没想到老曹立刻就想走,才有了拿贾诩调侃一事。

  他没顺势去找贾诩,这倒是让吕思彤有些意外。或许他内心深处对曹昂的愧疚,远比人们猜测的要多。

上一篇:红莲三太子真香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