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鱿不右
“高祖陛下!!”一声惊呼,大臣们看见刘协急急忙忙跑了下来,然后扑通一声跪在了这个被判了夷三族罪罚的陌生人面前。
“陛下你作甚啊!!”大臣们纷纷上前阻拦陛下犯糊涂,尤其想到之前陛下被曹贼气得甚至说要禅让。
眼泪从大臣们的眼睛里流淌而下,陛下已经疯了,比之前更严重,居然对这个狂徒喊高祖陛下。
一时间,殿内全是大臣们的哭泣声,那叫一个哀怨。
君主受到这样的待遇,做臣子的怎还有脸面苟活,今天就算是和曹贼同归于尽也一定要为陛下报仇!
于是,离得最近的一个大臣恶狠狠扑向曹操,死死掐住曹操的脖子,高喊到:“臣今日以身殉国!若不杀恶贼,愧对历代先帝!”
被压抑已久的大臣们集体爆发,汉室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曹操一手遮天,现在还站在陛下这边的只剩下他们这些个不中用的老臣,反正也没多久能活的时间,但愿以此换史书上的一笔血字,见汉臣之气节。
十来个大臣扑向在场的曹操和五个陌生人,都是抱着玉石俱焚的决心。
“若不杀恶贼,我等死后愧对历代先帝,有何面目去见高祖陛下呀!!!”大臣绝望高呼一声,扑向了刘邦。
“……”刘邦哭笑不得,念在这人对大汉忠心耿耿就没有抽剑反击。老臣的力气还挺大,掐着他的脖子不松手,一直掐得十指印深深凹陷下去,却不见这个混混狂徒有呼吸困难的样子。
大臣更加绝望了,喃喃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你不是人?!”吓得对方松开了手。
另外几个大臣也发现了异样,比如说三个联手按住嬴政的,两个按住吕雉的,两个按住李白的,竟都掐不死。
唯一会被掐死的那个……
“嚯!”小吕又一个过肩摔,把靠近自己的老臣给摔在了地上,又连连给人家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年纪一大把了就不要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呀,你还能站起来吗?要是实在动弹不了就别动,等医生过来查看再说?”
此时殿外魏公的护卫们见状已经都闯了进来,分分钟就控制了殿内的大臣们,夏侯惇扫视一眼大臣们有些生气,独眼怒视他们居然敢掐孟德!
一群穿着甲胄拿着兵器的士兵。
一群手无寸铁被控制住的大臣。
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政变,曹贼他不装了,他迫不及待的要改朝换代了。他脸面都不顾及,就连强行禅让这样的流程都不走?
这几个奇怪的人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刘邦缓缓站起来,啧啧两声拍掉身上的灰尘,上前去搀扶刘协。
群臣们被士兵们按住还骂骂咧咧痛哭,却见那奇怪的人没有要伤害天子的意思,而是扶着天子重新走上台阶来到主座前。
奇怪的是曹操居然没有对此发表意见,只是神色流转似在想什么事情。他双手背后,侧首看了看吕雉、嬴政、李白,最后又看向吕思彤。
刘邦让刘协重新坐好,刘协礼让高祖坐。
“你坐,我站你边上。”刘邦将他按在座位上,一手按着肩膀让他放心。
一众大臣们搞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这个陌生人到底是谁啊?
还在疑惑,吕雉也走了过去,站在了刘协的另一边。
刘协感觉自己腰杆子都直了,底气十足,扭头询问高祖是什么安排?既然魏公突然带着他们过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刘邦点头,直接发言,说:“天象怪异,近来多事。幽州公孙瓒又在组建白马军,似有投奔刘备之意。兖州吕布,也招募到了一支七百人的小队,听说袁术和他有往来。淮南袁术,想必兵力招募极多,同时向曹操、刘备、孙权下了战书。汉中张鲁被马超所杀,马超有为父报仇之意,已经在奔袭来的路上。江东孙权野心不死,已经派兵进攻合肥。此乃存亡之秋,非能人异士不可为,故而特封神威将军,前去平定多处叛乱。”
“吕思彤,上前听封。”刘邦说。
小吕不好意思挠挠头走上去,面对一众目光有些尴尬,小声说:“这私底下说说就得了……”
“那怎行!他们那些人说话不算数,口头上说的虚职就是不存在,答应的就得给。你看小曹他这么多天,兑现了吗?还有刘备孙权那边,也是没半点消息。他们不兑现的,我做主给你兑现。”
刘邦念出一长串的官职来:
“特封吕思彤为:洛阳令、吴郡太守、巴郡太守、冀州牧、勇武侯、大司农、大明宰相、大魏蜀王、大汉晋王、大吴魏王、汉高公主、秦典客、神威将军,享万户、秩万石。”
刘协将刘邦的话重复了一遍,确定就这么封。
听得在场大臣们不管是汉臣还是曹营的臣,都神色疑惑捉摸不定。
这些官职,都给这么一位姑娘?
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大明宰相是什么官职?大魏蜀王、大吴魏王又是个啥?怎么还有秦朝的官职?
还有,汉高公主……怎么听都像个谥号吧。
维护刘协的汉臣们已经完全懵了,另一批假汉臣实则已经是魏公的臣的臣们则有话要说,魏公都还没称王了,怎么能让这个不知道哪冒出来的姑娘称王,还一下子好几个。
于是反驳说:“我大汉自高祖白马之盟,绝无异姓称王之说。”
吕雉不悦道:“怎么了,吕家人也不能称王?他刘邦要是没我们吕家,他能当皇帝吗?”
这话又惹了正经汉臣们不高兴,和吕雉就“吕家人能不能称王”、“刘邦当皇帝是不是靠吕家”吵了起来。
朝堂上吵吵闹闹,反正就是没人把这些册封当回事。
直到曹操走到台阶上,朝堂上的大臣们才停歇下来,试图看清楚如今的局势。
“咳。”曹操清了清嗓子,略带几分心虚地往后瞄了眼高祖高后,先人只剩名号,即便汉臣们相信这两人是高祖高后,也只能是起到一个精神上的支撑作用。乱世,一个玉玺只算石头的年代,势力、武力才是决定因素。
如今大权在握、文臣、武将、兵马,最重要的那些都在他手里,许昌这边的朝廷遗留这些汉臣,也不过是做个样子,里里外外哪没有他曹操的人呢。
刘协颁布的命令不是命令,要他曹操点头了才是圣旨。
“陛下有心除贼,提拔新人,乃是大汉之幸。”曹操客套了一句,点头说,“就依陛下所言颁布诏书,之后拟写檄文,讨伐各地叛军。”
刘邦的手搭在曹操的肩膀上,笑得古怪,说:“小曹啊。”
“……”曹操呵呵呵尬笑,小声说,“高祖陛下,局势如此,即便我想还政刘协,底下一层层利益,也不允许啊。”
刘邦自然懂得其中利害,琢磨说:“我明白,这样,以后呢,你的事情给我批准,明面上还是你做主。”
“……”曹操觉得这事好熟悉,他看了看刘协,发现刘协在暗爽着笑。
那不是成了高祖对他“挟魏公以令诸臣”?
曹操辛苦打拼一辈子自然不乐意,便搬出后世理论说:“咱们不是说好了不搞阶级那一套的嘛。”
“你要不认我这个高祖?!”刘邦被其脸皮震惊。
“言重矣!我岂会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曹操否认,说,“如今毕竟是东汉了,高祖陛下也不了解其中形势,不如这样,陛下有什么想法告诉我,我分析分析看行不行。”
“你的意思是,我的事,找你批准?”
“岂是批准呢,是我帮你参考参考!”
“逆贼!!”刘邦大怒,“我就说得先匡扶汉室!”
刘邦一拳打在曹操脸上,开始暴打逆贼。刘协加入战局,可算有机会亲手打曹贼了!
夏侯惇作为一个孟德控,冒着大逆不道的风险也要去帮曹操,不惜拉拽了刘协。
汉臣们一看不能忍,那可是天子啊!曹贼的下属居然当着百官的面打天子!!汉臣们加入战局。
嬴政一旁看戏,看刘邦那气急败坏的样子,没忍住也加入战局,匡扶秦室!
剑圣李白靠着柱子直呼精彩,突然灵机一动,汉魏晋乱之后,不就是唐了吗?匡扶……呃,不管了!总之我们唐也要搀一脚!
“住手!住手!你们不要再打了!”小吕崩溃挠头,清醒一点老祖先们!你们现在不是鬼!!!不要把鬼魂时动不动就打架的坏习惯带过来啊!!边上那些可都是活人!!
就在她崩溃之际,看见一人,此人站在殿宇的角落位置,穿着黑色的文官服饰,从帽子上取下了笔刀,正在竹片上疯狂书写着什么。
吕思彤心头一惊走过去询问:“这位大人,是何官职啊?”
对方一惊,说:“太史令。”
“………”太史令也就是史官,吕思彤大惊,“让我康康!!”
吕思彤夺过史书手稿,眼前一黑。
“不要再打了!!!”神威将军吕思彤冲进人群,加入战局。
靠着被动技能火速按倒一片。
太史令大为震惊,奋笔疾书。
第320章 平定天下
大汉尚武,素来又讲忠义,十分看中品德。
吕姓思彤者,武德充沛,以德服人,朝中莫有感言者。
在小吕的努力劝架之下,大臣们重新坐到殿内各自的位置上,小声议论着这个武艺高强的姑娘到底是什么来头,难道是魏公培养的死士?
刘邦吕雉将刘协搀扶起来重新坐到皇位上,扭头却看见嬴政不客气已经提前坐下了,笑着说:“汉承秦制,我是你们祖先也没问题吧。”
大臣们才坐下,又被这个狂徒气得想打架,就算是汉承秦制,又跟你有什么关系?
场面混乱,还是需要目前权倾天下的曹操控场。
“乱象频频,亡故的诸侯又招募兵马做打算,当务之急该是平定战乱,而非拘泥于朝廷之中一两句话。”曹操还是给刘邦吕雉一点面子,对刘协也客气不少,作揖说,“陛下圣明,臣所举荐之人必定能快速平定逆贼之乱。”
朝中气氛仍旧古怪,他的下属们尚且能听他的话,那些被各种怪异刺激得快发疯的汉臣们是不会给他面子的,即便刚才是刘协下的圣旨,也只会以为是他曹操所迫。
于是,曹操承诺道:“若是神威将军七天之内无法平定合肥,我愿摘去魏王……呃,魏公!之位。”
混账啊!曹贼说心里话了!原来他早默认了自己会称王!
汉臣们咬牙切齿,又觉得这姑娘看着弱质芊芊,刚才竟将他们都按倒在地,想必是有些本事不错,可面对进攻的大军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吧,打仗不是单打独斗。他们交换了一下眼神,反正他们已经和孙权、刘备都有发过求助信,孙权还是很不错的,已经快要攻克合肥。
听闻张辽将军拒绝了去合肥应战,魏公手下其他武将都等着安排任务,他却不允,更像是轻视攻打合肥的那无名将领,要给这姑娘送军功。
“好,既然魏公打包票,我等自然也愿意相信……神威将军。”汉臣们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下,毕竟……七天之内平定合肥根本不可能。她若输了,正好趁机削弱曹操势力,她若赢了,如此本事,不得不服,可以尝试拉拢。
退朝之后,汉臣们纷纷发动各自的耳目去打听这个姑娘,务必弄清楚来历。曹营的大臣们也困惑至极,大好的局势,魏公为何自己打击自己呢?七天?平定合肥?
“你们先退朝吧。”曹操没打算和他们解释,与老熟人们往偏殿去坐下仔细聊聊情况。
将许相师所说的卦象告知刘协,刘协也认同“解铃还须系铃人”,便传唤符宝郎去取玉玺来,顺便把太史令也叫过来,让他把最近写的竹简帛书都带来。
太史令一听命令就立刻想到了太史公司马迁当年的遭遇,毫无疑问,这是曹贼想要篡改历史!他宁死不屈,让传话的人回魏公,就说:宁受宫刑,绝不改史!
“神经。”曹操听到回话冷笑,想到这些史官总爱强调他宦官之后的身份,故意坏心眼地问刘协,“要不,下旨给他宫了?”
“……你也神经。”刘协难得硬气回怼。
天下都这么乱了,让太史令改写内容毫无意义,他们主要就是好奇如今的记载是什么模样。史书成册后入尚书台存档,尚书台如今也都是他曹操安排的人,原本就打算让荀攸去上任尚书令的,到时候想看也不难。
太史令不肯来,符宝郎则带着玉玺过来了。
符宝郎不上朝,但也听说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只以为是取了玉玺要给圣旨盖章的,便小心翼翼将玉玺捧过来。走进偏殿,宫人掀开珠帘,他走殿内却见——
天子席地而坐,魏公、夏侯将军和那五个陌生人也席地而坐,就那么非常随意地坐着,宫人们端来的果盘同样放在地上,他们随意取了果子吃,没有任何礼节可言。
天子更是正在剥橘子,先是递给了看着就不正经的男子,然后是递给了略年长些的女子,再递给被封了诸多官职的年轻女子。原以为对天子的羞辱到这就结束了,那个高个子黑衣男子竟使唤道:“哎呀,小刘呀,也给我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