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陨落
“大宋缺钱,朕的大明也缺钱,可为什么大宋纸币就能用,朕的大明纸币就不能用?”
说起国家缺钱问题,朱元璋很能和宋朝共情,可他也有很想不明白的地方。
【为什么华夏金银铜的数量到宋朝以后能逼得官。方推行交子/纸币代替?
原因就是咱们之前说过的古代厚葬。
在金银铜产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它们被大量带入地下,那么地上的钱自然会相应减少,以至于到了宋朝时,连维持国家运转都做不到。】
“果然是厚葬,之前天幕就提过,厚葬不利于钱币循环。”
“原来如此,金银铜大都被带入地下,难怪后世要用纸币,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诸朝古人们恍然,明白了纸币能取代金银铜的原因。
“就算这样,也不能影响我们的厚葬吧。”诸朝贵族们皱眉道。
他们就算知道厚葬会对后世经济造成影响,但也不可能不厚葬。
“就是,那宋朝距离我们还远的很,那时候咱们早不在了,操心那个干嘛。”
“对,又不是同族血脉和一个朝代的人。”
宋朝之前的贵族们大都冷眼旁观。
“唉,从今往后咱们还是薄葬吧,少给后人添点麻烦。”
“虽然这样可能也改变不了什么,好歹也算一份心意。”但也有少数人改变厚葬做派。
就在这时,天幕突然出现一条评论。
“原来钱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存到了地下,既然是在地下,那直接把钱挖出来不就行了。”
“这主意不错。”诸朝大多数百姓们很是赞同。
只有诸朝贵族们,看到那个评论,头皮别提多发麻。
“不,快阻止他们!”
“怎么阻止?那时候咱们早就不在了,这算是报应吗?”
他们身为前面朝代的人,不关心后世人的情况。
后世人自然也不会对他们前面朝代人的坟墓手下留情。
“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薄葬还不行吗!”
“薄葬总好过被后世挖坟,真那样我们死不瞑目!”
大义没法改变诸朝贵族们厚葬的心思,但挖坟可以。
诸朝贵族们一反常态,纷纷支持薄葬。
之前姜叶也提过薄葬,但那时候他们都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厚葬人那么多,又不缺他一个,就算盗墓,也不可能那么倒霉。
现在知道后世穷的都用纸币了,那就不是小批的盗墓贼,而是大规模,甚至整个国家的人都可能参与进来。
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坟墓能幸免才怪!
【咳,大家请冷静,咱们现在私人盗墓是违。法的,而且咱们现在也没那么大的经济危机,没必要铤而走险。】
“盗墓在我们古代也是违。法的,盗墓从古至今就没有合法过!”
“糟糕,就宋朝那穷样,一定会对咱们坟墓下手的,咱们该怎么办?”诸朝贵族们又怒又急。
事实确实也是,宋朝及之后的人们,还真受到启发,准备行动。
别跟他们说屁的违。法,他们都快穷死了,还不如拼一把。
【宋朝之后的朝代,只会更缺钱,他们也用纸币。
除了宋朝交子外,古代纸币还有“鼎鼎有名”的大明宝钞。】④
“阿嚏,天幕这语气,绝不是说朕好话!”朱元璋敏锐道。
“还有,没钱会持续没钱吗?”光是想想,就让朱元璋感到绝望。
“大明宝钞又是什么纸币?”
明朝之前的人们好奇,明朝及之后的人们则是沉默。
“居然还能有不同类型的纸币,虽然金银铜也会更改款式,可是其本质不变,纸币则不同,后世有印刷术,纸越来越便宜,那纸币……”
诸朝心思敏锐的人们心里涌起一股不祥预感。
【关于纸币其本身,是没有太大价值的,它们依托的是国家信誉。
国家安稳时,哪怕纸币没有价值,也能平衡物价,时局动荡时,纸币的存在会加剧时局动荡。
至于为什么?是因为纸币易得,数量多少全看掌权者一句话的事。
越是战乱,古代当权者们越会加大印纸币的力度,他们以为那样就可以解决问题,实际上反而加剧问题。】
“缺钱的时候印更多钱,有什么不对?”朱元璋皱眉,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
“为什么多印钱,反而解决不了问题?”朱元璋不明白。
至于朱元璋身边,也没多少明白的人。
但凡明朝有懂经济的人,也不至于出现大明宝钞这样的特色。
诸朝其他帝王很多也不擅长经济,但是他们身边有专业的相关人才。
比如汉武帝的经济大臣桑弘羊。
“陛下,天幕已经说了,纸币没有价值,有价值的是国家信誉。”
“时局动荡时,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物品问题,但多印钱,一定会加剧问题。”桑弘羊道。
【首先是国家信誉问题,大家为什么会信任纸币?就凭你是当权者吗?
当权者一句话,就能让百姓们舍弃实打实的金银铜,转而用纸币吗?】
“自然不是。”刘娥摇头。
“难道不是吗?”朱元璋脸色涨红。
【国家要想得到百姓们的信任,得有实打实的保障才行。
这里正面例子是北宋刘娥,反面例子是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忍不住睁大眼睛,愤怒,“凭什么朕是反面例子?”
“朕倒要看看刘娥正面在哪?”生气归生气,直播还是要继续看的。
【两者的区别在于保证金,宋朝推行纸币时,是有保证金的,明朝推行纸币时,则没有保证金。
保证金是什么?
保证金是可以用纸币兑换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金银铜、食物布匹等实用。的东西。
而这些东西,指望私人不靠谱,只能官。方兜底。】⑤
“什么,那明朝纸币居然没准备保证金!”宋朝人目瞪口呆。
“这得多大本事,居然敢这么玩?”刘娥恍惚不已,本来她不觉得自己有多正面,结果听完,她可太优秀了好不好。
“那明朝还在宋朝之后,直接抄都不会吗?”其他朝代的人皱眉。
“之前一直觉得宋朝差,没想到经济这块,明朝比宋朝还差。”
“朕堂堂帝王的信誉,还比不了保证金吗?”朱元璋咬牙。
身为宋朝之后的朝代,他自然知道保证金的存在,可是知道不代表他也跟着做。
在他看来,他这个明朝太。祖,就是最大的保证金!
【宋朝,在有保证金的情况下,北宋末年及南宋末年等动荡时期,都出现过经济崩塌的情况。
明朝一开始就没有保证金,从明初开始,大明宝钞就信誉崩塌,以至于后面越用,明朝经济就越不行,直至最后变成废纸。】⑥
“经济崩塌,来人,召见懂经济的大人们。”刘娥皱眉,直接喊专业的人来。
“大明宝钞最后变得连废纸都不如,噗!”朱元璋大受打击。
因为大明宝钞是他的心血之一,他投入很多精力进去,现在知道大明宝钞的未来,如何不让他心痛和崩溃。
【除此之外,就是数量泛滥问题,宋朝纸币是时局动荡时期才数量泛滥。
明朝不是,朱元璋是明朝开国太。祖,大明宝钞是他发行的,他一缺钱就会印大明宝钞,只能说大明宝钞之所以崩的快,朱元璋这个始作俑者功不可没。】⑦
“这么说,咱们宋朝也是有优点的是吧?”宋朝帝王们呢喃自语。
其他朝代人要是知道,一定啐他们一脸,因为至今为止,宋朝也就经济一方面能拿得出手,他们非但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
“父皇!”明朝,看到朱元璋捂着心口朝后方倒去,朱标、朱棣等人大惊。
朱元璋嘴里剧烈粗。喘,眼睛却没有闭上,“是我的错?可是我错在哪?不该印那么多钱吗?”
“父皇您别说了,还是休养为重。”朱标等人担心道。
“不,朕要继续听,朕一生经历那么多大风大浪,怎么可能会在这里倒下!”
“而且不把这个问题弄明白,朕心里不舒坦,又怎么能休养的好!”
总之,其他人实在拗不过朱元璋,只能一边担忧一边陪伴,生怕朱元璋再受刺。激。
【纸币数量泛滥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通货膨胀,一个是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大于实际需求,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物价短期或长期的上涨现象。】⑧
“什么意思?感觉听不明白。”诸朝大部分人道。
而听懂的人,则满脸凝重,“总之就是出大问题了。”
【简单来说,就是钱变多了,东西数量没有变,那样一来物价肯定会上涨,物价一上涨,货币自然变得不值钱。
然后这种情况下,古代官。方还加大力度印纸币,这是生怕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速度慢啊。】
“钱多了,钱不再值钱,反而是东西值钱。”
“可东西多了,难道不是好事吗?”有人依旧迷糊。
“问题是纸币不值钱,你用实用。的东西,换来了一堆废纸,这样也是好事吗?”
“那肯定不是好事,原来天幕说纸币没价值是指这个。”
“东西值钱叫通货膨胀,钱不再值钱,叫货币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