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第30章

作者:星陨落 标签: BG同人

  虽然它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最大的作用,是作为畜牧牧草,和改良土壤肥力。】

  【我们现在之所以对苜蓿陌生,是因为现在苜蓿普遍作为牧草喂给畜牧们,远离了我们的食物菜单。

  虽然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可不代表我们对畜牧业不上心,相反,大到牛马,小到鸡鸭我们都有养殖,苜蓿就是这些食草动物们最好的牧草饲料,在后世,苜蓿是公认的“牧草之王”。】

  “牧草之王,食草动物们最好的饲料!”刘彻眼睛一亮,要知道大汉跟匈奴打仗,军马必不可少。

  而苜蓿又是食草动物们最好的牧草和饲料,也就是说苜蓿能间接提升大汉实力。

  “张骞,这事你做的很好,等你再去西域,一定要带回更多苜蓿种。子。”

  已知苜蓿是好东西,他们大汉当然多多益善。

  大汉之后的朝代,苜蓿越来越常见,诸朝人通过天幕认识到苜蓿,以后可以专门给鸡鸭牛羊割苜蓿草吃。

  “其实苜蓿人也是能吃的。”诸朝不少百姓呢喃,要知道他们可食用过不少野菜,之前只是不知道名字。

  说到这,他们又羡慕起后世的富足,因为要不是有更多粮食,苜蓿怎么可能会远离人的菜单。

  秦朝,嬴政手里没有苜蓿,他吩咐下去,“先找出合适的使臣,等后世之人说完西域的食物,就前往西域。”

  按他对天幕了解,其他食物同样是好东西。

  汉初,刘邦、吕后、刘恒、刘启几个也想派遣使臣前往西域,不过他们比嬴政谨慎的多。

  嬴政所在的秦朝国力强盛,不像他们汉初,还在百废待兴。

  【除了做牧草,苜蓿还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植物可吸收的氮肥,算是天然肥料,这点大豆也有同样功效,它们都是豆科植物。】

  【提升土壤含氮量的苜蓿、大豆等豆科植物,和其他消耗氮的植物轮种,可做到有效增产。】②

  听到姜叶和江雪的话,诸朝不少百姓恍然,“难怪咱们种完苜蓿和大豆后再种菜,菜的产量很高,原来苜蓿和大豆是天然化肥。”

  先前他们只凭借种植经验摸索,却说不出粮食增产的原因,现在他们明白了。

  当然,苜蓿和大豆的确是天然化肥,但它们对粮食产量只能提升一年,而不是多年。

  要想粮食再提产,需要再次轮种。

  【黄瓜,在古代被称为“胡瓜”,后为避讳胡人出身的后赵石勒所改名。

  大蒜原名“胡蒜”,香菜原名“胡荽”,也都因为石勒而改名。】

  “胡人出身,后赵?”中原帝王们皱眉。

  他们已经知道后世有元清两个异族王朝,可是看后世意思,成功入主中原的异族,不止元清。

  【黄瓜皮薄翠绿,水分十足,口感清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

  和其他需要更多过程才能吃到嘴里的蔬菜,黄瓜清洗过后就可以直接食用,算是少数模糊蔬菜和水果界限的作物之一。】

  【大蒜味冲,跟吃了口气清新的黄瓜正好相反。

  虽然味道冲,古人们对大蒜却很喜爱,因为大蒜可以给菜很好的调味,尤其是炒菜,大蒜是爆香三角“葱姜蒜”中稳定的一员。】

  【除却食用价值,大蒜还有很强的药用价值,生吃或者直接外用,都有一定杀菌消毒功效。

  制成大蒜素,更能高效抗炎杀菌,最关键的是,古代是可以制出大蒜素的。】

  “抗炎杀菌,炎莫非指的‘炎症’,菌又是指什么?”诸朝医师们思索。

  就像他们说的,炎症于他们而言并不陌生,可是菌,他们就摸不着头脑了。

  【大蒜素提取并不难,比如酒浸法,就是把大蒜捣碎烘干,然后用高度酒浸泡,一段时间后,上层液。体就含有大蒜素。】③

  【难的是古代没有高度酒,还有保存大蒜素的容器。】

  听姜叶和江雪说起大蒜素的利弊,诸朝医师们并没有气馁,“没高度酒没事,大蒜素比化肥、杂交水稻好做多了。”

  可不,这样一对比,大蒜素难度陡降。

  有医师准备用手边的酒试试看能不能做出大蒜素。

  还有的医师疑惑,“什么样的酒,能被称为高度酒?”

  酒浸法提取大蒜素步骤不难,在姜叶说完后也没人疑惑,很快姜叶继续下去。

  【香菜也是咱们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往往起最后装盘锦上添花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香菜评价很两极分化,喜欢香菜的人会很喜欢它,讨厌香菜的人,会很讨厌它。】

  “我喜欢香菜,香菜特别好吃!”

  “我讨厌香菜,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喜欢它?”

  哪怕是古代,对香菜评价也存在两极分化。

  甚至他们对香菜的喜爱和讨厌,还变成了评论,一时间氛围变得浓烈。

  看到快吵起来的评论,姜叶和江雪连忙阻止。

  【其实大家喜欢和讨厌香菜,就出现在香菜的味道上,对于喜欢香菜的人来说,香菜的味道是芬香的,可对于有些人来说,香菜味道并不芳香,还很难闻,他们先是觉得香菜味道接受不了,才会不喜欢香菜。

  再深奥一点,人。体内天生携带喜欢和讨厌香菜的基因,没必要强求观念不同的人认同。】④

  “基因是什么?是不是血脉的意思?”诸朝古人们不明白什么是基因,只能按照自己的观念理解。

  不管怎么说,香菜之争的氛围缓和下来。

  【接下来,请容我们隆重介绍我们的夏季水果之王——西瓜。】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二十九章

  【夏日炎炎, 瓜果玲琅满目,说到这,可能很多人心里都会浮现自己心仪的夏季水果, 但要论夏季水果之王,很多人一定会选西瓜。】

  姜叶的江雪说的太过肯定, 让诸朝古人们忍不住反驳。

  “夏季瓜果之王, 当然是夏瓜了!”

  “什么西瓜、夏瓜通通靠边,夏天论解暑, 还得看我们的寒瓜!”

  评论区热度一下窜上去, 比之前的香菜之争还热闹。

  直到有人评论, “夏瓜就是寒瓜,寒瓜就是夏瓜,两个不同名字, 指的是同一种瓜。”

  这让想分个高低胜负的夏瓜和寒瓜派沉默。

  他们不约而同停止发言,转而静静看着姜叶。

  果然,他们听见姜叶说。

  【西瓜古代曾用名为夏瓜和寒瓜。】①

  “这可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刚才还争高低的众人忍不住尴尬。

  除了争执热闹的人外,还有一群不明所以的围观者。

  他们大都是西汉张骞还没把西瓜带回前的朝代, 和以及西瓜来到中原后, 还没普及开的朝代。

  【西瓜汉朝时就传入中原,直到宋元时期才普及到百姓们的周边, 所以我们现在身为后来者,西瓜普及更广。】

  【而咱们今天吃的西瓜, 和古代的西瓜已经大不相同。】②

  姜叶身后屏幕放出古代西瓜和现代西瓜的对比图。

  只见古代西瓜只有巴掌大小,切开的横截面可以看出皮厚肉少, 其内瓤大都为白色。

  而后世西瓜个头能让人抱满怀不说, 切开的横截面皮薄, 里面是满满红色。诱。人果肉,不仅如此,红色瓜瓤里还找不到籽!

  “那是西瓜,后世西瓜怎么那么大,那么红?”诸朝古人们不敢置信。

  虽然他们手中的西瓜,跟后世古代图片有些差距,可是后世又大又红的西瓜,直让他们不敢认。

  【古代西瓜不仅个头小,皮厚,色泽不红润,听说味道也泛苦,而咱们现在又大又甘甜的西瓜区别好大。】

  【不仅是西瓜,之前咱们提的其他物种,古今模样也有很大不同。】③

  【就像我们现在的高产粮食离不开诸多农学家们的辛勤付出,咱们现在西瓜自由的今天,背后也站着一个女人。

  她就是吴明珠,我们的西瓜奶奶。】

  【吴明珠奶奶六十多年培育出三十多个瓜种,成功让西瓜伴随夏季,甚至夏季之前,就来到我们身边。】

  随着姜叶声音,身后屏幕:地头采摘了满地个头均匀的西瓜,一个不小心碰到,薄薄的瓜皮当即炸裂开,露。出里面一看就汁水丰沛,看不见西瓜籽的红色瓜瓤。

  “咕嘟。”画面真实的仿佛近在眼前,诸朝许多人都忍不住咽口水。

  “要是咱们也能吃到后世的西瓜就好了。”他们希冀道,尽管他们内心深处明白,这是奢望。

  “朕是帝王,都没吃过那么好看的西瓜。”刘彻吃着和后世不说两不相干,却也差别巨大的汉朝西瓜,嘴里泛酸。

  只是他情况还算好的,在他之前,嬴政和刘邦等汉朝初期的帝王,连不甜的西瓜都吃不到。

  也就越往后的时代,西瓜才越普及。

  “按照后世所说,咱们唐朝的西瓜比汉朝西瓜甘甜。”李世民边和妻儿、爱臣们吃瓜边道。

  虽然他们唐朝的西瓜比不上后世的西瓜,却也比汉朝西瓜刚传入华夏时味道甜。

  不过,西瓜是夏季水果他们知道,可是水果在夏季来临之前就来到他们身边,是什么意思?

  总不可能是西瓜夏季之前就成熟,这不违反常理吗?

  对此有疑惑的人并不少。

  “后世之人是不是说错了,西瓜哪有夏季之前就成熟的?”

  “这俩娃子一看就没种过地,说错话也情有可原。”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

  这次换姜叶和江雪对视,反而疑惑他们的评论。

  【西瓜夏季之前成熟,靠的是大棚技术和物流,而且别说西瓜只是提前一段时间上市,就是大家冬天吃到西瓜也是很简单的事。】

  这种常识性问题,在姜叶和江雪看来有些反常。

  其实不止是这个问题,还有之前的问题,也让人有点说不上来。

  要么,是在看直播的观众们在扮演古人角色,要么,就是他们节目组请来的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