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 第47章

作者:星陨落 标签: BG同人

  【大家可以看一下谷风机的构造,谷风机内部为踏板式转轮,转轮作用就是把谷物扬起。

  转轮外面为木质风扇,木质风扇可以人为制造风力。

  随着里面踏板让谷物动起来,外面风扇再一吹,较重的谷粒和较轻的糠秕就会分离。

  谷风机的外侧,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是出谷物,一个出口出糠秕。

  这种机器便捷在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可以室内使用,没风的时候,也能让谷、壳分离。】⑤

  【讲到这,不知大家有没有听懂,听懂的话大家可以回复听懂。】

  说完姜叶和江雪缓一下,跟观众们互动。

  “听懂了,都听懂了!”诸朝百姓们大声回答。

  姜叶和江雪讲的通俗易懂,还有配套图片和视频,加上机器原理不难,诸朝很多人都听懂。

  看到直播屏幕上的众多回复,姜叶轻笑,【既然前面的步骤听懂了,那我们就继续讲了。

  从之前讲的几个步骤,它们最初的机器,都是单独使用。的。

  那有没有办法,把它们的功能结合起来呢?】

  “结合起来,真能结合起来吗?”听到这,诸朝百姓们有些蒙。

  把步骤拆分开,他们能听懂,可是合起来,就有些迷糊了。

  就像知道一加一加一等于三,换成一加二也等于三,脑子却一下很难转的过弯。

  “绝对能结合起来,你们看,禾秆和谷粒分离的滚筒是不是很大,而砻谷机的搅棍,却没那么大,完全可以把砻谷机的搅棍放到滚筒里面,这样一来,外面禾秆和谷粒分离后,谷粒正好落到搅棍上,进行谷、壳分离。”

  “还有谷风车的木质风扇,也可以安装到侧面,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把滚筒、搅棍、风扇连接到一起,让它们一起动起来。”诸朝有人兴奋道。

  “这样一来,还真能集分离、脱壳、筛选为一体啊!”诸朝百姓们转过弯后,有些恍惚。

  他们之前看后世的大型收割机,只觉得完全摸不着头脑,可是现在经过详细讲解,他们发现自己居然有些理解后世大型收割机的原理了,乖乖,他们/她们居然感觉自己变聪明了!

  【古代不乏把这几种功能结合起来用。的机器,时代越往后,打谷机的功能就越完善。

  直到我们今天的大型收割机,结合了收割、分离、脱壳、筛分、抛光等功能为一体,除却材质更加坚固,其核心原理万变不离其宗。】

  姜叶和江雪给观众看后世大型收割机的内部构造图,大型收割机的内部构造让诸朝陌生又熟悉。

  陌生的是输送谷物的履带,还有机器内部的钢铁材质,熟悉的是那些功能。

  他们看着那些被大型收割机收割下来的谷物,通过履带传输到分离仓,在那里,禾秆和谷物分离不说,已经没有谷物的禾秆被齿轮们搅的粉碎,然后直接排到地里。

  还带着壳的谷物则通过滚筒缝隙落到搅棍上,后世的收割机内部不止两根搅棍,而是更多搅棍,相邻搅棍方向错开,声音“哗啦啦”的不停。

  同样风扇也不止一个,而是成排,这让较重的谷粒通过搅棍沉到下方,较轻的糠秕和细碎禾秆,则继续排出。

  并且这样的工序,不止一道,如果说第。一次还有些不干净,后面也绝对能弄干净,难怪他们看后世收割机的粮食,看不到一点糠秕和麦麸。

  谷物脱壳完毕后的,顺着履带来到收集仓。

  让诸朝古人惊讶的是收集仓居然可以活动,不知怎么控制的,收集仓可以扬起倾倒,极大省却人工收集的精力。

  “陛下,后世的大型收割机,我们也可以做出来!”秦朝,墨家和公输家人,激动的脸颊通红。

  之前他们做不出来后世的机器,是因为不知道原理。

  现在知道其原理,难度一下陡降,他们做不出电动的,难道还做不出手摇和脚踏的。

  就是最大的材料问题,对于他们效忠的帝王,也不是问题。

  “好,这事就交给你们,真做出来,朕重重有赏。”嬴政看着他们信重道。

  心里则感叹人太少,公输家也就算了,以血脉家族为纽带,人数少没办法,可是墨家,可不以血脉为传承。

  嬴政不知道,跟汉初等帝王比起来,他已经足够幸运,起码他的时代,墨家等传承还没经受剧烈摧残变得凋零。

  汉朝,前至刘邦,中至刘彻,都对墨家的凋零痛心疾首,对罪魁祸首项羽骂骂咧咧。

  而在他们之后,打禾机、砻谷机和谷风机已经发明出来的朝代,人们开始试着把它们的功能结合到一起。

  脱谷机功能已经结合的朝代,则试着对其优化,让其变得更有效率。

  【根据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所需要的农具已经说的差不多。

  接下来咱们说说农具的材质。】

  “农具材质,都认真记下来!”诸朝帝王们眸光微凝,语气郑重吩咐。

  其实他们之前对天幕记载也没落下,不过这次更加重要。

  要知道农具的材质,可是和武器材质同出一源,他们完全可以从农具材质变化,推断武器材质的演变。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四十三章

  【古代农具材质有石器、木器、骨器和青铜器, 后来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发明了铁制农具和钢制农具,之后农具材质, 就被固定在钢、铁内。

  不过钢比铁更难获得,古代百姓们的农具大都是铁制, 很少有钢制。】

  “后世的农具材质居然变成了铁!”春秋战国及还在用石器和木器农具的百姓们忍不住感叹。

  要知道铁可是很珍贵的, 后世百姓们居然用。的起。

  “乖乖,石器和木器怎么干活啊?”铁器农具已经普及, 并舍弃石器和木器等效率低下农具的朝代百姓们感慨, 不敢想象用石器和木器等材质的农具干活得会多慢。

  当然这只是特指某些农具, 比如锄头之类,像连枷等木制农具,并不包括在内。

  【铁制农具虽然春秋战国那会就被发明出来, 可距离它普及到民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走。

  我国的矿产资源并不贫瘠,反而相当丰富, 古代铁制品农具无法普及的原因,是因为冶炼技术跟不上。】①

  “来了!”听姜叶和江雪提起冶炼技术, 刘彻等帝王惊喜。

  【古代冶炼技术和温度有很大关系, 咱们之前说过,煤炭在西汉时期才开始使用, 在这之前人们大都用木柴和木炭,而木炭虽然也可以冶炼, 但比起煤炭,消耗量更多, 这极大增加冶炼成本。

  除了温度, 还和铁的碳含量有关。】

  “又是煤炭, 没事,朕的秦朝现在也有煤炭了。”嬴政眸光微动。

  【古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碳含量,但他们会把冶炼出来的铁称之为生铁和熟铁。

  生铁含碳量高,熟铁含碳量低。】②

  “确实,咱们听不懂那碳什么量,但懂生铁和熟铁!”诸朝冶炼的匠人们恍然。

  【生铁的优点是坚硬、耐用,缺点是延展性差和脆,不能进行捶打锻造。

  不过虽然不能捶打,古人依旧开发了对它们的使用方法,那就是直接把铁水浇灌到模具里,比如锄头等模具,等铁水冷却,农具的铁质部分就做好。

  古代百姓们使用。的农具也大都是生铁,因为生铁价格比熟铁和钢价格都低廉。】③

  “咱们现在好歹还用上铁了,再往前,咱们普通百姓,连铁都用不上。”用上铁制农具的百姓们唏嘘。

  他们所处的时代,冶炼技术更为发达,要不然他们身为底层百姓,也用不上铁。

  【熟铁的话,延展性更好,比生铁更柔。软,可以进行捶打锻造,缺点是硬度较低,不耐磨。

  就算不考虑成本问题,熟铁也不是制作农具的好材料。】

  【然后是钢,钢材具备了生铁和熟铁的优点,那就是既坚硬,也可以锻造捶打。

  不过古代钢材一般不会用到农具上,而是打造成武器和盔甲。

  我们之所以把钢和铁一块提,是因为钢是从铁的基础上得来,它们双方并不是分开的关系。】

  【回到前面,冶炼所需要的温度,除了煤炭等更高效的原料外,古代冶炼还离不开一个东西,那就是风箱。

  风箱的作用是增加炉内氧气,让燃料充分燃烧,提升炉内温度。

  它的古代原型为橐,主要材质是牛皮,功用是助风,春秋战国时就被发明出来。】④

  “原来后世的风箱就是咱们现在的橐!”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恍然。

  而距离橐到风箱之间,还有一段演变时间,那些历史期间的百姓们看到后世的风箱,很快行动,“既然后世都说风箱好用,那咱们也用风箱。”

  “可是咱们又不冶炼,要那个有什么用?”也有人疑惑。

  “虽然咱们不冶炼,但咱们做饭啊。”

  橐在古代,并不止冶炼一种用途。

  【温度方面,古人一边用风箱提升炉内温度,一边又使用熔料,降低铁的熔点。

  双管齐下之下,让没有达到铁熔点温度的木炭等燃料,也能得到铁。】

  “熔点,是指铁融化所需要达到的温度吗?”诸朝铁匠隐约明白熔点这专业术语代表的意思。

  “至于熔料,应该就是白灰吧,不加白灰,铁很难变成铁水。”有铁匠看着自己手边的白灰道。

  他们嘴里所谓的白灰,也就是古代的石灰石。

  虽然他们不懂什么熔点、熔料,但不妨碍他们摸索使用。

  【古代冶炼熔料种类并不单一,它们的作用就是增加铁的杂质,降低铁的熔点。

  我们把冶炼熔料类型整理出来,大家要是感兴趣,过后可以细看。】

  【冶炼温度方面已经说的差不多,接下来咱们说说含碳量。

  不知在大家心里,生铁、熟铁、钢材的含碳量之间是怎么排列的?】

  姜叶没第。一时间揭晓答案,而是和观众们互动。

  诸朝百姓们皱眉思索一下“之前说过,生铁的含碳量比熟铁高,既然都是铁,那含碳量从高到低,就是生铁、熟铁、钢,从低到高就是钢、熟铁、生铁。”

  “确实,钢可比铁难得多了。”诸朝许多人都把钢的含碳量排在最后,因为比起铁,他们对钢更陌生。

  只有少数人,持有不同意见。

  “熟铁的含碳量应该低于钢才对,正确顺序应该是生铁、钢、熟铁,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有时候我们都得到钢了,却还没得到熟铁。”

  “可不,别看熟铁也是铁,锻造过程不比钢材省劲。”

  “冒味问一下,你们的身份是?”被人否定自己的猜想,诸朝百姓们多问一句。

  “我们是铁匠啊!”一句话绝杀,就是心里不服的人,也在对方的身份下乖乖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