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王妃生活 第64章

作者:钟离昧 标签: 红楼梦 天作之合 爽文 日常 BG同人

  但每一种制度的诞生,都必然有催生它的土壤。

  对于知识金贵的古代来说,严格规定考试的格式、划定考试的范围,为的不是选文章写得好的人,而是选拔能在重重规则之内还能把文章写好的人。

  说白了,就是顶级聪明人。

  学子们考上进士之后,要么继续考翰林,要么就是先分派到六部行走。在翰林院或六部待的这三年,才是真正学怎么做官的。

  毕竟科举更多的还是利好中下层,皇帝把这些人选出来就是制衡勋贵高官的。

  这些人从小就没接触过怎么做官,若是考中了就直接任命,太容易被人利用官场规则坑害了。

  但进士三年考一次,一次能中的最多也就一百来人,根本填补不了官场的消耗。

  因此,大多数的地方底层官员,如县令、县丞、县尉、巡案、地方御史等,都是从不准备再考的举人中选拔的。

  景阳替文先生的长子谋官,是因为其人本身就已经中了举,自带补官的资格。景阳不过是在刑部任职,从案综里判断出某地引发的某案,将要牵连多少官员、需要多少候补。

  说白了,就是打了个时间差。

  瑶光听得连连点头,仰着脸星星眼地看着景阳,吹捧道:“八郎好厉害,才去了刑部几个月,就把官场规则全弄清楚了。”

  被心上人这么夸赞,景阳顿时就觉得像喝了蜜水一样,心里美滋滋的,却又努力压着嘴角,故作谦虚道:“是郭尚书他们教得用心,我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瑶光道:“那还是八郎聪明,不然他们日理万机的,又怎么肯对八郎格外用心?”

  既然人家用心教了,他们这边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当下瑶光便道:“等到上巳节,我特意给几位大人家里备一份厚礼,请他们几家的诰命一起看戏赏春。八郎,你觉得如何?”

  见她为自己操心,景阳心里十分受用,柔声道:“到时候你只管把谢礼和帖子都送过去,他们肯来最好,不肯来你也不必吃心。”

  其实景阳心里清楚,郭尚书等人之所以教得仔细,

  他自己态度端正只占很少一部分原因,更重要的还是太子特意嘱托了。

  虽然他是太子最看重的弟弟,但郭尚书等人却不一定乐意和他交往过密。

  毕竟,自古以来,皇家兄弟反目的比比皆是。郭尚书明显是压了太子的宝,他那样谨慎的人,会和其余皇子都保持距离的。

  景阳之所以事先叮嘱,就是怕瑶光兴冲冲地下了帖子,却得不到响应,心里落差太大。

  瑶光笑道:“你放心。我这个人,最不会拿热恋贴冷屁股了。人家若是表明了不爱搭理我,我还不爱搭理他们呢。就是八郎别嫌弃我不会替你笼络人心就好。”

  景阳在她发上吻了一下,笑道:“你这样就很好,笼络人心的事也不需你来做。只要我在前朝稳得住,有的是人巴结奉承你。”

  在这个男人主导的世界里,后院女眷之间的关系根本影响不到什么。反而是前朝男人们之间的分分合合,会影响到各家诰命的交往。

  瑶光又在他胸前蹭了蹭,夫妻二人相拥而眠。

  =====

  再说两个主子从海市回来之后,家里的下人也有了主心骨,在王喜、张五和燕姑姑的调停调度下,大家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这日轮到王喜和徒弟换班,他不必值夜,正要回前院自己的屋子里歇息,却被笑眯眯的张五拦住了。

  “王公公,好不容易今日都有空,赏个脸,咱们去喝两杯?”

  王喜不是个爱开罪人的,哪怕心里把张五当贼防备着,人家当面邀请,他也不会去打笑脸人。

  “张公公相邀,咱家敢不从命?”王喜也端出了营业笑脸,先是应承了下来,继而话锋一转,又说,“不过咱家明日一早还要伺候王爷,可不能多喝。”

  张五一把拉住,边走边打包票:“放心,放心,规矩我都懂,不会耽误了王公公的差事。”

  他拉着王喜去了下人房,因额外出了钱,后厨那边已整治出了一桌酒菜。

  不过如今才开春,新鲜蔬果还没上来,桌子上除了荤菜,就只有几样易得的干菜。

  刘吉正守着炉子温酒,见两人进来,忙起身迎了出来,打千道:“师傅,王公公,酒菜都备齐了,就等您二老入席了。”

  王喜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笑道:“张公公好福气,有这么机灵的徒弟伺候着。”

  府中上下无人不知,刘吉是王妃的陪嫁,也是王妃派到张五身边的眼线。王喜这话乍一听没毛病,但结合了刘吉的出身,讽刺意味直接拉满。

  往日里他是多么与人为善,今日竟没忍住口出恶言,可见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威胁,有点急了。

  张五摇着手哈哈一笑,亲自扶着王喜在上首坐了,无奈道:“我的王公公呀,咱家是铁了心伺候王妃一辈子的,刘吉这孩子老实,我自然更偏爱他几分。”

  见两人落座,刘吉机灵地上前斟酒,而后就捧着酒壶侍立在张五身旁,伺候地十分殷切。

  “来,王公公,咱们喝上一辈,就化干戈为玉帛,往日里的恩怨一笔勾销了。往后谁再提,谁就是孙子。”张五举杯敬他。

  王喜听了方才的话,心里就有几分惊疑。又见张五消解宿怨的神情十分恳切,有些回过味来,却还不敢信实了。

  但他还是给面子地碰了杯,和张五一起把杯中酒饮尽了。

  方才藏着心事,他也没工夫关注酒菜。如今美酒入喉,熟悉的酒香在唇齿间萦绕,他才吃了一惊:“金华酒?你这老货,可真是下了血本了。”

  见他口风松动,张五心中一乐,打趣道:“宴请王公公,有好东西哪敢藏着掖着?你一向鼻子尖,怕是进了这屋,有什么好的都瞒不过你。”

  一席话,说得两人都笑了起来。

  刘吉又把酒斟上,两人却不忙喝了,张五催促着王喜吃菜,“你也在王爷跟前伺候一天了,只怕连口热的都没敢吃吧?

  咱们都是老相识,不是新相知,不必借酒盖脸。赶紧的,趁热吃几口。有什么话,咱们老兄弟俩慢慢说。”

  王喜看了他一眼,也没跟他客气,拿起牙箸就拣着自己爱的吃了起来。张五虽然不怎么饿,却也拿起筷子陪着他,有一下没一下地夹菜。

  

第78章 有孕之喜虽天色已晚,不……

  虽天色已晚,不必再上去伺候了,王喜却也没贪多,仍如平日般只吃了五分饱就搁了筷子。

  刘吉乖觉,忙捧了漱口的茉莉花茶来,伺候着王喜漱了口。

  王喜这才正眼瞧他,笑着对张五说:“的确是个老实孩子,也难怪你刮目相看。”

  说他老实,倒不是笨的意思,而是眼里有活儿且不骄不躁。

  很多人在底层挣扎过,日子一有起色就飘了,觉得大家都是奴才,不配叫他伺候。

  刘吉拜入张五门下,已经算是平步青云。伺候张五尽心尽力是应该的,伺候王喜时也没露半点不情愿才是难得。

  张五道:“王妃的眼光,自然是不错的。”

  “哦?”王喜一边擦嘴一边试探,“张老哥的意思,是看准了王妃了?”

  虽说王喜在瑶光面前也一向很尽力,但他真正忠心的,一直都是景阳一个。他之所以对瑶光殷勤,全因景阳如今待瑶光殷勤而已。

  但看张五的态度,却是真要认王妃为主了?

  张五正色道:“今日我请老哥来,就是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王妃不是个简单的人,跟着她哪怕不能一帆风顺,也绝对不至于跌入尘埃。

  王爷身边的位置我是不争了,也挣不过老兄你。往后咱们兄弟一个伺候好王爷,一个伺候好王妃,齐心协力,不叫主子们为了琐事忧心,就是咱们的造化了。”

  说到这里,他又举起酒杯,笑着瞥向王喜,问道:“王老哥,你意下如何?”

  对方亮了明牌,王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结盟来了。

  他沉吟了片刻,想到张五的能力并不在自己之下。那能降服张五的王妃,看起来也定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既如此,不管是张五还是王妃,都值得他结盟。

  更何况,如今跟张五结盟,就等同于一下子结了两个。

  “好!”他终于也端起来酒杯,两只杯子相碰,发出清脆的敲击声,“张老哥,这一杯小弟借花献佛,敬你。”

  两人都一饮而尽,相互亮了亮杯底,看着彼此哈哈大笑。

  自此,晋王府最有脸面的两个太监结成了同盟。虽然不知道这盟友能做多久,但他们两个免了争斗,底下人办事的时候少了权衡的弊端,效率自然更高了。

  =====

  再说瑶光这边,养珠子所用的母贝有了,顺带还多了一份最适合本世界水土的养殖之法,场地又是现成的,她立刻就带领早就挑拣出来的人手,开始一个一个往蚌壳里植入珠母。

  白秋练没有再出现,如今时机又比较敏感,瑶光并不敢主动请人现身。

  因而她也不知道,白秋练究竟还在不在水渠中修行。

  一群人忙活了有半个月,初期工作总算是做完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好好养护,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让珠贝获得充足的养分。

  瑶光有大事要忙,京城各家要办什么事,也不可能为她让道。

  因而,这家娶媳妇,那家添丁,谁家又办白事了,哪位又要做寿啦……该她出席的,一个都不能推脱。

  当家主母忙的脚不沾地儿,对王府的掌控难免松懈几分,也

  就给了某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但钻空子的那些人却不知道,就在他们自以为隐秘的行动时,他们的动作也被人看在眼中。

  等明面上的一切都理清楚之后,瑶光大张旗鼓地整顿内务,那些往外送消息的人瞬间沉寂了下来,平日里老老实实办差,甚至于比旁人更加殷切勤谨几分。

  如果不是早派人确认了他们有问题,只怕谁也不相信这些人竟然都是背后有主子的。

  王喜暗中向景阳禀报,燕姑姑暗中向瑶光禀报,夫妻二人在男女仆人中各自建立了一套班底,事后再对答案。

  夜深人静时,夫妻二人相拥着躺在床上,景阳皱眉道:“五哥、六哥、七哥、九弟,真是群贤毕至,一个都不少。最让我没想到的还是十弟。他才刚开府多久,竟然就有能力往咱们这里安插人手了。”

  就因为圣人深夜召见他们夫妻入宫,第二天又大张旗鼓地送来许多赏赐,那些兄弟们就都坐不住了,登门拜访的帖子如雪片般投了过来。

  但瑶光一个都没见,只以府中忙碌为由,全部婉拒了。

  他们一是怕麻烦,二是圣人必然正盯着他们呢,能低调最好低调,以免神经越发敏感的圣人多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可他们越是如此,那些皇子就越是觉得他们得了天大的好处,竟然连东宫都忍不住启动了安插的钉子。

  也幸好如此,不然景阳还不知道,他这些兄弟竟是个个都神通广大。

  更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一件,就是对他极好的太子,竟然也在他府中安插了人手。

  是了,太子固然是嫡长子,景阳也是皇后养子,其生母还是皇后的亲妹妹。

  若有朝一日太子坏了事,第一顺位继承人的位置,理所当然就落在了景阳头上。

  太子从小就跟着圣人长大,耳濡目染又有名师教导,帝王心术不说炉火纯青,也比他们这些没受过帝王教育的兄弟们强十倍。

  他疼爱景阳这个弟弟是一回事,防备景阳这个最有可能取代他的弟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瑶光伸出修长细白的柔荑,温柔地摸了摸他的脸颊,安抚道:“这都是人之常情,反正咱们又没准备和太子殿下争什么,留着他的人在这里,还省得他猜忌你呢。”

  她前世好歹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就算不是历史专业的,也是学过马哲的。还看过无数经典影视剧并流行的小说《XX帝国》、《X朝那些事》……,对于封建王朝储位之争的风险,多多少少也是明白一些的。

  太子往晋王府安插人手,并不代表不信任景阳,只是一个合格的政治人物的必要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