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团团
胤秚:“……”
难怪年末那会儿兄弟们都盼着过年,唯独六哥垂头丧气地回到上书房来学习,又被好几位先生盯着一起考试。
“孤还有事,八弟可以回去写报告了,在上书房想要出头,只要一个办法,那就是考试。你的成绩越好,汗阿玛与太傅们就会越肯定你的付出,以后就能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上。”
胤礽拍了拍胤禩稚嫩的肩膀,鼓励他:多刷题,多做卷,争取门门拿满分,主动考试突破记录,你能成为上书房里最靓的崽!
胤禩竟无言以对,心里对刷题成为上书房第一却有些蠢蠢欲动,他到底年纪还小,对于自己的渴望并不能那么小心地隐藏起来。
胤礽告诉他:成绩好了,就能引起汗阿玛的注意,日后会得到重用。
胤秚信了。
忽悠了八弟弟后,胤礽就来到了藏卷室,还问了藏卷室内的先生,将最近几年来小阿哥们考考考的试卷都搜集了出来,凑成了一百套。
数理化皆有,还有政史地,六种课程六百套卷叠起来,打包好以后若非是玉柱力气大,他都扛不动。
胤礽对玉柱道:“你将这些送去石文炳家,就说是孤送给未来太子妃的生辰礼。”
藏卷室先生:“……”
玉柱:“……”
他一脸震惊地望着太子:您是认真的?
胤礽当然是认真的,不那么贵重却又特殊的东西,还要送达心意,太子亲自挑选出来的六百套精装试卷,多么沉重的心意,石文炳看到都要哭了。
“吾儿本就沉迷学业,每日钻研近四个时辰,如今这卷一来,还不知又要钻研多少时日了,”石文炳夫人忧心忡忡。
“也许这就是太子殿下的喜好呢?”石文炳喃喃自语:“或许殿下喜欢有才气的姑娘?”
可是有才气的姑娘,那才华也不能当饭吃,尤其还是未来太子妃,进入皇家,那就是皇家媳,如今皇上后宫无后,女儿作为太子妃嫁入皇宫那就是后宫里的女主人,是要操持宫务的,也要替殿下管好东宫。
石文炳妇人最忧心的就是这个,人的心思与精力也就那些,每天将四个时辰都花在学业之上,哪里还有心去操持后院事宜?
她的女儿,顶顶聪明,从小就有七窍玲珑心,做事方方面面都周全的很,这样循规蹈矩培养到大的名门淑女,怎么就临到要嫁人,给人教了一脑子妇人不该掌握的东西呢?
“左右也是皇上让教的,”石文炳安慰她:“既然皇上没有说什么,那殿下送什么,我们只管谢恩便是。”
当事人瓜尔佳氏,受到太子殿下送来那六百套试卷竟接受良好,闲来无事拿些题目做做,倒是别有意趣。
这六百套试卷,是太子对未来太子妃的拳拳心意啊!
没多久,就有人将太子殿下送了未来太子妃六百套卷当生辰礼物之事传到了康熙耳中。
康熙一口热茶喝一半,噗一声喷了出来,御案前的折子都给他弄脏了。
梁九功忙将帕子递给康熙,自己则取来捐布擦桌子。
“你说保成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康熙百思不得其解:“同样是朕的儿子,保清怎么就又有嫡福,又有侧福晋,后院里还有妾侍,保成他怎么就不开窍?”
“皇上,殿下他人长大了,心还没长大呢,也许过两年就会好了,”梁九功其实挺想劝康熙消停点,帝王在太子的亲事上可太热情了。
康熙那是辛辛苦苦养大了小猪,迫不及待得盼着小猪快出圈去拱外头的白菜。
太子一点不给面子,送的这又是什么礼?
康熙唉声叹息,只能以帝王之名义,又给瓜尔佳氏赏赐,权当是为未来太子妃嫁妆增添底子了。
另一头,瓜尔佳氏自试卷中抽出了一张纸,那张卷子有些难,会注意到这张卷子,是因它考的是几何,满卷皆是图形。好在,这卷与其他卷子不同,答案并未另开一册,而是由人亲自写下,夹在卷中。
卷中笔记清秀,汉字自有其风骨,而写数字与英语字母时,则漂亮地赏心悦目。
她想到了什么,嘴角泛起一丝微笑。
自皇上暗示父亲会选择她为未来太子妃起,过去循规蹈矩的十余年像是在梦里似的一下就变了样。她以为自己的一辈子都是注定好了的,随母亲学习掌家,学会当一个贤内助,逐渐修身养性成为一名大家闺秀、名门贵女,然后未来嫁了人,做高门贵妇,做正妻,得夫君敬重,为其纳妾,操持家务,相夫教子。
一成不变的人生,睁开眼睛就能想象得到的未来,在皇上的命令下被破开了一道口子。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天下之学,展开在眼前的是更为广阔的天空,前所未有的世界。
太子殿下送她六百套卷,六有其特殊寓意,有关爱之意,有吉利之意,还有重视之意。殿下是在暗示她什么呢?
前去教导未来太子妃的先生回来禀告康熙:瓜尔佳氏并不愚钝,相反还极聪颖,悟性绝佳,且有不同于男子的细心。若非未来要嫁入皇家,以她的天分未来成就不会低。
康熙皱了皱眉,总觉得培养方向错了,太子妃需要什么成就?未来的太子妃,当然是要操持太子后院,协助管理后宫,做太子的贤内助。
一边是太子的反应,一边是未来太子妃的培养,康熙差点没愁死。
胤礽不能理解汗阿玛老母亲般的焦虑与愁绪,在他看来,汗阿玛那是自寻烦恼。
胤礽拿着胤禔寄来的书信,将汗阿玛的心思从儿女情长上又扯回了正事上。
康熙若是知道他的想法,非得气死不可。
朕儿女情长?到底是谁还没成家,真是太子不急急死皇帝!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不急太监急×
太子不急皇帝急√
第282章 (加更)
“大哥说,驻防关内的八旗战力,比起西域的准噶尔汗部来,差了一截,冲锋时不够英勇,军纪也存在一些问题。”
刚才还是老母亲的心态,转眼说起正事来,康熙又回到了原本的角色之中,心里还残余着些许因儿子娶妻一事而生气的心浮气躁,待听胤礽认真说完,康熙已是沉着冷静地陷入了思考之中。
胤礽认真道:“大清八旗制之弊端,在此次西征时就已经有了体现,汗阿玛可有想过该如何改善此事?”
确实,八旗制度,是让旗民世世代代在军中,父死则子孙继,旗民只能靠军饷而活,不能以其他事谋生,不可经商、不可耕种,每年朝廷都要花许多军饷来养他们,即使他们不上战场,不参与训练,只要他们是旗民,一家子人就靠着朝廷来养活。
“大清立国时,最初的八旗旗兵乃是关外而来,自幼长于马背上,天生的骁勇善战。可是他们的后代,迁入关内,自幼在更为舒适的关内长大,他们从未到过严酷的地方,根本无法适应艰苦的训练,加之无从生计,于是许多八旗旗民闲散终日。”
“朕又何尝不知道这些,然战事已起,不可妄动,否则影响我军之士气,朕重视此战,并有再次御驾亲征之意,不想在与准噶尔汗部战时留下遗憾。”
康熙隐去心中失落,打起精神来应对:“还没有到时候,保成。如今的福建海军,新军训练已然成熟,八旗之制改动确实可以提及,但不是现在。”
胤礽点了点头:“儿臣赞同大哥之建议,重编军队,去除八旗世袭之制,当然,是战后。”
战事发生时不去改动,待和平时日到来,安逸只会令更多八旗后人沦落为只能靠朝廷军饷养活的废人。
重编军队,为的是大洗牌,将有战斗能力的留下,没有战斗能力的则放他们脱离军籍,寻求别的谋生机会,而非缩在八旗旗民身份里,被这种粗糙简陋的制度腐蚀。
帝王沉吟片刻,说道:“八旗战力,并不似你想象中那般糟,胤禔写信给你,是因想要重新练兵,让你劝说朕答应他掌兵重练的请求。”
也是将勒德洪在军中经营的八旗任职人脉拔除的大好时机,一旦康熙答应,胤禔便有机会掌握更多的军权。
“两位皇叔也赞同大哥的说法,”胤礽补充道:“大哥想要重新训练,选取精英重编军队,这些是迫在眉睫的,还需汗阿玛统一。”
康熙沉默了许久,静静思索。
是否要给予保清莫大的军权,一旦开放这个口子,那大阿哥在军中威望将迎来鼎盛。
“保清他还未满二十。”康熙看着他道,意味深长。
“这不是还有两位皇叔吗?还有其他督军看着,若是大哥犯错误,自然有人指正,”太子倒是对皇长子信任极了,反过来劝说康熙放权。
胤礽解释道:“汗阿玛,大清需要的是能够适应艰苦环境的军队,需要拥有斗志,精神抖擞的军队,而非是一些世袭下来的公子兵。至于新军如何编制,如何管理,大清已经有基础了,也是您前几年下达的命令,才令大清之海军得以保持战力,在海上维持秩序,清缴海贼,保护我国百姓。”
海军都这么搞了,陆军搞起来很难吗?
不再奉养酒囊饭袋,将八旗进行大清洗,难吗?不难,只看帝王是否有这个决心。
若是前几年,国内不稳,或许还不敢这么搞,如今国内经济腾飞,到处都生机勃勃,动一动八旗,还不至于山崩地裂,甚至于解救出来多余的八旗后人脱离旗籍,获得其他的谋生之路。
旗民不得经商,不得耕种,不得卖艺,不得以拿军饷以外其他方式谋生,并非所有人都有职位,底层之旗民才叫惨呢!
胤礽有心搞军队,胤禔有能力重编军队,两个儿子都等着康熙答应。
康熙道:“待攻下西域以后,就重编军制,此战,朕欲再次御驾亲征。”
胤礽:“……”
康熙:“噶尔丹一日不死,一日便是朕之心头大患,只要他横在那儿,朕之心总是不安定。”
胤礽实话实说道:“那您可能,得抓紧时间出发了。”
康熙下意识回他:“怎么?”
“大哥想要重编军队,为的是训练精锐,打闪电战,利用地形围追堵截,如今急切送信前来,是因时间紧迫,”胤礽解释道。
“准噶尔汗国国内根基不稳,早些年是由各种游牧部族组成,如今噶尔丹将其统一,却治理困难。”
康熙耐心听着,催促他:“快说重点。”
“我军之补给,是各地粮仓运输而上,而准噶尔汗国之补给,是牛羊、马,他们的粮食种植覆盖面积还不足以维持长时间的打仗,别看他们现在骁勇善战,那是因为他们还保留有马背上的战斗力,可一旦时间久了,他们补给的短处是根本比不上大清的。”
康熙若有所思:“但现在并非冬日。”
“去年冬天,准噶尔汗国已经开始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胤礽补充道,脱口而出:“今年春季,他们国内又发生了畜瘟,牛羊马死去大半,在青黄不接时更是雪上加霜。”
“嗯?”康熙来了精神:“是保清传来的消息?怎么不见他的奏报。”
是胤礽从十四口中挖出来的消息,得知此时恰好是噶尔丹最艰难的时候,上一世因罗刹阻挠、喀尔喀蒙古内乱错过,如今再无顾虑,还不趁机将其彻底除去?
胤礽暗示胤禔前去求证,对自己从哪儿得来的消息却含糊过去,若是汗阿玛再次问起来,大不了就推脱到小美身上,让小美背锅。
胤礽瞥了一眼工具虎小美,它正追着自己尾巴绕圈圈,笑着对康熙道:“大哥已经派遣斥候前去求证,一旦消息属实,必会寄奏书给您。”
事实上,胤禔的奏书没有多久就由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对于进攻噶尔丹,胤禔在求证后采纳了太子的建议,断其粮草补给,将噶尔丹逼至城中,再行瓮中捉鳖之计。
只是对能否捉到噶尔丹,胤禔实在没有把握,他必须要增加自己的底气,亲自训练一批能够吃得起苦的精锐。只是,汗阿玛能同意他重编八旗子弟吗?若是汗阿玛以为他迫不及待要培养亲兵,经营自己人脉,是否会父子生隙?若是不服之人搬弄是非,引得军中士气动荡,他是否又能压制下来浮动的人心?
胤禔不仅仅需要试探两位皇叔的态度,也要注意防范着勒德洪等旧势力。许是知道大阿哥撅起之势不可阻挡,勒德洪表面配合,实则紧紧盯着他,只等着他稍有差错,就联合其党羽攻之。
最初汗阿玛拎走了纳兰明珠,令胤禔有机会在不受纳兰明珠的影响下执掌军权。而今汗阿玛将纳兰明珠给胤禔派过去,他在军中已经站稳脚跟,多一个明珠,等同于多了一位老谋深算的谋士,倒是能够有人替他看着勒德洪了。
只是纳兰明珠不在京城,京城朝堂之上就没有人主持大局来帮胤禔了。若是有朝臣及御史参奏弹劾,引得汗阿玛改变主意,可就坏了胤禔的西征计划。
也怪他年纪太小,若是再过十年,看谁还敢质疑他,正是因为他如今不过虚岁二十,在军中也是耗了好大力气才将部下们折服。
因为有了这些顾虑,胤禔才率先寄送了一封信给胤礽。
康熙接到胤禔奏报,确定准噶尔汗国国内情况不佳,后续补给不足,乐道:“这是天助我大清统一西域!”
“保清想要另训兵卒组成一队西征,这计划,若是能如愿活捉噶尔丹,可就太妙了。”康熙顾虑更多,除去胤禔另训兵卒时的阻碍,也考虑到京城朝堂反应及军中士气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也迫不及待想要将心腹大患噶尔丹消灭,康熙决定,再次御驾亲征!
“有朕亲自看着,镇着军中,士气总不会再受此影响,”反对大阿哥掌权之人也无从下手,亲自跑一趟去坐镇军中,比任何办法都管用。
至于京城,则继续留下太子监国。
上一篇:扶贫公主
下一篇:被迫去卧底的我躺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