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哲皇贵妃 第215章

作者:岳月 标签: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当然皇后对他也很好,就是严母居多,加上皇后又忙碌,就没那么多时间陪着永琏。

  不像苏叶平日没什么事,几乎所有心思都在永璜身上的。

  永琏微微低头不由失笑,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频频想起以前的事来。

  好在这时候小喜子上了甜点,居然是一道酥饼,他不由奇怪:“这是什么?”

  跟平日的酥饼似乎不太一样,表皮金黄,中间还划拉几道,能闻到甜甜的香味。

  永璜就解释道:“这叫老婆饼,是额娘让御膳房做的。”

  小喜子接话道:“回二阿哥,这老婆饼是用糖冬瓜、小麦粉、糕粉、饴糖、芝麻做的,御膳房的糕点师傅试了许多遍才做出来。”

  永琏捻起一块咬了一口,表皮有点酥,里面软绵绵甜丝丝的,是糖冬瓜的味道,加上芝麻的香味,并没有那么甜腻:“吃着不错,哲娘娘总能想到有意思的吃食,就是这个为何叫老婆饼?”

  他是听说南方有些地方会把妻子叫老婆,那也可以叫妻子饼了?

  为何不叫夫君饼或者老爷饼呢?

  这事永璜还真知道:“我也好奇这个,特地问了额娘。据闻是前前朝的开国皇帝行军打仗,粮食不够,平日也不好就地煮食,于是他的夫人就想出用小麦粉和冬瓜,另外有什么都添进去,做成干粮让将士们随身携带。因为是夫人想到的,又是南边人,都叫自家妻子为老婆,于是这个饼被后人叫老婆饼了。”

  他三两口把不大的老婆饼吃掉,拍了拍身上掉下的酥饼碎又继续道:“那会儿老婆饼的味道不大好,这还是后人改良过的。只是这个故事你听听就好,也不知道额娘从哪里听来的。”

  苏叶还跟永璜说笑:老婆饼里没老婆,狮子头里面没有狮子,蚂蚁上树里面没蚂蚁,夫妻肺片里面没夫妻,鱼香肉丝里面没有鱼等等。

  永璜听得挺有趣的,都记住了,这会儿还跟永琏重复了一遍。

  永琏也笑了:“以前哲娘娘也很爱说故事,故事又特别有趣。”

  永璜微笑点头:“额娘就喜欢稀奇有趣的东西,还道民以食为天,吃得高兴,心情才好,身体自然跟着好了。”

  两人很快把余下的吃完,永琏犹豫片刻,还是去长春宫请安,又让御膳房另外做了一份老婆饼一并送过去。

  皇后看着云言把食盒打开拿出一盘老婆饼来,不由笑道:“这是苏叶想出来的吧?我之前听闻她指挥着御膳房的点心师傅费了好大劲才做出来的,做了好几回,她对味道都不大满意。”

  当然做出来后,苏叶就往各宫送了送。

  不过能让她送的,也就皇后的长春宫,还有高贵妃的景仁宫,再就是皇帝那边了。

  皇帝不爱甜食,最后还是苏叶自己吃掉的,不过她看着就是特地送来,反正皇帝不怎么吃,尝一块而已,余下的都会进她的肚子。

  皇后笑笑道:“怎么想到送这个来,不是在大阿哥那边帮忙?”

  永琏点头:“儿臣吃着好,就想着跟额娘一起尝尝。”

  皇后很受他这份心意,直接就吃了一块老婆饼,感觉味道甜丝丝的,心里也透着甜。

  因为永琏还道:“这酥饼甜而不腻,儿臣听大哥说得对,吃得高兴,心里高兴了,身子骨自然慢慢就好了。”

  他还是担心皇后的身体,她年长一些后就经常生病,叫永琏每每都放心不下,也觉得皇后实在是忧思过重了。

  若是皇后能高兴一点,永琏愿意每天带一份好吃的来,让她的身体能跟着好起来。

  皇后笑着安抚道:“放心吧,我还想看着你娶妻生子,然后再抱一抱孙子孙女的。”

  永琏被她说得有点脸红,又觉得他成亲遥遥无期,毕竟皇帝压根就还没开口,自己如今不上不下的,心里更是忐忑:“额娘,儿臣……”

  皇后却打断他的话,免得隔墙有耳,只拍了拍永琏的手背道:“放宽心就好。”

  她没多说,永琏只能点点头,很快回去阿哥所了。

  他和永璜忙忙碌碌了好几天才算是整理完全部的折子,把每个省份的折子放在一起,又提笔做记录,免得忘记,还能总结在一起。

  折子分开后,偶尔要查每个省份的零碎数据也容易。

  两人忙了半个月终于把折子呈上给皇帝,他们就站在书桌另一边,看着皇帝接过李玉递来的折子翻开仔细看。

  皇帝看得很仔细,永琏心里很忐忑,看向身边的永璜,发现他神色如常,似乎没自己那么紧张的样子,不由好奇。

  难道大哥不怕折子写得不够好,被皇阿玛嫌弃或者训斥吗?

  皇帝看的时间很长,然后开始询问两人一些细节。

  大阿哥对答如流,二阿哥有些紧张,却也回答得很快。

  足足问了一刻钟后,皇帝才露出一点笑来点头赞许道:“不错,你们做得很好,折子各方面很详细,看来是做足功课的。”

  他会直接问话,也是担心这折子并非两人亲自弄的,而是有谁帮忙做的。

  如今看来确实是两个儿子亲自做得了,不然哪能回答得那么快?

  “叫上工部和户部尚书,还有傅恒和军机处的人来商议。”

  皇帝吩咐着,李玉去请人,又让两人落座:“坐吧,等会大臣们过来,你们详细给他们说说。”

  这是打算把差事交给两位阿哥了,大阿哥微微一笑应下,二阿哥也面露欢喜。

  大臣们过来后,大阿哥跟二阿哥看了一眼,在皇帝点头后才起来侃侃而谈:“南边有盐矿,如今沿海又能晒盐,最缺盐的是西边和北边,运送就成了大问题,要是能尽快修路,就能把盐很快送到各处。西边人少,北边人更多,所以先考虑修北边的路,我和二阿哥商议后准备修一条主干道。”

  北边山多的地方都绕开,能让修路轻松一些,不至于费一年半年才修一小段路,那要修到什么时候去?

  大阿哥又道:“而且我们打算让这条路每一段由当地负责,谁修得越快越好就予以嘉奖。”

  闻言,傅恒忍不住问道:“要是当地官员为了得到这个嘉奖,只求快不求质量,让路修完后很快无法用了,那该如何是好?”

  这也是人之常情,听见有嘉许,官员们如何能不加紧修路,至于后面如何他们哪里会管呢?

  另外刘统也问道:“还有一事,要是这路没问题,官员为了能尽快修好,强制底下百姓丢下农事来修路,耽误了收成,又或者奴役百姓,让他们累死在修路上,很容易引起民愤。”

  大阿哥想了想,也没被问住:“既有嘉许,必然有惩罚。若是路在短时间内就坏掉不能用,当地官员必然要问责。至于奴役百姓这个,也可以发旨意明文禁止。”

  刘统轻轻摇头,觉得大阿哥还是太稚嫩了一点,虽然发了明文,但是上有政条下有对策,谁知道当地官员会不会表面看着听话,私下又偷偷还敢做呢?

  大阿哥就笑道:“这一点二阿哥也提了,我们商议后觉得该有一个监督员。”

  刘统又想摇头,毕竟监督员这个要跟当地官员同流合污的话该怎么办?

  毕竟天高皇帝远,皇帝又没千里眼顺风耳,不可能什么事都能知道。

  傅恒却若有所思:“大阿哥是打算让监督员随意巡视,一明一暗?”

  大阿哥连连点头:“傅大人说的正是我们所想的,监督员一个在明面上,一个在暗处,明处的并不知道暗处的监督员是谁,两边一起写折子送上来。”

  若是一样的,证明两人没说谎,若是不一样,那么必然有一个人说谎了。

  皇帝挑眉,也问了一句:“要两人写得不同,又如何判断谁才是说谎的那个人?”

  大阿哥就答道:“虽说臣子们对皇阿玛忠心耿耿,却也可能有别的心思,跟着监督员的侍从和侍卫都可以作为监察。”

  监督员不可能一个人上路,必然有侍从和护卫在,这些人也是皇帝最好的眼线和另外一重监督员。

  有双重监督员在,就不怕有人隐瞒真相了。

  大阿哥又叹气道:“要是双重监督都在说谎,除非他们所有人的口供都背得滚瓜烂熟,不然总会有破绽。”

  一个人说谎还能圆过去,三个人说谎就未必齐心,不止三个人呢?

  皇帝连连点头,觉得大阿哥这话确实有那么几分意思:“不错,就这样办吧。”

  大阿哥说得差不多,又让二阿哥开始提起各处修路的细节:“儿臣打算让人在中间位置建造一处水泥厂,围墙能挡住视线,不叫人知道水泥的配方。又在近处,能够从南北运送到各处去。”

  先在水泥厂这一处地方开始修路,然后慢慢向南北来延伸,路况好了,运送水泥也更方便。

  加上这个水泥厂的位置就在正中间,去两边都不算远,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二阿哥让人展开地图,指了指中间的位置,还有这次准备修的南北主干道大致的线路:“另外,儿臣准备在这条线路上修轨道。”

  也是跟地势有关系,水泥厂的位置比周围要高,那么水泥用轨道推下去,就比用人力快得多了。

  皇帝有些惊讶,二阿哥这想法确实新颖。

  又听二阿哥介绍准备在轨道车子上加上盖子,还能锁严实了。滑下去的时候就不怕翻了,哪怕翻了,里面的水泥也不会漏出来。

  轨道比较平缓,也不容易翻车。

  只是在地势高的地方能如此,下去后有些高的地方就不能用了。

  不过起码有一段路能用上,就相当不错。

  傅恒便问道:“回头修好路,这轨道是要拆掉吗?”

  轨道原本想用铁,那就太费了,而且摩擦的时候可能会有火花,点燃地上的花花草草就麻烦了。

  后来想到用木头,虽然有损耗,起码不易摩擦生火,车子装上滑轮就能一路滑下去。

  工匠们手巧,很快做出模型来。

  不过装上水泥后要重很多,能不能顺利滑下来还得试验一番。

  皇帝看折子是一回事,听两个儿子轮流解说是另外一回事,满意地轻轻点头;“此事就交给你们两个来做,工部和户部配合。”

  工部和户部尚书连忙起身应了,两位阿哥笑眯眯的,颇有成就。

  从御书房去长春宫的皇帝不由感慨:“孩子真是大了,也能为朕分忧的。”

  皇后笑道:“他们年纪还不大,手段稚嫩,需要皇上指点一二才好。”

  皇帝笑着点头,又道:“朕相看了一番,永琏这性子相当沉稳,又爱诗画,瓜尔佳氏比较适合,皇后以为呢?”

  皇后回想了一下,瓜尔佳氏出了个才女,汉学是学得不错,诗词歌赋也会一些,祖父是个大儒,父亲又在翰林,可谓书香世家。

  听闻她性子温婉,脾气也不错的样子,的确适合永琏。

  永琏有时候倔强起来三头牛都拉不回,要是个脾气冷硬的,分分钟能吵起来。

  加上她又擅长诗词歌赋,跟永琏也聊得起来。

  皇后便笑道:“皇上为永琏挑的,自然是最适合他的。”

  而且皇帝迟迟没定下,恐怕不是真的忽视永琏,而是没找到合适的。

  这话叫皇帝听得舒心:“原本朕觉得礼部尚书的女儿也不错,只是听闻有些娇蛮,对汉学也不感兴趣,跟永琏可能合不来。”

  阿哥们的妻子身份未必需要太高,毕竟身份再高能比皇家的孩子还高吗?

  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性情跟阿哥们合得来,显然皇帝是费了一番心思让人仔细打听过的。

  皇后倒没提出一定要先见见这个瓜尔佳氏才定下来,不过皇帝也没偏心,苏叶见了,皇后也该见见。

  正好端午佳节,宫里设宴,皇后也能远远看一眼这个瓜尔佳氏,却觉得对方有些愁眉苦脸的样子,会不会是个多愁善感的?

  皇后还让一个不显眼的宫女去伺候瓜尔佳氏,又低声询问她是不是身子不适。

  瓜尔佳氏摇摇头,身边的额娘还搂着她的肩膀低声安慰:“已经让人送去医馆了,该是没事的,你也不必担心了。”

  宫女回去小声重复了这两句话,皇后还有些好奇,让人去打听一番,才知道瓜尔佳氏的马车进宫来之前在街上遇到一个倒在车前的瘦弱男人,就好心送医馆去了,还特地留下了不少银钱。

  瓜尔佳氏心地良善,哪怕进宫来也惦记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