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果冻
牛大一家子送了货,带着两个空箩筐也回乡下了。
等到菜场热闹的时候,点心铺子也热闹了起来。有些昨儿就知道西兰花的人,都来买了。有些人不知道,但是今天来买点心的时候听到杨海燕在推荐,也买了。左右不过两文钱,点心铺子的常客都不缺这两文钱。
三文钱一个西兰花,送一个鸡蛋,一个鸡蛋也要一文钱,不就是两文钱一个吗?
县城
莲嬷嬷拎着两个西兰花先去了永和侯府。
莲嬷嬷对于这种门第,倒是不会畏怯,她来到侯府门口,对守门的侍卫道:“这位小哥,老奴是秦放千夫长家的秦太太身边的嬷嬷,我家太太的庄园里培育出了新的菜种,特意拿来给侯府的贵人尝尝,还请通报一声。”
侯府的侍卫一听是千夫家的人,赶忙去通报,没过一会儿,侍卫出来了,旁边还有一个婢女:“见过嬷嬷,我家世子夫人有请。”
莲嬷嬷:“劳烦带路。”
第68章
侯府在永州的女主人就世子夫人一个, 其他的都在京城,所以莲嬷嬷来了,自然就报到了她这里。听到是杨海燕派人送来新的菜品, 她很是好奇。
莲嬷嬷被带到世子夫人面前, 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奴婢见过世子夫人, 我家太太让奴婢给您送来她庄园里新培育出来的蔬菜, 这蔬菜的种子是从游商地方买来的, 据游商说,那个地方的人常年吃这种蔬菜,发现这蔬菜对身体的健康非常有好处, 尤其是孩子吃了,好处特别大。昨儿刚丰收的蔬菜,太太已经命人下厨做过,也赏了院里的人, 大家都很喜欢。”言下之意是,这虽然是新品种的蔬菜,但是大家都吃过, 安全问题可以保证。
世子夫人道:“你家太太真是有心了, 我前儿收到几匹京城送来的布, 那都是京城里新出来的花样, 正准备给你家太太送两匹过去,想着她也是京城来的,定然会喜欢。既然你来了, 就顺道帮我带过去吧。”
莲嬷嬷:“是。”
世子夫人又看着她篮子里的西兰花:“这是什么蔬菜?绿色的, 有点像花。”
莲嬷嬷道:“这蔬菜叫西兰花,是游商取的名字,太太说这个东西绿油油的, 叫绿色花菜也挺合适的。对了,这西兰花虽然耐放,但是放上三天绿色的花心就会变黄,到时候口感便不好了。太太说,您如果喜欢,就差人来咱们府上说一声,这蔬菜吃上两个月是没问题的。”
世子夫人笑着道:“秦太太做事一贯稳妥,真是有心了。绿色花菜,还别说,真的挺合适的。绿色的像花一样的菜,西兰花……外面的人取个菜名都别有用心。”
莲嬷嬷陪着笑。
没过一会儿,莲嬷嬷就抱着两匹布出来了,她去了平掌柜的铺子那边,秦家的马车在那里等着,她把布放到马车上,又去了熬将军府。
世子夫人看着西兰花,对身边的嬷嬷道:“奶娘,这秦太太倒是挺有心的。”
奶娘道:“到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做事情就是不一样。不过秦太太确实挺有意思的,咱们这游商多,平时也没见哪家的太太向游商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蔬菜。”
世子夫人道:“便是买了培育出来了,咱们也未必知道。”
奶娘:“这倒是。”
世子夫人:“中午就把这个……西兰花煮了,按照秦太太纸张上写的做法。”
奶娘:“是,我去跟厨房打声招呼。”
熬将军府
说起来,自从正月初三在侯府见过杨海燕之后,熬蒋氏就没有见过她了。人嘛,感情是处出来的,因为没见了,杨海燕这个人她也渐渐忘了,却没有想到今日会给她来送菜。
熬蒋氏收了菜,和莲嬷嬷问候了杨海燕几句,就让身边的田嬷嬷送莲嬷嬷了。田嬷嬷和莲嬷嬷也算有一面之缘,那日杨海燕带着莲嬷嬷来将军府赴宴,是田嬷嬷在门口接待的杨海燕,所以两人才见过。
从院子里出来,莲嬷嬷身影一顿,瞥见一道熟悉的身影。
见她停下,田嬷嬷问:“怎么了?”
莲嬷嬷笑着道:“方才瞧见了一个熟人,像是和我一起在牙行待过的。”说到这里,她又解释了一番,“在被太太买下前,我曾在这县城里的牙行待过一段时间。”
牙行既然存在,买卖下人既然也存在,那么出身牙行也没什么丢脸的。
田嬷嬷道:“你说的是这位周婆子啊,年前我家宜人从牙行找来的,据说是宫里出来的,规矩好,所以宜人聘了她来教府里的哥儿小姐规矩。”熬将军是寒门出身,熬蒋氏也是农村来的,自然不懂什么规矩,但是现在熬将军成了五品的游击将军,家里的孩子算是好的出身了,规矩礼仪自然要跟上,所以熬蒋氏去牙行寻人,就寻找了这位周婆子。
莲嬷嬷也没有多问:“原来如此。”
莲嬷嬷从熬将军府上出来,就去寻昆张氏了。昆张氏给酒楼送了十个西兰花,平掌柜又买了两个,还有十八个西兰花,被她推销给另一家酒楼了,推销的理由很现成,这是今年的第一批西兰花,侯府和将军府都吃上了,就算是赶潮流吧,侯府都吃上了,酒楼能不吃吗?
等莲嬷嬷和昆张氏回到点心铺子,那里的西兰花已经卖光了,说起来好笑,多半还是家属房的人买的。
家属房的人现在很推崇杨海燕铺子里的东西。
一个西兰花三个铜板,能做两顿了,也就比一般的蔬菜贵半文钱,但是比起冬日里两文钱一斤的白菜萝卜,那还是便宜的。而且是新鲜品种,谁不想图个鲜,说出去也有面子。
家属房的人嘛,都会比较。
见莲嬷嬷和昆张氏来了,杨海燕便问:“怎么样了?”
莲嬷嬷抱来两匹布:“这是世子夫人送的,说是京城的新花样。”她把侯府和将军府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对了太太,老奴在将军府见着一熟人了。”
杨海燕好奇:“是你前头主家的人?”
莲嬷嬷忙道:“不是,是当日在牙行里,太太买下老奴时见过的熟人。就是那位从宫里出来的婆子,太太可还记得?”
杨海燕怎么可能忘记那位,只是她不解:“那位婆子在熬将军府里?”
莲嬷嬷道:“是,田嬷嬷说,是年前将军家的宜人从牙行找来教姑娘哥儿规矩的。”
杨海燕觉得这大概就是天意,小说里,那位婆子进了韩家,可和熬将军府也有间接的关联,毕竟小说里的熬将军也会那位皇子的人。而现在,那位皇子进了熬将军府里,虽然和韩臻、杨大花看似没有关系了,可是之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杨海燕听过,也没纠结这件事,反正心里有个底就好了。接着,又问了昆张氏西兰花的事情。听到她说了经过,杨海燕觉得昆张氏也挺聪明的,会借侯府和将军府的名声。不过:“往后尽量不要借侯府和熬将军府的势。”不然传到对方耳朵里,会让人觉得自己欠他们一份情似的。
昆张氏:“是。”
今天的西兰花一共卖出去八十个,收了两百四十文。八百株的西兰花,每株有两三个,也有两千多个,能挣六两银子,不错不错。
到了下午,杨海燕在家里休息的时候,昆张氏带着一个陌生的小厮模样的人来了。
昆张氏道:“太太,这是县城酒楼来的,是丰收酒楼掌柜的侄子,他是来订西兰花的。”
小厮:“小人见过太太,今日太太家的西兰花收到客人的一致喜爱,所以小人来给太太谈西兰花的生意。”
杨海燕道:“原来如此,小掌柜请坐,嬷嬷上茶。”
小厮赶忙道:“不敢不敢。”不过小掌柜这个称呼还是挺给他面子的。
杨海燕笑道:“小掌柜不用客气,说起来,我庄园里还有其他的品种,都是用游商的种子培育出来的,我瞧着也就下个月,基本可以丰收了,不知道贵家酒楼对别的品种有没有兴趣。”
小厮道:“自然是有的,太太如果有新的菜品,送来就是。”酒楼如果一直没有新鲜的吃食,生意就会下降。今天中午推出的西兰花炒肉片,算是一道新鲜的吃食,主要是大家没有吃过西兰花,觉得稀奇,而且价格也实惠。酒楼的菜量不多,一个西兰花他们可以炒五盘子了,利润可高呢。
而且,县城里有钱人多,对他们来说,吃的就是个新鲜,至于是什么东西,蔬菜不蔬菜的,根本不重要。
杨海燕道:“那好,等下个月,有新鲜蔬菜上来了,我便叫张氏送来。”
小厮:“谢谢太太,那从明日开始,还请太太每天为我们提供二十个西兰花。”
杨海燕道:“好。每天早上一摘下来,就给你们送来。”反正昆张氏每天都要给平掌柜送点心,送西兰花还真是顺道的。“小掌柜,贵家酒楼收鸡蛋和鸭蛋吗?我的庄子里也养了不少的鸡和鸭。”
小厮:“酒楼里有专门采办鸡蛋的农家,这个我还得问问我大伯。”
杨海燕:“那就麻烦小掌柜了。”
小厮:“不客气。秦太太,我大伯还希望,县城里酒楼里能卖西兰花的,只我们一家酒楼。”
杨海燕沉思了一会儿:“如果只你们一家酒楼卖西兰花的话,那我庄子里卖不出去的西兰花坏了怎么办?”其实西兰花在地里多长几天也不会有事,但是既然酒楼想垄断,那价格就不同了。
小厮问:“秦太太有什么主意?”小厮平日里跟着他大伯掌柜也见过不少人,所以并不像一般的小厮畏畏缩缩的。
杨海燕笑了笑:“我也想和贵家酒楼做长长久久的生意,既然西兰花不提供给其他酒楼了,那往后我每个西兰花收你们四文钱。”
小厮来的时候,就得了大伯的吩咐,所以这个价钱在预料之内,不过是比平时多了一文钱。于是这笔生意,就这样谈妥了。
第69章
待小厮离开后, 杨海燕让洪叔给牛大传个话,以后每天送五十个西兰花过来,顺带的, 当天的鸡蛋也可以送过来。
第二天
牛大长子背着一背篓五十个西兰花和十四个鸡蛋来铺子里了。
杨海燕对范婶道:“以后宅子里的鸡蛋不用采购了, 每天早上来铺子里取, 一天四个鸡蛋, 余下的十来个放在铺子里卖。”
昆张氏听了, 忍不住道:“太太,每天能卖我两个吗?”她想每天给儿子和男人都补一个鸡蛋。
杨海燕一听:“外面在买鸡蛋一文钱一个,你如果每天要两个的话, 我收你两文钱三个,怎么样?”
昆张氏一听,忙道:“谢谢太太。”
杨海燕笑道:“你还年轻呢,咱们女人也要补身体, 可别光顾着男人和孩子,到时候自己的身体差了,男人和孩子说不定就变成别人的了。”这话不中听, 却在理。
难道自己年纪轻轻的去了, 男人还能守着你?
昆张氏自从跟了杨海燕之后, 见识过这位年轻太太的厉害, 对她的话也是能听得进去的,现在太太两文钱卖她三个鸡蛋,还有一个可不就是特意给她的吗?所以, 昆张氏欣欣然然的接受了, 每天拿一个鸡蛋给自己补身体。
不过,这话不仅仅是昆张氏听进去了,就是莲嬷嬷等人也听进去了。
洪婶趁机道:“太太, 我也想买鸡蛋。”
杨海燕:“也来两文钱三个?”刚好一家子。
洪婶点点头,又有点不好意思,怕杨海燕以为她趁机占便宜。
莲嬷嬷道:“老奴没有孩子,一辈子存着钱也派不上用场,以后每天一个鸡蛋,给自己补身体。”
范婶想了想,她有个女儿,有机会自然是要找的,可是也不能在找到女儿前,就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以前每天有一碗羊奶补身体,不用鸡蛋了。可是现在接了县城点心铺子的单子,每天的就没有多余的羊奶给她们喝了,所以她也道:“我也想要每天一个鸡蛋。”
杨海燕算了一下:“那这往后每天给的鸡蛋也不用卖了,到时候直接拿到千夫宅子就是了。昆队长家的以后发月例的时候,每个月扣六十文的鸡蛋钱。洪婶你家每个月发月例的时候,也要扣六十文的鸡蛋钱。至于范婶和莲嬷嬷,以后每个月扣二十文的鸡蛋钱。”
昆张氏等人道:“是。”
杨海燕想了想,回头问问余婶,不知道她要不要鸡蛋。目前只有十五只母鸡下鸡蛋,每天的鸡蛋家里人“分赃”了,等小鸡长大后,鸡蛋就多了。说不定其他私卫的家眷也会要。
对昆张氏等人来说,外面买一文钱一个鸡蛋,每天三个的话,一个月要九十文,但是在主家买的话,一个月六十文,可不就是划算吗?
西兰花的生意很稳定,牛大每天送五十个西兰花,二十个送去县城,三十个留在镇上。镇上有两百来户人家,加上家属房的几百户,所以三十个西兰花还是卖的很快的。
不过每隔一天,都会往侯府和将军府送西兰花,是那边来打招呼的。
在西兰花稳当的生意里,迎来了七月底秦放的生辰。
秦放这个月是上夜值的,有时候白天一大早的会回来,在家里睡一觉,吃了晚饭再走,有时候则晚上事情多太累了,白天就不回来了。
比如今天,秦放就没有回来。
杨海燕在厨房里给他做生日蛋糕,做好了生日蛋糕,又做了一碗长寿面。她做的长寿面嚼劲足,嚼劲足的长寿面不容易糊,再加上马车送去,比去年杨海燕刚穿书时的步行快。
杨海燕把蛋糕和长寿面装好:“嬷嬷,我去一趟军营,家里你照看着点。”
莲嬷嬷道:“您放心吧。”
杨海燕把东西放好,然后上了马车,人才上去,就听到一道声音传来:“秦太太……秦太太救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