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做错了什么 第52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女配 爽文 快穿 穿越重生

  贾修文见他似乎有难言之隐的样子,善解人意地说:“时候不早了,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寇兄和嫂子头一次到我府上做客,一定要给我个做东的机会。咱们先吃饭吧,边吃边聊!”

  这话正合寇正元意,他能边吃饭边想想怎么开口。

  三人移架去了饭厅。

  “我让人先上了一些点心,你们先垫垫肚子,我失陪一下!”贾修文寻了个借口走人。

  等出了饭厅,他召来心腹牛三,低声道:“去查查怎么回事?”

  牛三望了饭厅的方向一眼,低声道:“公子,是查寇公子吗?”

  “不是他还有谁?你没看他今天那身衣服不合身吗?又旧又小,还有齐晶晶,衣服上也褶皱,神情憔悴,身上没有任何珠钗配饰,定然是有事发生。”贾修文笃定地说。

  他虽然不学无术,可架不住观察力惊人,打照面的时候就瞧出了寇正元的不对劲儿。

  本来以为寇正元会自己说的,谁知他一直吞吞吐吐。

  牛三连忙谄媚地说:“公子英明!”

  贾修文白了他一眼:“你当谁都是你,长了个猪脑子。”

  牛三摸了摸脑袋,嘿嘿直笑,一副傻兮兮的模样。

  贾修文推开他:“行了,赶紧去交代我让你办的事,这顿饭吃完之前,我要知道发生了什么!”

  “好嘞!”牛三屁颠颠地跑了。

  贾修文理了一下身上的锦衣,摇着圆润的身体,笑呵呵地回到了饭厅:“让寇兄久等了!”

  这顿饭,贾修文和寇正元两人胡吹,畅想明年高中的美好愿景,举杯推盏,好不热闹。

  齐晶晶安静地坐在一旁,小口小口地吃着菜,看到寇正元一杯接一杯,有些担忧他喝多了,可在外人面前,她又怕折了他的面子,只能忍着,一顿饭吃得齐晶晶很是煎熬。

  快吃完的时候,牛三跑到门口说:“公子,贾管家求见!”

  贾修文放下了酒杯,笑道:“寇兄,失陪一下。”

  寇正元摆手:“无妨,贾公子自便!”

  等人走后,齐晶晶连忙劝道:“相公,你已经喝了很多了,别喝了!”

  寇正元大着舌头推开她:“喝,我跟贾弟难得一聚,今儿喝个痛快,你别管。”

  齐晶晶抿了抿唇,担忧地看着他:“你们已经喝了很多了,吃点东西吧!”

  寇正元抬起被酒水熏红的眼睛,看着齐晶晶:“你懂什么?贾弟如此热情,不喝,岂不是辜负了贾弟的一番美意!”

  “寇兄说得好,咱们今天不醉不归!”贾修文回来就听到这话,大笑,又让人上了一壶酒。

  两人你来我往,很快一壶酒又见底了。两人都喝得醉醺醺的,寇正元更是不胜酒力,趴在了桌子上。

  贾修文稍微好点,打了个酒咯,大着舌头说:“来人啊,帮忙将我寇兄和嫂子送到客房休息!”

  然后又撑着桌子,摇摇欲坠地对齐晶晶说:“嫂子,你带寇兄去休息,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下人。寇兄身上沾了不少酒,我让人给你们送身新的衣服过来。”

  没想到这人倒是比以前长进了许多。齐晶晶诧异地看了贾修文一眼,客客气气地说:“谢谢贾公子!”

  “应该的,应该的……”贾修文摆了摆手,示意下人去帮忙。

  旁边伺候的丫鬟连忙上去帮忙,跟齐晶晶一人扶着寇正元的一边胳膊,将其带到了客房。

  贾修文在后面望着齐晶晶窈窕的身姿和温婉动人的气质,忍不住舔了舔唇,舍不得眨一下眼。

  牛三知自家公子心意,嘿嘿笑道:“公子,要不要小的去将齐小娘子引出来?”

  “胡说八道,那是我嫂子!”贾修文踹了他一脚。

  牛三一副吃痛的样子,嘴上却笑嘻嘻的:“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要我说啊,这齐姑娘真是不长眼睛,看上这么个绣花枕头,除了长得白一点,这小白脸哪里比得过公子半根指头!”

  “你小子倒是挺懂!”贾修文白了他一眼,倒是没纠正他的话。

  齐晶晶将寇正元扶回了屋,替他脱掉鞋袜和那身不合适的外衫,又打来温水亲自给他擦了擦脸,伺候他歇下后,方松了口气。

  等丫鬟将木盆毛巾端出去后,齐晶晶看寇正元一时半会不会醒,拿出了上午在绣坊卖的针线,坐在窗前,背对着床榻,绣起了手帕。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沉浸在绣活中时,她那位原本应该因为醉酒昏昏欲睡的丈夫却睁开了眼。

  ——

  许殊又花了整整一天,勉强将码头的账目对了一遍。

  玉州城外的码头是大运河的必经之路。当初,河运还不发达,玉州城也是个小城,齐家一位先祖目光长远,筹巨资花了整整五年在荒凉的河边修建了一座码头。

  最初,只是辐射附近几座城市的河上运输,并不起眼,但自从六十年前,朝廷征集工匠农民挖通了大运河京河段,将长达一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全线疏通,从此更廉价、更便捷的河运成了南北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贸易方式。玉州城借着河运一跃成为一座商业极为发达的城市,而齐家也随着河运的兴盛更加地旺盛起来,成为玉州城首屈一指的富户!

  如今每年多达上千支船队会在城外的码头停靠,装卸货物,休息,托运货物等等,让整个码头极为热闹,已经形成了一座小镇。

  码头每日的流水高达数页,许殊放下算盘,看了看自己抄出来的重点,账目略有出入,不过并不大。

  她也不打算追究,毕竟水至清则无鱼,只要底下的人好好干活,别越过线就行。

  账目上并无奇怪的地方,难道是她找错了方向?

  许殊沉吟片刻后对小兰说:“你去通知一下齐管家,明日上午,我要去码头看看,让他准备一下!”

  “好!”小兰点头,连忙下去交代许殊办的事。

  过了一会儿,她回来道:“夫人,齐管家已经安排妥当。”

  许殊点头表示知道了。

  小兰又将另外一物递了上来。

  许殊抬头看了她一眼:“这是什么?”

  “夫人,你昨日让齐管家安排人跟着姑娘和寇公子,将他们每日去了何地,做了什么都如实记录下来。这是今天的,姑娘跟寇公子上午巳时三刻到了贾府便一直没出来。”小兰解释道。

  许殊接过纸一看,将寇正元和齐晶晶一天的行程记了个一清二楚。目前两人已在贾府呆了三个时辰左右,眼看天就要黑了,他们身上没钱,也没别的去处,现在还没出来,看来今晚是打定主意要蹭住贾府了。

  “知道了,让人继续盯着。”许殊说着将纸条丢进了香炉里。

  小兰见许殊似乎不打算管的样子,很是苦恼:“夫人,要不要咱们去贾府打个招呼?”

  许殊放下算盘,笑看着她:“小兰,我知道你跟晶晶一起长大,情同姐妹,很关心她,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可……那贾公子就不是个好人,坏了姑娘的名声怎么办?”小兰还是忍不住担忧。

  许殊理解,封建社会嘛,将妇女的名节、贞洁看得无比大,丈夫英年早逝,女人年纪轻轻守一辈子的寡官府还会给发贞节牌坊,是极为光荣的事,有的地方甚至有为了拿贞洁牌坊悄悄杀死寡妇的。

  既然这么光荣,男人死了老婆怎么不为妻子守着呢?也给男人发一座贞洁牌坊嘛!

  反正许殊是看不上这些陋习的,她不甚在意地说:“坏了便坏了,还有齐家养她,怕甚!”

  小兰瞠目结舌,怎么也没想到夫人会这么说。

  许殊却低下了头,看着码头的账目出神,顿了一会儿,她交代:“请齐管家来一趟,我有点事要跟他商量。”

  小兰只的退了出去。

  不一会儿齐管家便到了。他是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他家世代都是齐府的管家,对齐家忠心耿耿。

  许殊笑着说:“齐管家,请坐。今日将你叫来,是有一事要跟你商量!”

  齐管家忙点头:“夫人,你吩咐。”

  许殊扣上了账本,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刚才看过了,自从大运河全线疏通后,我们齐家依靠码头积攒了不少家底。可人这辈子,只有一张嘴,一双脚,吃穿用度总归只有那么多。如今到了小的这一辈,主家仅有晶晶一人,消耗更少。所以我想,咱们何不拿一部分钱出来做些善事,就当给咱们齐府祈福了,祈愿菩萨保佑,咱们齐府下一辈能人丁兴旺,子孙成器!”

  做善事是不少富户的常规操作,往日遇到灾荒年,齐府也会联合其他大户一起在城外施粥行善。

  不过今年风调雨顺,没有灾民。齐管家只能想到别处:“夫人的意思是建桥修路吗?”

  这也是乡绅富户做善事的一种方式,方便乡里,惠及宗族,还能有个好口碑。

  许殊摇头,建桥修路有什么用,就修那么一段,方便是方便一点,但于宗族命运、家国命运都没任何的改变,要干就干更有用的嘛。

  “我的意思是建学堂,资助书院!”许殊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齐管家诧异地看着她:“夫人怎么想起弄这个?”

  这个方式太新鲜了,便是看好某一位学子,也顶多是单独资助对方,提前下注,没听说哪家直接建学堂的。

  许殊理顺了思路,慢悠悠地解释道:“看了那陆明泽的经历后,我便生出了这种想法。穷苦人家,求学太难了,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就当结个善缘。”

  陆明泽这样的才是贫困学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嘛。人穷志不穷,放得下身段,不打肿脸充胖子,对同窗也有友爱之心。

  齐管家对陆明泽的印象也很好:“夫人所言甚是。不过夫人何不单独资助陆公子?”

  许殊笑道:“单独资助,稍有不慎会伤了人的自尊,而且也容易给人携恩以报的印象。不若直接资助书院,给夫子们束脩,如此一来能惠及更多的人,也能结更多的善缘。”

  万一以后这里面哪个学子高中了呢?科举考试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内,既是投资,当然要广撒网了,反正一个是放一群也是放,只有里面中一个两个,齐家就不亏。

  而且还能因此赢得城里读书人的感恩和拥护。可别小瞧这些读书人,古代读书人地位极高,师生同窗同乡各种关系又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赢得了他们的好感,日后若齐家真遇到什么坎儿,这些人联名上书,对齐家来说也不啻为一份希望。

  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干嘛不做。

  “夫人考虑得甚为周全。”齐管家佩服地说,“书院还好,咱们直接跟院长联系便成,可是学堂就比较麻烦了,大户人家有自己开设小学堂的,还有一些屡次不中的秀才老爷自己开学堂,整个玉州城加起来应有好几十家学堂。而且大户人家的学堂也不缺银子。”

  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多,可现在的学堂属于私塾,人并不多,一个学堂顶多也就有十几个学生罢了,几十个的都很少。这么算下来,全城也不过几百上千读书的年轻人和孩子,而整个玉州城及其管辖的乡下,加起来可是有好几十万人。

  可见这个时代的读书识字率有多低。没文化,没知识是愚昧无知和思想落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许殊觉得更有必要开设学堂了。

  她说:“这个简单,咱们跟其他的学堂并不冲突,他们办他们的,咱们办咱们的,彼此都不影响到对方。你找一块空地,最好在城门内外不远处,地方找好后,我去看看,回头我画个图给你,照图上建便是。以后齐氏族人,无论男女,只要到了启蒙年龄,都可到学堂念书识字。同时,学堂也对外开放,全城及乡下孩子,愿意送孩子过来念书的,咱们都分文不取,但学习用具和生活自理!”

  如果提供午饭和学习资料,负担太重难以持久,而且会有人为了笔墨纸砚和免费的饭就将孩子送过来。

  她是开办学堂,不是开办善堂。

  这个时代,几岁大的孩子都要帮忙干活了,算是一个小劳动力。即便学堂免费,若不是真心求学,父母也不会将孩子送过来,如此一来就能筛选掉大批混日子的,留下真心想念书的。

  这样既能帮助了穷苦百姓,同时也能在玉州城结下广大的善缘。时日一长,便是知府想动齐家也要掂量掂量,不然齐家倒台了,谁以后还愿意花大把的银子开办免费的学堂,他们岂不是没学上了?这便是将普罗大众的利益跟齐家的荣辱兴衰绑在了一起。

  毕竟读书是这个时代普通人改变命运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就算考不上秀才举人,识了字,进城做个账房先生对农家子弟来说也是改变命运了。没了免费的学堂,绝大部分人都是念不起书的。

  齐管家觉得许殊这想法有些天方夜谭了:“夫人,这男女同堂怕是不妥。还有免费学堂,怕是有不少人回来,得建多大的房子才够啊?”

  许殊笑道:“有何不妥?将学堂孩子的年龄限制一下便是,只招收五岁到十二岁的孩童,超过这个年龄段的便不收了,你若还有顾虑,咱们可以将姑娘们跟男孩子分开。至于房子,咱们家有的是地,建学堂的地总不缺。”

  好像一切到了夫人口中便成了很简单的事。齐管家见许殊心意已决,便不再劝:“是,夫人,那小的明日便去看地,晚些时候再来跟夫人汇报!”

  许殊含笑点头:“好的。”

  ——

  寇正元完全不知道许殊暗戳戳地准备搞了一票大的。

  他还在愁读书的事,下个月的束脩就要他自己出了。可他上哪儿拿这笔钱去?总不能念书还问贾修文要钱吧?寇正元的自尊心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