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似乎跟邑伊县指挥使关系非常好。
要知道之前王知县在的时候,也就跟邑伊县指挥使是个同僚关系,文官武官不亲近可太正常了。
唯独程知县不同,恨不得文武官亲如一家。
而谢阁老则在处理柴力,严庆云传来的消息。
现在的谢阁老手里有不少人可以用,做起事自然得心应手,虽然没那么多时间钓鱼养兰,可明显更精神了。
不愧是阁老,工作让他快乐。
在纪彬看来,自然是谢阁老忙点好,忙点就意味着一件事,意味着马上要收拾兴华府了!
到时候兴华府事变,他就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在纪宅里看戏。
反正家里囤积的物件是绝对够用。
躲一两个月,事情也就结束。
他这宅子,作用可大了。
就在纪彬觉得最好完全准备的时候,程知县趁着夜色匆匆赶来。
不过程知县过来很正常,他经常在晚上的时候,带着谢建宝一起来找谢阁老,明显是有事商议。
跟之前一样,一遇到这种事,纪彬自然回避,离开有为院回主院休息。
可这次程知县却看看纪彬,又看看谢阁老,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纪彬,这次恐怕你也要留下。”程知县这么一说,大家都看向他。
而谢建宝也是目光呆滞,明显是听到什么令人震惊的消息。
纪彬心下不好,只好暂且留下。
只听程知县道:“今日收到两份文书,一封是圣人恩典,另一份是太子文书。”
圣人?太子?
怎么一起发消息过来?
“圣人说,兴华府内乱不断,特给谢老恩典,让他回京闭门思过,赦□□放罪责。”
等等。
圣人什么意思?
知道兴华府很乱,所以让谢阁老回汴京?
这是什么情况?
圣人说得不明不白,还好有太子的密信作为解释。
也就是讲,圣人看见谢建宝那封信之后,气得要死,自然要派巡察使调查兴华府内情。
等这事吩咐下去之后,圣人又问了句:“谢维是不是在兴华府?”
众人一惊,只能说是。
原本以为圣人发现其中猫腻,谁知道圣人只道:“他谢维吃得了那个苦?也两年了,召回来,回来闭门思过。”
啊?!
当时别说谢大人了,就连太子都有些震惊。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知说什么好。
到底是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臣子,知道兴华府不对劲,圣人竟然能想到谢老,谢大人一时不知道是感激还是无奈。
感激是因为,圣人还能想到他爹。
无奈的是,突然把他爹召回京。
那兴华府怎么办?!
处理兴华府的乱子,还需要他爹主事啊。
可太子当机立断,立刻带着众人跪谢皇恩,感念圣人恩德。
说到这,程知县看了眼纪彬,开口道:“太子说,谢老突然被召回京已成定局,不可更改。”
“以后兴华府的局势,全交由你指挥。”
“武在我。”
“文在你。”
????
纪彬满头问号。
说好的自己等着谢阁老跟程知县收拾兴华府呢。
说好的可以作壁上观呢???
第109章
纪彬看着太子亲笔给他写的信。
大意就是,治在人思,眷从天至,忧惧弗宁,授以文武巴拉巴拉。
唯尔可肃清兴华,定养民之道。
治理要靠人,也靠天,所以我很担心,授文武权利给你们。
也只有你能肃清兴华府,还有让百姓安居乐意的好办法。
后面的夸奖就不用提了,什么仁爱,什么纯诚恳恳如也,信义旦旦如也。
还有什么,扬善遏恶等等等等。
反正夸到人都麻了。
他怎么不知道自己那么厉害?
怎么就不知道自己还能管一个兴华府?
不对劲,这很不对劲。
程知县还好,他毕竟还没跟纪彬一起做过事,可谢阁老却是满脸的欣赏。
就跟太子说的一样,有圣人诏书,他是肯定要回汴京的,如果推托不回,岂不是不给圣人面子。
而且谢阁老也有些感慨。
原本以为他那份讥讽诏书会让圣人气很久,没想到不到两年的时间,竟然让他回京了。
他在永义十六年年末出事,十七年初被贬。
现在是永义十八年五月,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还是看在兴华府要乱的份上,所以提前让他回去。
若说不感激,那是假的。
不管当初他为什么跟随圣人,辅佐圣人登基,帮圣人治理国家。
十几年过去,两人自然有些默契在的。
当初他被贬,他不怨恨。
如今被召回去,倒是有些触动。
毕竟还是老臣子,老圣人,竟然在这个时候还顾惜他。
而且圣人都让程知县去寻他了,还给了只有圣人知道的自己“地址”,若是不赶紧回去,立刻在圣人面前痛哭流涕,感激涕零,那他是嫌流放罪名太轻了吧。
他一走,兴华府的局也只能交给纪彬。
当时谢大人担心的就是这一点,好在太子提前谢恩,没让圣人看出异常。
等回了家中,太子就把这份书信写好。
等谢阁老一走,兴华府局势,暗中交给纪彬管理。
就算是程知县也要多听纪彬的。
这话说得委婉,但已经是让纪彬统管全局的意思。
太子都这么说了,程知县肯定听他的。
至于谢建宝,估计会跟谢阁老一起回汴京,他也不能待在这边。
好难。
纪彬已经想哭了。
他的商会刚成立,他还有很多事没做?
纪彬想起刚刚程知县不知所措的样子,原来竟然因为这件事!
估计程知县都不明白,为什么太子要信任一个小货郎啊!
等纪彬沉思了一炷香时间,这才开口:“我还能拒绝吗?”
“兴华府的百姓生活如何,你也知道的。”谢阁老悠悠道,“你家的小厮婢女都是从兴华府出来,他们如今都不怎么敢踏出纪宅一步,你也是知道原因的。”
因为兴华府太苦,给他们所有人留下心理阴影。
若非必要,他府里的小厮婢女,都不会跟外人多说一句话。
就连开门的小厮也是不怎么活泼的。
也就在纪宅的时候还算松快,让他们出去,他们就担心会被卖掉,会回来兴华府。
到底在兴华府经历了什么,才有这么深的阴影。
而像这样的人,在兴华府还有成千上万个。
盐场的灶户,码头的工奴,牙行的皮子。
还有私自买卖的海盐,价格低廉的鱼虾。
明明是块风水宝地,明明有他早就眼馋的码头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