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长兄日常 第145章

作者:明照万里 标签: 升级流 穿越重生

  不过没八卦可听了,林屿遗憾摇头除了作坊。

  两个作坊当时设计时位置就挨的很久,后来过往的客商多了,更是增加了一个共用的办事处,用来商谈订单。平时这个办事处总是热闹非凡人来人往,从来没有停歇。

  林屿路过时看了两眼,不料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正在办事处门口上活动。

  那怎么瞧着有点像何货郎呢?他不是待在翠州好端端的做生意吗?心里疑惑一起,林屿就没忍住慢慢靠近,结果越走越近,听着嗓音也越来越熟悉。

  那个像何货郎的人,正在打听怎么进货肥皂,办事处的人正耐心解释着,因为现在肥皂供不应求,想要提货都是需要提前排号的,来的晚的,能一直排到两个月之后。

  “啊?那怎么办?我好容易跑一趟玄州,还要等这么久?”何货郎傻眼了,二个月他可等不起,有那个时间,他都能来回跑好几趟了。

  办事处表示爱莫能助。

  林屿站在后面,低声说:“我看看预约单。”办事处的人忙不迭站起来,毕恭毕敬的把登记册子递过去。而何货郎扭头一看,眼睛差点脱窗。

  何货郎倒是听过,说林老板去了玄州做生意还赚了大钱,在他的想象中,赚了大钱就能吃一碗倒一碗,财大气粗,可现在的林老板怎么说呢?多了一股气势,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站在他面前只觉得腿肚子转筋,嘴巴都张不开,说话都结巴,让何货郎想起自己头一回在知州大人面前露面的场景。

  “怎么了?何老板不想下订单了?”林屿手里拿着登记册,正在考虑该怎么给何货郎开个后门,结果何货郎反而不开口说话了。

  林屿勾起嘴角,在何货郎面前晃了晃手掌,这才让他反应过来,何货郎倒退两步,从头到脚的打量,“乖乖,这才一年没见,林老板大变样啊!”

  如果走在大街上,何货郎都不敢认的,也就是刚才笑起来,冲淡了这种疏离感。

  有朋自家乡来,别添几分感动,林屿邀请何货郎去作坊里待一会儿,逛一逛。

  何货郎老早就听说了肥皂的名气,毕竟现在是个稀罕货,卖的可贵了!只有有门路的商行才能拿到货,不仅去污能力强,泡沫细腻雪白,洗过还带着香气,正在各户人家之间流行,只要能拿到货,都是抢着要,没有卖不出的。何货郎如今的杂货店越做越大,还逐渐开了分店,有了本钱何货郎当然想要做点别的生意,这才千里迢迢的跑来玄州,打听肥皂的事情。

  这事林屿能做主,老交情了,先带着何货郎去参考厂房验看货品,等到何货郎确定数量后,到时候再托镖局给他带过去。倒不是不给何货郎插队,而是肥皂作坊里真的没有余粮,以前只要做好一批,商行想要拿货大显神通走关系,什么法子都用过,最后不得不祭出预约制度,谁来都是这样,这样才算是勉强稳定下来。

  何货郎千恩万谢,一个劲邀请林屿去吃饭,林屿笑道:“我才是东道主,不该替你洗尘吗?”最后楞是带着人去了最大的酒楼,吃了一顿,兴尽而归。

  如今,西瓜酒以及葡萄酒,都成了玄州的特产,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给亲朋好友们分享着甜蜜的味道。就连不怎么爱喝酒的何货郎,也乐呵呵干掉了半瓶。

  二人选的是酒楼二楼的包间,能够看到街面上的风景,街上还有不少摆摊的小贩,买自家做的小菜,如果有酒楼的客人看上什么小菜,使两个铜钱让他们送上来即可。

  二人也有一年多没见,碰上聊个没完,正说在行头上,突然看到从城门口方向,过来一队车队,马车上盖的严严实实,不知道藏了什么东西。而随行人员个个黑的跟炭差不多,都能去冒充黑人了。

  这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人?

  林屿想了半天,没有那家商行能对上号。如今整个玄州所有来往的商行都要在他面前过目,不至于会有他记不住的商行。

  不过这事不急,既然到了玄州,总有碰面的一天。

  林屿把何货郎在客栈安顿好,径直去了衙门旁边的商务办事处,结果那些人都说完全没有听过有商队到来。

  不过这个谜题,在傍晚时分揭开了,一跨进白老如今住的侧院,他眉飞色舞,激动的难以自控,正在挨个挨个的拥抱那些“黑人”。

  林屿还没理清思绪,白老已经过来熊抱,爆出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找到占城稻了!”

  啊?!林屿瞬间明白了白老的激动,换成他也激动啊。

  这事过去一年多,一直没有动静和消息,林屿想着寻找良种这种事,急也急不来的,耐心十足的候着,没想到一下子惊喜不就来了吗!

  白老也是如此,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一边让人去找信王,一边没忍住就是泪光盈盈。

  “总,总算是找到了!”

  找良种的人倒不是不尽心,而是目标模糊,只听说要朝着南边去,于是一路慢慢的摸着过去,平白耽误了许多时间,也走了好多冤枉路。不过好在最后还是找到了,于是采购了好几车,再一路慢悠悠的送来,这才走了一年多。

  林屿上去验看了种子,米粒比现在的大米短,颗粒小,但是能产量高抗旱以及热带能一年两熟的有点,完全能抵过缺点。

  如果能够全国推广良种,饥馑年也能混个温饱,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播种了也晚了些,但是挡不住白老的热情,他已经让人去开垦良田,准备先种下一批种子作为试验。

  试验种子本来就是需要时间的,林屿倒觉得白老做的挺好。虽然寻良种的人已经在当地看过问过还尝过,但万一挪到本地来水土不服呢?更妥当的办法就是先种了再说,不然先给人希望最后失败空欢喜一场,反而落人埋怨。

  因为播种时间晚,试验田还做了一个对照组,一组是原先的种植法,另外一组是先育种再移植,来看哪一组产量更高。

  再过上几个月,就能知道这种稻子,到底是不是传说中能够亩产两三百的种子。

  地里已经洒下种子,有一些小苗开始冒出头来,嫩绿的颜色,看起来十分瘦弱,谁也想不到未来能长成什么样子。

  信王蹲下摸了一把泥土,也不嫌脏,很有几分老农的架势:“土地肥力不错,旁边也有新挖的储水渠。”

  林屿接话,“温差虽大,但对这种品种影响不大。”

  “以后会变成粮仓吧?”信王的面前,似乎已经出现了谷满仓稻满船的景象。

  而提到粮仓,信王瞬间想起另外一件事来,看如今气氛正好,于是顺势提了出来。

  “当初那项粮仓贪污案子,真相已经查明了。”

  林屿一时没想起到底是哪个案子,静静听着。

  信王继续说:“证据已经让人递交上去,人证物证俱在,而那位虞大人也是焦头烂额力不从心,想来也没有精力阻拦。一家团聚的日子,不远了。”

  他说完这句,林屿才从脑中找到对应的信息,心愿达成,一时竟然喉头梗住,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感谢的话才好。

  信王淡然一笑,“这不是该做的吗?回去好好准备吧。”

  “谢了,师兄。”

  林屿也同样一笑,并且换个一个更加亲近的称呼。

  回到暂住的小院后,林屿突然觉得自己该去买个大院子,并且还要布置成家的模样。

  时间从春来过渡到暑热,然后是收获的秋,地里的稻子压弯了腰,沉甸甸的,一望无垠。

  从南边来几辆普通的马车,普通的青蓬,上面挂了一盏福字灯笼,摇摇晃晃越来越靠近城门,而守在城门口的六人,也越来越激动,眼泪情不自禁留下来。

  终于,终于等到了这天,圆满了.....

  作者有话说:

  作者也圆满了,还差两个番外就完结啦,撒花~

第二百一十章

  每个人的出生新手村都是随机的, 运气好的投胎到富贵繁华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只要勤勤恳恳做事, 最差也能混个温饱,运气不好的投胎到了苦寒酷热地带,就是从年头忙到年尾,还要勒紧腰带, 勉强过日子。以前玄州就是这样的地方, 土地不算肥沃,白天热的要死, 晚上就温度骤降,以至于玄州人民养成了早穿棉袄午穿纱的习惯,以适应气候。

  按理说,这样的地方很少会有外来人口,毕竟日子再差肯定还是留在老家强,最近却迎来了一批“移民”热潮。外地的人前赴后继的往玄州赶。

  “最近, 城里人口变多了啊。”坐在茶摊休息的市民, 听着各地口音, 纳闷的很。

  “哈!你没听说吗?现在知州发布了新政策,招揽人口呢!愿意去作坊做工的,提前预支三个月的月例, 愿意来开垦荒地的, 按人头每个发五亩地, 在二十年内不交税!如果是女子, 还能额外再加一亩地, 送上衙门的良种。”说话的人不住摇头, “咱们怎么就没赶上这好时候呢!”

  “背井离乡的, 肯定得要点利益才能驱动,多半也是没家没落的才愿意过来,换成是你,愿意抛弃现在的一切跑去江南吗?”最早开口的市民挤兑他,“怕是舍不得吧?”

  那人只是嘿嘿直笑。

  “不过衙门说的良种我倒是挺好奇,产量真的那么高吗?”

  “高啊!我小舅子就在衙门搞这个,我还能骗你不成?以前的水稻大约亩产一百二十来斤,新品种差一点都能有二百斤产量,照顾的精心,更是三百都不止,以后说不定米面会降价哩!”真降价,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毕竟衣裳能省,饭却是每天都要吃的,如果能少花钱吃到饱,当然是好事。

  “真的?”那人喜出望外,又有点狐疑,“你别是蒙我吧?”

  “你要是不信,就等着,这几天不是大晴天吗?衙门也贴了告示,让所有人去围观看稻米收获,现场收割现场收割,这总做不了假吧?”

  “真的?”

  “当然是真的,不过,嘿嘿嘿,想要去看也是要走门路的,你,加油!”这人得意的笑着,他因为小舅子的关系,抢破头这才拿到这个机会,当然要炫耀一下。

  不过这样的机会也不是人人都能抢到的,早早就被消息灵通的人选完了。到了收获那天,一大早就有人去围着那片试验田,等着看成果,挤挤挨挨的人群围在外头,等着见证奇迹。

  在焦急的等待中,有个身穿青衣的青年站了出来,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笑意,跟大家伙介绍这些种子的栽种区别,听的众人晕头转向,完全搞不懂这中间的区别。

  不过青年话锋一转,表示这种方法等到实验成功后,会把方法按照批次,一点点告诉所有人。关系到自家饭碗的问题,大家立刻聚精会神瞪大眼,伸长脖子等着看效果。

  马上有一队人成后面出来,挥舞着手里的镰刀,按照着田垄的位置,开始快速的收割起来,人多力量大,一亩地也没花多少时间,就把稻杆放倒,再由人用一种没见过的奇怪车子开始脱粒,最后把所有的谷粒汇聚到一起,上称的时候,所有人都盯着秤杆等着结果。

  看称的老汉揉了三遍眼睛,颤颤巍巍的报数:“一共,一共三百斤!”

  哗,三百!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大部分的谷子了,谁能不心动呢?

  众人灼热的眼神汇聚到那些凌乱散落的谷子上,此刻谷子在他们心中不亚于救人性命的灵丹妙药。有人哭有人闹,甚至还有跪地哭泣的。

  就连负责看称的老汉也没忍住背过身去,揉了揉眼睛。他想起了几十年前,恰逢大旱,贫困的祖辈只能吃树皮啃草根,瘦成皮包骨,硬生生熬下一条命来,也落下不少病根早早去世。

  如今有了良种,以后再也不用饿肚子了!呜呜呜......

  紧接着,就是那些人去衙门排队登记,到时候会随机抽取一些人,让他们领到种子,然后种进自家地里。城内热火朝天讨论着这些话题,人人都在期盼,早点轮到自家。消息先从玄州辐射到临近的城市,再通过商队和亲友间慢慢传到外地去,再后来人人都晓得,有了良种啦。

  玄州地广人稀,最缺的不是土地反而是劳动力,所以传出类似的消息后,不少没田没产的民众,心动了。

  反正也不会更糟,对吧?

  陈二丫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她听说这事,鼓足了勇气带着亲娘,一边问路一边徒步跋涉,靠着一点微薄的积蓄终于赶到了玄州,在看到玄州高大城墙那一刻,差点腿软的倒在路边。

  陈二丫勉强站起来,目的地是到了,但是还没有问清田的事,她还不能倒下,拖动着酸麻的腿脚,准备挪到城门口问清楚。

  等走近才看到,城门口搭着好几处摊子,排了好多好多人,还有人维持秩序,“这边这边,新来的人想要领土地的,这边排队,拿出文书资料来,提前拿在手上!”喊了三遍后才停下,把想要插队的人拉下去。

  陈二丫看出自家娘手脚都没力气,于是把人扶到墙角坐着,自己去排队。排队的也至少有十几个人,陈二丫等着等着,就觉得手脚发麻心脏猛跳,眼冒金星后咚一声,突然就不省人事。

  等她醒过来时,只觉得嘴里甜津津的,一股甜水正顺着喉咙往里留,陈二丫跟着咽下去,这才缓缓张开沉重的眼皮。

  她这是,怎么了?

  “你没吃东西,饿晕了。”

  陈二丫扭头,看到自己半靠在一个天仙样儿的姑娘的怀里,破烂的衣裳把姑娘的水蓝衣裳蹭出几个灰色手掌印,无比醒目,陈二丫脸涨的通红想起来,这衣裳一看就很贵,她怎么赔得起?

  “你现在还晕着,别那么快动作,来,把剩下这点糖水喝完。”姑娘温柔说道。

  陈二丫砸吧嘴回忆那股味道,甜滋滋的,比她们自家的红糖还好喝,红糖放久了发酸,这个糖却是纯正的甜味,陈二丫不舍的推开碗:“给我娘喝,她也没吃东西。”

  “她也有,你看。”

  陈二丫侧头,果然她娘正在狼吞虎咽的喝着糖水,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喝了糖水也有了力气,陈二丫勉强爬起来,跟自己娘靠在一起,千恩万谢的感激恩人。

  “没事,这本来就是我该做的。”蓝衣姑娘笑了笑,“你们先在旁边等一会儿,等轮到你们再去登记。”

  陈二丫又是讲不完的感谢,然后耐心的坐着,伸长脖子去看登记处。

  蓝衣姑娘看出她的焦虑,于是干脆给她解释,迁了户籍后又该怎么去开垦荒地,如何的落户等等,如果有一技之长,还可以顺便做个登记,一旦同行业缺人了,会有人上门来问愿不愿意去做工,什么技艺都没有但是肯吃苦的,还可以去各处作坊应聘,总之在玄州只要肯卖力气,总能寻到一碗饭吃。

  陈二丫不住的点头,把这些信息牢牢记住,打算到时候再商量。

  这时陈二丫才看到,蓝衣姑娘背后还站了一个男子,正含笑的看着她,安静等候。等到蓝衣姑娘说完了,二人这才转到旁边,低声商量着什么,陈二丫能听到几个音节。

  “我觉得,这个地方还缺个休息区,万一再碰到长途跋涉的,可以先喝口热水,然后坐着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