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我靠科举养家 第181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标签: 科举 爽文 穿越重生

  “大人, 这才一半的粮食咋够吃啊?”

  “大人,我家的粮食至多再撑一个月就没有了!”

  一时间,村民们都怨声载道了起来。

  张汉见状,忙敲着铜锣想让他们安静下来, 心道, 自己话都还没有说完呢, 这些人也太心急了些,哪知根本没人搭理他,众人依旧吵个不停。

  周青林正在礼房和书吏们清点着领粮单,今日过来的村民可不少, 就怕忙中出错。所以周青林再三叮嘱众人,让他们发单子时一定要核对仔细。

  书吏们点头, 而后越发认真了起来。

  听到外头的叫嚷声,周青林便道不妙, 他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计, 快步走了出去。

  对于今天发粮食的事,周青林可没有杨县丞和黄主簿想得那么乐观, 以为村民们定会感激县衙另外买了粮食救济送给他们吃。

  对老百姓来说, 官府就是朝廷,朝廷就是官府, 是以他们才懒得管你这粮食是谁发的。

  百姓们只知道今年的救济粮少了,所以肯定要抱怨。

  也所以从昨晚开始他就提着心呢。

  等周青林到了门外时,就看到维持秩序的衙役已经快招架不住了。

  村民们压根就不愿听衙役让他们安静的话,自顾自地大声抱怨着。

  周青林可以肯定,要不是顾忌着这里是县衙, 且老百姓对衙门还心生畏怯, 恐怕早就大闹起来了。

  不过, 看眼下这情形,要是自己不再想法子控制住的话,大闹起来是迟早的事。

  毕竟饿肚子的事,换谁都受不了。

  还有,很多农民起义不就是从饿肚子开始的吗。

  想到前世自己在电视剧里看到百姓们杀狗官开粮仓的场景,周青林心下就是一个咯噔,此时此刻,自己在他们眼里说不定就是如此形象吧。

  所以,一定不能让他们闹起来,不然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想到这里,周青林忙上前夺过张汉手里的铜锣,随后看了看身后,等看到牛三那边正好有张木桌时,他赶忙一个健步就登了上去。

  随后手拿铜锣用力敲了起来,其实根本不用周青林敲,等大伙儿看到,前头突然有个穿着官服的人站到了桌子上,那吵闹的声音立马就停了下来。

  众人都认出这就是县太爷,所以心里还是有些惧怕的,更何况,这还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呢,在目不识丁的农人们眼中,这就是顶天的文曲星了。

  所以他们还是心存敬畏的。

  牛三喜子还有李安,三人好不容易回了神,话说,刚刚他们可被村民们吵闹的情景给吓呆了,生怕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场面。

  好在他们老爷出来了,此时见老爷站到了桌子上,三人赶忙上前扶住了木桌,不让它晃动,以防他们老爷不小心从上头摔下来。

  见众人不再吵嚷,周青林也没耽搁,他朝着几乎站满和广街的村民们大声喊道:“今日本官话不多说,只问你们一句,堂堂七尺男儿,日日辛劳于田中,却依旧不能让家人饱腹,憋屈吗?年年盼着的救济粮,却随时能断供,憋屈吗?咱们南川县的百姓不管走到哪里,都被旁人笑话是穷鬼,憋屈吗?”

  最后这一句,周青林差点喊破了喉咙。

  底下的杨县丞和黄主簿听到这番话后,顿时吓得面如土色。

  这这这知县大人说的话,怎么越听越像怂恿村农们闹事啊。

  而村民们本以为县太爷上了桌,肯定是准备斥责他们的,却不妨对方会说出这番话来。

  听到县太爷说他们是堂堂七尺男儿,众人忍不住挺了挺脊背,可想到自己正如知县老爷说得那样,起早贪黑地里忙上一年,却依旧管不饱媳妇孩子的肚子,于是挺直的脊背又默默地弯了起来,憋屈吗?确实憋屈啊!

  这么想着,就有胆子大的人带头喊出声来,“知县老爷,小的憋屈啊!小的太憋屈了!”

  谁愿意年年指着救济粮过活啊,更何况,每年发的这点救济粮也只够吊命而已。家里的孩子每天就没有不喊饿的时候,自己这个当爹的只能束手无策啊。可无论怎么种,地里的粮食就是丰收不了,你说憋不憋屈。

  有人开口,跟着附和的人就多了起来,众人纷纷述说着心中的不甘,县衙门口又吵闹了起来。

  周青林抬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这回村民们并没像先前那般依旧吵嚷个不停,而是立马收了声,一个个的眼睛都盯着站在木桌上的人儿。

  “知道憋屈就行,老话说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咱们有手有脚的为何要让人接济,所以这次本官让大家过来县衙,除了领粮食,最重要的就是给你们发放高产的粮种,种下之后,就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高产粮种?

  “哄”的一声,和广街如炸开了雷一般,听到“高产粮种”四个字,村民们顿时激动的不行,同时又有些不敢相信,激动,那是因为有了高产粮种后,他们的日子终于有了盼头,再也不用饿肚子了,而不敢相信,则是因为祖祖辈辈种地这么多年,他们却从未听说过有高产粮种啊。

  所以激动村民很想看看新粮种的真面目。

  而周青林并没有让大家失望,李安听到老爷的吩咐后,就快步去内堂把玉米和红薯拿了过来。

  等种地多年的老农们,看到知县大人手上举着的红薯和黄灿灿的玉米时,一个个眼睛睁得老大。

  这就是高产粮种吗?

  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啊?

  还有,说是高产粮种,不知道到底能亩产多少。

  周青林自然知道村民们的心中所想,是以,他挨个介绍起手里的粮种来,“这是红薯,味道甜糯可口,非常好吃,至于亩产量,最少在一千五百斤左右。”

  一千五百斤?

  老天,这怎么可能!

  稻谷每亩才四、五百斤呢!

  不可信,绝对不可信。

  现场又不平静了起来,村民们纷纷摇着头,觉得知县大人的话不可信。

  周青林又敲了敲手里的铜锣,而后说道:“亩产一千五百斤并非本官诓骗大家,早在去年的时候,本官就已试种过了,所以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们,一千五百斤,只多不少,且红薯一年可以种上两季,而玉米也一样。”

  说着,周青林举起玉米棒子说道:“这就是玉米,吃着也是甜口的,它的亩产量在一千斤左右,一年也能种上两季,最最重要的是,玉米和红薯不挑地,只要有土的地方都能种,且耐干旱,不怕高温。”

  这时人群中有人高喊,“大人,小的可以开荒地种红薯和玉米吗?”

  这话简直问到了周青林的心里,南川百姓之所以吃不饱饭,还不是因为可供种稻谷的田地太少所致,而旱地除了种豆子,其他作物根本不适宜种。

  如今有了不挑地,且又耐干旱的粮种,那些荒地自然可以开出来种了。

  周青林笑道:“当然可以,不过眼下已是红薯育苗的时候,你们可以先育苗,然后再开荒,这样等红薯苗长出来后,就可以直接插种到新开的荒地里了。至于玉米,下月初前就必须得播种了,不然等收了第一茬玉米,想再种第二茬的话就有些晚了。”

  “大人,那小的家里的田还可以继续种稻谷吗?”问这话的依旧是方才那个村民。

  “当然能,不过本官给你们的建议就是,想种稻谷的人家,最多种上一亩就好了,因为......”

  周青林朝众人看了看,“因为今年的玉米和红薯肯定能卖上不少银子,要是种得太少了,本官怕你们后悔。”

  村民们纳闷,没明白知县大人说的卖银子是个什么意思。

  可周青林并未解释太多,他还是言尽于此吧,听不听就是他们的事了。

  周青林觉得自己的喉咙都快冒烟了,可想到还有话要叮嘱,于是又朝众人喊到:“这是咱们南川县独一份的粮种,其他州县并没有,所以领回去之后,希望大家都能好好育苗和好好播种,本官希望,从今年开始,咱们南川县的百姓就不用再饿肚子了,大家明白了吗?”

  “明白了!”村民们异口同声。

  在场村民们的想法就是,反正辛辛苦苦种稻谷还是吃不上饱饭,不如就试着种种玉米和红薯吧。

  说不定真如知县大人所说的,再也不用挨饿了呢。

  “大人,新开出来的荒地要交粮税吗?”

  “演讲完毕”的周青林正准备从桌上下来,就听到人群中有人高声问了这么一句。

  他转头朝前面望去,可并没找到问话之人,许是知道这个问题犀利,所以等问过之后,对方就躲起来了吧。

  看到所有人都齐齐朝自己看,很明显大家都在等他这个知县大人回答方才的问题。

  往常开的荒地都是可以免赋税三年的,可今儿个知县大人并未提起,所以村民们都着急啊。

  周青林是知道红薯的亩产收成的,所以他才不会说荒地免税的事呢。

  再说地方税赋除了上交国库的那部分,剩下来的便可以用于南川县的建设,所以税是一定要收的。

  不过也不能盲目的收。

  想了想,周青林说道:“新开的荒地如果是用于种稻谷的话,那么该块荒地免税三年。要是该地种的是红薯或者玉米,那么等红薯亩产达四千斤,玉米亩产达一千两百斤时,再开始收税。”

  四千斤?

  众人一听,忍不住都哈哈大笑了起来,亩产四千斤肯定不可能,所以知县大人说这话,肯定就是不用交税的意思啦?

  嗯嗯,一定就是这样,村民们纷纷点头表示知晓了。

  心里还想着,没想到县太爷说话不但幽默,还如此的平易近人。

  说好了事儿,接下来便是领粮食和粮种了。

  每个村由里正带着排成一队,而后跟随衙役去礼房拿领粮单子,接着再去牛三他们那里学如何种植新粮,最后再拿单子领了粮食和粮种回家。

  村民们学的非常认真,有好些人甚至从上午待到了下午,就为了能多听几遍种新粮的方法。

  周青林告知村民们,种粮途中如若有不懂的地方,尽管过来问询便是。

  另外,在新粮成熟之前,衙门每个月都会派人前往各个村里指导种粮事宜,周青林让大家无须担忧。

  村民们听后,自是感激万分的。

  ......

  忙忙碌碌半个月,总算把所有粮种都发放了下去。

  这途中还发生了一件红薯亩产量差点穿帮的事,其实已经穿帮了,只不过当时没人相信而已。

  那日新露湾的村民过来领粮种,看到新粮种就是先前周老爷种的药材时,大伙儿都惊呆了,等看到牛三他们几个,更是脑袋晕的云里雾里,心道,怎么种药材的伙计跑到县衙里做活来了。

  大家正纳闷着呢,结果就看到一身官袍的周老爷走了出来。

  众人傻眼,这这这周老爷怎么穿着县太爷的官服啊。

  随后反应过来,这周老爷怕就是县太爷本爷了。

  想明白后,大家当下跪地磕起头来。

  等轮到他们领粮种时,村民们更是激动地嚷嚷,这红薯自己可是种出四千多斤一亩呢。

  周青林听后,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想到先前自己压低亩产量时,怎么把新露湾这帮村民给忘了,要知道他们可是已经参与过种植的,对红薯亩产量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自己先前的谎言这下肯定要被戳破了,周青林恨不得捂脸。

  哪知现场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不管新露湾村民们怎么说,旁人压根就不相信。

  亩产四千多斤,怎么可能,这帮人怕是在做白日梦吧。

  ......

  到了月底的时候,李煜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依旧是半夜时分,陪着一起过来的仍是伍侍卫来着。

  两个多月不见,周青林觉得自己的学生好像又长高了,他上前量了量,嗯,已经到自己肩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