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的青云路 第144章

作者:听金坎 标签: 科举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徐世子,你别那么凶嘛,蔡老爷不过是问出大家的想法。”

  江云康微笑着道,“在座的各位,也都明白,现在北狄和历朝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放开大路,也不许商人们从北狄倒买倒卖。”

  江云康还没说完,就有心急的人插话,“这个不行,那个不许,江大人难道要我们都饿死吗?”

  “你别着急,我话还没说完。”

  江云康轻轻挑眉,“用不了几日,永平城的商贸,就会和临兴关连接。不论是绸缎首饰,还是粮食细盐,都会从新余陆陆续续送来。”

  听到细盐时,好多人的眸光都亮了点。能有细盐来,往后能挣的钱,可就多了。

  “不过呢,为了防止细作,每个商贩买卖的物品,都需要去府衙登记造册。”江云康说到这里时,看到不少人又皱眉,但他接下家话头一转,立马有看到许多人的笑脸。

  “我也知道,永平城久经战乱,现在大家伙过得都不容易。我已经向皇上请示,帮大家减免第一年的税收,第二年税收减半。”

  第一年不用交税,加上细盐要来永平城,这对商人来说,是天大的诱惑摆在他们面前。

  不仅汉人商贩疯狂心动,一些北狄的商贩也有些想法了。

  蔡泽远自己,也颇为心动,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不过江大人,细盐这种东西,若是大家都能买到,是不是就乱了?不如选个人出来当盐商,也能帮盐司减轻任务,您觉得呢?”

  但凡能接手细盐生意,日进斗金,蔡泽远觉得都不是梦。

  “你说得对。”江云康若有所思地想了会,“不过眼下我对众人都不熟悉,还得看看日后情况。蔡会长,你说是吧?”

  “啊,是的是的。”蔡泽远听到江云康没马上指派他管细盐,多少有点失望。

  江云康一眼看穿蔡泽远的心思,从蔡泽远身上收回视线后,又看着北狄那几个商贩道,“同样的,我也知道有些人心不在历朝,想要离开永平城的人,我也不会拦着。”

  “不过……”江云康收起笑容,加重语气道,“不过一旦离开的,往后就再也不能回来。”

  对于大部分人,给了甜头,便能吸引他们留下。

  但还是有一些人,就算把金山银山给他们,也不会想历朝好。

  江云康也不用所有人都留在永平城,有些倔强的北狄人,走了比留下的要好。

  与其一开始威压,倒不如先礼后兵,往后也不会落下一个残暴的名声。

  为官者,最重要的就是官声。

  若是官声不好,不仅会给永平城留下隐患,还会牵连到江云康自己,

  今日来蔡府,江云康和徐放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把该说完的话说了,二人便起身告辞。

  蔡泽远见江云康这就要走,他准备了许多话,谋划了好几日的策略都没用,忙追上去挽留江云康和徐放。

  “蔡会长就不用那么客气,我们的想法已经说完,剩下的时间,还是你们自个商议吧。到底是走是留,我都不会强求。”

  江云康的音量特意放大一些,“但如果能留下的,我自然高兴。我到新余那会,新余没有细盐,也没火炮。现在啊……罢了,好汉不提当年勇,我现在已经到了永平城,还是得以永平城为主。”

  江云康摆摆手,示意蔡泽远不必再送他。

  走出蔡府后,江云康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上马车时,看徐放还紧绷着脸,不由笑道,“要是我们再迟一点出来,你的脸得僵了吧?”

  “现在就有些僵了。”徐放愤愤道,“那几个北狄商人,看着就不像好东西。要我说啊,别管他们留不留,全部送走就是。”

  “你这就是气话了。”

  江云康笑道,“作为北狄人,他们更看重北狄,也是正常。不过永平城中,八成都是我们汉人。现在北狄退兵,剩下的两成北狄人,从优势变成劣势。现在最慌张的,就是他们。”

  “咱们要管理一座城池,就得有包容多元的心胸,不可因为一是之气,就说什么北狄人都不要了。他们其中,也有无可奈何,在底层挣扎求生的人。”

  “况且……”

  江云康特意顿住,随后笑着道,“况且我们让这两成北狄人过好了,以后就是招牌,是帮我们宣传的人。以后再攻回其他城池时,也就不会那么难驯化一些。”

  余江以北被北狄侵占的国土,最少也有二三十年。

  不说那些长达百年的城市,就这二三十年过去,也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而这些人的成长,都是受到北狄的教化,要他们一时之间适应历朝的规矩和律法,还是有些难度。

  所以不急,先把永平城治理好,再说其他城池。

  江云康为商人减免税收,同样地,也给农耕百姓也上折子请求减免税收。

  对于自个的请求,皇上八成会同意。

  因为皇上也知道,他们刚到一个地方,总得给点甜头,不然别人也不会觉得他们好,

  而且,永平城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战火,今年的生产力不会高。

  倒不如免去今年税收,换点好名声。

  这边江云康和徐放走了,另一边的蔡府,是吵的不可开交。

  众人本是要蔡泽远带着一起给江云康施压,不曾想,施压不成,反而好些人被江云康给的条件说动了。

  这下一来,商会内部就出现分歧。

  有的人觉得他们开门做生意,谁当太守都一样,只要给他们好处就行。

  而北狄的半数商贩,都觉得同意的那些人忘恩负义,不记得北狄的好。

  一时间,蔡府吵吵闹闹,到最后不欢而散。

  傍晚,书砚从蔡府回府衙时,就把外边听到的、看到的都说了。

  “三爷,那些商人,应该是吵起来了。而且有两个还打了一会,看样子,三爷的计策是起效了。”书砚开心道。

  江云康慢悠悠地端起茶盏,“细盐那么大的诱惑在他们跟前,没几个人能抵挡得住。我给了好处,挑起他们内部的矛盾。”

  “等着吧,用不了几日,就会有人走,也会有人开门继续做生意了。”

  “那蔡家呢?”书砚转头看了眼四周,确认木窗外没有人,才敢继续问,“蔡泽远虽是汉人,却好似并不支持我们。”

  “蔡泽远嘛。”

  江云康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漫天的晚霞,“他和乎颜完赞差点成了儿女亲家,和北狄的关系必定深厚。蔡家的基本盘都在永平城,就是蔡府那座宅子,蔡泽远也不舍得放弃。”

  “这么说来,蔡泽远不会走的?”书砚问。

  江云康点头说是,“蔡泽远是必定会留在永平,派人盯着他,去了哪里,见了什么人,都盯着。”

  “明白。”书砚道。

  往后几日,便有人陆陆续续离开永平城。

  凡是离开的人,都要登记在册,往后不许再回来。

  而选择留下的,也有不少来找江云康,表示愿意和新余做生意。

  到了三月下旬,蔡泽远这个商会会长,在永平城的商贩圈里,慢慢地说不上话了。

  众人看蔡泽远每次的话都没有兑现,而北狄也迟迟没动静,好些人就不再听蔡泽远的话。

  当临兴关到永平城的商运船只开始往来时,永平城中的街道,渐渐地在恢复往日生机。

  而皇上,也果然同意江云康的减税政策。

  在皇上的秘折送到永平城时,皇上也收到江云康再次送来的折子,说永平城暂时安定,目前没有大问题。

  皇上看到这个时,喜上眉梢,紧绷的心弦得以放松,当着几个一品大臣的面,就夸道,“江云康这人,有点本事,可堪重用!”

  皇上的这句话,很快就传扬出去。

  没过几日,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承安侯府的那个庶子特别有出息,比嫡子还要更胜一筹。

  林家人听到这话时,是关起门来庆祝。

  林全福当晚拉着几个儿子饮酒,除了林源,其余三父子都喝得大醉。

  醉了后,林全福嘴里不断喃喃着,“我家姝儿可算是苦尽甘来了,庶子又如何,还不是顶起偌大的侯府门楣?如今还有谁敢看不上三郎,那就是在打皇上的脸面!”

  林源这晚也想喝酒,却没得喝。

  因为再过两日便是殿试的日子,父亲和兄长们叫他来,只是让他帮着倒酒而已。

  说到殿试,林源便紧张起来,这是他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

第144章

  殿试只考一日, 倒是不算难熬。

  从天没亮入考场,到出来时,已是天黑。

  不论成绩如何, 殿试已过,能得前排名次便是最好,但后排也不用气馁, 反正功名已有。

  林源出考场时,是长舒一口气。

  自家小厮过来后, 林源问了嘴,得知江云熠还没出来, 便打算自己走时,转身刚好看到于景山。

  于景山也看到了林源,以前不对付的两个人,倒是没见面掐。

  林源只是微微点下头,于景山已经倒霉,他没那个闲工夫落井下石。

  于景山对此倒是有些意外,原以为林源会奚落两句, 但看到林源已经拔腿离开,不由唤了一声林源。

  “何事?”林源回头。

  “此次高中, 你欲如何?”于景山问。

  林源想了想,倒是直接,“翰林院过于刻板, 一来我没那个本事进去, 二来也不喜欢。最好是谋个外放,和我姐夫一样去为民做事。”顿了顿, 林源提防道, “于景山, 你干嘛突然问我这个?”

  “没什么,好奇而已。”说完,于景山对林源拱拱手,他家没有马车来接,转过身后,背影有些单薄。

  于景山没走多久,江云熠便跑来,不等林源问好,就急冲冲地问,“方才于景山和你说什么呢?”

  “没说什么,你个小屁孩,管我那么多?”林源放下木窗,但木窗很快就被江云熠推开。

  “不是我要管你,于景山是个什么身份,你心里清楚。别人都急着和他撇清关系,你可别傻不愣登往上靠,不然害了你们林家,也要牵连我们江家。”江云熠紧紧皱眉,伸头往马车里看。

  “知道啦,真是个啰嗦的小鬼。”林源推开江云熠的手,让车夫快些回去。

  好不容易考完了,林源想早点回去休息。至于结果如何,听天由命吧。

  “谁啰嗦了?”江云熠拍了下马车,但马车很快扬长而去,一点情面也不给他。

  “哼,早晚有你吃亏的时候!”江云熠甩袖愤愤离开。

  京城这里殿试结束。

  江云康人没在京城,心里却是为林源等人捏把汗。林源跟着木须先生读书多年,有木须先生的施压,这次殿试不会太差。

  让他比较操心的,是考武科的薛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