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 第62章

作者:绝歌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淮郡不同于野沟子县,野沟子县的地都是迁过去的人自己开荒出来的,跟着我们跑了几千里路,得给予照顾。淮郡是打下来的,地是世代耕作的现成的地,免田地税不合适,我们还有二十万大军要要养。”

  萧灼华长松口气,心道:“终于不用为钱财发愁了。”

  赖瑾觉察到她舒气的动作,抬起头看她一眼,继续说:“人头税就不收了,省得他们孩子生多了养不起又干掐死孩子扔孩子的事儿。淮郡以前是收一半的田地税,加上人头税,地里一大半的产出都交上去了,人饿得跟鬼似的。以后他们种地,交三成就行了。交的税,可以是交粮,也可以按照粮价折成钱交上来。如果过了秋天还没交税,要罚钱,超过一年没交税,地收回,遇到灾年可酌情减免。分下去的军功田不交税,但是不能荒着,只要荒上一年,收回来。军功田可以租出去,但收的租子不能超过朝廷的税收,以避免过度盘剥伤民。大致上是这样,具体实施上,你根据情况调整。”

  萧灼华应下。

  赖瑾说道:“淮郡人多,作坊也是可以慢慢开起来的。酱油、醋、酿酒作坊等开在郡城,可以往周边县乡卖一卖。”

  萧灼华再次应下。

  赖瑾又从绢布中翻出地图,说:“这个是我路上做的标记,有些地方就因为一条丁点宽的小河沟阻拦,要绕上十几里路,架个桥能省好多事。有些乡的路坑坑洼洼的,得修了。那么多战俘,挑些穷苦人家出身的仆奴、兵卒子,留下来修路、建桥。能架桥抄近道的地方,我都划好了,你安排工匠们去看看,把它造起来。”

  萧灼华听赖瑾一项项说完,确定大致上跟野沟子县差不了多少,心里立即有了数。

  赖瑾把事情交待完,心里大石头落地,安心许多。

  他的话音一转,说道:“博英郡侯擅战,我杀了他儿子,他必跟我拼命。此战凶险,如果……我是说如果哈,虽然我觉得我长命百岁,但战场上的事情说不准,万一有什么事儿,你拿着我的剑,掌兵。”

  萧灼华震惊地看着赖瑾。她掌兵?

  赖瑾说:“我要是没了,肯定是吃了败仗,你要收整残余兵马,带着他们活下去。”

  萧灼华说道:“五姐和六姐就在草原,她们都能掌兵。”

  赖瑾说:“掌兵的第一件事是要能养活他们,这个你比她俩更擅长。如果我有事,你把她俩调回来,拿我的剑给她俩看,她俩就明白了。眼下军中千总级别以上的都是北卫营出来的,有她俩在,能镇住大军。不过,应该到不了那份上,我就是防个万一,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

  从血缘亲情来讲,应该让五姐和六姐来掌兵,但萧灼华跟他成了亲,按照清郡、尚郡的习俗,属于当家主母。他要是没了,她只要不改嫁,不另立门户,愿意接管他的一切撑起家,没有任何人挑得出理。他教了萧灼华这么久,她学东西快,做事情又有效率,是整个镇边大军中最有可能带着大家活下去的。

  他要是没了,必然遭到各方面趁胜追击疯狂进攻,局势得相当恶劣。萧灼华是从小在宫里受尽毒打撑过来的,抗压能力十足,脑子也转得快,兴许能盘活局面。

  萧灼华默然。她从来没想过,赖瑾会越过五姐六姐,将一切交付给她,一时间思绪起伏,格外感慨。

  赖瑾从来没见过萧灼华这么凝重严肃的表情,说:“哎,那个,我就是防个万一。你不要有压力哈。那万一哈,我是说万一,你要是觉得有压力,撑不起来,扛不住,你找一个你看好的人把剑交出去就行了。人生的负担,该扔就扔,别背包袱。”

  萧灼华扭头看向赖瑾,问:“三郡之地,二十万大军,扔?”

  赖瑾嘿嘿一笑。他觉得萧灼华肯定不会扔。她事业心挺强的,又爱干活。

  萧灼华看着赖瑾,说:“你好好的。”

  赖瑾“哦”了声,说:“当然。话说回来,我现在在跟博英郡侯互相伤害嘛,谁知道他会做些什么事呢。”他觉得交待这些,终归于是有些不吉利的,又连念三遍:“大吉大利,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萧灼华看他这样子有点想笑,又有点难受。她听着他说这些,再想到昨天一路过来,见到墙城外、城里到处都是血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不仅是占了一淮之地,更是前途生死未卜。她又对赖瑾说了遍:“你好好的。”

  赖瑾点头应下,说:“我可惜命了。”

  萧灼华点点头,起身走了。她得去给他调粮,后面的新兵、辎重也得再催一催,多些粮、多些人,他能更安全些吧。她的鼻子莫名有点酸,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赖瑾看着萧灼华走得飞快的身影,心说:“我是不是把人吓着了?”防个万一嘛。没想吓她。

  赖瑾为防生乱,盯着萧灼华接手郡城的一切,确定稳妥之后,这才在三千卫队的保护下,赶往魏郡。

  作者有话说:

  军功田只有淮郡才有。输不起的生死之战,不能省。

第80章

  赖瑾带着镇边大军干的那些事情, 以快马飞奔到足够累死马的速度迅速朝着魏郡、临江郡蔓延。

  自齐亡以后,历经百年动荡,起兵的见多了, 都得有个能站稳大义扯旗号的理由, 哪怕是山匪出身的当今皇帝萧赫,对朝着当时还在京城的大魏国皇帝魏承德喊出句,乱臣贼子杀主篡位, 人人得而诛之, 我等当扶正义,替天行道。

  他一个山匪出身的,带兵打仗都还有句承诺:只要愿意归顺者,不伤分毫。他继位之后,跟那些掌兵不算太多,威胁不到他的诸多豪族间, 也确实保持了多年的相安无事。

  赖瑾, 一等一的成国公府嫡子出身,干的事竟然比萧赫还像山匪。起兵理由是什么?你们诬陷我, 欺负我一个十三岁的孩子, 我死也要拉你们垫背。

  山阴县豪族让他亲率镇边大军屠戮殆尽,还是他亲自下的命令。那一声声:“大军传有令, 山阴县豪族一个不留……”传令旗飞马高喝,通报全军,不止镇边大军的十几万兵卒听到了, 各家幸存的仆奴也都听到了。

  山阴县豪族被镇边大军屠戮殆尽,淮郡连郡城都只在一夜之间便沦陷了。镇边大军所经之处, 连坞堡都扒得一干二净, 据说是为了挖地三尺找钱库。赖瑾拿淮郡豪族的钱粮地去养兵, 边粮食帐篷辎重等都不带,走到哪打到哪,在哪里抢粮抢钱掳人,所过之处,铲得那叫一个干干净净,连投降都只有当俘虏的份,说是要拉去修路。

  众豪族打小养尊处优,别说修路,连锤子都拿不动,想想要是自己成了俘虏,即使不累死,也得让周围的贱民欺负死。

  连淮郡郡城都挡不住,县城就更不成了,所有人都往魏郡的郡城逃。

  魏郡郡守收到消息,十万火急地将全郡的兵、粮都调往郡城。虽说从郡城到淮郡,还有三县之地,但县城远不如郡城大,不好守,而且,从各县调粮过去需要时间。他们调粮抵御的时间,可没赖瑾什么都不带轻装简直赶路的速度快。如果要守那三个县城,很可能兵和粮都没到,赖瑾的十几万大军就已经到了。

  魏郡郡守当机立断,放弃三县之地,叫那三县的豪族赶紧躲到郡城来。坞堡没了可以再建,粮食钱财被抢,只要打回去,地还在,那休养一些年头,总能恢复。人没了,那可真是什么都没了。

  那三县之地的豪族,连县令、县尉在知道淮郡的事情后,就已经开始把家人往淮郡送,等收到大军朝着魏郡方向来的消息,带着县兵、家兵,从各乡县召集来的青壮,火速赶往郡城。

  魏郡离淮郡有一段距离,他们趁着镇边大军没到,还有时间把粮食、铜钱等贵重物品拉到周围山里,找山洞藏起来。

  镇边大军进入到魏郡,发现地里的粮食已经抢收空了,待进入乡里,坞堡也空了,去到县城,县城也空了。

  领兵的沐耀立即明白,再过去,只怕是打不到粮食了。

  他们只带了三天的行军口粮,吃完可就没了。好在他们来得快,淮郡的豪族还没来得及转移钱粮财物,最近的县离这里只有一百多里,调粮过来也来得及。都是去年的存粮,不多,只够吃上一两天的,但其它各县调粮过来也近,眼下正值秋收,征粮也容易,将军还没到,必定能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沐耀思量过后,立即派人回去向赖瑾禀报,同时下令全军缩减吃食开销,节约粮食,赶往虎城县。

  这么赶路其实是挺冒险的,因为不知道对方会不会聚兵一处,在通往虎城县的路上设伏。

  魏郡郡守是忠敬伯萧峻,当年追随皇帝起兵被收为义子,跟着皇帝姓了萧。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戎马起家,实力不容小觑。

  沐耀考虑的是,萧峻的性子稳重,打仗向来稳打稳扎,绝不轻敌冒进,打法一向是做足周全准备,再一击中的!以他的性子,多半会是调集全郡的力量集中在郡城防守,等到博英郡侯过来。

  算行程,博英郡快也快到了。

  沐耀当即下令,将斥侯全部散出去探路,再派一万前军开路,遇到险要路段,先占住再让大军过去。这样即使遭到伏击,也只是前军受些损失,整个主力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自己兵多,如果对方设伏,只要曝露位置,就可以扑上去将他们全歼。博英郡侯没到,只凭魏郡,根本组织不起能跟镇边大军在野外硬碰硬打硬仗的兵力。

  沐耀盘算清楚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虎城县。

  淮郡的县城是绕着郡城的朝着四周扩散的,从淮郡郡城到魏郡边界,只经过三个县,加上魏群的地,得跨五个县的地,沿着官道走,要走五百多里,每天急行军一百二十里,只花了四天时间就到了。

  虎县城已经空了。县里连个人影都找不到,粮食也没有。

  沐耀当即下令,拆房子,把瓦片扎成捆,垒到城墙上,又把铺路的石板也都撬起来搬上城墙,甚到附近山里采来石头垒到城墙上。

  除了从淮郡方向过来的那道城门,其余的城门全部用石头堵死,把搬来的石头垒满能道。这样对方想破城门,那比破城墙还难。

  虎城县位于虎啸山的山脚下,方圆十几里范围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地,县城四面可攻,除了城墙,没有任何防守上的便利。

  县城小,城墙没有郡城高,城里的人、物资都没有郡城的多,守起来其实挺难的。他们守城的依仗,其实是仗着兵多能打,硬守。

  沐耀只能尽量多的囤积守城物资,在搬完石头后,又下令全军赶紧削木杆做箭杆。

  他在进驻虎城县的第三天,正在如火如荼地为守城做准备,斥侯来报,博英郡侯带着五万大军,一路轻装简行,已经赶到魏郡郡城,粮食辎重和沿途召聚来的十余万人,大概五天后能到。

  沐耀暗道一声,好险!

  要是他们见打淮郡郡城容易,也想去打一波魏郡郡城,这会儿估计正在攻城,博英郡侯能直接切进战场抄他们后路,打个围歼。

  别看他们有十万人,而博英郡侯只有五万,在打攻城战的时候,大军是分散到四面城墙上的。博英郡侯只需要从离他最近这一面切进去,就能把大军撕出道口子。

  这时候城里的人立即会开城门攻出来,来个两面夹击。大军必败。

第81章

  赖瑾沿途不断收拢派到各县打豪族的队伍, 派出小股队伍将缴获的金子铜钱布帛等贵重物品拉到淮郡郡城交给萧灼华,粮食则全部随军拉往魏郡的虎城县。

  每家豪族都会留有防备灾荒的保命粮,囤得足足的, 即使淮郡豪族看着今年是丰年, 在五月份的时候卖了不少粮给赖瑾,留在仓库的保命粮也一颗没动,如今拉出来, 足够二十万大军吃到明年。

  大盛朝地广, 产粮地多,粮食现有人口绰绰有余。百姓过得苦,是因为豪族把粮都收走了,宁肯烂在仓里也不肯分给贱民。在他们看来,给贱民一口能活命粮就足够了。

  百姓们交的各项税加起来占比达到七成,最多只能留下三成养活全家老小, 遇到灾年只能靠卖儿卖女卖自己活命, 卖不出去的,常有饿死者。

  如今各千总掏空豪族们粮仓, 翻出来的粮食, 多到推车都装不下,只能用挑子挑。

  打仗, 不仅是打兵,更是打粮!没粮,那就跟淮郡的守城兵一样, 饿到手脚发软没力气,一天不到就被攻破了。

  他们不嫌重, 尽最大限度地运粮, 运不走的就统一存放在县城粮仓, 等着回头调粮来拉。

  出了淮郡便是魏郡的富水县,再往前走,就是黑石县,之后才到虎城县。

  一条两列马车宽的官道贯穿沿途,道路两侧是农田、庄稼地、山、湖泊、小湖,一乡一风景,变化颇多。

  通往各乡、各里的小路、岔道挺多,大部分都只有三四尺宽,单人推的小推车足够两辆车交错而过,但那种五六尺宽的大粮车很难过去,遇到点窄的路段,连下轮子都没地儿,很容易翻到田地里。

  田间小道旁还种满用来养蚕的桑树,枝繁叶茂的,也对运大粮车形成阻碍。

  大军找各乡的坞堡,都不需要斥侯探地方,顺着足够跑马车、大粮车能过去的宽敞的路找过去,一找一个准儿。

  如今往魏郡去,沿着官道走就成了,反正只有这一条能够供大军行走的大道。

  因为有沐耀提前去了虎城县驻防,赖瑾算着赶路时间走,并没有什么担心的,悠哉地坐在马车上看风景。

  天气炎热,马车帘子都掀起来通风散暑气。

  周温作为参军,干的是幕僚的事,但出谋划策都派不上用场,无用武之地,很担心哪天赖瑾就不设参军了,因此格外积极。他蹭上赖瑾的马车,讲起各种典故。出谋划策用不上,深识渊博,见多识广,总是还有些用途的。

  他将手里扇风的羽扇指向道路一侧,说:“从这过去,有一座黑石山,山里有一种黑色石头,能炼燃烧,能炼铁……”他的话到一半,忽然见到赖瑾打个激灵,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看他着,吓得打个哆嗦,赶紧道:“我……我只是略有听闻,不曾亲自前去瞧过。”

  赖瑾很怀疑周温说的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煤炭。他赶紧翻出地图去查看黑石山的位置 。

  他见到黑石山位于离这里只有十几里地远的黑山乡,很近,当即叫道:“停车。”叫阿福牵来他的马,带上三千卫队和周温,沿着毫不起眼的乡间小道往里去。

  这路窄到马车根本过不去,只能骑马或步行。

  周温骑在马上,又是忐忑又是期待。将军家里世代掌兵,而炼铁与兵事休戚相关,他应是有所耳闻的,听闻此事必然关心。若此地确定有炼铁之物,就地开采,怎么都比伐树烧木炭要便宜些,多少也算是点功绩。若是没有,叫将军白跑一趟,万一贻误战事,自己可得受过了。

  十几里的路程,没一会儿就赶到了。

  面前是一片约有几百户人家聚集的地方,周围都是些低矮的草棚顶破房子,中间有一片高墙黑瓦的宅子。

  村子里静悄悄的,连点声音都没有,想也知道八成是逃到山里躲避兵灾去了。

  赖瑾看了眼村子,比起沿途其它乡要穷得多的样子,不像是有煤富到流油的样子,但想想当地豪族的作派,再富,跟贱民们有什么关系?

  周温翻身下马,从路边捡起一块石头,弄干净上面沾的泥,递给赖瑾,说:“将军,黑石山里产的黑石,想必就是这个。”他暗松口气。有就成,说明自己不是道听途说,确实有这样的东西,至于是不是真的能炼铁,还得试试才知道。

  真是煤炭,明显是运煤时掉到路边的。赖瑾扭头吩咐随从:“散开找找,看看地上还有没有。”

  阿福一挥手,众侍卫当即散开,沿着道路两侧,找了半天,零零碎碎的捡到不少黑色的石头渣子,拿去给赖瑾。

  阿福将捡来的石头捧在手里,呈到赖瑾跟前,说:“地上掉了许多,零零碎碎的都让踩到泥里去了,显是经常有人背着这些黑石头路过。”路太窄,又没有车辙印,只能是背或者挑。

  赖瑾点点头,深深地看了眼旁边那座不算高但林子颇深的山,又看了眼空无一人的黑山乡,说:“回去。”如果村里的人都躲到了山里,自己过去容易遭袭,虽说自己带的人打得过,但没必要在这里耽搁。既然见到了煤炭,确定这里有,回头再派人来就是,反正山在这里不会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