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时已到 第163章

作者:非10 标签: 穿越重生

  永阳长公主笑意微收,看向坐在对面的青年:“你如今亦是顶天立地、可代我大盛独挡异族爪牙的萧将军了,时大哥他若是泉下有知,必然是欣慰的。”

  她说着,轻叹了口气,眉间有一丝忧色:“只是……为何非要回京呢?”

  萧牧短暂地沉默了一瞬。

  “此前我便给你去信提醒过,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回京……”永阳长公主道:“你该知这京师如今于你而言是怎样的龙潭虎穴,你一经入京,便等同入了他人布下的牢笼……你一贯是个理智沉稳的,此番究竟为何要这般以身犯险?”

  “殿下的担忧,景时都明白。”萧牧道:“只是我心有诸多疑窦,唯亲自前来方可有解惑的机会——如今局面如此,正是关键之际,我亦不愿稀里糊涂成为他人棋子,到头来失了先机,伤己之余,更伤大盛。”

  “解惑……”永阳长公主怔了怔:“你是对当年之事,仍有疑虑吗?还是说,又另外查到了什么可疑之人,可疑之处?”

  萧牧:“这些年的确寻到了诸多蛛丝马迹可以印证那份猜测,只是到底缺了份铁证。我亦知道倘若有心为之,便也不大可能会留下所谓铁证在,但心中总有一份迟疑。至于其他可疑之人,暂且未曾发觉。”

  “那你便要冒险以自身安危做赌注?”永阳长公主满眼无奈与担忧:“你这性子,同你父亲当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真相紧要,大盛紧要,唯独你们的性命不重要,是吗?”

  “殿下抬举景时了。”萧牧语气平静:“真相紧要在于真正的仇人是谁,大盛紧要是为民之安稳根本,二者皆与我之性命息息相关,故而亦是为己。”

  永阳长公主静静看了他一会儿,到底也只是轻叹了口气:“一路掩人耳目地过来……先吃口茶吧。”

  “是。”萧牧端起茶盏。

  二人静对吃了半盏茶后,永阳长公主再开口时,道:“如今来也来了,对错多说已是无益……你接下来打算如何做?可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殿下的好意我心领了。”萧牧语气诚挚地道:“这些年来殿下已帮了我许多,且当年若无殿下相助,我只怕早已没命了。殿下如今身体欠安,切不可再为我之事奔劳忧心了。”

  “同我何来的这些见外之言?我如今是无权无势,但微末小力且还是出得了的……不必谈什么相助不相助的,这本就是我欠时大哥的。”永阳长公主望着盏中茶汤,声音低低缓缓,目光也似有些遥远。

  萧牧知道,她所说的“欠时大哥的”,大约仍是那件他听了许多遍的旧事。

  早年,殿下于战场上中了敌人陷阱被围困于山中,是父亲冒死将其救回。

  但在萧牧心中,纵然此事称得上是一份恩情,长公主却也早已还清了。

  “午后可是入宫去了?”永阳长公主将视线从清亮的茶汤上移开之际询问道。

  “是,只是未能见到圣人。”萧牧道:“宫人只道圣人龙体欠安,待明日早朝之时再行召见。”

  “那你明日于早朝之上务必要多加留意提防……”永阳长公主微拢着眉心说道:“白日里你入城时那般阵仗,绝不可能只是巧合而已,当心有人会借题发挥……外人许还不知,圣人如今病得很重,他本就不是什么头脑清明之人,只怕是越病越糊涂,若再听信了什么别有用心之言,未必不会做出什么不管不顾之举——”

  又道:“先不提那些旧事,你如今纵然只是萧牧,姜家却也视你如眼中钉,偏如今朝中文臣之列,又多是以姜家为首,今日之事难保不是他们的手笔……”

  萧牧认真听着:“多谢殿下提醒,我必会留心应对。”

  听得这句道谢,永阳长公主似回过神来,笑了笑:“我倒忘了,你又哪里用得着我来提醒……这些浅显之事我纵是不说,你也是清楚的。只是为人长辈,如今老了,免不得也变得唠叨了。”

  说到为人长辈,便含笑道:“说来今日我家阿衡,倒也说到你了……”

  萧牧闻言微抬眼。

  “提到你们母子待她诸多照料,又说到你帮她做成了不少她想做之事。”永阳长公主笑着道:“你们这般照拂于她,我倒是要道一句谢的。”

  萧牧笑了笑:“应当做的。”

  且若谈照拂,他倒觉得,她给他的“照拂”要更多一些。

  永阳长公主看着他,道:“倒甚少见你这么笑了。”

  “我与殿下也甚久未见了。”

  “是啊,是很久了……”永阳长公主轻声说着:“你与京城的故人们,更是许久未见了……此次再回来,虽已时隔多年,却也要小心谨慎,当心勿要暴露了身份才好。否则等着你的,可就不止是萧牧的麻烦了。”

  “是,殿下放心,我定会谨慎行事的。”

  水榭外夜色静谧,唯一池水波随夜风微晃。

  二人又谈了约半柱香的工夫。

  萧牧起身告辞。

  “深夜前来,本为礼数不周之举,加之时辰已晚,便不再叨扰殿下歇息了。”

  “你能来看我,这般有心,我已是很高兴了……”永阳长公主微微笑了笑,道:“只是你入京后,暗中的眼睛必然无数,往后还是叫人传信为好,切莫再冒险亲自过来了。”

  萧牧应下,行礼后退出了水榭。

  守在外面的其蓁嬷嬷见他出来,无声福了福身。

  待那道挺阔的墨色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披着裘衣的永阳长公主也自水榭内缓步走了出来。

  其蓁赶忙上前相扶。

  “这孩子经历了这么多,这些年来瞧着像是被磨平了性子,实则骨子里却还是个固执的,和时大哥一个样儿……”

  永阳长公主对着夜色长长叹了口气:“也罢,便由他去吧。”

  翌日,天光将开未开,正值上朝之际,文武百官沿着巍峨宫墙而行,身侧有内监垂首提灯。

  行在后面的几名官员小声交谈着,言语间隐隐可闻有“定北侯”几字,但见前面便是汉白玉桥,待过了桥便是金銮殿所在,遂都噤声下来。

  百官入得殿内,一时只见御阶龙椅之上空空荡荡,尚不见圣人身影。

  这已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自年后起,圣人便甚少会出现在早朝之上了,多是由太子代政与百官议事。

  太子勤勉,此时已身着朝服立于御阶之下,接受百官叩拜。

  而不多时,只听得一声内监高唱:“圣人驾到——”

  百官连忙跪地行礼。

  十余日未曾出现在早朝之上的皇帝身形似又削薄了些,被内监扶着坐上龙椅,声音是久病的无力:“众爱卿平身。”

  太子与百官一同起身。

  皇帝咳了两声,看向殿内众人:“诸位爱卿……可有事奏?”

  有几名大臣暗暗交换了一记眼神。

  有倒是有……

  但就是说,陛下这模样……他们敢奏,陛下敢听吗?

  是以,几位贴心的官员们,也只尽量挑了些事态积极或温和些的事情上奏。

  便是素日里吵得最欢的几名言官,也少见地寡言起来——毕竟,所谓死谏二字,讲求的是死自己,若是将陛下生生给谏死,把人刺激得驾崩了,那名声上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且陛下今日出现在这里,只怕为的也并不是听他们奏事吧?

  于是,早朝平稳地进行着。

  直到天色逐渐大亮,第一缕晨光照进了大殿内光亮可鉴的金砖之上。

  内监高声宣唱的声音一层层传出金銮殿——

  “宣,定北侯萧牧觐见!”

  原本低声嘈杂的大殿之中,霎时间如风过境,带走了一切声音。

  多数官员皆不约而同地侧目望去。

  太子也看向了那道缓步行进殿内的挺拔身影。

  那位极年轻的节度使大人,身着一品紫袍朝服,其上以金银线绣对狮,腰间系玉带,挂金鱼袋,脚踩云头锦靴,大半面容都浸在晨光里。

  太子有着一瞬的失神。

  萧牧已入得殿中,打袖行礼,凝声道:“微臣萧牧,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快……快扶萧侯起身。”圣人的身子略坐直了些,示意身侧内监上前相扶。

  然而有一双手,更快一步来到了萧牧面前。

  假条

  舅姥爷时隔几个月回家了,今天请假一天陪他和崽子~爱大家!

第170章 这是可以直接问的吗?

  随后便有一道温润的声音响起:“萧节使请起。”

  听着这道熟悉而久违的说话声,萧牧的视线又垂低几分,开口时声音平稳地道:“多谢陛下,多谢太子殿下。”

  殿内众人见太子将人亲自扶起身来,心中各有计较。

  “上一次朕见到萧爱卿,还是四年前……”皇帝看向殿内服紫袍的年轻人,称赞道:“今日再见,更显威武之余,亦是愈发沉稳不凡了。”

  萧牧垂眸:“陛下盛赞,微臣惶恐。”

  “不,萧爱卿当得起此赞。”皇帝病弱的面孔上满是不掩饰的赞赏之色。

  “萧爱卿于去岁之际,将北境五城先后收复,最后千秋城之战更是兵不血刃,未费一兵一卒,此等显赫战功,已然传遍四海之内,遐迩着闻。而朕此番召爱卿入京,亦正是为了封赏之事——不知萧卿,可有什么想要的赏赐没有?但凡是朕能办得到的,无不应允。”

  无不应允。

  帝王的无不应允——

  有官员悄悄看向立在殿中的年轻人。

  须知上一个当真信了这话,恃功而骄,看不清自己身份的,早已成了奈何桥边的冤魂了。

  “北境近年之战纵有所成,却也皆是因陛下福佑四海,泽被大盛,而非微臣之功,而无功自不敢邀赏。”

  年轻人的声音清晰有力,语调听不出半分谄媚虚伪之感,仿佛事实果真如此,的确打从心底如此认为。

  有几位平日里最是舌灿莲花的官员,暗暗交换了一记“后生可畏”的眼神——拍马屁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了。

  能兵不血刃从契丹人手中收回千秋城的人,果然不是个莽的。

  皇帝笑了两声,摇了摇头:“不,有功便该赏,萧卿既不愿开口提,那朕便也只能看着给了……”

  说着,似思忖了一瞬,神色关切地道:“说来,萧卿这些年来常年忙于战事,且每每亲自领兵,诸事总要亲力亲为……此前与大大小小的捷报一同送入京中的,亦有萧卿又添伤病的消息,朕次次听之,皆觉忧心不已。”

  萧牧闻言只做出恭谨之色,并未急着接话。

  果然,皇帝紧接着便说道:“如今北境战事稍歇,萧卿有无想过,于京师内歇养数年,好好养一养伤?朕已命人为萧卿于京师内重新修葺府邸,且萧卿这些年来为国事而劳神,早已过了议亲的年纪,恰也可趁此机会将自己耽误已久的终身大事提上日程了。”

  殿内霎时间更是寂静可闻针落。

  于京师内歇养数年养伤……

  ——然后呢?

  若单单只是上交兵符做一位闲散侯爷,那已是所能想到最好的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