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素昧平生_
她想:真没出息,这点东西算什么?等到明年过年他们的物质肯还要更丰富,到时候怎么办?眼泪哗啦啦地决堤吗?
小年过完后,这帮学生陆陆续续离开了上沟村。
知青宿舍里还有没有走的人,苏叶、阮儒良、刘刚、李明、林媛……苏叶没有走,是因为顾向前至今仍旧没有休假,她写信给他,让他休假了来乡下过年。
阮儒良则是完全撒不开手,手头上的研究离不开人,不过他接了妻儿到乡下过年。
年前,刘刚等人托同学把这些精细粮寄回了家里。他们不打算回城里过年了,后山养的猪仔、家禽都撒不开手,每天喂养、清理都是不轻的活。他们自己也想抓紧时间多学点知识,过完年后再过几个月就要高考了。
过年前,考上大学的那批同学给上沟村寄来了信,羡煞旁人。
杨辰星考入了重点大学,他在信里细细地描述了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师长和善博学、同学友爱团结,每个月除了有十五块生活津贴之外,他自己也拿了奖学金,大学的奖学金有一百多块,丰厚得让人艳羡。
杨辰星说:“最近我进了实验室帮忙,接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无法回C市过年,虽然我很想到乡下、亲眼看看你们奋斗的地方。明年暑假我一定要去上沟村看看你们!”
这封信切实地刺激到了刘刚这几个同学,他们认真地拿着一中的复习手册刷了起来。
李明家。
“李明妈妈好,李明他留在上沟村不回来了,托我们把这些东西捎给你们。”
李明妈热情地吆喝他们,“知道啦!李明给家里写过信了。”
她接过儿子同学手里的东西,嘟哝地和丈夫说道:“嗨,他自个儿在乡下顾好自己就好,还给家里寄东西。”
穷乡僻壤的能有什么好东西,他们需要他从牙缝里挤出粮食接济的人吗?结果李明妈刚打开包裹,看到了一包晶莹饱满的大米,白得人耀眼的富强粉,更不可思议的是,李明妈在全家人错愕的眼神中,慢慢抖出了最后一个用油纸严严实实裹着的小包。
她手里的动作僵硬地停滞,那是一包泛着油香味的腊肉,晒得非常完整,瘦肉结实、肥肉浸着微微的油光。
全家人心里宛如经历了一阵海啸地震,甚至比它更不可思议。过年了城里的粮油副食品店只供应少量的富强粉,消息刚放出来凌晨就有人排队,一条街挤得人山人海。可是排了好几天的队,李明妈一两的精细粮都没沾着,反倒买到了一颗大白菜。
兜兜转转儿子竟然寄了二十斤精细粮、十斤腊肉回来,怎么能叫人不惊喜?怎么能叫人不激动?
李明妈捧着这包粮食,笑意渐渐扩大加深,“呀,这个孩子真是的,老惦记着家里!孩儿他爸,今年咱们包饺子、吃大米饭、吃腊肉过年!”
难怪孩子在上一封信含含糊糊,强调不要把家里有粮食的事情透露给亲戚、邻居。她纳罕,家里就缸里那几十斤烂红薯干,能招什么人惦记!现在……她看看怀里这白花花、香喷喷的粮食,那可不是招人嫉妒吗?
珍贵的粮食当然要低调谨慎,闷声慢慢享用!
李明家因为乡下寄来的精细粮、腊肉,美滋滋地过了一个春节。
……
西北,酒泉市。
宁教授意外地碰见了顾向前,第五研究院的院长向顾向前介绍,“宁谦,宁教授是这次任务燃料组的负责人。”
“这位是顾向前同志,他是我们从军部挖来的人才,清大的,毕业后留学苏联,是莫斯科国立大学的高材生——”
宁谦微笑着摆手,“老于打住,哈哈,不用介绍了,我和小顾是老相识了。”
顾向前微微一笑,颔首点头。
宁谦冲着顾向前招招手,“你媳妇前几天刚给我寄了风干兔肉,酱板鸭,还有一点腊肠,工作结束你来我宿舍,我分你一点。”
全院人人皆知宁谦有个孝顺的“儿媳妇”,顾向前原来就是那个被很多人羡慕的“干儿子”?
忽然顾向前感到自己身上扎满了别人投来的目光。
晚上,宁谦把顾向前领了回家,“苏叶不知道你在这儿吧,大过年了啥也没寄给你,还好你碰到了我。”
同宿舍的另外两个心灵手巧的研究员为了欢迎顾向前的到来,破天荒地做了顿两肉一素,有冷吃兔肉、胡萝卜炒腊肉,炒沙葱,还有一碗青稞面。大米饭和富强粉他们都有,只是偶尔吃点青稞面换换口味。
苏叶除了会给宁谦寄粮食之外,偶尔还会寄一些调料、猪油,想尽方法改善他的伙食,宁谦某一次写信提到他们这边缺蔬菜,有位同志因为缺某种维生素,经常流鼻血。
过了几个月她就寄了晒干的胡萝卜片、土豆片、莴笋、西红柿,泡在水里半小时就能吃。虽然晒干的过程流失了很多营养,但有总比没有的强,宁谦整个秋冬就靠它们补充维生素,用它们泡水喝,连带着造福了宿舍的另外两个研究员。
宁谦如数家珍,跟顾向前说:“向前,你肯定没有这些蔬菜干。”
顾向前微微含笑,“确实没有。”
但他有酱肉菜,他把苏叶送的酱肉菜都来到西北。
宁谦听了心里更满意了,原来苏叶更惦记他老人家,连顾向前都没有这份殊荣。于是宁谦让顾向前有空就到他这里吃饭。可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忙得够呛,有时候连吃饭都像是打仗,哪有时间做饭?宁谦的酱板鸭、统统派不上用场。
好在有顾向前带来的酱肉菜,打开就能吃,拌在面食米饭里格外爽口。
宁谦称吃饭拌酱肉菜,“快活似神仙!”
年前,繁重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可是暂时还离不开人。
宁谦对顾向前说:“你来得正是时候,现在是最忙碌的阶段。今年过年回家的事就别想了,稍后你写封信给苏叶,告知她。年轻人任务重,要爱惜些身体。”
苏叶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是除夕的事了,他在信中写了今年无法回家,请求苏叶的原谅。
读完信后,苏叶已经猜出顾向前正在和宁教授在同一个地方,宁妈拍了电报让苏叶过年回C市同他们一起过,电报里写宁教授今年任务重,一样没有回家。
顾向前在信里摘抄了一首小诗,那是苏叶曾经在病房给他念过的那首艾青的诗。
苏叶知道他正在为祖国效力、正在干着一番伟大的事业,心窝有些热,原谅了他失约的行为。
刘刚吼道:“苏老师,快来吃年夜饭了!天冷,再不来就凉了!”
乡下的年夜饭是不可思议的丰盛,因为这是阮儒良头一次带夫人、孩子到乡下过年。林媛破天荒地杀了一只鸡,苏叶贡献了五斤五花肉、一条鱼。
从早上开始刘刚和几个学生就泡在柴房里奋斗年夜饭,一大清早叽叽喳喳地快活极了,非常热闹。
他做了东坡肉、四喜丸子、珍珠米饭团、红枣枸杞炖鸡汤,东坡肉破天荒地软烂美味,四喜丸子劲道Q弹,最令大家惊喜的是珍珠米饭团。它是用蒸好的米饭裹着切碎的猪肉、蘑菇,再用鸡汤炖好。一咬下去,满口的鲜美浓郁。
除此之外,年夜饭还摆了两道糕点,阮儒良的女儿非常喜欢吃,一晚上大家只听见她咬糕点的声音,悉悉索索好像一只松鼠。
刘刚为了迎接新年做了很多糕点,浪费很多富强粉,为此李明见了他就唠叨浪费粮食。等大伙吃到糕点之后,却不再嫌他浪费了。他做的糕点实在太好吃了,萝卜糕清甜软糯、桃花酥一口一只,口口齿颊生香。
阮儒良的夫人嘴巴一直没停过,一直闷头吃饭,眯起的眼睛流露出了满满的幸福。她边吃边夸“真好吃”、“这个不错”、“那个也不错”。毫无疑问,这是她这辈子吃得最好的一顿年夜饭。
刘刚的存在提升了大家的幸福感,大家有种大过年的、下了一趟馆子的错觉。国营饭店过年期间可不营业!
这顿年夜饭冲淡了大家不能回家过年的惋惜,有个同学不由地问:“哎,你说当初苏老师是不是知道刘刚的手艺,才特意带他下乡的?”
苏叶无辜地睁眼,摊手表示没有。
但猛然一想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初三毕业考成绩出来后,苏叶要做很多馒头奖励学生。于是她找了一个师傅做馒头,当时师傅带了儿子打下手,那个人就是刘刚。
当时想要追随苏叶下乡的学生可不止这么一点,粗粗一数有三十好几人,刘刚就是因为那一次干活,被眼熟了苏叶才挑上的。四舍五入可不就是因为他会做馒头吗?
第102章 (微修)
京城, 什刹海。
高级紫檀木桌上,摆着精致可口的八菜一汤,寓意“长长久久”的好兆头。姚春雨打开了一瓶茅台特供酒, 倒给父母。
清澈的酒液,浓郁的酒香会让人恍惚想起以前那些富贵的日子。
姚春雨的父母享用极了, 赞赏地看着她。
女儿是个有眼光的人,一开始让他们捐了家产,虽然他们过了一段苦日子,但结果今年军部查处了一批阶级敌人, 要是留着这些烫手的东西遭殃的岂不是他们?明面上他们捐都是大宅子、珍贵的祖产, 但实际上不值几钱, 真正值钱的东西都好好地收着。
现在他们总算是苦尽甘来, 过上了好日子。虽然不能完全跟以前相比, 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面前摆着的饭菜, 松鼠鳜鱼、清蒸鲈鱼、佛跳墙、赛熊掌……样样精致可口,这年头有几个人家能吃得上这样可口的饭菜?
秋天, 姚春雨向父母、亲戚借了三万元整,加上自己的三万元资金, 她用高价收到了精细粮、鲜肉, 再辗转于各地脱手,利用信息差狠狠地大赚了一大笔钱。
外地根本不知道京城时常有物美价廉的粮食卖,京城本地的人也不会把这件事泄露给外人知道。
如今,姚春雨在什刹海购买了多套豪宅,它们比后海那家姓李的人家的四合院强上数倍。更宽敞、更漂亮, 昂贵的古董, 陶瓷、名画、玉石令人眼花缭乱。
所以人有时候真不能死磕胡同、钻牛角尖。倘若她一直盯着姓李的那家人的四合院,哪里住得上这样的好房子?
当然这些宅子也不是记在姚春雨的名下, 她谨慎地捏造了一个“身份”,统把这些烫手的灰色收入统记在这个凭空的身份名下。
她成功地抓住了60年最后的赚钱机会,秋天那场粮食的胜利让她赚到了几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她浅浅地啜着杯里的美酒,享受着久违得快要忘记的滋味。
年夜饭,姚父姚母讨论着她的人生大事,姚春雨不禁想起了顾向前。
顾向前选择了那个乡下来的丫头,今年恐怕吃顿年夜饭加个肉都困难。当初他们都住在大院的那段日子,他打到了一头野猪,一连高兴了好几天,那意气风发的模样让好多女同志不由地心生羡慕。那时候有很多女同志在想,如果他的妻子是自己,那该有多幸福!
姚春雨已经不会再羡慕他们,现在她拥有的猪肉何止区区几百斤。如果他知道了这一切,也许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姚父指点了女儿一番,“你抓住了这个路子,是你自己的本事,但不要忘了感谢你叔叔、大伯这些人,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今天的日子。”
姚母往女儿碗里夹了块肉,怪嗔道:“吃饭的时候别说正事,这个好吃,御膳房出来的师傅手艺果然好,比我们那的名厨强多了。”
“你的人生大事倒是要抓紧留意,再拖就拖成老姑娘了!妈跟你说,钱够用就好、不必赚太多。你大伯部队里有很多青年才俊,都随便你挑,过了春节赶紧回去吧!”
姚春雨之前倒是有干一票就收手的意思,但尝过成功甜美的滋味,已经舍不得放弃它。
如果有这么一条能够快速赚钱的路子摆在眼前,普通人恐怕也难以扔开手。
……
苏家。
苏老头写了无数封信给苏叶投诉,有人高价收购粮食卖到外地。
“倒买倒卖实在可恶!”苏老头双手背负在身后,不停地走。“六块钱一斤收回去,转头二十块一斤都有人要,普通人家怎么买得起!”
苏叶收到举报信之后已经是年后的事情,她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居然养活了那么多倒爷?
真是头疼。
这个苏老头很爱给她写举报信,每次都叨叨絮絮列了一堆倒爷的名字,顺便骂“泥材村”只管卖粮食、后续的事情就撒手不管了。苏叶想,她哪里有空管得过来哟。
她看完信后把苏老头举报的人名逐一划掉,以后不再给他们供应粮食,顺便写了一篇小作文敲打了一番剩下的“接头人”。
除夕过完,阮儒良马不停蹄地开始投入工作。
初一,夫人和女儿吃过一顿午饭后便启程回城里,她们回去时大伙送了他们两斤鸡蛋、五斤腊肉、二十斤精细粮。粮肉都裹得严严实实的,看起来就像背了一袋药材进城似的。
阮夫人感动得连连擦泪,一步三回头,要不是她还要回城里上班、女儿要念书,差点不舍得离开上沟村。
春季,山里最早的那批茶花已经开始抽芽,初初吐出花蕾。
苏叶和几个学生把山上的猪圈、鸡圈、鸭圈都扩张了一轮。猪仔养了已经有六个月,可以开始配种。这时候不冷也不热,温度十分示意,母鸡、母鸭们具备孵蛋的条件。
林媛一边围猪圈,一边碎碎念地畅想:“苏老师,我们如果在村里扎根三年,肯定能弄出一个养殖场,到时候全县的人民都能吃得上鸡肉鸭肉,每天吃一只鸡蛋!”
苏叶毫不吝啬地夸了林媛一顿,夸她志向远大。
这娃绝对是一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好苗子。她已经抓住了农村脱贫攻坚战的核心,那就是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上沟村没别的优点,只是山很多、水源丰沛。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种田方面业绩平平,可是却适合养殖、种茶叶。今年开春下了几场小雨,不像往年那样干旱少雨,苏叶猜想今年获得丰收的可能性很大。
苏叶和学生们一共养了三十只母鸡、一只公鸡。过年的时候学生都回去了,鸡蛋几乎没怎么吃。母鸡攒下了很多蛋。林媛捡也捡不过来,便让它们把蛋孵了。
上一篇:真千金考公上岸后红炸了
下一篇:拯救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