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16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他抱着胖儿子亲了两口:“我一定帮大帅好好打天下,让那些江南大儒为大帅辩经!”

  陈标抹了抹脸上被朱元璋亲的口水印,翻白眼:“文臣都被你们大帅气跑了,没有稳固的后方,打个屁的天下!”

  朱元璋露出了标志性憨厚笑容:“标儿你放心,缺了的人手,李先生会想办法!”

  陈标:“……我有点同情李先生。你不如劝大帅自己培养人。”

  朱元璋此番举措虽然很蠢,蠢得让陈标无法直视。但陈标对朱元璋的印象好了一些,第一次主动为讨厌的朱大帅出谋划策。

  朱元璋苦笑:“文人哪那么容易培养?”

  陈标道:“你又不培养考科举的文人。识字、识数、懂道理,这样就足够了。常用字就几百个,数字你让大帅在军中推广我们陈记常用的简易计数符号,再把晦涩难懂的典籍翻译成大白话。先在军中教授,然后从军中选择学习优秀者……爹!不准抛我!”

  陈标这一嗓子完全是马后炮,他爹都把他抛到抛物线最高点了,他才叫出声。

  朱元璋稳稳接住陈标,站起来抱着儿子,像个大傻子一样原地转圈圈:“哈哈哈哈,我儿居然主动帮助大帅!我儿终于肯承认大帅的好了吗!”

  陈标恼羞成怒:“我承认个屁!我这是怕为大帅出了馊主意的老爹你被砍头!”

  朱元璋拍了拍陈标的小屁屁:“嗯嗯嗯,对对对,标儿承认了个屁,哈哈哈哈。”

  陈标挥舞着小拳头,对朱元璋的脸报以小奶拳。

  朱元璋享受着陈标的小奶拳脸部按摩:“标儿你这主意太好了。你给陈记伙计们的那些课本是不是能直接用?”

  陈标气喘吁吁地揉手手。

  老爹脸皮太硬太厚,痛击了陈标可怜的娇嫩小拳头。

  “嗯。”陈标别扭道,“我帮你选一些,你带给大帅。但爹,你太出风头可不好。”

  朱元璋笑道:“我明白,我明白,为臣之道嘛。我会想办法打消大帅对我的忌惮。”

  陈标仰天长叹。爹你知道个屁!

  罢了,走一步算一步,大不了大明建立之后,他就立刻将资产转移到海外,等胡惟庸一得势,就撺掇老爹辞官归隐。

  陈标挠挠自己的小脑袋。他能记住的明初的人物不多,胡惟庸应该是类似于明初文臣之首的人,但为什么他从未听老爹说过?

  老爹开口闭口就是李善长李先生,胡惟庸哪去了?

  刘伯温也不见踪影。说好的明初是刘伯温和胡惟庸打出狗脑子呢?

  陈标挠挠头,再挠挠头。

  朱元璋抱着陈标,帮陈标挠挠头,再挠挠头。

  “儿子,你怎么总挠头?你头顶就这么一个小揪揪,难道还能长跳蚤不成?”

  陈标一记直拳砸在朱元璋的鼻梁上,终于把朱元璋打疼了一次。

  ……

  所有文人都等着朱元璋屈服。

  但朱元璋他不仅不屈服,还拔营亲征扬州去了。

  文人们大失所望,纷纷投靠张士诚和徐寿辉。朱元璋的风评急速下降,甚至四处传起了朱元璋把文人杀了片肉下酒吃的可怕谣言。

  徐寿辉正在和已经露出反意的部下陈友谅打得火热,暂且没空关注文人;张士诚笑出了狗叫声。

  张士诚盘踞浙西,早已经降元,被受封为太尉。

  这几年年年旱灾、蝗灾、水灾轮着来,到处都缺粮。元大都失去了南方的产粮地,捉襟见肘。张士诚从至正十七年(1357年)起,年年向元大都输送漕粮十一万石。

  可这天灾人祸不仅是元大都那边的人有,浙西的百姓也被天灾波及,他们还要供奉张士诚。

  浙西百姓种出来的粮食,减去天灾人祸的消耗,减去士绅豪强的剥削,减去供奉张士诚部的税费,还要减去他们给元大都输送的十一万石粮食,才是他们的口粮。

  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就能知道浙西的普通百姓在张士诚统治下生活得如何。

  今年是至正十九年(1359年),天下又发生了大灾荒,饿死者无数。

  但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张士诚统治浙西后,浙西再无战乱,经济繁盛,百姓安居乐业,被占领浙东的野蛮朱元璋部压榨的贫苦无依的老百姓们纷纷投靠张士诚,人口迅速增加。浙西一片欣欣向荣,仿佛盛世。

  张士诚礼贤下士,拿出无数金银珠宝、香车宝马、良田美宅、歌姬舞伎送给有得有才的文人们,对大才之人倒履相迎。

  文人纷纷称颂,张士诚有明主之相。未来收拾这乱世河山者,必定是张士诚。

  陈国瑞随朱元璋出征之后,这被列为军事要地的大街又安静下来。

  今日过分炎热,陈标带着吵闹不休的弟弟陈樉,与双双被留下来的堂兄陈文正(朱文正)、李保儿(朱文忠)泛舟湖上。

  大船静静停在湖中央。陈文正带着陈樉去船尾钓鱼,李保儿拿着一本书皱眉小声读着,被陈文正大吼好吵,把鱼儿吵走了。

  陈标坐在船舷上,光着的小脚丫划拉着湖水,听陈迪报告搜集的各地文人骚客新做的诗文辞赋。

  打探来的情报可能经过了伪装,但文人们创作诗词歌赋的时候只会夸张,不会刻意撒谎。

  在宋朝时,辽、金、西夏等国就有专门的人搜集宋朝文人的诗文辞赋,从中分析宋朝国策、朝中争斗、各地情况。

  陈标还是个孩子,无法远行。他便效仿前人,收集各地文人诗词歌赋,与打探来的情报相互映证。

  陈标听着那些盛世歌谣,小脚丫一抬,带起一串水花:“连年大灾,张士诚每年给元大都输送十一万石粮食,还能保证浙西百姓衣食无忧。迪叔,咱们浙东的地不行啊,长的粮食比浙西的地少太多了。”

  如今天灾人祸,浙东一亩良田一年出产粮食净重不到十石。

  若按照浙东亩产量,十一万石粮食,就算全是良田,也需要一万亩地,即六千六百平方公里地。

  而张士诚所占领地方面积,不过十余万平方公里。抠掉山川河流滩涂城池,良田能有多少?

  浙西粮食亩产量可真高啊,呵。

  陈迪笑道:“大概文人的笔杆子上滴落的墨水,比农人辛勤耕作的汗水更能肥地吧。”

  陈标看着湖水的涟漪,腮帮子鼓鼓。

  他不喜朱元璋。

  但元末乱世这个比烂的时代啊……

  在陈标“羡慕”浙西的粮食亩产时,浙东温州也有一群文人正在讨论这件事。

  与避朱元璋如蛇蝎的主流文人群体不同,这一群文人已经打包好行李,正准备启程去应天。

第11章

  众所周知,程朱理学在刚出现的时候,并不是显学。

  那时候南北宋偏安一隅,岌岌可危,可皇帝和士大夫们却醉生梦死,只知道俯首纳贡。

  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其实原本都是对士大夫的要求。

  至于拿寡妇出来说事,其实只是类比,即许多诗歌中用“节妇”来比“节士”而已。(当然,这种类比本身就能显示出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事实上,二程嘴上说着节妇,实际上鼓励侄女再嫁。并且二程家族严禁自家女眷缠脚,痛斥缠脚是恶俗。

  朱熹有众多迂腐之语,但支持裹脚也是纯粹背黑锅。

  唯一记载朱熹和裹脚相关的史料,是民国文人胡朴安所编纂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漳州女子之杖林》一文,称“朱文公守漳时,立法命之缠足极小,使不良于行”。

  但据可靠史料,漳州女子在康熙时期很少有缠脚之人,在晚清时才开始盛行缠脚,所以这记载也就是攀附名人罢了。

  朱熹再传弟子车若水曾批判裹脚,“小儿未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以朱熹弟子态度,可见朱熹本人对裹脚的态度。

  这很正常。朱熹与二程一样,是个儒士老学究,坚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对为了“美”而折损身体的事,当然会厌恶。

  那么程朱理学是怎么和裹脚扯上关系的?

  当然是因为二程和朱熹都死了。

  在二程和朱熹生前,程朱理学就是指着南宋那群君臣鼻子骂,被南宋贵族阶级和当权文人排挤迫害。

  但他们死了之后,就可以成为“圣人”了,程朱理学也成了南宋末年的官方学问。

  活着的神仙只能被烧死,寺庙里的泥塑菩萨才是众人心中想要的菩萨。

  他们就这么变成了泥塑,裹上了金粉,被供在高高的神龛上,于烟火缭绕中被万人膜拜。

  二程和朱熹被膜拜,他们的思想也得拿出来说说吧?

  士大夫是不愿意“存天理灭人欲”的。于是,守节都变成了女人的事。

  到了元朝,“灭人欲”就更受元朝当权者喜欢了——灭掉了反抗的欲望也能叫灭人欲对不对?所以元朝大力推广程朱理学,召集文人为程朱理学写了许多研究理论。

  那些人纷纷自称是二程和朱子的学生,被歪曲的程朱理学成了文人们心中的“圣经”。

  但不是所有文人都会被歪曲的“程朱理学”蒙蔽。

  甚至在理学中,也不是人人都尊崇程朱理学。

  横渠先生张载的“关学”,从二程中程颢为开端的“心学”,浙东学派中的“事功学”,都算广义上的“理学”,在南宋时就与朱熹的“闽学”分庭抗争。

  特别是浙东学派,唐仲友与朱熹相互弹劾的千古公案,有部分原因是“事功学”和“闽学”的学术之争。

  浙东学派在宋元时,最大的分支为“金华学派”和“永嘉学派”,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需求“经世致用、义利并举”。

  其中“金华学派”兼顾理学、心学和事功学派,希望调和各派矛盾,兼具所长。

  “永嘉学派”吸收了“金华学派”中激进的“永康学派”。二永学派是纯粹的“事功学派”,主张重视政治、历史、经济的研究,对内支持通商惠工惠民,对外行王霸之策,认为“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

  而“永嘉”,就在浙江温州。

  可惜温州的“事功学派”在宋时盛极一时,在宋元交际时,便从世上销声匿迹——事功学派看理论就知道是实干派。搞经济的、去打仗的、作诗文骂金元的……这群人当然跟着南宋朝廷一路难退一路殉国,没死的也只能找个山窝窝隐世。

  就算现在元朝都要灭亡了,事功学派的人在这程朱理学的天下,当然闭上嘴怂着,别人问起来就“啊对对对对我也是研究理学”。

  从宋朝党争就可以看到,文人学术争端是要抄对方家灭对方族的,他们又不傻。

  事功学派学统在元明理学大兴时断绝。

  要到了清朝的时候,事功学派才会被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取其精华重新复兴,并启发了清末民初许多儒学文人的思想,促进了他们的改变。

  现在,永嘉永康学派的小猫三两只凑在一起,拿着隔壁应天朱元璋的政令悄咪咪开会。

  哎呀,这个朱大帅有点意思,程朱理学那帮子人不肯帮他,我们是不是……

  “方国珍占着温州、台州、庆元,却只知道首鼠两端,讨好大元和朱元璋,根本没有逐鹿中原之心,废物!”

  “那张士诚算什么礼贤下士?给了华服美宅就叫礼贤下士?他何曾听过手下任何一个文人的建议?不过是让这些文人聚在一起日日取乐!”

  “程朱理学可没有教他们看着饿死的老百姓大谈盛世!张士诚现在正领着蒙元的官,给蒙元搜罗粮食呢!他能结束个屁的乱世!”

  “我看朱元璋就挺好。鼓励小脚女子放脚劳动,鼓励寡妇再嫁生育,这都是德政啊!还有那士大夫喜欢什么小脚女人,本就是上不得台面的淫靡之风,就应该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