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兰竹
当然,这并不是陈标能力比秀才举人老师强,而是秀才举人老师们教导的方向和陈标不一样。
即使元朝科举断断续续,但文人要出头,仍旧朝着科举去。
他们教导学生,首先是熟读熟背四书五经,然后再背先贤们的经义。
这一步路,在坐不住的“老”蒙童们那里就直接堵死了。
陈标教人则带着后世的眼光。
首先,他要明确听他讲课的人读书是为了什么。
一是识字,可以自己读书自学;二是明理,懂得经史子集中经典故事中要阐述的大道理。
所以陈标教导别人时,直接就将拗口的“雅文”,改成了通俗的白话文。
这些“老”蒙童们看不进四书五经,但通俗话本都看得津津有味。
经史子集里的故事,精彩程度不比通俗话本差。陈标再用后世的故事编一些有趣的衍生小故事,连陈文正这种纯粹的“大老粗”也听得津津有味。
不仅如此,陈标还让人用经史子集的故事画了话本,写了戏本。
现代的小朋友,你让他听文言文成语故事,他会哭给你看;你让他听通俗成语故事,他会比较感兴趣;如果是成语故事话本,他自己看得津津有味;换成了成语故事动画片……你就得防着他偷偷开电视了。
陈标有的是办法让“小朋友”认真听“故事”。
被陈标系统地教导了十天半个月后,别说陈文正,连李保儿听其他人上课,都会忍不住打哈欠。
李善长知道陈标教书的能耐。
陈标教陈家下人的时候,李善长多次旁听,并拿着小本本记了一大堆东西。
他没让陈标教其他人,一是担心陈标身份暴露,二是担心陈标太过劳累。
但现在……李善长他真的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朱元璋麾下将二代们的老师们都差不多跑光了,总不能真的让这群嚣张跋扈的二代们就闲着四处惹是生非吧?
李善长一边给朱元璋写信,一边咬牙切齿,不小心捏碎了一根毛笔。
他把毛笔丢一边,很自然地拿起另一根毛笔。
显然,他已经对自己气愤之下捏碎毛笔的事习以为常。
“爹爹,给你蜜饯,娘给我的,我给你留了一个。”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跑进书房。
李善长赶紧把笔放下,将小女孩抱起来:“二丫头,你怎么下床了?脚不疼吗?别乱跑。”
小女孩把怀中手绢展开,捏住蜜饯送李善长嘴中:“不疼了。大夫说,我可以下床走。”
李善长含着蜜饯,严肃道:“下床走,不是下床跳。老实点!”
小女孩靠在李善长怀里,乖巧道:“好。爹爹,你在写信?”
李善长拿起毛笔:“对。你别乱动。”
小女孩点头。
李善长抱着小女儿继续写信。
小女孩则晃晃小脚丫,小声读着李善长信中自己认识的字。
李善长的夫人从书房门口路过,伸头看了书房一眼,笑着摇摇头离开,去给大女儿换药。
大夫说,大女儿的脚虽不能恢复成以前模样,但若好好养着,寻常走路至少不会疼。
李善长的夫人低头看着自己的小脚。
丫头们不缠脚,在朱大帅军中也能找到好人家,不用再吃自己和大丫头吃过的苦,真好。
李善长让人将信和紧急的公务一同快马加鞭送去扬州。
他刚寄出信,就有人拜访。来者拜帖落款居然是叶琛、宋濂、王袆和四个不认识的人。
李善长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揉眼睛,以为自己眼花。
冒、冒名?
不管了!是个能读书习字的文人就成!至少整理文书的工作可以分给他们!
李善长来不及放下女儿,抱着女儿就冲了出去。冲得太快,他还把一只鞋子踢掉了。
李善长府邸的门人非常懂事,见来拜访的是文人,还未禀报就将人请进门,好茶好点心伺候着。
在李善长中堂坐着的七位文人见李善长光着一只脚跑过来,怀里还抱着一小女孩,都惊讶极了。
李善长虽不认识这七个人,但见他们气度就明白可能不是假冒,立刻上前作揖。
作揖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怀里还抱着小女儿,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小女孩非常懂事地伸手作揖:“叔叔伯伯们好。”
李善长尴尬地将女儿放在地上:“刚我正抱着二丫,太激动了就……真是……”
李善长尴尬得说不下去,只不断拱手作揖。
七位文人先面面相觑,然后纷纷起身回礼。
“李公不必介意。”
“李公如此看重我们,是我们之幸。”……
仆人拎着李善长的鞋子跑进来,帮李善长穿好鞋子后,又抱着小女孩跑走。
八人再次重新见礼,一片和乐融融。
这时候,陈标像个小炮弹一样冲了进来,进门就大吼:“李叔!你究竟和我娘灌了什么迷魂汤!她居然同意我去当什么小先生……啊,有客人?怎么没人告诉我。”
李保儿跟着陈标跑进来:“标弟,你怎么跑这么快!别摔……唉?李叔,有客人?”
李保儿和陈标面面相觑,然后整理衣衫,乖乖和这几个明显是文人的客人们问好。
李善长脸色一白,赶紧想把陈标送走。
但族弟叶琛和师弟王袆非常默契地抢先几步跨出,挡在了李善长前面。
族兄叶铮和师兄宋濂非常默契地露出和善的笑容,异口同声道:“你可是应天有名的神童陈标?”
陈标:“……其实我不是神童,我很笨,真的很笨。”总觉得有问题,先否认绝对不会有错!
李保儿:“……”糟糕!我现在好慌!
李善长:“……”冷静!我一定要冷静!
第14章
李善长还未冷静下来,陈标已经被两个大文人围住了。
两个大文人自我介绍完,陈标傻眼。
宋濂?能上语文课本的大佬?!
虽然我不知道明初哪个大臣叫宋濂,但我背过一个叫宋濂的古代人写的课文。
叶铮?水心先生的后裔?!
水心先生我熟啊!
陈标融合现世记忆的“陈标”家中是经商的。
现代华国的商人和其他国家的商人不一样,行商也有着“自古以来”的思想指导和历史渊源。在华国商人的书架中,一定放着许多传承自古代的哲学思想。
“儒商”是最大的特色。
后世普通人提起温州,脑海里大概最先响起的是“温州皮鞋城老板”的鬼畜。但在华国的商人,所想的一定是“浙商”。
浙商是典型的儒商,起源就是浙东学派。
当华国百年灾难时,有人弃笔从戎,也有人弃笔从商。
在战火纷乱中,百姓也要衣食住行,军队的后勤需要失业保障,向国外购买军备武器更是需要钱财。
有趁此机会里外勾结剥削民脂民膏,和烂党、日寇同流合污的大资本家,也有秉承着浙东学派“经世致用”本心的真·爱国民族企业家。
陈标作为企业家的孩子,家中烂不烂另说,但关于浙东学派的书他是必读的。这导致如今小神童陈标不知道朱元璋家早死的太子叫什么名字,却能对浙东学派的学说了如指掌。
陈标很想继续装傻。
但对面是浙东学派水心先生的传人。
陈标知道现在应该找借口离开,然后询问李叔自己应该怎么应对这两个过分热情的大文人。
但对面拥有第一手浙东学派的资料,而不是他千百年后看的传过了很多手、连著作者本人都不知道是什么鬼的《浙东学派助你成首富》。
这就像是天天看见歪曲儒学著作的人,见到了孔子和他三千弟子当面,很难忍得住吃瓜——“喂喂,孔圣人,你知道未来孔家衍圣公做了什么糟心事吗”。
毕竟吃瓜,是华国老祖宗刻进子孙后代灵魂血脉里的本性。
陈标就因为吃瓜本性犹豫了一会儿,叶铮和宋濂已经把他围在了中间。
陈标仰头,总觉得这两个大文人很像准备抢孩子的人贩子。
这不是错觉,叶铮和宋濂确实是想“抢孩子”。
古时能名噪一时,甚至在后世语文课本留名的大文人,各个都是神童。什么三岁过目不忘,四岁写诗,五岁成文……这都是标配。
而且这(粗口)都是虚岁。
陈标若不显露出自己经商上的才华,也不说一些源自后世思想的惊人之语,他现在的天才程度,比宋濂等人远矣。
至少他现在不会作诗词,也不会写文章。
但陈标在大街上对常遇春所说的那一席话,显露出他不同于其他神童的早熟心性。
文人都希望收厉害的徒弟。徒弟名垂青史,他们这些当老师身上的光环自然也会跟着更加闪耀。
陈标小小年纪就有济世爱民之心,这种孩子即便是愚鲁了些,也会被大贤看重。何况看李善长等人让陈标为其他人启蒙的打算,显然陈标除了心性,才华也相当不错。
这样的学生,怎么会不惹人争抢?
当然,叶铮和宋濂这样的大文人都很自傲,不会非常直白地抢学生。他们只是想先和陈标聊聊,考验一下陈标的学识,然后再露出一些自己的本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他们做出一副看好陈标的模样,再露出自己的身份和本事,以朱元璋麾下将二代们连启蒙老师都找不到的现状,陈家家主还不跪着把陈标送自己手中?
上一篇:我靠签到成为国宝级学霸
下一篇:和冷漠老公互换后的豪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