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299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高丽王跪下了,他身后的大臣也接二连三跪下,用汉话道:“恭迎宗主国天使!”

  朱标的笑容变得真挚不少,用大明官话回答,言辞恳切地回答道:“高丽王请起!”

  朱标将高丽王扶了起来,将大明赐予高丽王的宝印宝策递给高丽王。

  高丽王面向大明的方向再次叩拜,礼成。

  此后,高丽就是大明的藩属国了。

  从大明的战船看到高丽半岛的海岸,到高丽王磕头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不到两个时辰。

  廖永忠按照朱标的要求亮了一下肌肉,就听见朱标和高丽王叽里咕噜说着他听不懂的话发呆。

  他发着发着呆,高丽王就跪下接受宝印和宝策了。

  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啊!

  廖永忠回头看随行将领。

  随行将领皆一头雾水,表情茫然。

  廖永忠立刻转头去看朱异这个随行的文官。武将们不知道,文官应该知道吧?

  朱异对着廖永忠微笑,微笑中带着一抹苦涩。

  我也不懂高丽语啊!

  廖永忠更加茫然。

  此刻,他福至心灵,终于知道跟随朱标出征的将领的心情了。

  赢了?赢了,赢得很快。

  怎么赢的?不知道啊,反正赢了。

  廖永忠觉得,自己比以前跟随朱标出征的将领更茫然和……憋屈。

  以前跟随朱标出征的将领好歹自己还要上战场真刀真枪的干一仗。他却完全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用。

  是的,明军展示了一下火力。

  但展示火力需要我这个老将出马吗?!太子自己又不是不会带兵!!

  当然,廖永忠觉得这满朝文官更没用,特别是那个大儒朱升的长子。你还是此次出行太子的副手,你连高丽话都听不懂,要你何用!!

  廖永忠心中怀疑,他们这满船的官大概都没什么用。太子一个人上就行了。

  啊,原来这就是赵德胜找他吹嘘的抱大腿躺赢啊?

  “既然你已经是大明的高丽王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好好谈谈利益了。放心,大明不是来要你们的东西,而是给你们好处。”虽然高丽王已经降了,这顿饭还是要吃的。朱标笑着与高丽王坐着喝茶吃点心,开始说正事,“我大明皇帝出了名的仁善。高丽归顺了大明,你们就是大明的臣子,你们的百姓就是大明的百姓。圣上对你们会像对待自己的百官和百姓一样好。”

  陪同的廖永忠和朱异:“……”

  皇上确实对百姓很仁慈,但他对百官……好吧,至少对我们很仁慈。没错,我们大明皇帝就是出了名的仁善人!

  “我们听过大明皇帝的传闻,大明皇帝确实对百姓非常好。”陪同的一个官员谄媚地笑道。

  朱标矜持地点点头:“你们听过就好。你们是藩国,大明不会像元朝那样干涉你们,还会助你们更好的管理国家。”

  朱标摆了摆手,明军抬来几个箱子。

  箱子打开后,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码得整整齐齐的旧式火铳。

第180章

  “虽然最新的东西不能给你们,但你们以后的军队也是大明的军队,东西太寒酸了就丢我们大明的脸。以后你们可以向大明采购武器。”朱标笑道,“不仅如此,高丽既然已经是大明的领土,自然双方免除关税,以后你们的商人和大明的商人一样自由贸易。你们再也不愁地狭物少了。如何?我大明圣上够不够仁善?”

  高丽君臣皆震惊无比。

  仁善?太仁善了。但大明给这么多好处,他们不敢接,怕有毒啊!

  高丽王犹豫了许久,硬着头皮道:“天使,可容小王回去与百官讨论一番吗?”

  高丽王本以为朱标会生气,没想到此刻的朱标异常好说话。

  他理解地笑道:“当然。高丽是我礼仪之邦的一部分,重大决策肯定要经过文武百官朝议才能决定。”

  “王上!臣请先定下购买武器一事!”一个武将打扮的高丽随行官员赶紧道。

  高丽王继续犹豫。

  购买武器确实有利无弊,他担忧的是自由通商政策。高丽王甚至直觉,购买武器是饵,自由通商才是大明的目的。只是他想不明白,大明的目的是什么。

  但只咬饵,不上钩,大明会同意吗?

  高丽王决定试探一番:“只是买卖一事,小王可以做决定。只是关系商税政策,小王需要朝议决定。天使,你看如何?”

  朱标再次非常好脾气地笑着点头,好像高丽王接受了大明的册封,就完全变成了自己人似的。

  “好。那就先做生意。大明货币和你们不一致,你们用粮食和布匹以物易物便行。具体的……”朱标指着朱异道,“他叫朱异,是大明大儒朱升先生的长子。”

  许多高丽文臣眼中都开始布灵布灵闪光。

  朱升原本只在本地有些名声,不如季仁寿、宋濂、王袆等大儒。但他跟随朱元璋,又和季仁寿主管教育之后,名声立刻响彻南北海外。现在谁不知道大明最德高望重的大儒就是季仁寿和朱升?

  这一位居然朱升家的大公子!

  一位真正的程朱理学门儒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丽的文臣们仿佛看到朱异整个人散发着大文人的文气之光。

  “大明给高丽的武器资助,自然是官员来负责。我想你们也不想让这个政策充满铜臭味。所以此事由儒生来负责,你们可别欺负他。”朱标开玩笑道,“不过我本是个商人,挺喜欢铜臭味。我想你们中也有许多人喜欢。”

  朱标又招了招手,护卫将四位面相一团和气的大商人带了过来。

  “这是大明北直隶最诚信、最慈善的大商人。每年冬季和青黄不接的时候,他们都会救济百姓。”朱标微笑道,“虽然朝议未定,但之后民间通商肯定会恢复。我先带他们四个过来,给民间传递一个经商恢复的消息。你们的宗族中肯定也有经商的人,可以与他们交流。他们带来了你们最爱的丝绸和瓷器,想交换你们昂贵的药材。当然,金银珠宝他们也不拒绝。他们只是想要赚钱的商人。”

  “高丽王,给本官一个面子如何?在本官回大明前,你们的商人和这四个商人定下的生意,大明和高丽双方都不收关税?”朱标温和道,“只是这一次。”

  高丽王立刻道:“此事当然!本王不仅不收他们关税,商税也不会收!”

  朱标立刻拱手:“高丽王爽快人。本官长官北直隶,以后与高丽王交流肯定很多。以后高丽王要多派使臣交流。”

  高丽王和其他大臣立刻心领神会。

  这位颇具传奇色彩少年是个商人,他来高丽除了完成大明皇帝给予的任务,也有自己的打算。这四个商人显然是为朱标赚钱的人。

  朱标又挥挥手,让这四个商人退下去:“现在能谈的事都谈完了。你们这里无人的岛屿挺多,先给我们一处作为营地。我们在营地里等你们的消息。你们购买武器之后,也可以派人过来学习武器的使用方法。唉,我倒是想去高丽国岸上看看,但你们会紧张,对吧?”

  高丽君臣纷纷赔笑,不敢接话。这么可怕的军队,他们当然会紧张。

  虽然被朱标揭穿了很不好意思,但朱标如此善解人意,他们再次被感动。

  朱标最初的言行举止傲慢又强硬,但一旦认为他们是大明自己人,朱标给人的感觉立刻从狂风骤雨变成春风细雨,熨帖无比,让人不由对他心生好感。

  当朱标和高丽君臣说完正事,开始谈论诗词歌赋经史子集时,他们心中对朱标的好感度就更高了。

  原因无他,朱标的学识过分渊博。一个有能耐的读书人,总会让人心生向往。

  他们又想起传闻,朱标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教导大明勋贵子弟,现在大儒季仁寿和大儒朱升虽掌管官学,但官学“校长”这一从应天小学校而沿袭来的新职位,一直由朱标坐着。官学所有勋贵官宦子弟,仍旧尊称朱标为“校长”和“先生”。

  再过十几年,恐怕这位朱标的学生要遍布整个大明官场。

  虽因朱标年幼,外人还未对朱标冠以“大儒”的称呼。但这一位学生遍布官场的“校长”,“大儒”的称呼随着他年岁的增长,会自然而然落在他的身上。

  后生可畏。

  接下来的聊天和饭局,高丽君臣和大明使臣相谈甚欢。

  高丽王划分了一个有淡水、地势较高、适合居住的岛屿给明军驻扎,并要赶走岛上的百姓。

  朱标非常善良地阻止了高丽王迁走百姓的好意:“我们是来施恩的,不是来扰民的。若我这么做,回去后圣上就要埋怨我了。不过是十几户渔民而已,迁到岛屿另一边居住就好。他们可能没钱盖新房子,我们大明可以暂时雇佣他们。正好,我们也需要当地人帮忙采买物品。”

  高丽王对朱标警惕了许久,此刻真的开始对朱标十分敬佩了。

  他忍不住对朱标作揖:“先生高德。”

  朱标扶起高丽王,微笑道:“这是圣人和圣上教导我的美德,我不过照做而已。”

  于是此事定下,高丽王将岛屿上十几户渔民送给明军干活。另外,高丽王也命令人带来许多物资帮明军安营扎寨。

  不仅高丽王以高丽的名义送来了物资,高丽官宦们也以自己名义送来不少好东西。新鲜的蔬菜瓜果肉类等食物不提,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也不少。

  新鲜的食物自然是吃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朱标全部交给四位商人。

  “只允许你们拿两成,剩下的我要分给将士们。此次出航,他们立下了大功劳,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朱标半开玩笑道,“这个就不收你们税了。但你们购买高丽的货物,回大明销售的时候,可不要忘记交税。”

  四位大商人立刻连连道“知晓”。

  晚上,四位大商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抱团经商,一边嘲笑高丽人。

  “他们还以为我们是来帮知省赚钱呢。”

  “他们自己贪婪,就因为人人贪婪。我们知省的高德大义,他们懂个屁!”

  “是啊,就算我们愿意分给知省部分钱财,知省也不要,只叮嘱我们缴税。唉,知省为大明、为百姓之心,燕雀安能知之?”

  “他们配当燕雀吗?就是一群井底之蛙而已。”

  “知省对我们这么好,回去之后除了缴税,我们也该做点其他事。再者,知省仁德,也喜欢仁德之人。诸位意见如何?”

  “我当然没意见。只是我们的供奉捐赠,知省不收啊。”

  “笨,知省不收,但我们可以自己施粥施药,出钱安置流民做工。”

  “说得对!唉,知省把这些事都做了,我都忘记以前我们每年对百姓生出恻隐之心时会做的事了。”

  “这才是好官啊。”

  商人们感慨,决定回去就看怎么自发帮衬知省。

  什么好感不好感,利益不利益,对他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帮助一个好官。

  嗯,就是这样。

  ……

  “原来标儿你和他们说了这些啊。”廖永忠感叹,“真没想到这么容易。”

  朱异也点头:“还有那大元皇帝……我相信燕王肯定能获胜,但就算仗还没打完,大元皇帝也确实是病死了。”

  这是他们快离开北京的时候,曹国公派人传回来的消息。

  廖永忠再次感慨:“没想到高丽王还是个痴情种。完成了对亡妻的承诺,他才愿意投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