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378章

作者:木兰竹 标签: 宫廷侯爵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这次案件涉及到了马秀英,所以朱标的娘也难得在朝堂上听政。

  朱标问了内侍,朝中辩论现在进入僵局后,让内侍询问爹娘是否用膳。

  得到回答后,朱标带着人将膳食端到宫殿中。

  这次留下来的官员面前都有小桌子,坐着听朱元璋提问。他们可以在面前的小桌子上吃饭。

  百官以为朱元璋询问案情的时候,太子会在一旁。没想到一回宫,太子居然离开了。

  不仅太子离开,朱元璋将老臣也“赶”到了偏殿,亲自与他们针锋相对。

  他们都不能理解朱皇帝在想什么,总觉得有很大的阴谋,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在偏殿慢悠悠喝完药后,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的老臣们却知道,平时心肠冷硬的洪武皇帝在太子面前很心软。他这么做,只是想让皇子和老臣喝驱寒药,吃饱饭,现休息休息罢了。

  至于朱元璋和马皇后夫妻二人,他们的精神力和体力都好得过分,可以与群臣慢慢耗。

  但朱标不想让父母跟着耗。他提出该用膳,朱元璋和马秀英便同意了。

  朱标亲自端着给父母单独做的膳食上了龙座旁。朱元璋一看到饭菜就苦了一张脸。

  “你让御膳房随便做做便成,不用亲自来。”朱元璋委婉道。

  朱元璋的声音挺大,坐在前面的大臣惊讶地抬头。

  太子还亲手为帝后做膳食?

  朱标在朱元璋耳边压低声音道:“想都别想,有我在,你别想天天胡吃海喝,吃出问题再找大夫麻烦!”

  朱元璋的脸皱成一团,慢吞吞地往嘴里塞菜。

  菜进了嘴里,朱元璋的眉头就松开了。

  朱标给亲爹吃的又不是后世贵得离谱还难吃得离谱的营养减肥餐,不过是荤素搭配、用料稍稍清淡罢了,味道比起浓油重盐并不差。

  只是除了亲人,谁还会在营养和味道上反复斟酌,并且不怕斟酌错了皇帝发怒?对于御膳房而言,即使有徐兴祖这个老厨子在,也是只求无过,用最“隆重”的烹饪,满足朱元璋的口舌之欲,不敢“简陋”。

  “这汤不错,喝着又鲜美,又清爽。”朱元璋赞叹道,“怎么做的?这么快就能熬出来?”

  朱标道:“不是熬的。清水加一点点高汤调味,加上干菇煮开,就是一锅很美味的汤,喝着也健康。”

  朱元璋点头:“标儿有心了。”

  朱标在朱元璋说下一句的时候,同时开口,与朱元璋同时道:“但爹还是想吃肉。”

  朱元璋:“……?!!”

  马秀英差点呛到,用帕子捂着嘴,使劲忍笑。

  朱元璋讪讪低头刨菜,暂时不想理睬自家宝贝儿子。

  马秀英道:“你也吃,别看着我们吃。”

  朱标拿起碗筷,陪着父母一起吃饭。

  在众位大臣面前,他们没有平时那么多话,暂且遵循了食不言的规矩。

  吃完饭后,朱标让人拿来淡茶水给父母漱口,一切结束后,小声道:“我在御膳房遇到了朱桢。”

  朱元璋眉毛一横:“臭小子逃课?”

  朱标嘴角抽搐。他爹难得有和他非常相似的地方。他第一反应也是这个。

  “正月别人都在放假的时候他还在上课,有些松懈正常。晚上我会好好训他,你别摸你的鞭子,小孩子打多了不好。”朱标先将这件事告诉朱元璋,好征得朱元璋让他教育弟弟的权力,顺便替这个可怜的朱小六求情,“我是留在这,还是回偏殿去?”

  朱元璋把腰间鞭子丢给朱标:“必须抽!你去帮我抽一顿!然后带着你的弟弟们随便逛逛,这里交给爹。这些日子你已经够累了,早些休息。如果睡不着,就去我书房看书。折子你随便翻,顺便帮我整理一下。”

  朱标犹豫道:“我不累,我可以帮爹。”

  朱元璋笑着拍了拍朱标的手臂,道:“让你休息就休息,想多干活,等你当了皇帝再说。快去休息。”

  若其他皇帝和太子说“等你当了皇帝再说”,大臣们就要担心皇帝是不是和太子有矛盾了。

  但坐在前排,听着朱元璋对朱标说出这句话的大臣,完全无法往那方面想。

  太子是朱标,那么这个太子无论是在文臣还是武将中,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威望都过高了。用这件事,明明可以很好挑拨太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可他们看到朱标和朱元璋父子二人相处,挑拨的念头一生出来,心中就会生出极端危险的预感,让自己别找死。

  “好,那我去书房看看。还有……”朱标凑到朱元璋耳边小声道,“四弟刚说漏嘴,他考试可能作弊。我今晚上要揍个弟弟,等会儿有空了,爹再帮我写张诏令,让宋璲、刘琏、朱同来南京,我问问官学考试防作弊的事。”

  朱棣把腰间小印丢给朱标;“你自己写,写完就让人送信。朱棣那混球,你揍完后我再揍!”

  朱标把小印揣进怀里,丝毫没觉得哪里不对,和爹娘告别,回了偏殿。

  坐在前排看到这一幕的大臣吓得手脚冰凉。太子和皇上说了什么?皇上把私印丢给了太子?

  皇帝的玉玺一般只在重大诏令上盖章,平时圣旨都是盖私印。皇帝把私印给太子,莫不是让太子自己写圣旨?

  这太子权力过大的事暂且不提,太子究竟要做何事,需要用到皇帝的私印?

  爹娘既然说让自己休息,朱标信任他们,自然不再想朝堂上的事,去做揍弟弟抓作弊之类的“私事”。但朝中大臣不知道。他们心中闪过无数可怕的猜测,心中的防线本就因为朱标逼杀多人而动摇,现在动摇得更厉害。

  许多人甚至开始后悔,在宫门前为何要抱侥幸心理。说不定当时认错自尽,还能保护一家人。现在还有他们反悔的机会吗?

  朱元璋等朱标离开后,才将视线重新投向群臣。这一看,他就看到许多人神情中的动摇。

  细细思索,朱元璋猜到他们误会了。他立刻和马秀英分别如厕,浑身轻松,但不准群臣如厕,大家继续开会。

  朱元璋相信,肚子胀鼓鼓的压力,一定能让群臣的心理防线进一步崩塌。

  老臣们吃饱喝足小憩一会儿后,接二连三精神饱满地回朝堂,换下了一些朱元璋确认没有掺和进此事的人出来如厕和休息。而被朱元璋怀疑的人继续憋着。

  很快,就会有人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认罪,并且被吓出一身屎尿。

  光鲜亮丽的朝堂出现了浑身屎尿的人后,就会有更多的心理崩溃了。

  朱元璋不知道从哪学来的充满味道的“心理学”,朱标已经不关注了。他带着弟弟们去书房,帮爹整理奏折,顺便考校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弟弟们的功课。

  朱桢也别想逃。

  朱桢都要哭出来了:“父皇的书房?我、我不敢去!”

  他母妃说,让他远离朝堂,当个文弱书生皇子啊!

  “听大哥的,大哥的话比爹好使。”知道自己会挨打,所以变得非常淡定的朱棣把着这个可能会和自己一起挨抽的弟弟,挤眉弄眼,“在咱们家的生活方式,就是听大哥的、听娘的。”

  朱桢:“……”那是你们家,不是我家!你们是嫡出的皇子,和我这个庶子完全不同啊!

  朱标看着莫名就和朱桢混熟的朱棣,心中叹气。

  他的弟弟们都比自己更快接受朱桢。或许因为他自己的灵魂还带着现代人的矫情吧。

  朱标伸手揉了揉朱桢的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道:“机密文书我不会给你们看,只是让你们打打下手。”

  朱桢再次被摸头,尴尬得脸红透了,支支吾吾道:“是,太子大哥。”

  “我也要去吗?”朱文正道,“我先说了,我不耐烦整理文书。”

  朱标想了想,堂哥进入皇帝的书房,恐怕又有许多闲言碎语:“那你回朝堂吧。我……”

  他看了自己身边的弟弟们:“我想他们足够当好我的护卫。”

  四个弟弟都笑着拍了拍自己腰间的刀。连今年才满十四周岁的朱棣和朱橚都很自信自己的刀足够快。

  朱标不在家的时候,这两个弟弟已经偷偷跟着二哥和三哥,让刀见过血了。

  “其实我更想回家睡觉。”朱文正虽然嘴里如此嘀咕,还是老老实实回去给他四叔摇旗呐喊。

  朱标带着五个弟弟来到朱元璋的书房,认识了一下管理书房的人,拿着朱元璋的私印晃了晃,让人把奏折都搬出来,一边看一边一心二用考校弟弟们的功课。

  这一考校,他的脸就黑了。

  别说朱棣这混球,朱樉、朱棡和朱橚三个弟弟全都有些荒废功课,只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上。

  朱樉对海仗特别感兴趣,朱棡天天都想往草原跑,朱橚则丢下功课去背医书了。他布置的功课,这三人都是敷衍了事。

  朱标停下分类了一半的奏折,让内侍送来圣旨专用的纸,给宋璲、刘琏和朱同三人写了信,说太子归位,让这三位已经快忘记自己是唯三的太子东宫文吏的家伙迅速回南京。

  朱标没有直接在信中询问他们弟弟们功课的事。这些诏书都要“存档”,如果后来人发现太子第一次拿着皇帝的私印写圣旨,是骂下属没有管好自己弟弟的功课,实在是有点丢脸。

  而且,朱标知道自己现在一言一行都在京中一些人的视线中。他一则纯粹私事的诏令,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误会。

  朱标想要看看,会不会有人将自己发出的诏令上的事泄露出去。

  “你们不用帮我整理了。”朱标道,“少看的书抄十遍,从现在开始抄。”

  四个弟弟脸色煞白。

  “小六,你跟着抄。”朱标道。

  第五个弟弟脸色也煞白:“啊?为什么?”

  朱标道:“你抄一遍。不懂的地方就问他们。等你们抄完,我会给你出题考试。如果你做不到九十分以上,你继续抄一遍,他们继续抄十遍。”

  抄书不会让他们记住书本的内容,但教导别人会。

  朱标不愧是朱元璋的儿子,深知“连坐”制度有多好用。

  不知道朱标性格的朱小六还想说什么,被朱棣和朱橚一个捂嘴一个拖着肩膀往书房旁边的厢房拖。

  朱樉和朱棡挤出难看的笑容:“好,我们马上抄!”

  朱棣凑到朱桢耳边小声道:“闭嘴,大哥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大哥会惩罚加倍!比爹娘狠心多了!”

  朱桢也小声道:“看到大哥腰间的鞭子了吗?那鞭子是爹的。每当大哥从爹那里要来鞭子,是真的会揍人!”

  朱桢好不容易才挣脱,喘着气小声道:“大哥……太子大哥揍人很可怕?”

  朱樉扶着额头道:“大哥揍人不疼,但一边揍一边念,非常可怕。”

  朱棡抱着双臂道:“我们倒不是怕被揍,只是大哥已经够累了,如果再让大哥气出好歹,我们心疼。”

  朱桢犹豫了许久,小声提问:“既然你们担心太子大哥生气,为什么还要气他?”

  朱标的四只从小带到大的熊弟弟同时沉默。

  好问题,但他们不想回答。

  把弟弟们赶到一旁抄书后,朱标静下心来看折子,迅速了解朝中大事。

  以前他虽然会从爹和其他叔叔伯伯口中得到朝中的事,但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现在他回到南京,通过这些折子,他能迅速了解现在大明全国各地的情况。

  朱标一边看一边不住叹气。

  封建时代大权独揽的皇帝真的不好做,京中哪个勋贵的下人抢了另一个勋贵的下人要买的缎子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到皇帝的桌子上让皇帝评断。

  皇帝将从浩如烟海的鸡毛蒜皮折子中,寻找真正需要他评断的国家大事批改。许多皇帝受不了这个高强度的工作,才会创建中书省或者内阁,让大臣们先过滤一边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