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73章

作者:无根的蓬莱 标签: 重生 升级流 穿越重生

  这些费用都是省不了的,否则杨芝嫣也没有办法融入京城的闺秀圈子了。

  幸而小她两岁的季绍敏在她念书两年之后也送入灵毓女学念书了, 她们姐妹两人相处得很好, 季绍敏带着她结识了不少朋友, 她也能很好的融入进京城的闺秀圈之中。

  而灵毓女学之中招收来的学生本来就不止官宦人家的女孩,还有一部分学习成绩很好的农家女子,她在女学里面的校园生活倒也不怕遭人骑士。

  杨芝嫣也没有辜负桃花姐他们的倾力培养,从小到大念书都很给力,学习成绩一直都很稳定,今年在女科考试当中也没有让人失望。

  要知道,女官的科举考试比男子可要难多了,底下根本没有童生、秀才、举人等等这么多等级,直接只考一次。

  若是能考中,就是女坤士,不能考中就啥也不是,而每三年一届的女官考试录取女坤士的比例也只是三十个人而已,而全大景朝有那么多的女生,可想而知竞争会有多激烈。

  杨芝嫣能在那么多女子当中脱颖而出,考中一个女坤士,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

  尤其是与小她两岁的季绍敏对比,就更加难得了。

  按道理来说两岁的差距不算太大,而季绍敏有着季兴杰那样一个在太学做官的父亲,平日里家教和耳濡目染自然是要更好的,就是说她的起点和环境比杨芝嫣要好。

  可是杨芝嫣不仅能用自己的刻苦努力念书抹平了这样的差距,更能比自己这个只小她两岁的表妹更加优秀,一次便考中女坤士,殊为难得。

  考中之后,因为杨芝嫣没有方安焕那般的特殊身份和关系,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捷径,只能进宫做女官了。

  而杨芝嫣对于进宫也没有太害怕的情绪。

  一来她们家乃是农户出身,最主要的身份还是靠老家里的田地,父母虽然在京城也买房开了一家小店,但因为生意不大,并没有把身份转成商户,还属于农户。

  她所在的杨家中并没有做官的父兄,虽然母亲季家这边有很多人当官,但身份始终还是离得远一些。她从小在上学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身份比不上同班的同学们,一直谨言慎行,一直收敛自己的性格。

  现在换成入宫当女官,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生活而已,她生存的哲学都没有变,无需像其他娇小姐一样,收敛自己骄阳跋扈的性格,因此适应起来比较快,也不会容易惹事出幺蛾子。

  反过来,如果今年考中需要立即入宫念书的人是季绍敏,大家可能会更加头疼她的性格如何在宫内生存,需要好好打磨她的性子一番了。

  二来,因为时晗雪的关系,杨芝嫣曾经与时暄妍在家人聚会时等各种大大小小的场合见过面。

  在她刚刚考上女坤士的时候,时晗雪为了慎重起见还书信邀请时暄妍休沐时出宫见面,并在见面的时候带着杨芝嫣郑重拜见过时暄妍,希望时暄妍能在杨芝嫣进宫做女官期间照顾好她。

  时暄妍也郑重地答应了。

  有了时暄妍这个在宫中浸淫十余年的“老人”照顾,只要杨芝嫣自己在宫中不去作死,想来也不会出太大的事。

  在送别女儿杨芝嫣进宫的时候,季桃花和丈夫二人真是太舍不得了。

  便是小儿子杨志雄也是依依不舍的,向杨芝嫣保证他一定会在国子监里面好好念书,日后考中进士、做大官,为杨芝嫣撑腰抬头。

  杨芝嫣笑着拜别了父母,心中带着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憧憬。对于一个农门出生的女孩而言,能够做到今天这一步殊为不易。

  在女官考试考中女坤士,对于她的整个人生来说绝不会是终点,只不过是一个崭新的起点罢了。

  她看着一个一个亲人以及之前的学姐们现在发展得非常的好,取得了各种成绩,心中也是羡慕不已的,她也希望自己日后能成为那样的人。

  杨荣正这个做父亲的尤其舍不得女儿。他因为女儿杨芝嫣要进宫做官这件事不止一次的埋怨过:“哎,让女孩子读书有什么好?

  若是芝嫣当初没有被送去念书,现在也如同邻居家的女儿一般,说个近一些的亲事,嫁个好男人,再等他弟弟科举考出来了做官,给她撑撑腰,有什么不好?

  那样的话,芝嫣人还能常伴在父母身边,我想见了就能见见。

  现在可好?进宫做女官一去就是三年。三年之后出来也不知道是个啥章程,到底是要外放啊还是要找个其他工作,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个好小伙给嫁了。

  感觉自己的女儿被朝廷被宫里抢走了,不是自己的女儿了。”

  每次当他说这种败兴的话的时候,季桃花总会狠狠地瞪他一眼,对他说道:“说啥呢?读书识字有什么不好?

  我季桃花这一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有机会能够读书识字,家里现在不缺钱,怎么就不能给女儿读书了?

  难道女儿这一辈也得像我那一辈一样,继续做个睁眼瞎不成?

  你看看我亲哥家的闺女绍敏,看看我堂弟家的闺女昀舒,哪家不好好念书?

  芝嫣今年能考中女坤士是她自己厉害。你看看大哥家的绍敏比我家的杨芝嫣就小了两岁,今年也同样参加女官的考试了,可是她并没有考中女坤士。

  可是人家父母一点儿没有怪她,也没有埋怨她,反而好言好语地安慰她,让她重整旗鼓等三年之后再考一次,为她铺平了道路。

  你再看看你!自家女儿都考中了女坤士了,你还在这儿叨叨叨地说些风凉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想让咱们全家没好日子过是不是?

  你就是短视,舍不得那几个钱。钱能有什么好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把本事学到自己手里才是好的!

  或者是惧怕改变,思想老旧。你也不想想,要不是我当初硬是逼着你早早带着孩子们来京城里讨生活,两个孩子念书能这么好吗?

  你看看柳条和百宝两口子,之前再怎么不甘愿搬家,后来为了孩子不还是得搬到京城里来。咱们家早早准备早早动身,一切都赶在前面,哪儿不好?

  现在你别叨叨不该给芝嫣念书的事儿,日后你就会明白我做的决定都是对的,比你看得远!”

  杨荣正被媳妇儿这么一吼,心中有话也只能憋着,不能再说什么了。

  有时候他觉得自己虽然挣了好些银子,但是在面对自己媳妇儿季桃花以及季家大舅子、小舅子的时候还是总会觉得不自信,觉得自己怂。

  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儿子杨志雄能够好好念书,在科举之中大显身手,日后做官给自己争光。

  可是对于女儿杨芝嫣,他供她念书的动机就不是很强烈了,这么多年来若不是季桃花这么一直坚持着,以杨荣正本人的意思来说早就放弃了。

  他每次看见妻子季桃花对女儿殷殷嘱咐,让她好好念书,他就觉得妻子是话里有话,不满意自己小时候没有机会可以念书,最后才嫁给了自己这么一个泥腿子,若是妻子季桃花能有机会念书,定然会像女儿现在一般远走高飞,远离自己。

  所以杨荣正下意识地拒绝这样的事情发生,便也下意识地不希望女儿走得远,希望她可以留在自己身边。

  杨芝嫣是个早慧的女子,她对于父亲心中的想法和盘算有时候看得比母亲季桃花还要清楚。

  母亲只看到了父亲心疼钱的那一面,短视的那一面,可是她却看到了父亲想要行使自己的父权权威,折断自己的羽翼让自己一辈子缩在父权之下变得“乖乖的”,这样父亲会比较快乐。

  很多时候她都非常感激自己的母亲季桃花,若不是她在家中地位很高说一不二,若不是她坚定地要让自己念书,可能她已经被父亲配给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老实小伙子,过上一辈子在厨房里打转,为生计发愁的生活了,根本没有任何的时间、精力、知识能力去思考其他的问题。

  也正因为如此,杨芝嫣知道自己与季绍敏不一样。季绍敏有着做官的父亲,不会怎么逼迫她,不会折断她的羽翼,反而会放她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有着疼爱她的母亲,身上还带着诰命的身份,认识了好些做官的夫人。即便季绍敏科举失败,也能说一个非常好的人家,日后一生不会过得差了。

  但是自己只有考中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条路而已。若是自己科举失败的话,能说亲的人家绝不会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很可能是京城周边的农户或者是商人子弟。

  这样的男子大部分会像父亲一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认为女子读那么多年的书完全无用,自己这辈子可能都没指望能与丈夫有什么思想上的交流了。

  再差一点,说不定还会沦落到丈夫三妻四妾,自己日子过得非常凄苦的境地。说不定自己日后在夫家的日子还得看弟弟杨志雄科举考试考得怎么样,官做的有多大。

  杨芝嫣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女子,也非常刚强。她决不愿意自己一生落得不能依靠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要轮落到依靠他人决定自己生活命运的这种悲惨境地。

  所以在她念书的时候所迸发出来的热情是惊人的,她的努力程度是季绍敏这样生活在温室中的女孩子所绝不能想象的。

  正是因为心中有着这种孤注一掷的决心,她才能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学习成绩上领先自己的小表妹季绍楠,在这一女科考中女坤士,才能像如今一般坦然而又兴奋的踏入皇宫,开始她的女官之旅。

  对于她来说,进宫完全没有任何害怕的感觉,反而是一件开心的事。因为这代表着她日后可以做主自己的命运,不再受别人摆布了。

  季兴邦远在千里之外的西南省,等他收到信得到消息的时候,外甥女杨芝嫣已经入宫了。

  幸好,他有个非常能干又非常心好的媳妇儿时晗雪,早早按照他的想法,将夫妻二人的贺礼送到了季桃花家,送给杨芝嫣,他知道以后只有满意,再说不出半个不字。

  作者有话说:

第143章 放良文书

  三年的时间还没有到, 孩子们都还没有参加新一届男子的科举和女子的科举,季兴邦去西南省任巡抚的时间却到了,便带着女儿季昀舒回京述职, 等候新的安排。

  一般来说, 像季兴邦这么年轻的封疆大吏, 是可以干好几届巡抚的。

  如果他一直在西南省任巡抚, 没有移动位置的话,到时候他就可以将整个西南省经营的如同个铁桶一般,完全纳入他的麾下。

  等到他年老之后,身上也捞够了银子, 赚得盆满钵满,再谋求回京城入阁,这个是一个比较好的道路,也是一般人常走的路。

  像周大荣周巡抚大人是因为身体比较不好,年纪又太大了, 从西南省回京之后没有办法继续入阁, 所以才致仕了。

  当然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西南省对于整个大景朝来说太偏远了,属于不毛之地, 所以西南省巡抚进京之后入六部或者入内阁的机会总体而言会比较小。

  其他各省巡抚, 尤其是在大景朝富裕的省份的巡抚, 好些都可以入六部, 继而入内阁。

  像季兴邦现在是坐在西南省巡抚的位置上,但如果他能够在下一届任一个江南省巡抚、或者是山北省、南直隶省、北直隶省的巡抚之类的话,虽然级别与现在一致,但因为地区比较富裕, 手中所握的权力会比现在大, 所以会被算作高升。

  现在季兴邦利用几年的时间将整个西南省经营得繁荣富强了不少, 各民族的融合也推进了很多,应该算是有实绩的官员,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会高升的。

  但是季兴邦觉得他现在的年纪太轻,朝廷将他调离西南省到其他更好的省份去做巡抚的可能性不算很大,更大的可能性还是留守西南省再做一届巡抚。

  于是,他在带着女儿季昀舒离开西南省省城进京述职的时候做了两手准备。

  首先将家当和其他的箱笼物品全都收拾好,装好,然后分成两拨。

  一部分人和行李需要跟着他们一起直接到京城去述职。而另一部分人和行李则先寄存在西南省省城的灵毓女学山长陈婉婷家中,等待进京述职之后皇上最后的决定出来再做打算。

  如果皇上让季兴邦留在京城做官或者是转任其他省的巡抚,他们就直接从西南省省城带着那些行李物品坐船或者是坐车到那个省去,不用再中途转道京城,省些路途。

  若是到时候皇上安排季兴邦再做一界西南省巡抚,那就更好了,他们可以直接不用到其他地方去。

  直接在陈婉婷家中收拾收拾,再把东西原样放回巡抚衙门里就行了。

  人也免得再奔波劳顿一番。

  当然,这样一来的话,仆役们便不可以去京城与家人们团聚了,所以挑选下人进京的时候,季兴邦特意让他以前的书童,现在的管家周平安挑选一些有家眷在京城的人,好让他们能与家人过个团圆年。

  周平安点头应了,去将各种事情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然后带人跟着季兴邦和季昀舒一同进京了。

  谁都不敢妄自揣测皇上的心意,担上一个“揣测上意”的罪名。

  所以即便季兴邦猜测皇上很有可能让他再连任一次西南省的巡抚,却也不敢托大,不敢将仆役和家中的行礼放在西南省巡抚衙门当中,免得连任巡抚的想法落空,却在揣测上一声,落了口时被皇上不喜,说不定还会被发落受到斥责。

  同时进京以后,季兴邦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将他的管家周平安放了良籍。

  周平安作为季兴邦书童,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帮了他许多,季兴邦其实与他一直有很深的感情。

  再加上周平安这个人很有眼力劲儿,也非常的认真上进,努力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向季兴邦请教问题。

  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丝毫不放松文化知识的学习,在知识上进步飞快。

  同时,周平安这个人进退有据,从来不会倚仗着自己与季兴邦的关系,收受好处或者是欺负别人。他又很顾着家中的父母和妹妹,人品值得信赖,很受季兴邦的信任。

  其实季兴邦很早的时候就想将他放了良籍,让他也能有机会去参加科举考试,做一做官员,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可是周平安一直都没有同意。

  一来是周平安对比季兴邦和他大堂兄以及太学同窗他们的文化水平,觉得自己差得很远。

  若是他周平安这辈子在此时放了良籍的话,一辈子撑天了最多也就是考上个举人而已,便是三甲同进士的边都够不着。

  这大景朝立国已经百余年了,举人多如牛毛,都等着授官呢。

  一个举人想要走上仕途,要么有关系,要么有银子,而他这两样都不占,便是放良之后去参加科举考试,又有什么意义呢?

  目前他家中根本就没有余财。他的父母还是别人家的下人,妹妹和自己也都在奴籍之中。

  别说是像季兴邦一般全家人一起勒紧裤腰带供他念书,他们全家人连人都是别人的,累死累活连点银子都赚不来,更别说供他念书的事情。

  二来,周平安娶了一个季府之中与他还算门当户对的丫鬟,二人已经生了两个儿子,其中长子念书特别聪慧,比周平安小时候聪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