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画星河
听到这些话,看到那运来的一车车粮食,厄尔浑部落的老老少少那颗忐忑的心,顿时就落地了。
乌列盖说的是对的!
新可汗真的会庇佑他们!
哪怕他们是一群没用的老人和孩子,哪怕他们还是戴罪之身,新可汗也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若放在曾经的北戎汗国,不会有任何上位者如此关怀保护他们。
这一刻,所有北戎老少的心都被暖意包裹,对强大的新可汗,以及他手下的士兵们满是感激,对这个异族建立的新国度也有了发自内心的归属感。
第187章
厄尔浑部落的消息, 辗转从肃城送到蕃平,已经是七天后了。
李洵一直待在蕃平,一方面是以此为中心辐射, 彻底打通前往肃城的通道,另一方面, 则是防备西戎与朝廷的随时反扑。
肃城的大多数事务,都是由林德康等人代为处理的,目前那边政务框架已经建立起来, 各种事务都有专人各司其职, 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李洵操心的事。
当然,战时他四处奔西,他们不容易找到他, 他可以暂时把权力下放, 如今他在蕃平稳定下来, 重要的事务还是要送到蕃平给他批复的。
接到格桑堡主将的军情急报,李洵眼中阴云密布。
竟然有人侵扰他的边城, 掳掠数千牧民, 还抢光了城里的所有财物!
以往边疆不是没有过被劫掠的事发生,但那些城池自从归于他手下,就再没遭遇过劫掠与战乱。
这是第一次,他手下的平民遭遇这样的劫难!就像一个耳光狠狠地扇到脸上。
这一年, 他东征西讨,领土迅速扩张, 所有人都说他所向披靡, 无人敢掠其锋芒。
可如今他手下却那么多孱弱的平民却被掳掠到邻国, 生死不知!
“去传伍汲过来!”
这一刻的李洵心中满是杀意, 只想直接挥师北上, 救回被抓走的牧民,抓住那些胆大包天的强盗,将他们千刀万剐以儆效尤。
伍汲本就在军营里练兵,接到李洵召令,立刻丢下人赶了过来。
此时李洵脸上的怒火尚未散去,伍汲吓了一跳,跟着郡王这么多年,他还从未见过郡王如此生气。
倒也不是没遇见过让他动怒的事,而是从未这般明显的杀气腾腾。
“郡王。”
不敢多问,他老老实实地行了个礼,站在那里听候吩咐。
李洵见他大气都不敢喘的样子,稍微收敛了下情绪,平声道:
“坐吧。本王叫你来,就是想问一问,你对沙国的情况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问得伍汲很是紧张:
“沙国……郡王,沙国地域辽阔又言语不通,目前尚未得到太多情报。”
他在情报工作上,向来是能给郡王交出满意答卷的。
但他们占领北戎的时间还很短,今年春天才把所有兵力部署到北戎边境,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扫清了北戎在清河边的主力部队,占领秦川平原,还顺便扫荡了西戎的半壁江山。
他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人手去对沙国这个新晋的邻国进行探索。
这个答案,让李洵被怒火燃烧的理智慢慢冷却降温。
沉默了一会儿,他问:
“你能确定沙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
后世的确是这样,但李洵却不确定,在这个历史与后世并不相同的时空里,此时的沙国是什么情况。
“是,听一个行商说,这个国家很大,天气很冷,他尚未走到都城,就因为冻死了太多人不得不中途折返了。”
李洵再次沉默。
伍汲的每一个答案都在告诉他,他对沙国的情报准备工作几乎为零,对沙国唯一的了解,来源于听说。
可这能怪伍汲吗?
只能怪他今年扩张的速度太快,哪一次扩张不需要情报营与宣传营全力配合运作,他们根本不可能抽出时间与人手去渗透沙国。
别说渗透,连语言都不通。
大启的邻国一直是戎族,就算有学习外语的,那也都是学的戎族语,军中的情报营也是从这个方向准备的。
以前他们根本不需要和遥远的沙国打交道,甚至很多人连沙国都不知道,自然也不可能学会沙国的语言。
打仗从来都是情报先行,如今情报基础几乎为零,难道他要带着自己的士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冲进一个一无所知的国度吗?
不,并不是一无所知。
前世他虽然没特意去了解过沙国如今所在位置的那个国家,却也知道很多东西。
比如气候,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地域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天短暂炎热,冬天漫长酷寒。那种冷,是滴水成冰的冷,以如今的保暖设备,不是当地人很难适应这种可怕的气温。
他麾下经过抗寒训练的士兵们,顶多适应了北戎草原上的冷,换成极寒的沙国却不行。
但若不在冬天作战,沙国境内河流湖泊很多,他根本没有水军,夏季渡河也是个极大的考验。
他没有水军,不意味着当地的沙国没有水军。
除此之外,如今的沙国已经相对于此时的交通工具来说同样地域辽阔。
辽阔的国土意味着绵长的战线,当初世界大战中火力所向披靡的强国都直接被后勤拖死,更何况如今的他。
别的不说,几千里运粮草武器,需要耗费的粮食可能比运过去的粮食要多好几倍。
而单兵作战能力,就人种来说,沙国那边的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单兵作战能力都是最强的。
而他的郡国,单兵作战能力肯定是比不上沙国人种的,如今总共就十八万的兵力,其中还包括三万是才收服的长宁守军,只能作为厢军修桥铺路。
可他东边必须守住才得来的秦川平原,西边要防备西戎卷土重来,中间还有杨朔的十几万大军随时可能伺机而动。
但凡他敢在此时对沙国开战,西戎与朝廷就敢让他瞬间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他们和他都清楚,哪怕他的火力很强,也经不起几条战线同时开战的消耗。
除此之外,还有这辽阔疆域需要的治安,巡防兵力。
如今疆域铺得这么开,他的兵力已经严重不够用了。
再次征兵也不可能。
因为粮食不够。
前几天秋收的数据统计出来后,林德康就给他送了折子提醒了这个问题。
今年这大半年下来,他手下需要养活的人口直接翻了三倍。
年初只有肃城等地的一百三十多万,后来陆续增加了北戎草原的一百万,秦川平原与鼎德等地的一百万出头,长宁蕃平等地的大几十万,再加上零散吸纳的朝廷方面的移民,目前总人口已经接近四百万。
但粮食只有肃城,河原,河陵等三郡两城是全年种植的,这部分粮食只能供养军队和原有人口,顶多外溢一些给北戎草原和秦川平原做补充。
北戎草原如今还来不及开垦太多耕种土地,只能以畜牧业为主,采集为辅。
秦川平原的大多数百姓,分到地的时候都只能秋耕,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份才能收获。
再生稻与原本的储粮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少部分地区夏季末尾种植的甜菜也能补充一些粮食缺口,但总体都还需要肃城方面援助才能安全过冬。
长宁和蕃平这些人,别说今年能收获多少粮食,绝大多数连秋耕的农时都没赶上,得明年才能春耕,到秋天才能自己产粮食。
这大几十万人,顶多林乐庆那边的十万人能通过收割西戎的粮食也自给自足过冬。
剩余三四十万人,都需要从其他地方东拉西扯才能把过冬的粮食缺口填平。
这样的情况,想增兵,想深入沙国远距离开战,都是在痴人说梦。
头脑冷静下来,都不需要别人劝说,李洵就已经放弃了此时对沙国宣战的想法。
“伍汲,方才本王接到北疆军情急报,沙国有一伙色目人劫掠了厄尔浑部落,本王要亲自去北疆看看。”
伍汲有些吃惊,更多的是生气:
“先前北戎汗统治草原的时候,沙国与他们相安无事,还时常通商,如今换了我们,就来劫掠,当我们是软柿子好捏吗!”
想了片刻,他又有些担心:
“郡王您是要对沙国出兵吗?”
不用细算,他也知道如今不是四处树敌的好时候。
李洵摇头:
“至少半年之内,本王是不会主动对他们动兵的。”
“但开不开战,未必是我们说了算。”
若这次沙国的劫掠,只是像曾经的北戎对中原一样,打一阵秋风就离开,他可以暂且忍下这仇恨。
可若对方的意图不止如此,那他就算不想开战也必须要防御对方的进攻。
接下来的北疆,可能什么也不会发生,也可能形势瞬息万变。
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交给如今负责总揽北疆防御的刘瑾来决断。
但要等他自己决断,就如今这通讯条件,来回至少要十天,等信送到了,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被沙国掳走的牧民他也要想办法营救回来,怎么救,底线在哪里,也必须由他亲自决定。
听到李洵的话,伍汲刚要松下去的那口气又提了上来。
“如今郡国的粮食很紧张,若真要开战……”
李洵目光冷凝却坚定:
“若真到了那一步,自然是全国上下勒紧裤带也要优先供给前线的。”
但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把自己的军队和国民拖到如此艰难的境地中。
这也正是他亲自前往北疆的目的。
“伍汲,沙国的情报本王会自行网罗,西疆诸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最近这几个月都以防御为主,但若朝廷和西戎要挑事,你也要不计任何代价将他们打到他们畏惧。”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治军治国都不可能一直仁慈温和,该用铁血手段的时候,绝不能心软犹豫。
伍汲是最能领会他的意思,也最能随机应变且妥帖周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