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166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她心头又涌现一股安全感,道:“陛下,你还是速速离去吧,现在新政在即,不要再为了我,而影响了朝政了。”

  一边的崇祯却没有了声音,已经睡着了。

  张嫣也靠在崇祯的怀中睡着了。

  第二日一大早,崇祯起床,穿好衣服,在还在熟睡的张嫣额头留下了一个吻,便离去。

  刚回到乾清宫,就看见王承恩在那里撇嘴,一副想要说什么又不说的样子。

  “什么事?”

  “没什么,皇爷昨晚休息得可好。”

  “好。”

  崇祯走到上面坐下,看了看王承恩,道:“王承恩,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回皇爷的话,奴婢没什么话说,早餐御膳房已经准备好,马上就送过来了。”

  “嗯。”

  “皇爷,要不要给懿安皇后送一份过去?”

  “送一份过去吧。”

  “是。”

  “王承恩。”

  “奴婢在。”

  “你过来。”

  王承恩走过去。

  “朕打算娶懿安皇后,你有什么办法?”

  “皇爷,您是天子,想要娶一个女人还不简单吗?”

  “朕担心引起一些麻烦,有没有巧妙的办法?”

  “当初宪宗皇帝娶他的奶妈万氏,还想封为皇后,也没有惹出什么麻烦来,陛下可以先取消懿安皇后的头衔,然后发配到尼姑庵,再找个机会接回宫,娶了就可以了。”

  崇祯笑道:“看不出你鬼点子还挺多。”

  “奴婢都是为皇爷分忧。”

  “行了,去把朕的早餐拿来吧。”

  王承恩刚出去,又进来了。

  “皇爷,温大人在外面求见,说是关于宗室的事情要跟你商量。”

第207章 新学教材

  “让他进来。”

  温体仁快步走进来,跪拜道:“臣参见陛下,圣安。”

  “坐吧,吃早餐了没?”

  “臣……”

  “王承恩,给温大人也准备。”

  “多谢陛下。”温体仁将最新的汇报呈递上来,“陛下,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宗室的家产都已经全部查清楚了,六十位亲王,903位郡王,五百六十八位将军(一种爵位),所有的家产加起来,若是折算白银有1.5亿两。目前现银有1亿两,正在从全国各地运往京师,预计本月可以到达。还有更多的是黄金、珠宝、玉石、字画、古董。”

  崇祯深吸了一口气,1.5亿两!

  大明的白银总量差不多也就5亿多。

  “陛下,另外价值5000万两的物品,当如何处置?”

  “卖了,全卖了。”

  “陛下不挑选一些么?”

  “朕不要那些,全部卖了换成银子送到国库。”

  崇祯一边仔细读温体仁上报上来的汇报,心中一边感慨,宗室的账总算查清了,从最开始的暗查,到后来的明查,调动了锦衣卫、东厂、礼部,再后来调动了刑部、大理寺。

  查了半年!

  崇祯相信,就目前这笔账,依然还是糊涂账,因为数额太大,根本不可能精准下来。

  而且这过程中,不知有多少官员拿了钱。

  但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赶紧消化这笔钱,要尽快到账,各个地方都在等着用钱。

  这笔钱到了国库,足够崇祯缓冲好几年,这几年只要银行能够普及开,整个大明的经济都会彻底活跃起来。

  到时候,集全国之力,调动四海资源,发展商业、工业,又有大学培养出一大批人才。

  没错,蓄势!

  这就是蓄势,把一切准备都先准备好,把一切阻碍先全部铲平。

  相信以华夏人民的勤劳和勇敢,有朝一日,会厚积薄发。

  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没有阳光,但只要到黎明之前不死,朝阳会一跃出地平线,喷薄出万道光辉,唤醒古老的大地,激活曾经奔腾不息的血脉。

  现在,崇祯要那些古董有什么用,他要钱!

  多多益善!

  越多越好!

  温体仁又将宗室亲王的情况都说了一遍,他不愧是学霸,六十余位亲王的情况,他不看稿子,全部清清楚楚说了出来。

  王承恩待着宫女太监将早餐送进来,崇祯示意温体仁一边吃早餐一边说。

  等说完了,半个时辰过去了。

  “陛下,亲王们都已经抵达京师,在十王府街(当年朱棣建的,在现在的王府井大街)安顿下来。只是……”

  “只是什么?”

  “亲王们觉得六人住一个王府,太拥挤,想要换地方。”

  “太拥挤了?”崇祯冷哼道,“他们干了那么多混账事,朕没有废了他们,已经对他们够客气了!”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你说。”

  “臣以为,亲王们还是有利用价值的,以后对外和亲,都可以派上用场,陛下不愿意娶的女人,就可以赐给亲王。所以臣以为,王府虽然不至于太繁华,但几人挤在一起,有失身份,不利于和亲用。”

  “那你有什么妙招?”

  “每一位亲王单独赐一套府邸,还是以亲王的规格来赐,但不必过多粉饰,有亲王的身份即可,陛下偶尔召见一下,让天下人都知道亲王还是亲王,后面有什么事,都可以让他们为陛下顶着。”

  崇祯笑道:“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去办,新的王府你来给他们选。”

  “遵旨!”

  秉承着就算茅厕的一坨屎都有其利用价值的信条,宗室肯定也是有价值的。

  他们毕竟身上带着朱元璋后裔的光环,就这个身份,就可以好好利用。

  “陛下,那些郡王和将军……”

  “全部贬为庶人,自力更生。”

  “人数太多,一下子全部贬为庶人,可能会引起天下的非议。”

  崇祯音量提高了:“谁非议?要非议的无非是那些整天闲着没事干的读书人!老百姓谁会非议!”

  “臣知错,臣遵照陛下的旨意去办。”

  “温体仁,管好下面的人,让他们清楚,不该拿的钱不要随便碰,有些事,朕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些事不行!”

  温体仁心头一颤,连忙站起来,跪在地上,把头埋下来道:“臣知罪!”

  “朕没说你,朕知道你从来不收钱。”

  没错,明末最无耻的奸臣温体仁是个清官,纯清官,真正的清官,从来不收钱,也从来不行贿。

  但他纵容下面的人拿钱,在他下面办事,有无数肥差,所以许多人愿意跟着他干,一干就发大财。

  “臣督察不严,辜负陛下对臣的信任。”

  “起来吧。”崇祯转了一个话题,“北京的小学、中学都安排得怎么样了?”

  “启禀陛下,都已经建成了,一共建成了五座小学,五座中学,小学一共可以容纳1000学生,中学一共可以容纳2000学生。”

  “教育局呢,建成了吗?”

  “已经设置完,目前由刘大人(刘宗周)负责教育,另外设置两位郎中,两位员外郎。”

  “先招生,必须尽快找到学生,把教材全部整编出来。”

  “国学、数学、农学、工学是必修教程,这个你来牵头,把徐光启、宋应星他们全部叫上,赶紧编教材,先大胆的编一版出来试行,不行再做调整,要快!”

  “臣遵旨!”

  “一旦北京的教育体系搭建起来,就可以向全国去扩展。”

  崇祯内心还是很激动的,不过目前这种全新的教育还只能仅限于北京,包括大学。

  因为大明朝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全新的教育,里面的诸多困难,都是他们无法预想的,只有在北京先全部尝试一遍,从困难中找方法,做改进。

  最重要的是形成统一标准化的东西,这样扩展到全国,还不会乱,才便于统一管理。

  教育是国家生死存亡、未来发展的大事,可不能马虎的。

  崇祯又道:“把自古忠义之士全部列入国学里面,首列商鞅!”

  “遵旨!”

  温体仁心头一动,为什么首列商鞅?

  因为强秦就是商鞅变法,一手缔造出来的。

  皇帝这是要许多人从小就知道,变法,是富国强兵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