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217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正常争论会就这样结束了,之前还在谴责李自成的官员,全部老老实实回去瑟瑟发抖了。

  接下来,整个河南府的官场,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刘余祐皱着眉头跟李昌德道:“陛下到了开封府,为何没有人来通知我们?实在奇怪!”

  一边的张敬铭语气凝重:“怕是开封城都被陛下下了封口令,陛下就是想让河南府这边闹得再狠一点!”

  李昌德道:“闹得这么狠对陛下有什么好处?”

  刘余祐苦笑道:“闹得越狠,砍得脑袋就越多,威慑力就越强!”

  他这样一说,三人的心都沉到底了。

  三人都怀着沉重的心情,赶紧离开了河南府。

  现在皇帝在开封,他们仨是整个河南省最大的官,已经不可能在继续带着洛阳了。

  刘余祐、李昌德和张敬铭一离开洛阳,整个河南府的官场都哀鸿遍野。

  为什么?

  现在自杀已经没有用了!

  这件事之后,魏忠贤在洛阳的行为更加奔放了。

  一夜之间东厂的狗腿子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拿着小本本到处记东西。

  记啥?

  当然是记各种搞人的话。

  例如河南府知府说了一句:大明日报要在今年九月才能全部落地。

  魏忠贤的人就写道:知府大人说,大明日报没用,大家往后排,九月以后再弄。

  你看看,这是人干的事吗?

  你别说,这还真不是人干的事。

  魏忠贤就趁着这波严查,在河南府私下也收了不少钱。

  但他这种无耻的行为,却也变相的加快了新政在河南府的落地。

  现在谁都怕魏忠贤的小本本,深怕自己的污点被记上去了,然后成了搞死自己的把柄。

  两天后,刘余祐、李昌德和张敬铭抵达了开封。

  三人立刻前去周王府陛见。

  崇祯在后院乘凉。

  “臣等参见陛下,圣安。”

  崇祯躺在躺椅上,右手的食指在扶手上轻轻敲打,看着面前的湖色,荷叶之间有青莲,四处飘逸着淡淡的香味。

  “你们回来了。”

  “臣等不知御驾亲临,罪该万死。”

  “脑袋都看到了?”

  三人心头一凛,道:“都看到了。”

  刘余祐道:“是臣等办事不利,请陛下责罚。”

  “朕不责罚你们。”

  三人把头埋起来,听到皇帝这句话,心里却是都起了疑惑。

  他们连台词都准备好了,打算把责任全部往下面推,能推多少是多少。

  但这么一听,皇帝居然不责罚自己了?

  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崇祯依然看着前面的湖色,淡淡道:“朕只是想听听,为何杞县会饿死五万老百姓,为何信阳会出现老百姓暴乱?朕想从你们嘴里听听答案。”

  三人心中更是疑惑丛生,从皇帝平静的语气下,似乎感受到了那么一丝凛冽的杀伐之意。

第271章 人祸

  说话间,骆养性走过来,道:“陛下,开封府的官员都到了,在外面恭候,李岩也到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到这里来。”

  “是!”

  不多时,以李程新为首的开封府府衙官员,以及布政司、按察司的大小官员都到了,有三十几个人。

  “臣等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都免礼。”崇祯靠在竹躺椅上,看起来全身都很放松。

  官员们偷瞄了一眼左布政使刘余祐、右布政使李昌德和按察使张敬铭,心里想着这三位大佬终于回来了,再不回来,开封府这些官员就要被皇帝天天吊打了。

  “都到了?”

  骆养性道:“都到了。”

  崇祯这才站起来,他左手握着天子剑的剑柄,杵在地上。

  “加上周泰严,朕半个月之内砍了34个知县。”

  崇祯的语气非常平静,仿佛切了34个西瓜一样。

  “朕知道你们心里都在骂朕暴君!”

  “陛下圣明,臣等不敢!”

  崇祯大袖一挥,继续道:“朕刚才问刘大人,为何杞县会饿死五万老百姓,为何信阳会出现老百姓暴乱?为何会出现不上报的情况?刘大人,你继续回答朕这个问题。”

  刘余祐额头冒冷汗,他不明白皇帝今天把开封府所有官员全部召集过来是为何。

  崇祯锋利的眼神扫了下面一转,握住剑柄的那只手,青筋都暴出来了。

  杀人是一门学问,不是脑袋一热,就砍人的。

  脑袋发热砍人,那不是领导者,那是莽夫。

  那这杀人到底有什么学问呢?

  站在崇祯这个帝国最高统治者的角度,核心班子必须稳。

  也就是说,六部九卿这种中央核心班子,毕竟是稳定的。

  经过他一年多成立新的部门,拉一派打一派,朝堂核心的大臣,现在是很稳定的,即便各自有自己的想法,但总体不会作妖。

  即便像韩爌和钱龙锡那种东林党人,也是不会乱来的。

  核心班子不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京师的政令颁布不会朝令夕改。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哪怕北京城那些中层和基层官员吵翻天,口水都喷到了乾清宫了,但只要保证这一点,北京城的局面就不会乱。

  除了核心班子要稳以外,地方上这种中层官员呢?

  要流动性稳定!

  什么叫流动性稳定?

  就是你搞了事情,朕可以杀你,但是不会一下子大规模收割人头,除非是大面积造反或者像陕西那种情况。

  例如崇祯今年三月份在北直隶,砍了赵长贤,其他的知府都留着,将赵长贤的脑袋去给其他知府观看。

  例如在河南省,崇祯砍了开封府知府张时俊,其他的知府这半个月来,都没有动,也没有去责问。

  为什么?

  中层官员的作用是上传下达,你把中层一口气砍了,就会造成中间层断裂,新来的官员要和上面、下面都重新熟悉,还要熟悉地方上的情况。

  这对官员的要求不低,并且需要的时间还不短,这个中间真空状态,行政崩塌了咋办?

  所以,要对付中间层的官员,例如布政使、知府这种地方上的官员,必须先杀鸡儆猴,用雷霆手段震慑人心,保证新政往前走,与此同时,再想通过从中央派遣新的官员来稳步代替地方官员。

  这叫流动性稳定,即在确保地方稳定的情况下,把人给流了。

  那么基层官员呢?

  举个例子,在后世的大型公司里,基层管理者都是有储备人才的,基层管理者不合格,被替代的难度非常小。

  因为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本身难度不大,影响的范围有限,在有充足人才储备的情况下,你不干活,还阻挠业务发展,还以为自己不可替代?

  那就呵呵了。

  这大明朝的举人,可不就是知县的人才储备库么?

  举人是可以被提拔成知县的,只不过需求吏部的任命。

  所以啊,崇祯一口气杀34个知县,是完全不会破坏地方行政的秩序的。

  相反,如果现在把刘余祐、李昌德和张敬铭这三人都砍了,整个河南省可能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

  但是,暂时保护脑袋的,不代表完全不掉脑袋。

  例如皇帝现在提的这个问题,就是个送命题,答得不好,结局基本就注定了。

  刘余祐思忖了一下,小心翼翼道:“陛下,臣以为,杞县的老百姓饿死,是天灾,天灾是无法避免的,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天灾,非人力所能左右。至于信阳暴乱,亦与天灾有关联。”

  刘余祐几句话就把锅全部往天上甩了,甩得在场的官员心中都大呼甩得好。

  崇祯握住剑柄的手微微用力,目光钉在右布政使李昌德身上:“李大人,你觉得呢?”

  李昌德道:“臣以为天灾有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税政太重,老百姓已经无粮可交。”

  崇祯道:“张大人,你来说。”

  张敬铭道:“臣以为,信阳暴乱,是被有心人煽动的。”

  “谁?”

  “那些不服王法的刁民!”

  崇祯继续道:“来,李岩,你来跟朕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