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240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也正是皇太极上台之后,开始利用各种手段安抚各族矛盾。

  不多时,探子就来了。

  “启禀贝勒爷,明狗正在向我军靠近,预计已经在十里之外。”

  一边的爱新觉罗·杜度道:“贝勒爷,末将愿意打先锋!”

  爱新觉罗·杜度也是贝勒,他是努尔哈赤之孙,他的年纪比多尔衮要大,但是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

  所以杜度要叫多尔衮昌可赤(叔叔)。

  “明狗胆子越来越大了!”多尔衮冷声道,“大到敢跟咱们打正面野战了,既然他们这么想死,就成全他们!”

  “杜度,你来领中军作战!”

  “末将领命!”

  “索诺木杜棱台吉,你领左翼!”

  蒙古左翼察哈尔敖汉部索诺木杜棱台吉道:“领命!”

  “宁完我!你领汉军正红旗一万,打右翼!”

  “领命!”

  多尔衮又道:“速速整顿兵马,明狗敢来,咱们就敢再打一次萨尔浒之战,让他们全军覆没!”

  “得令!”

  孙传庭坐的主帅位置是一个高约三米的架车,位于大军中后方,前后可以纵观整个大军。

  探子迅速回报:“军帅,建奴已经整顿兵马,向我军靠近,预计一炷香的时间,我军与建奴在前方平地相遇。”

  孙传庭道:“全军戒备!”

  传令兵立刻去传他的军令,战鼓声响起,代表敌军已经靠近,全军要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了,开始保持戒备。

  这是给军队一种心理提前预防,以免敌军突然出现,导致人心惊慌,阵脚大乱。

  要知道,古代打仗,大家耳边没有耳机,没有传信系统,一旦军心不稳,慌乱就会迅速传染。

  所谓兵败如山倒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大军一听到这种节奏的鼓声,就知道敌军正在靠近了,两翼也各自做好了防护。

  不多时,锦州城内的守将是袁崇焕的心腹何可纲。

  这人在历史上非常悲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明军惨败,困守大凌河城。

  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人们开始吃死人。

  后来皇太极写信劝降锦州总兵祖大寿,祖大寿准备投降,其实是诈降,而何可纲跟祖大寿说,我不会投降的,若是我投降了,如何对得起孙督师和含冤而死的袁督师!你拿我的人头送给皇太极,他才会相信你。

  于是祖大寿忍痛在锦州城外将何可纲斩首,城内饥民争相抢夺何可纲的尸体,进城煮了吃,有的饿得发疯了,就直接吃生肉。

  祖大寿将何可纲的人头献给皇太极,皇太极这才放心。

  祖大寿就骗皇太极说自己的家人都还在锦州城,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投降,于是皇太极就放祖大寿回锦州城,其他将领都必须留下。

  祖大寿回了锦州城,就开始组织防御工作。

  但此后的祖大寿,许多个夜晚都会想起何可纲临时前跟他说的话。

  明末是吃人的年代,边军腐败不堪,但你不得不承认,依然还有那些真正忠义之士,何可纲就是其中一员。

  不仅如此,这个人还非常有才能,连袁崇焕都上奏疏说何可纲的才能不在他之下。

  袁崇焕上任辽东督师,为何能把预算砍120万两下来?

  就是何可纲帮他操作的!

  就是这么个人,现在在镇守锦州。

  袁崇焕也是预估了战局的,一旦攻下广宁,建奴必然大军来犯,皆是粮草和援军都必须自锦州而出,以何可纲守锦州是最合适不过的。

  但袁崇焕没料到,在这种关键时刻,朝中居然有人不惜辽东战败而要搞他和孙承宗,要不然,战局必然不会陷入到此时如此严重的局面。

  孙承宗第一次拨发的粮食,地区出关了,但只有三分之一运到了广宁城!

  何可纲情知广宁此时粮草已经不够了,他也做了几次尝试,都被多尔衮给截杀。

  孙传庭的来援,可以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何可纲立刻开始让人准备粮草和军队,一是随时出城与援军配合,二是一旦建奴溃败,即刻调粮食北上补给广宁。

  不多时,何可纲就来到了锦州城的城头,他甚至可以看到前方,有黑压压的一片建奴骑兵如何河流一般流过。

  再看前方远处,一大片金属洪流在滚动。

  何可纲心头一喜:“城南建奴还有多少人?”

  “尚留有五千!”

  “五千?”何可纲微微一怔,“建奴也太狂妄了,留五千就敢堵老子?传令下去,全城守军出城,与城南建奴决一死战!”

  “何帅,要不先等孙传庭和建奴之力打了再说?万一没打赢,也是消耗了建奴主力,万一打赢了,南城那五千建奴必然也是溃败,何须咱们费一兵一卒?”

  何可纲一巴掌抽过来:“你他娘的说什么鬼话!现在是在打仗!再多说一句,我斩了你!”

  “是是是!”

  锦州城内立刻开始动员。

  此时,御林卫与八旗已经在锦州城西边六里之外相遇。

  多尔衮之所以还在南边留五千人,便是掣肘锦州城的明军,防止明军前后夹击。

  多尔衮在中军,八旗来势汹汹,地面尘埃飞扬。

  不多时,八旗的冲锋号角声就响起来了。

  黑压压的一片,拉得长长的,向前面冲去。

第300章 正面硬刚

  之前皇太极西进,多尔衮被明军耍了一把,辽阳和广宁全丢了。

  这是大罪,不过因为多尔衮本身平时更偏向皇太极,所以这一次皇太极借着军情紧急的理由,暂时没有降罪他。

  并且还给了他三万人来围攻锦州,让他戴罪立功,不让明军的支援出辽东走廊。

  此时的多尔衮当然要急着要立功。

  如果不是皇太极给他的任务只是围困锦州城,他肯定早就全力攻城了。

  而此时明军援军来袭,正好了他一个理由发动全面战争。

  他也有十足的信心把这支明军打垮。

  为什么多尔衮有这样强大的信心?

  因为在他印象中,打野战,八旗还没有输过!

  大明朝之前一系列的失败,让八旗军越来越自信。

  在他看来,草原之战中莽古尔泰之死,必然是蒙古人帮了明军,双方夹击偷袭,莽古尔泰大意轻敌所致。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统帅,当然有理由足够狂妄,足够骄傲,他有信心将这支支援的明军吃掉。

  明末清初的八旗为什么那么强?

  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们够狠,这支军队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下马他们是农民,但是在东北那种天寒地冻的地方,性格不彪悍会死的。

  所以八旗作战,都像野狼一样。

  但是,八旗冲锋的时候,是没有阵法的,他们打仗靠的就是不惧死亡的冲锋,这一点是历史上的明军最缺的。

  八旗军的战鼓节奏变得非常密集,仿佛暴雨狂滚而下。

  探子飞快汇报:“军帅,建奴已经向我军冲来!”

  “击鼓,全面迎战!”

  传令兵拿着旗帜,飞快奔去,吼道:“军帅有令!击鼓!全面迎战!”

  不多时,明军的战鼓也响起来了。

  轰轰轰……

  按照后世的身高标准,每一名鼓手的身高足有一米九以上,身高的肉结实得仿佛一块块钢铁盘绕。

  他们双手握着鼓槌,用力猛烈捶打巨大的鼓面。

  明军的战鼓声仿佛天崩地裂一样,原本重装骑兵的铁骑在地上有节奏地响着。

  战鼓声一起,这股节奏明显加快了,变急了,仿佛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最开始是中军前锋,紧接着是后面。

  从高空俯瞰下去,那片在朝阳下流动着耀眼的金属光泽的洪流,似乎已经蓄势完毕,开始有节奏的爆发出它隐含的力量。

  速度越来越快,铁骑踏在地面的震动声也越来越急。

  似要将大地震裂开!

  不多时,就扬起了灰尘。

  远在六七里之外,锦州城头的何可纲仿佛都听到那边传来了天崩地裂的声音,一眼望去,那边的大地仿佛要沉下去了一样。

  前锋营的御林卫每人右手都持着一支重达十几斤的铁枪,平举向前,他们的速度越来越快。

  建奴八旗从三路杀来,听到前方的声音,多尔衮皱起眉头来了。

  他心头闪过一个疑惑:这是怎么回事?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即过,因为大规模的冲锋已经开始了,八旗军展示出了最彪悍狂野的一面。

  尤其是女真八旗,他们仿佛几千头野狼组成,向前冲击。

  转眼双方只有两里(一千米)的距离了。

  孙传庭大声道:“起!”

  战鼓声再变,节奏如同狂风暴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