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43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第一、他让张之极和马祥麟先去把城门封了,哪个杀千刀的乡绅和官员都别逃出去。

  第二、让锦衣卫以最快的速度传令下去,告知全城,天子御驾亲临延安城,延安府巡抚王国瑚、知府张再继等人扣押赈灾粮食,贪污朝廷公款,斩立决。

  第三、命张维贤速速去粮仓,先把粮食撸一波出来,毕竟崇祯在来的路上一路宣传延安府有粮食,若是流民到了没有看到粮食,打肯定是打不进来,必然会绝望离开。

  所以啊,现在能最快撸一波粮食出来就赶紧先撸一波粮食出来,把吸引过来的流民先稳住。

  延安府是大明陕西北部最重要的州府之一,因为它离九边重镇之一的榆林镇非常近,相当于是榆林镇的后勤补给点。

  为了防御北边的鞑子,大明设立了九边,九边中榆林镇最强,也是西北战略核心要地。

  一边粮食会从西安那边往这边运输,不过必经延安府。

  逻辑是这么个逻辑,但到了崇祯这个时代,关中平原基本已经凋零了,再加上西安那边能征调出来的粮食也不多了。

  为了应急,崇祯才被迫从山西运粮食过来了。

  山西的粮食在哪里?

  就在延安府的粮仓里。

  整整三万石啊!

  三百六十万斤!

  几乎把山西八大蝗商所有的粮食全部抽干了,运到这里来。

  不仅如此,崇祯还让施凤来拿着赈灾的钱去西安府去买粮食,买完后往北边运输。

  如果按照计划来事实,第一期一共会往延安府这边砸五万石的粮食。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

  但延安府现在却依然那么多人没有饭吃,遍地流民。

  这到底是为什么?

  哪里出了问题?

  这还用问!

  就是这些官员把朝廷赈灾的物资全部握在了手里,眼睁睁看着流民饿死。

  崇祯坐在巡抚衙门,这知府衙门里不仅仅有点心,还有美酒佳肴,还有绝色美人。

  看来王巡抚在延安过得很滋润啊!

  朕要是不亲自过来,还真不知道陕西的官员们,居然一个个都窝在城里,把朕辛辛苦苦弄来的赈灾的东西全部捏在手中,眼睁睁看着百姓饿死!

  难怪李小哥暴走了!

  难怪李小哥一暴走,四方群集响应了!

  越想崇祯越来气。

  过了一会儿,王国瑚已经被打得鼻青脸肿,张再继更是发出杀猪般的哀嚎。

  其他官员也被抽得全身是伤。

  崇祯道:“把这些狗官给朕先关起来!”

  锦衣卫将这些大大小小官员全部投入了巡抚衙门的牢狱里。

  此时,锦衣卫在大街上高呼:天子御驾延安城,巡抚王国瑚私吞赈灾粮食,斩立决!

  锦衣卫所过之处,老百姓们都听懵逼了。

  天子来延安城了?

  这消息很快就传遍全城。

  这几个月,延安城里的老百姓过得也惨啊,虽然每天还有那么一点点粥喝,但是粮食也不够了。

  眼看这大旱将持续,延河都干了,很多老百姓很快也会断粮。

  空前的绝望在城内弥漫,人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现在听说天子御驾延安城,巡抚贪污了赈灾粮食,一时间,整个延安城都议论起来。

  有的人甚至兴奋地在外面奔走相告。

  锦衣卫快马从大街上飞冲而过,口中不断高呼:天子御驾延安城,巡抚王国瑚贪污赈灾粮食,斩立决!

  不仅仅锦衣卫把消息传出去了。

  此时,张之极和马祥麟分头行动,带着人飞快到了延安城的城门口,把四个城门全部封死了。

  延安城也有自己的守卫的,延安卫,一共五千六百人,并且朝廷设立延安府同知,专门管理军务和军屯。

  但这是以前了,明末的时候,卫所基本坏死了,连京卫都成了那副鸟样,更别说地方的卫所了。

  能打的都在九边。

  而眼下,延安城内的延安卫最多也就才不到两千人,且都是老弱病残,与通州卫一样,靠钱买进来的人也一大堆,都等着朝廷来养。

  就延安这批官员的尿性,屯田那些事,早就没干了。

  军户的田都不要了,都被乡绅、商人或者官员给兼并来。

  张之极和马祥麟分头去城头,最开始城头的卫兵还一副想要搞事情的样子。

  在暴脾气的小公爷和更暴脾气的马祥麟当场弄死几个延安卫后,四个城门很快就被占领并且换防了。

  四大城门全部封锁起来,一个不让出去。

  紧接着,张维贤就带着京卫去找粮仓。

  粮仓找到了,立刻把粮仓也控制下来。

  掌握了粮仓,张维贤立刻就回了巡抚衙门,将事情禀报给崇祯。

  不多时,张之极和马祥麟也都回来汇报了各自的情况。

  眼下延安城是基本被崇祯抓在手中了。

  下午的时候,一车一车粮食在虎贲卫的护送下,运出了城,在城门口堆积起来。

  一堆又一堆的粮食。

  在手持雁翎刀的虎贲卫的护送下,没有人敢上前去抢。

  更何况,锦衣卫也在城中说了,接下来官府会开仓放粮。

  下午的时候,崇祯在路上遇到的那些流民差不多到延安城外面了,不过毕竟他们在饥饿下体力不支,来的人不算多。

  这样也好,将人口分流,粮食的分发压力会暂时减小,不会出现无秩序状态。

  流民一看城门口就有粮食,立刻双眼放光,都加快脚步向那里冲去。

  崇祯就站在城楼上,锦衣卫把城楼附近全部清扫干净,将皇帝团团簇拥。

  看着下面那些已经饿得面黄肌瘦的老百姓,崇祯心中不由得感到沉痛起来。

  他是21世纪的人,生活在那个永远也不愁没有饭吃的年代,甚至物质过剩的年代。

  当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饥民,已经饿成这样了,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都是生活在华夏大地的子民啊!

第52章 在延安刷民望

  看见其中一个妇女带着自己的孩子走过来,领了两块饼狼吞虎咽起来,崇祯感到一阵心酸。

  有时候啊,这人残忍起来,比野兽还狠。

  这些人都成这样了,大明朝的官员们怎么狠得下心把朝廷赈灾的粮食藏起来的!

  连一边的张维贤都看不下去了,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惨状。

  看见陆陆续续有流民朝这边走来,比安塞县的场面要严重太多太多了。

  这些同样都是大明的子民啊!

  英国公都忍不住叹了口气。

  越来越多人向这边靠近,他们都开始领粮食。

  吃完饼后,还可以领一小袋小麦和窝窝头。

  崇祯亲眼看见一个大约才八九岁的小孩子,发黄的脸上露出了纯真无邪的笑容。

  生活在乱世的孩子啊,希望你能顽强的活下去,以后的大明会越来越好的!

  又有一车一车的粮食被运输出城,持续不断。

  天黑了,就点了火把,排队在城门口。

  周围很安静,下面的延安卫们也不敢作声。

  办法总是有的,粮食还有很多。

  第二天,继续排队领粮食。

  外面传来络绎不绝的欢呼声,吃了粮食的人已经有力气说话了。

  明末的老百姓很惨,非常惨。

  惨到什么程度呢?

  已经天灾了。

  但人祸更可怕,一路从安塞到延安,官员们私吞粮食,不拨发朝廷的赈灾银两,是常态。

  不仅如此,在正统的历史上,朝廷为了给辽东军饷,还在全国各地不断加税。

  老百姓最后的一口粮食都被地方的官员强迫征上去了。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不造反,还去做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百姓对当官的是又怕,又恨!

  尤其是万历时代,建奴在关外大闹,朝廷为了支撑军费,不断从民间搜刮民脂民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