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当暴君 第931章

作者:画凌烟 标签: 穿越重生

  毕自严继续说道:“官员俸禄总开支1800万两。”

  崇祯元年,官员俸禄总开支200万。

  现在为什么1800万两了?

  一是因为现在官员的俸禄是过去的3倍。

  二是现在的官员人数是过去的4倍,尤其是基层官员增多,部门增多。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毕自严继续说道:“各大国营商社扩建投入800万两。”

  国营商社的确在赚钱,例如崇祯10年的国营商社加起来一共净收入4300万两。

  虽然已经是净收入,已经除掉投入的那一部分,但国营商社也要不断投入,例如厂房扩建,人员扩建。

  例如顾炎武在鞍山就搞了个大的铁矿厂,人员直接扩张到3000人,而且可能还要持续扩建。

  其中水泥路的扩建除了华北的交通网已经竣工,财务早已结算,其他的都算作军费开支里。

  再其他的,从朝廷直接花出去的倒是没有什么了。

  这样算下来,最后结余200万两。

  也就是说,崇祯10年的财务,来了个寂寞?

  好在还有国债借来的5000万两顶着。

  听完后,崇祯倒是也不急。

  钱这种事,他从来不急。

  朝廷和日本的市场也打开了,沿海各个口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往后的收入,只会一年比一年高。

  别看那些军费那么高,有一些是已经拨发到地方。

  例如辽东和西北的巨额军费,是拨发过去了。

  但肯定还没有用完,现在军队里是有钱的。

  “另外,陕西投入800万两,主要用于西北军事学院、陕西制造厂、长安大学的、长安粮食储备局、各府通向长安的水泥路等建设。”

  毕自严说完话,大殿内陷入短暂的死静中。

  崇祯接过话来说道:“今年西直隶预计还要投入1000万两扩建。”

  “刚刚动员的30万中央军预备役编制依然是中央军,算在中央军的预算中。”

  “是。”

  “日本的白银呢,进度怎么样了?”

  “刚刚到了一批,户部还在清点。”

  打日本肯定是赚钱的,除了直接搜刮过来的白银,未来的经济贸易收入也是非常丰厚的。

  各部今年的预算正月十五日以后要提报上来。

  “是。”

  “朝廷往后会不断投入军费预算,有些固定投入是不可避免的,但却是一本万利的,例如辽东和西北的公路网,现在是服务军队,以后是可以民间利用的。”

  一边的柳如是默默地记录着。

  她感觉皇帝在布一盘大棋。

  这盘大棋的大格局,即便是这些大臣天天读他的书,每个月刷新一遍对经济的认知,对知识的认知,依然跟不上。

  这样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乍一看非常的不正常。

  但其实都是在为将来打基础。

  等到一定时间后,必然会有一个大的爆发。

  柳如是感觉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崇祯看着袁可立说道:“如果南海今年发生战争,我们能不能打?”

  现在财政也算出来了。

  国家所有的战略,那都是得依据财政情况来做相应的规划的,绝不是脑袋一片,热血上头大喊“打”的。

  袁可立说道:“至少吕宋岛的仗,我们可以打,如果大弗朗机人有异动,泉州海军随时南下,登陆吕宋岛。”

  “好,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如此看来,崇祯十一年的大明朝,从北到南,这是要向全世界开战了?

第1093章 对辽北下手

  当年秦国崛起的时候,六国的军队在函谷关外如同无边无际的洪流铺开。

  后来大唐建立,突厥人的大军在渭水河畔肆意喧嚣。

  即便是法兰西大革命,整个欧洲的军队也开始围堵那个甘愿当女人舔狗的矮子。

  而21世纪的,东方大国也迎来了全世界强国的围堵。

  即便如此,秦国依然一扫六合。

  大唐铁骑纵横万里。

  拿破仑吊打整个欧洲名将。

  新中国依然在势不可挡的崛起。

  所以,当被强大的敌人围堵的时候,不要害怕。

  该害怕的是他们。

  他们如果不害怕,为什么要群体围堵你?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从弱小变得强大,都是挫折不断,阻挠重重。

  前面的路布满了荆棘,周围竖立着一道道顽固的旧墙。

  只有你心志坚定如铁,只有你变得足够强大,这些才都会被你踩碎在脚下。

  崛起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国际法则,打到对方服为止。

  毕自严说钱四大用途。

  一是军费。

  二是人员俸禄。

  三是基础建设投入。

  第四点呢?

  当然是研发经费。

  毕自严说道:“去年北京大学和科学格物院的研发费用是300万两(近20亿)。”

  这个数字是非常庞大的,300万两相当于崇祯元年的税收。

  崇祯十年的研发费用竟然达到了300万两。

  即便是后世一个大型的科技公司,在研发高科技的时候,一年烧20亿的研发费用也是非常吓人的。

  要知道,研发费用可不是制造费用。

  但这个数字正不正常?

  正常!

  因为崇祯十年,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做大规模的研发投入。

  其中蒸汽机车和蒸汽机轨道车的研发,失败了近数千辆。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按照图纸造出了数千辆不同的车,大规模的密集的测试,都失败了!

  这里面牵涉到人员的培养,俸禄,随时需要的原材料。

  这种原材料因为要的急,都是高价走特殊渠道采购,并且临时调度了不少民间的手工艺人做协助。

  无数人日以继夜地制造、测试、改进、再测试、再改进。

  从0到1的过程,无数人彻夜无眠,无数人都在怀疑皇帝说的那种蒸汽机车到底是否真的存在。

  从第一个蒸汽机安装上两个轮子,测试了几十遍,再到四个轮子,测试了数百遍。

  从小小的卡槽,逼着科学家们让铁匠们大量制造铁钉(中国古代很少用钉子,要用也用木钉)。

  那种从0到1的黑暗、迷茫、无助,是21世纪的人无法体会的。

  其实也不是完全不能跑,试了几百种,上千辆,能动的肯定是大部分了。

  可能仅仅只是能移动几米,远的十几米,最远的也不过百米。

  这种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有人提出干脆体积做大一点,用到战场上,军队冲锋的时候躲在后面,挡敌人的火枪和弓箭。

  可也被否定了,因为最远只能跑百米,而且非常缓慢,体积做大了更加难移动。

  毕自严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陛下,关于蒸汽机车的研制,是不是可以暂停?”

  “继续,这件事不能停,朝廷不缺这点钱。”

  “但是臣发现有官员私下在……”

  “此事暂且不提,不要打断他们。”

  “是。”

  崇祯当然知道有官员借用朝廷投入大量的资金,从中扣钱。

  扣钱很容易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