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161章

作者:黄柏山人 标签: 穿越重生

  何殊在稍做犹豫后,还是选择将私‘债’抛到一边,急速召回沈卓。

  通过沈卓去新三省任职三年多,所取得的那些独秀一帜的光鲜政绩,何殊完全可以肯定,自己所‘梦’到的一切,沈卓也都曾‘梦’到过。

  所以他一个宦场新人,才能直接跳过适应与摸索阶段,表现得比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更加优秀突出,也更受治下百姓的拥护与爱戴。

  为了能够确保此次的收复之战必胜,也为了能够尽量减少战争损失,何殊决定抛开一切顾虑,带上沈卓,让他好好利用‘梦’中的经验。

  除了沈卓,何殊还召来崔景怀,直接将与理山国的最新局势有关的消息递给对方。

  快速看完上面的内容,崔景怀迅速意识到太子召他前来的目的,双目绽放着精光,难掩激动的看着何殊。

  “殿下,我们终于要出兵收复理山了?”

  何殊没有直接给他明确的回复,而是指着身旁的舆图道。

  “孤近几年,不仅已经让人在这宿山府一带做了些准备,定南军上下也没闲着,进行过各种山地作战训练,目前需要你做的,也是一些战前准备工作。”

  自从知道他的父亲就是战死在理山王氏自立的平叛之战中,崔景怀就一直惦记着收复理山的事。

  他知道太子是位言出必行之人,所以即便这几年一直没有动静,他也确定终将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

  如今机会终于来临,他强自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恭敬地问道。

  “殿下英明,属下对此期待已久,您尽管安排!”

  听完何殊的安排,崔景怀满脸惊色地抬头道。

  “殿下这是打算亲征?”

  既然决定将相应的工作交给对方负责,何殊就没有瞒对方的打算,神情凝重地回道。

  “是的,孤一直强调,大安必须要保持领土完整,理山王氏的叛国之举,影响太过恶劣,孤要用亲自带兵出征收复理山之行,为朝廷一雪前耻,也为战死在那里的几十万大安将士报仇雪恨!”

  说完,何殊目光锐利的看向崔景怀。

  “所以,此战只许胜、不许败,孤还要赢得漂亮,所有布局,不容出任何差错!”

  何殊的要求,让崔景怀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压力,但是这份压力给他带来的却是莫名的激动与心悸,让他发誓般的立下军令状。

  “殿下放心,但有差错,属下提头来见!”

  早忘了他想劝阻太子亲征这一决定的打算,满脑子想的都是他要如何完成太子给他布置的任务,确保收复理山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知道何殊打算亲自带兵出征理山,收复原大安山阳省的事,正宁帝与皇后都十分担忧。

  虽然他们都知道何殊会做出这个决定的目的,但是他们实在不愿看到何殊去冒这个险。

  “皇儿还像从前那般,只需在后方做好大局上的布置,即可决胜于数千里之外,何必要亲赴前线?”

  何殊明白他们的想法,只是这场收复大安失地的战争,极具特殊意义。

  “父皇、母后,儿臣已经做万全的布置,确保这场战争绝对不会失利,等儿臣带兵打赢这一仗后,就能凭借这场大功,光明正大地正式继位。”

  哪怕她只是作为吉祥物,去西南战场转一圈,这场收复大安失地之战的首功,也会落在她的头上。

  何况她还真不是个不劳而获的,这些年不仅亲自为定南军制作山地作战训练方案,还提前就在西南进行布局。

  理山境内如今这各自为政,混乱无比的局面,也少不了她的手笔,让大安收复失地的首功,她绝对是当之无愧。

  正宁帝与皇后早就知道何殊的打算,所以从内心里讲,他们都知道此行对何殊的重要意义。

  可是一想到何殊要离京亲赴前线战场,二人就感到有种失去主心骨,无所适从的感觉。

  人还没有正式踏上征途,他们就忍不住开始担心,何殊此行会不会遭遇到那些难以预料的意外和危险。

  “皇儿,不是父皇多虑,实在是那西南边的气候环境,与京中大不相同,皇儿一直生活在京中,去了那边,恐连水土都难服,这一去相隔上千里,朕与你母后实在放心不下。”

  何殊早就料到二位的反应,所以耐心劝慰道。

  “儿臣自幼习武,身体素来康健,身边又有邱颜与太医随行,就算有什么不适,也能及时得到调理,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理山占据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不仅山高路险,那边的气候也变幻莫测,儿臣只有亲赴前线,才能及时掌握战争节奏,制定相应的战争策略,争取能以最小的代价,最短的时间,将山阳省彻底收复。”

  正宁帝仍觉忧心忡忡,关键时刻还是皇后更为果断,帮忙劝说正宁帝道。

  “陛下,既然如此,就让皇儿去吧,有道是富贵险中求,皇儿只要可以通过这一战,向世人展现自己文韬武略的实力,在军中树立起足够的威望,就值得,到那时,对于她的继位,谁也不敢再质疑什么,这些年来,一直这么藏着掖着,也太让皇儿受委屈了。”

  听到皇后的话,正宁帝心中惭愧不已,这才点头道。

  “皇后说得是,只是皇儿一定要保重好自己,万不可以身涉险!”

  何殊当然是一口应下,她很清楚自己的存在,对大安的意义,当然不会允许自己的安全出问题。

  虽然她也知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道理,所以做好了若有万一的准备,这也是她一直拖着没有继位的原因。

  就算有个万一,正宁帝依旧是皇帝,哪怕是位已经退居二线三年多的皇帝,可他在朝臣与百姓心中的地位依旧稳固。

  有他在,至少可保大安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能继续坚持她这些年的施政理念,不至于让‘梦’中那些变成现实。

  完成一些政务方面的交接,将自己对接下来将会遇上的一些朝政事务的安排思路,都写下来,方便正宁帝在她不在的这段时间内应付朝臣们后,何殊才在朝堂上宣布,自己将会亲自率军出征理山,收复大安失地的消息。

  朝堂上的大臣们对于太子亲自领兵出征一事,都感到难以接受,一再劝阻,希望皇上能出面阻止太子的冒险之行。

  倒是各军将士听说太子出亲征理山的消息,都极为振奋,很想亲自感受一下,在太子的指挥下,与敌作战的感觉。

  毕竟太子此前的两次战略指挥,成功让夷北军与卫西军大获全胜,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史无前例的大胜,都将是永载史册的经典战例。

  如今太子亲自率兵出征理山,在那些文官看来,实属冒险,却让大安的将士们深受鼓舞。

  连此次征战理山的主力的定南军将士在内,他们这些年来,一直都是按照朝廷派来的监军与教头们,提供的各种山地作战训练方案进行训练。

  那些训练方案中,不仅包括一些让他们闻所未闻作战思路,还有在山中隐蔽、求生乃至为自己做急救的各种实用方法,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定南军的作战实力与生存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定南军上下本就对监军大人时常挂在嘴边的‘太子殿下’,都充满了的敬畏与尊崇。

  后来又听说太子先是听说太子指挥夷北军大胜蛮族联军的事迹,后又听说太子指挥夷北军与卫西军以旁人想象不到的方式,合击数十万所向披靡的赤罗大军的消息。

  使得定南军上下对‘太子殿下’的尊崇,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今听说太子亲自率军前来西南前线,指挥征战理山,收复大安失地的消息,定南军上下皆是士气高涨,说是翘首以待都不为过。

  定海水师后来居上,不仅为朝廷贡献无数财宝,还为大安打下一座海岛,从最初的一支舰队,发展成现在的五支舰队的事,让他们这些陆上驻军羡慕不来。

  同为内陆的边境驻军,更少不了会做比较,近些年来,夷北军与卫西军皆是频繁立功。

  由夷北军驻防的草原蛮族,现已基本和平演变为大安的疆域,夷北军现在甚至应对方的请求,直接驻扎在这些昔日大敌的核心腹地。

  卫西军所驻防的西月国,也已被和平纳入大安版图,虽然不知道曾经的西月国为何会落入如此境地,但是但凡有些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天真地认为,大安什么都没做,就这么平白多了新三省。

  再加上后来的围击赤罗大军之功,也让前些年一直很低调的卫西军,在短时间内,就变得声名远扬,得到朝廷在公开邸报上的大肆表彰,所得犒赏无数。

  唯有他们定南军,虽然朝廷并没有亏待他们,给提供的钱粮物资十分充足,为作战训练的胜利方提供的奖品也很丰富。

  但是他们一直都在训练,只偶尔与理山那边起点小摩擦,没有什么大的立功机会。

  如今终于等到可以让他们定南军大展身手,而且还是由太子亲自指挥作战的机会,定南军上下可谓是无不欣喜万分。

  不仅那些并不支持太子亲自出征的文官们想象不到,连何殊都没料到,在她不知道的时候,自己竟然已在各军之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声望。

第二百零七章

  突然接到朝廷的调令时, 沈卓有些意外,虽然他在崇山府的近三年,取得的政绩确实挺亮眼。

  但是考虑到新三省的特殊之处,按理来说, 朝廷应当需要他再留在这边多做几年, 巩固现有的成果, 以免突然换上新任主政官员过来,会破坏现有的大好局面。

  虽然心中不解,但是接到调令后, 沈卓也只有听从安排,与不久后便到任的继任官员做交接工作。

  完成交接后, 沈卓才跟着来接他的一支护卫队离开, 这个待遇好到让他感到意外。

  毕竟按照以往的惯例,应该是他自己带着亲随上京述职并等候新的任命,或是接到新任命,按照上意直接前去赴任。

  经过打听, 他才知道这支护卫队竟是护卫京城的骁骑营的将士, 太子亲自率军出征理山,不仅从九门提督府下辖各大营中抽调一批将士, 还从各地驻军中抽调一批将士。

  大军现已集结完毕,踏上前往理山的征程,这支护卫队的任务,是接他前去见太子。

  很明显, 太子突然给他调职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这场收复大安失地的出征。

  这让沈卓迅速想起他在大年初一到初三, 他再次重复做了三次的梦, 梦中的他在开创新朝后, 御驾亲征理山,将理山打得退居一县之地,坚守不出的那段经历。

  难道太子也知道他梦中曾经历过的那些?

  这个猜测让沈卓惊愕万分,实在难以置信,可是想到太子一副笃定他能应付得了崇山府的局面,以有违他的一贯用人风格的方式,破格重用他的决定。

  再联想到太子这次出征理山,再次毫无预兆地突然叫上他这个文官的决定,沈卓虽然觉得真相实在有些太过让人匪夷所思,但他心中隐隐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想到太子对人对事向来光风霁月的风格,沈卓的那颗因自己的猜测而变得剧烈跳动的心,逐渐平复了下来。

  看到自己一行出了新三省后,竟然没往京城所在的方向走,曹良平不禁有些担忧,找机会低声问道。

  “大人,这些护卫,真的可靠吗?小的怎么觉得这前行的方向好像有些不对啊。”

  沈卓笑着安抚他道,“可靠,他们是骁骑营的将士,奉令来接我们去与太子所率的大军会合。”

  离了崇山府,还没出新三省,太子率军亲征平叛,收复大安失地的消息,就已传了过来,引得民间百姓议论纷纷,途中休息时,曹良平也曾听闻过相关消息。

  “大人的意思是说,太子打算带大人一起出征?可您不是文官吗?”

  对于曹良平而言,出征打仗之类的事,实在离他们家大人太过遥远,毕竟文官与武官之间如隔天堑。

  曹良平的质疑,让沈卓再次确定了自己的猜测,若非事出有因,以那位的用人风格,绝对不会这般大费周章地调用自己。

  毕竟那位身边并不缺得用的干将,自己一介科举出身的文臣,与打仗沾不上边,这种活,怎么也轮不到他头上。

  “我等为人臣子,食君之禄,该做的就是要忠君之事、担君之忧,任凭差遣。”

  曹良平憨笑着回道,“小的当然知道大人说的这些道理,就是觉得,大人身为文官,却被派去打仗,实在太冒险了一些。”

  “太子何等尊贵,都能亲自出征,我一介臣下,何来冒险之说,只盼此行可以旗开得胜。”

  让太子得偿所愿!

  沈卓现在不仅猜到太子可能知道他梦中所经历的那些,还隐约猜到了太子此番决定亲征的目的所在。

  若自己梦中的那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真实存在过的,那么太子本为女儿身的事,就是对方如今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以对方的骄傲,肯定不甘心隐瞒一世,从对方这些年来,一直努力推动的某些政策上,也能看出对方早就开始做的一些布局。

  在皇上已经主动退居后宫,甚至还亲手将其扶上皇座的态度上,不难看出只要太子愿意,他便随时都能正式登基继位。

  可是对方一直没有正式继位,这几年来,一直坚持以太子的身份执政,就可看出对方的某些打算。

  若在早前,沈卓虽然心中不解,也不会多想什么,是他知道了那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惊人真相后,才能看出一些。

  为收复在先帝手上弄丢得失地而亲征,应该就是太子为给自己正式立威明身的关键一战,只许胜不许败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