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理风
这年腊月,林从率大军平安回到汴京。
而林从此次北伐,也让整个天下震动,尤其南方现在还剩下的四国南唐、后蜀、吴越、南汉(其他这时已经没了),在开春时,几国给中原上贡的贡品,几乎翻了一倍。
只是,这翻倍的贡品,却也无法阻止林从统一全国的心。
两年后,天选十二年冬,后蜀将领赵彦韬叛逃到中原,投诚时,献上后蜀边防,又言后蜀国主孟昶奢侈骄纵,对内大杀功臣,欺压百姓。
林从于是发兵,攻打后蜀。
林从以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北路,率步骑三万,沿嘉陵江南下,又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率步骑两万为东路,沿长江西进,两路大军只捣后蜀。
两个月后,后蜀灭亡。
一个月后,联军押孟昶和他的后宫和降臣入京。
林从和王氏,现在的王太后,本来还挺好奇那位花蕊夫人长什么样的,于是林从特地百忙中召见了一下孟昶。
不过等看到之后,林从有些失望,花蕊夫人虽然美,但比他娘还差一点,而且太娇弱了。
林从表示:从小在他娘的绝世美颜熏陶下,他现在对美人美貌免疫!
而美貌不足以打动他后,他更看重性格,嗯,他还是喜欢他娘王氏和他媳妇李安那种明艳大方,性格果决,能扛事的。
于是对于孟昶和他后宫,林从一点花花肠子没动,直接在汴京赏了他们一个大宅子,封了他为太师兼中书令,蜀国公。
这次孟昶可没七日而亡,林从打下南边几国,他都活的好好的,还闲着没事去找隔壁的南唐主李煜串门,两人一起作春花秋月何时了,这是后话。
天选十五年,林从终于对长江以南开始开刀了。
此时南唐主已经由李璟,到了儿子李煜手中。
不过这李煜比他爹还昏庸,又信佛,又软弱。
林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九月,林从以赵赞、曹彬率领十万出兵江南。
曹彬是郭威继妻的外甥。
郭威的柴夫人几年去了,郭威伤心了挺久,后来别人给他说了位守寡回娘家的张氏。
这曹彬就是张氏的外甥。
林从身为皇帝,知道这事后一度看了郭威好久,你说他没钱没势时,是寡妇看上他,他有钱有势后,别人还给他介绍寡妇,难道是他看起来和寡妇特别有缘。
而且林从看郭威,发现他挺乐意的。
更让林从惊奇的是,这张氏外甥居然是曹彬,林从哪怕历史不好,都知道这位是宋初灭南唐名将,某个电视剧的皇后,就是这位孙女。
所以之前出使南唐吴越时,林从就让他作为使者出使,之前林从北伐,也带了他做偏将历练他,之前灭蜀,曹彬也跟着大军去了,果然作战勇猛。
之前柴荣是郭威柴夫人外甥,现在曹彬是郭威张夫人外甥,林从突然发现郭威找媳妇别管这媳妇怎么样,外甥是真靠谱。
他家郭威,果然是hr精转世。
所以这次,林从让赵赞曹彬率大军攻后唐。
而两人也打得比林从想象的还精彩,当然也是南唐打得太渣。
曹彬这位工程小能手,居然硬生生在长江下游造了个浮桥。
半年后,南唐灭亡。
赵赞和曹彬派人送南唐主李煜和后宫还有南唐降臣入京。
林从可对李煜和小周后这对渣男小三没啥好感,见都没见,直接照例封了一遍,丢去给孟昶隔壁,让他们作伴去了。
至于这两国的降臣,林从给朝中宰相和枢密使说,能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让他们在京城待着,可别弄坏了中原的风气。
曹彬和赵赞两人又顺势灭了南汉,真是顺势,后蜀南唐虽然差,如果林从不派兵去攻打,还可以维持统治。
而南汉,林从觉得他不派兵攻打,过两年南汉也能自己玩完。
南汉刘家几代国主都凶残无比,荒淫无道,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南汉,要想当官,必先自宫。
南汉几代皇帝都坚决认为“士人多为子孙计”,所以觉得无儿无女的太监更靠谱,这就导致南汉你做官要想往上爬,那就得考虑要不要给自己来一刀。
虽然林从也觉得士人多为子孙计,可太监没子孙,谁说他不会更贪婪呢!
所以林从想不懂南汉皇帝到底想什么,不过好在他的大军在南汉几乎畅通无阻,很快就打到了南汉京城,抓住了南汉国主。
南汉也灭亡了。
而吴越,吴越自钱氏入主杭州,一直保持着尽量不动兵戈,以百姓为重,吴越许多百姓,甚至六十年不曾见战事,吴越见周围都被中原打下,吴越主钱俶经过和朝臣商量,决定为了百姓,纳土归中原。
天选十八年,钱俶主动上表,率吴越回归中原,并率家眷和朝臣入京。
此事得到林从大力赞赏,林从派太子李重信去郊外亲迎钱俶。
并于宫中设宴,宴会上,林从册封钱俶为郑王,并准许其子孙入朝为官。
天选十九年正月,林从于新年大朝会,群臣献乐,贺□□大一统。
番外四
天选二十二年端明殿
林从托着腮,无聊地叹气。
林从揪着御案上宫人送的一瓶插花,随口问:“太子呢?”
旁边内侍看了一下天色,“太子殿下此时应该在东宫读书或者听政。”
“皇后呢?”林从有气无力地问。
“皇后娘娘今日清晨出宫去学堂了。”
林从揪了一朵花,“我娘呢?”
“太后娘娘也不在宫中,去郊外看棉花了。”
林从扶额,“怎么都不在,郭威呢?”
“枢密使现在应该在枢密院处理政务吧!”
“朕那几个小的孩子呢!”林从实在忍不住了。
“几位公主和皇子现在也应该在跟太傅在读书呢!”
林从直接趴在桌子上,哀嚎,“朕真的好无聊啊!”
自从一统天下后,这几年,除了林从,其他人都挺忙的。
王氏在忙着推广棉花,棉花从唐朝就传到中原,开始本来是种在庭院中,当做观赏花的,当初林从第一次在某个大臣中庭院中见到三米高的“棉花”都惊呆了,后来才知道,棉花在天竺(印度)那样的热带地方,能长六米,而此时南方已经有人开始用棉花织布,林从当时有心发展一下,就让人弄到宫中打算研究一下,然后被他娘王氏看到,他娘王氏对这事很有兴趣,然后后来林从忙着北伐,就变成他娘弄了。
后来他娘在宫外的纺织厂和棉花厂,如今已经有不小的规模,而且由于有他娘太后这个金招牌,棉花开始在中原流传。
但林从也没强制推行,毕竟之前千年中原都是丝绸,蚕桑业相当成熟,也不好贸然改棉麻,所以就由它自由发展了。
不过由于棉花作为填充物做棉被实在太好了,如今棉花种植已经全国传开了。
许多人家就算不舍得地,都会在屋前屋后,种些棉花,用来做个棉被棉衣什么的。
而皇后李安在忙着办学堂,李安没有办女学,而是直接办的学堂,男女孩子都收,并且教的科目是算科。
林从当年登基时,曾想着要开办女学,但被李安阻止了,李安对林从说:“陛下开办女学的心是好的,可步子迈的太大,而且特地设立女学,从一开始,就把女学架在显眼的位子,并且把男女对立起来,难不成现在那些学堂,都叫男学。陛下平日日理万机,这事不若让臣妾来做。”
林从觉得李安说的有道理,就把这事交给了李安。
李安在接见朝臣夫人时,就多次褒奖一些管家好,擅于理财的臣子夫人,听闻有某位夫人算盘打得好,李安还特地召见,现场让那位夫人打了一次,并且赏赐了那位夫人。
事后,李安对周围侍从说:“女子,若不精算盘,不精算法,如何掌家。”
此话一出,各大世家,纷纷为自家姑娘找教精于算法的夫子。
可这哪容易找,又不是舞文弄墨,读书人也未必会。
不过也有一类人会,就是各府的账房,和国子监明算班的学子。
唐朝科举考试有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林从建了新朝后,也没改,觉得这种专业人才对应专门考试挺好。
不过林从把它规范了,规定朝廷科举为九科,每年一次,并且确定规定了每科考试到底是几月几日,方便学子想考什么,照着时间来考就行。
林从还借着一次科考舞弊,推行了糊名和誊抄。
其中的明算,主要就是数学、算账,这个虽然比主流明经、进士有所不如,但是一直也有不少人学。
毕竟户部和许多节度使身边管钱粮的支使,都是这个出身。
而如今,这些学生受到了各大世家的抢夺。
不过很快李安发声了,表示国子监的学子,是为了给朝廷输送人才的,世家不可和朝廷争人,不过家里让女儿学这个想法是好的,她身为皇后也觉得十分有必要,于是李安亲自召见国子监祭酒,让国子监祭酒扩充明算班,准女子也可入学。
本来还有人反对,可李安一句话就怼回去,“难道你以后愿意娶一位连家中钱财都无法打理清楚的贵女回家吗?”
朝中反对的人顿时偃旗息鼓。
而入明算班的学子,按照科举规定,要学习《九章算术》、《孙子兵法》、《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还要学习和其他科举一样的《五经》。
这要学出来,真不比那些明经进士差,而且还偏理科。
林从看了对李安的操作佩服不已。
而至于那么上学的女孩子能不能悟得他和皇后的深意,林从叹了一口气,那就看她们造化了,他和皇后已经给她们打开了一个口子,最后能不能开花结果,那就要靠她们自己了。
不过好在唐朝风气比较开放,这时男女也没啥大防,其实不少家境殷实的人家私塾也是儿子女儿一起读的,毕竟现在还是私塾,请个夫子,父母肯定觉得教一个是教,教两个也是教。
所以林从对这事以后的发现还挺乐观。
而这几年,也如林从所料,越来越多的姑娘开始从小上明算班,现在不仅国子监扩招,各地的府学明经班也都扩招。
甚至因为需求量巨大,各地还和私塾一样,开始办明算私塾。
李安也捐钱办了几所义学。
所以他的皇后李安也经常挺忙。
至于太子李重信,因为之前契丹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一开始就理不清的继承权,这三支后代谁都觉得自己有继承权,所以隔三差五还造个反,这皇位之争激烈程度,林从在中原听着都心惊地程度。
隔壁契丹还没反思,林从倒是好好反思了一场,痛定思痛,林从在天选十二年,长子李重信十岁生辰时,立了李重信为太子。
对此朝中冯道等重臣也都很支持,李重信虽然年幼,但小小年纪已聪慧好学,再加上当时林从就三个孩子,两子一女,长子李重信最长,后面是公主,再后面才是幼子,当时公主和幼子都还小,还未断奶,确实立李重信最合适。
这也是当初林从特意为之,有意把老大和后面的孩子拉来年龄。
老大若行,后面的孩子一出生,就看着自己的大哥哥已经很大了,下意识有个差距。
老大若不行,十岁也能看出好歹,就可以再练小号。
上一篇:穿越七零,这个媳妇作精又败家
下一篇:在逃生游戏里炼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