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祖归宗后,嫡长女被全京城团宠 第157章

作者:青墨歌 标签: 穿越重生

  此外,陆成严在樊楼数次设宴,宴请朝中众臣,颇为高调。

  虽说只是寻常饮酒作乐,可多次宴请朝臣,想传达什么信息不言而喻。

  “王爷,算起今日这一场宴席,大皇子已经接连第五回请了朝中部分官员设宴。”

  青岳时刻关注着城中几位皇子的动向,在陆时渊回王府后向其回禀。

  “王爷,我们,需不需要做什么?”青岳躬身向陆时渊请示。

  大皇子此番举动,无论在外人看来还是事情本身都不稳妥。

  “随他去。”陆时渊解下身上的斗篷交给汤臣,意思便是要冷眼旁观,不打算阻止。

  青岳不解主子的决定,但没有开口多问,行了礼就沉默地退了下去。

  这之后过又过了半月,三皇妃苦病久已,被病痛折磨了一阵后终扛不住病逝。

  讣闻送至宫中,皇帝得知此事,心情没有丝毫波动,吩咐礼部协助三皇子府按照寻常王妃规格为其举办丧礼即可。

  宋氏行事虽说不光彩,但逝者已矣,各府看在皇室的面子上,还是前去吊唁。

  唐正天对三皇子妃不喜,但不想皇帝脸上不好看,还是差了唐御风去做做样子。

  对此唐御风颇为不满,从三皇子府回来嘴就没停过:“妹妹你是没瞧见,三皇子做出一副伤心的模样来,红着眼眶上香,你三哥我行商多年,还看不出他这点伎俩?”

  为着宋氏污蔑唐婉悠一事,唐御风对其本就不待见,今日还要去上香,难受至极。

  “三哥火眼晶晶,有谁的心思能逃过你的法眼,您看人历来是准的,不过听三哥这么说,三殿下的演技看来很不错。”唐婉悠坐在秋千上悠闲地晃着双腿。

  宋氏之死就是陆子初所为,伤心?他在私下里怕是嘴角都要笑咧到耳后根。

  “那是自然,妹妹,你前阵子进宫,姨母都同你说什么了?七殿下还安好么?”

  唐御风忙着生意上的事,难得有空就少不了往唐婉悠这跑,拉着自家妹妹说话。

  本来唐婉悠已经忘了宫里的事,经唐御风一问,又记起那日洛贵妃问她的话来。

  唐婉悠眸光闪了闪,担心被唐御风看出什么来,忙低下头:“姨母想念母亲,召我们进宫自是说些体己话,七殿下一切安好,就是课业繁重。”

  “七殿下而今九岁,也是该认真上学的年纪,不能只顾着玩儿,看来三哥回头不能只给他送好玩的,还得寻好的笔墨纸砚给他送去才成。”

  唐御风对七皇子这表弟很是疼爱,有什么好玩的不是送进宫就是给唐婉悠。

  兄妹二人悠闲地聊着天,而此刻三皇子府上,陆子初操持完宋氏的丧礼,就借头疼之由回屋休息,把灵堂的事情交由长吏官来打理。

  “真是烦人,不过那晦气的女人总算是死了,本王勉为其难帮她办丧礼也可。”

  陆子初回到卧房长舒了口气,接过下人递来的茶呷了一口,高兴宋氏总算是死了。

  为不引人怀疑,他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徐徐图之,就是为了让宋氏死得合情合理。

  不枉他煞费苦心,宋氏熬了一个多月,总算死了,那个女人挨的时间比他预想的还要长。

  “王爷,王妃已死,您接下来要怎么做?”跟在陆子初身侧的侍卫开口询问。

  宋氏被人毒害,就是他下的手,主子做的事他尽知,所以侍卫自己便是波浪不惊。

  “父皇病了这么久,这段时间一直是皇叔在打理政务。尽管本王未查出父皇病到什么程度,不过休养了一个多月没好,情况想来不乐观,指不定什么时候驾崩。”

  陆子初提及皇帝的病,内心没有一丝波澜,在内心的阴暗处,他甚至盼着皇帝死去。

  “本来皇位应当属于本王,都怪那个蠢货!”陆子初烦躁地扯下头上系着的白绫。

  就因宋氏一步之差,他在争夺皇位上失了优势,可他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他不想放弃。

  “如今先皇妃已去,您正妃的位置空了出来,为何不趁此机会寻一位更妥帖的正妻?”

  侍卫的提议教陆子初如醍醐灌顶,是了,宋氏已死,他为何不另外择一位正妃人选?

  可满京之中,谁的身份门第能助他一步登天?成为将来毋庸置疑的新帝?

  脑海中闪过殿选时垂眸抚琴的女子,陆子初眸光暗了暗,是了,除了她还能有谁?

第354章 坑娘的三皇子

  无论大皇子还是四皇子,都有正妃人选。而三皇子府正妃之位空缺,唐婉悠恰巧即将十八岁,丞相夫妇就是再舍不得,女儿终到了成婚的年纪,他们不可能一直留着女儿。

  他在这时求娶唐婉悠,万一成了,那么皇位他便能先大皇子他们一步捷足先登!

  “你说得对,不过本王不能亲自去求亲。”陆子初沉思片刻,命下人取来文房四宝。

  在外人面前,宋氏尸骨未寒,他前脚为宋氏的死而伤心,后脚就急正妃人选,不妥。

  既然是要借他人之口名正言顺地提起,再没有人比他的母妃良妃娘娘更适合。

  陆子初修书一封,以思念母妃为由命人把书信送进宫中。

  今日天气甚好,明晃晃的阳光落在宫廷的琉璃青瓦上,愈发显得皇宫色调明艳。

  良妃打开儿子命人送来的信,看到最后心事重重地将信叠好烧了。

  “娘娘,王爷在信上写了什么?”跟在良妃身边多年的老嬷嬷不解主子为何烧了信。

  良妃摇头不语,儿子才死了正妃,竟修书让她寻个机会在皇帝面前提一嘴,再帮他择正妃人选,这一提议,确实由她来提最为合适。

  她此生只得一子一女,女儿已经远嫁到大齐,只剩这一个儿子,断不能再过得不好。

  “嬷嬷,去小厨房准备些往日里陛下喜欢吃的小菜,得要开胃的,再备一碗细粥。”

  良妃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先让嬷嬷将要送去皇帝那儿的膳食准备好。

  儿子的想法虽不一定能成,但问一问指不定有希望。良妃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今日之举,会彻底断了她与皇帝之间的情分,惹得皇帝对其心生厌恶。

  她今后的不幸,皆从这封信而起。

  “诶。”嬷嬷心下觉得奇怪,但还是退下,去厨房按照良妃的吩咐准备各色吃的。

  等嬷嬷将膳食准备好,良妃也已梳妆完毕,打扮淡雅得宜前往皇帝的御书房。

  “娘娘,您的样貌与当年入宫时好似没什么变化,仍旧如花一般,打扮起来明艳动人。”

  嬷嬷扶着精心打扮的良妃前往御书房,见自家主子难得打扮,机敏地夸赞了几句。

  良妃轻抚鬓发,脸上露出温婉的笑,乍一看,便会以为良妃如她的封号一般,是温婉贤良的人物,假若她眼底没闪过那一缕精明的话。

  在皇帝未病重前,她在一众妃子中也算得宠,她很会装出温婉可人的样子,加之长得好看,皇帝对她颇为喜爱,所以她才能接连得子,儿女双全。

  因这双儿女,良妃在皇帝面前还算有几分薄面,能说得上几句话。

  “嬷嬷,你觉得陛下待本宫如何?”主仆二人将走到御书房时,良妃陡然开口。

  “娘娘当初得公主与皇子时,两位殿下都得以留在身边养大,可见陛下对您的的重视与宠爱,也因您的缘故,陛下对三殿下很是看重不是么?”

  嬷嬷笑眯眯地说着,良妃认可地点点头,信心增加些许。

  “不过,子初近来不是太顺,陛下对他也有了不满,本宫去说能管用么?”

  良妃心里终有顾虑,几位皇子为争夺皇位,闹得沸反盈天,皇帝对此很不满。

  也是从那时开始,皇帝再没召见过她,进后宫不是去皇后那就是去洛贵妃那。

  “娘娘,事在人为,奴婢虽不知您说的是何事,不过只要说得和缓些,陛下就算不同意,也不会动怒。”嬷嬷不知事情的严重性,只管先安慰主子。

  良妃觉得嬷嬷此言有理,也就不再多想。

  主仆二人来到御书房,就被侯在殿外的王忠拦下,这才得知摄政王在里头。

  “娘娘,陛下与摄政王正在商讨国事,请您稍等片刻,容老奴进去通传一声。”

  王忠有些惊讶良妃为何到这来,但在陛下身边当差多年,他不至于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

  “有劳公公。”良妃对王忠颔首示意,脸上的笑容温柔亲和,瞧着真是位好相与的。

  王忠挽着拂尘推开殿门进殿,良妃则退避到一旁等候消息。

  陆时渊今日进宫,是为与皇帝商议国事,是以王忠没有进内殿,而是在外殿止步。

  “陛下,良妃娘娘求见。”

  王忠一开口,内殿就静了下来。

  陆时渊把手里的折子合上放回桌案上,对皇帝拱了拱手:“既如此,臣弟先行回避。”

  “国事要紧,既然良妃要见朕,就让她先在殿外等一等,不想等可以回去。”

  不等陆时渊退下,皇帝就先将人叫住。

  因陆子初近来接二连三出岔子,无论家事还是处理国事,没一件事做得好。

  皇帝对其与大皇子之间针锋相对厌恶异常,连带着对良妃也不待见。何况他病重后,良妃为避锋芒,鲜少到他跟前来,这时候过来,不知为了什么。

  陆时渊犹豫片刻,点点头继续与皇帝商讨将来几个月南方治理水患一事。

  “公公,陛下可愿见本宫?”良妃听见推门的动静,忙走了过去。

  “娘娘,国事要紧,陛下让您先等等,不过这天有些热,陛下也不知与王爷商议到何时,您觉得累可先回寝殿去,晚些时候在来。”

  王忠已经委婉地提醒了良妃,皇帝不怎么愿意见她,良妃不蠢,自然听得出。

  “既然陛下忙于国事,本宫等一等就是,无妨的。”良妃面色不改,让嬷嬷先去御书房的小厨房将小菜热着,免得凉了。

  王忠深深地看了良妃一眼,不再说什么,吩咐徒弟去搬了张交椅来给良妃坐着。

  良妃料定皇帝与摄政王说话需要些功夫,不想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

  将到太阳落山时,陆时渊才从内殿出来。

  “良妃娘娘。”陆时渊坐在轮椅上推着木轮出来,与良妃打了个照面。

  “王爷安。”良妃等了这么久,面上不见丝毫不耐的神色,对陆时渊笑着点点头就从嬷嬷手里接过食盒进了御书房。

  陆时渊回过头撇了一眼良妃的背影,随即收回目光离开。

第355章 做你的春秋大梦

  “臣妾见过陛下,陛下万岁。”良妃进殿就向皇帝行礼,只听到皇帝说赐座才起身。

  “陛下,这是臣妾命小厨房做的小菜,您与摄政王商议国事这么久,兴许饿了,吃些垫垫肚子吧?都是陛下您爱吃的。”良妃将食盒打开,取出小菜亲自奉到皇帝面前的桌案上。

  在御书房待到现在,皇帝确实饿了。他记着郭平的叮嘱,他身体本就不好,一日三餐都要跟上,不宜挨饿。虽不待见良妃,还是在太监试毒后,端起一碗细粥喝了几口。

  “陛下您看起来怎么更瘦了?不是从宫外请来一位郭大夫,诊治的效果也不好么?”

  良妃两弯柳眉皱起,一双杏眸含情地看着皇帝,眼里的担忧很是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