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瘦瘦子
李治拼劲全身力气, 只觉得头晕目眩, 竟然无法翻身上马。他大口地喘着气,脸色是不自然的青色。
他的风眩症更严重了。
侍从把皇帝扶到一旁,有人端茶, 有人高声喊来太医。本来依照计划,李治打算骑马至则天门,如今看来, 是行不通了。
他招了招手, 让人把则天门前等待的百姓召到宫殿前。等百姓们跪好在皇宫的台阶前,他往嘴里塞了两片老参,勉强能恢复一些体力。他在皇座上做得笔直, 吃力地吐出来每一个字, 先是宣布更改年号的诏令,然后表示会赦免一部分罪行较浅的犯人。
除了皇帝略显沙哑沉重的声音,别人的呼吸声都放得很轻。
李治看向远处,只觉得灰蒙蒙一片,看不清旁人的脸色。他睁大眼睛,想看清楚前排的百姓是男是女,是老是幼, 结果完全分辨不出来。
因为患上风眩症,他经常头晕目眩,身体越来越差。这几年来,他让武氏料理政务的最大原因, 不是他放纵皇后, 而是他看不清奏章上的文字。
他没瞎, 但是视力极差,跟瞎子没什么两样了。他不敢让别人知道实情,不然别人肯定会造反,瞎子怎么能当皇帝呢?
瞎子不应该当皇帝。
李治刚坐上皇位的时候,兄弟想要造他的反,连巴陵公主和高阳公主都掺了一脚。突厥人攻入庭州,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候。
那段日子太难熬,他几乎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每天一睁开眼睛的时候,他不知道自己还能相信谁。亲人不能信,大臣各怀鬼胎,即便是父皇留给他的辅政大臣,谁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私心呢?
他谁都不能信,一旦走错一步,他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历史上从未有安享晚年的废帝,他会死的。
幸好有武氏陪伴他,支持他。
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生出了叛逆的念头,能从其中获得快乐。他将武氏从感业寺接回来,喜欢看到她快快乐乐的笑容。武氏在回宫前已经怀有身孕,她不久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李治给孩子取名为李弘。
因为生有贵子,李治册封武氏为二品昭仪。在她那里,好像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样子。
他以为他们会这样过上一辈子的。
直到有一天,她哭得十分凄惨。
因为他们的女儿死了。
武氏抱着小公主的襁褓,里面的婴儿早已变得冰凉,她失魂落魄,眼神中有着浓浓的恨意。她没有往日般温柔多情的模样,红着眼质问他:“陛下,到底是谁要害臣妾的女儿?”
“是谁!”
“囡囡才那么小,她不能枉死,臣妾要替她报仇。”
武氏剑指王皇后,取代之意不言而喻。
李治为了一位安慰丧女的母亲,默许了。
他把早夭的女儿抱走,他亲自选了一块好地,让人择了一个好日子,打算将囡囡安葬下去。三岁的李弘不懂事,一直追问他:“耶耶(父亲的意思),囡囡去哪里了?是你把她藏起来吗?”
“是啊,朕把囡囡藏起来了,她很快会回来的。”李治抱起小孩,“阿弘去选几件小玩具吧,朕会带给囡囡的。”
“好哦!”
李弘的年岁太小了,兴奋地拍着小手,他什么都不明白。
小孩很喜欢这些“玩具”,但是妹妹更重要。
他想把好东西留给妹妹。
李弘从耶耶的怀抱中下来,迈着两条小短腿,很认真地选了一堆彩陶烧制的小陶佣、小马驹和小牲口。陶器是大多数是黄、绿、青三种颜色,模样非常精美,要是在后世,说不定有人以为是真的给小儿的玩具。
这是唐三彩。
是李治给女儿准备的陪葬品。
皇帝亲眼看着囡囡被放进一副小棺材,葬于德业寺后山的墓地。他时常思念这一个早夭的孩子,十年后下诏追封为安定公主,谥号为思,以亲王的规格迁葬于崇敬寺。
当年的武昭仪,如今的武皇后对此十分赞成。
因为她也想念这一个女儿。
李治习惯听武氏读奏章上的内容,大事他作主,让武氏书写下来。小事让武氏作主,她如此聪慧,在政务上有见解,够决断,是一个难得的奇女子。
可惜她不为男。
又幸而她不为男。
正因为武氏是女人,所以李治会放心地用她,信任她。她并非世家的女子,与两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关系并不好,李治完全不担心武氏会为了家族而损害他的利益。
这是武氏胜于王皇后的最重要原因。
王皇后出自太原王氏,她身后的势力太大了。李治身为皇帝,他不想要自己成为世家手中的傀儡。
他想要把所有权力都牢牢把握在手里。
更何况武氏能生育,王氏无子,武氏给他生了四子二女,除了早夭的长女,其余的孩子都健健康康地活下来。
这又是另一个功劳。
所以李治毫不犹豫地废除王皇后之位,改立武氏为后。好多大臣暗地里骂他色令智昏,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坚决反对。他们只看到武氏的美貌,居然看不到她的才干。
“这人啊,就爱以貌取人。”他笑着跟武氏说,“你长得太漂亮不好,长得太丑也不好。”
武氏穿着皇后的朝服,笑意盈盈地说:“臣妾谢过陛下的夸奖。”
他们又过了一段很开心的日子。
渐渐的,武氏不满足于皇后之位……她想要更多的权力,但是李治不想给。
他觉得武氏太贪心了。
李治想要再次废后,宰相上官仪领悟到他的意思,与他拟定废后的诏书。谁知武氏早一步收到消息,哭着跑过来,诉说当年两人的情谊和誓言。
皇帝下不了手,所以上官仪倒霉了。
人家夫妻俩合好,上官仪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全家为奴为婢,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
李治听到消息,下笔的手顿了一下。他今日精神不错,能批阅几本奏折。
他有没有愧疚?
好像没有。
他的善良和天真,早就在权力的斗争中被磨灭了。权谋的本质就是如此,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若是武氏被废除皇后之位,她的下场恐怕不会比上官仪好多少。
如同以前的王皇后那样。
所有人都是皇帝手里的棋子,任何人都可能输
,但皇帝不会输。李治冷眼看着武氏和朝臣争斗,真是趣味无穷,武氏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居然稳占上风。
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希望她赢,还是希望她输。
大概两者兼有。
作为主君,他可以舍弃臣子,以巩固皇权,并非是可靠之人。作为丈夫,他迷恋韩国夫人武顺和魏国夫人贺兰氏,用情并不专一。但是对于百姓而言,他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勉强算得上是仁君。
弘道元年十二月,五十六岁的李治更改年号,赦免了一部分罪人。
他问身边的人:“百姓们高兴吗?”
近侍回答说:“百姓蒙受赦免,大家都高兴极了。”
李治半阖着眼,半晌之后,才说:“百姓很高兴,但是我的病越来越重。但愿老天爷可怜我,给我延续一两个月的寿命,让我能够回到长安,死而无憾。”
长安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是他的根,他现在非常想要回到长安。他没有以天子自称,在老天爷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可惜上苍并不赐福于他,他没能看到明天的朝阳。
当夜,唐高宗在洛阳的真观殿驾崩。
“朕这是死了?”
李治晃了晃脑袋,视力居然和年轻时候一样清晰,头疼头晕的毛病完全没有发作。他看到榻上的“自己”,又听到宫人的哭声,见到武氏神色慌张地奔来。
她悲伤之余,好像松了一口气。
“也对。”
李治自嘲地笑了笑,从来只有被废的皇后,没有被废的太后。他像是一把剑,一直悬挂在武氏的头顶,待他死去之后,太子李显会登基成为皇帝。李显是武氏的亲儿子,即便他有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废了生母。
李弘、李贤、李显……
这是武氏生的前三个儿子。
一个英年猝死,一个被贬为庶人。前头两位哥哥都倒台了,所以轮到李显当皇太子。
李治看着丧仪上形容哀切的新帝,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因为李承乾和李泰相争,才让他得到皇位。
他叹了一口气:“可惜了……”
他的生母长孙皇后,虽然有智慧,她对权欲并不看重。更何况他登基的时候,长孙早死了好多年,他的皇宫里没有太后。
武氏是与母后不一样的女人。
她会跟儿子争,因为儿子太蠢,蠢得她一只手能压下去。李治扪心自问,以武氏的心智,李显很大可能会争不过她。
新帝输了会怎样?
被废呗。
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一场好戏,李治的观感非常复杂,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后悔。他一手扶起来的武氏,终究会把矛头转向他们的儿子。
他看见武氏穿上皇太后的朝服,临朝称制,真是威风极了。
他觉得她好陌生,完全不像当年的武才人。出家为尼的武才人花费许多功夫弄到纸笔,她写下一首《如意娘》,亲手捧到他的掌心。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囡囡死后,武氏好像从未穿过石榴裙。”
“囡囡在哪里?朕怎么找不到她?”
“大概是李弘先走一步,把囡囡接走了。”
“李显被武氏废除皇位,李旦成了傀儡皇帝。”
“武氏让人对李贤下手,朕且等一等,看看能不能遇到这个蠢儿子。”
文明元年八月十一日,唐高宗的灵柩葬于乾陵,皇太后亲自来祭祀先帝。李治愤怒于武氏对亲子下手,武氏拜他的时候,他刮起一阵风,把香火吹熄。武氏一怔,她再拜,他又折腾起一阵更大的风,这回连烛台都倒了。
武氏终于露出惶恐之色。
她在害怕。
她小声地跟他许诺,必定会还政于李氏。
李治哈哈大笑,笑得像哭一样,却落不出一滴眼泪。他肆意地仰起一片尘土,往武氏的脸上吹去,让她难受得落泪,像是真心实意地替他哭一场。
上一篇:光明圣女今天翻车了吗
下一篇:给dk悟做女儿是有多想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