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月瘦瘦子
在英吉利,遥远的大清对于人们是传说中的国度。这个国家产出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在伦敦十分有名。当一个“伯爵”出现在伦敦的时候,许多热情的贵妇都向“伯爵老爷”投来青睐的目光。
贵族的身份总能让人高看一眼的。
这位年轻的伯爵有着一头丝绸般顺滑的黑发,眼眸是和夜空一样漂亮的黑。他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举着一把画着山水画的油纸伞,行走在小雨当中,这是泰晤士河旁边难得的一景。有年幼的卖报童冒着雨水向他冲来,哀求道:“这位好心的伯爵老爷,买一份报纸吧,买一份报纸吧——”
“你这里有那几种报纸?”邹长生已经学会了伦敦的口音,除了个别晦涩难懂的词汇,他的口音真是流畅极了,“叫我看看,如果有可以的话,我愿意给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卖报童露出激动的笑容,脸色涨得通红。他太高兴了,果然这位来自东方的伯爵大人真是富有极了。
小孩把湿漉漉的手在身上擦了擦,然后翻着手里的包,他举着好几份不同的报纸,竭力不让雨水沾湿报纸上的油墨。小孩不停地大声介绍着:“伯爵老爷,这是《每日新闻》、这是《晨邮报》……如果您再给我一些时间,我能给您送来今天的《晚邮报》!”
“《每日新闻》和《晨邮报》我各要五份。”邹长生递过来小巧的一枚银币,“在星星出来之前,你能把《晚邮报》送到我的住址吗?你知道我住在哪里吗?”
“知道!”卖报童用力地点着脑袋,在他们的圈子里早已传遍了,有一群来自东方人住进了泰晤士河附近的别墅。
这群来自异国的老爷们出手阔绰,他们带来一箱箱时兴的丝绸,能让许多贵族太太们疯狂。他们还带来许多东方的小玩意儿,能在伦敦卖出高昂的价格。
邹长生拿出一条丝质的帕子,将帕子递给卖报童。他温声道:“可怜的孩子,擦一擦脸上的雨水吧。你叫什么名字?你跟我在大清的弟弟年纪一样大。”
小约翰紧紧地握住那条丝帕,高兴得快要昏迷过去。他的眼睛被雨水模糊了,道:“嘿,伯爵老爷,他们都叫我小约翰。我的父亲叫做老约翰,我的哥哥也叫做约翰!”
一家男丁共用一个名字,这在大清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这在英国是很常见的,邹长生已经打听到,死去的老国王叫做乔治,如今的国王也叫做乔治。邹长生甚至猜想,下一任国王兴许也叫做乔治!
他跟小约翰约定好报纸的事情,道:“以后你每日都过来我住的地方,你把报纸交给我的同伴,他们会给你钱的。当然,报纸不能有错漏,不能自字迹模糊,不能脏污的地方……”
“伯爵老爷,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把最好的报纸给您送过去!”小约翰握着丝帕,一边尖叫着,一边飞快地跑开了。
邹长生拿着今日的报纸,笑着摇了摇头,他回到了留学生们居住的据点。这个地方是大家一起住的,大家在一块儿商量,心里都盼着为皇上办成大事。
报纸是了解一个国家制度和民情、很好的工具。
伦敦街头有许多小报,邹长生负责的是卖报的任务。他把报纸摊在一张大圆桌上面,一群年轻人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今日的报纸到了?快看看,都讲了些什么事情……”
邹长生瞄了一眼,道:“今天头版讲的是杜松子酒法案。”
一个口才好的小伙子大声把报纸的内容翻译成汉语,另外一人拿着笔和纸,将内容以汉文快速记录下来。
【杜松子酒法案通过,政府加强对杜松子酒加以管制和征税。哦,杜松子酒法案确实应该推行,联想到之前的迪福尔案,杜松子酒泛滥让人震惊!迪福尔是一位守寡的年轻女子,她在周末带着女儿玛丽外出,之后玛丽便失踪了。真实情况是,酒鬼迪福尔勒死了自己的孩子,卖掉了女儿的新衣服,只是为了去买杜松子酒……】
邹长生听着同学对这一则文章的翻译,他不由得皱起眉头。杜松子酒在英吉利泛滥,对下层贫民造成的影响真是坏透了。为了一件衣服而害死自己孩子的事情,居然真的会发生?
他禁不住联想到鸦片,恐怕鸦片泛滥之后,造成的后果会比杜松子酒坏多了。他见过鸦片上瘾的人,比伦敦街头酒瘾发作、醉得袒胸露乳的妇人更加可怕。
皇上一力禁烟,是明智之举!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讲完这一则新闻之后,有同学发出感叹:“英吉利能酿出那么多杜松子酒,耗费的粮食不在少数。可见农作物的产量十分之大,在供给百姓温饱之余,还能有余量拿来酿酒!”
“杜松子酒造价低廉,又是烈酒,其成//瘾性和麻//醉性强。爱其者多是穷人,而非贵族。贵族权力虽大,但是穷人人数众多,我看英国政府想要禁止杜松子酒,恐怕一时半刻未能有成效。”邹长生甚至想到一个荒谬恶毒的念头,“等到哪一年粮食歉收,杜松子酒泛滥的问题自然就没了!”
饭都吃不上了,哪里来的粮食酿酒呢?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在哪个国家都
是准确的。在英国的食物价格并不高昂,这群大清的留学生们生活得还算滋润。
翻译完这一则关于杜松子法案的头版新闻,已是用去大半个时辰的时间。邹长生给同学们泡了一壶红茶,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可以休闲一刻,再提起些许精神。大家不爱吃英吉利的食物,有同学自告奋勇为大家去采购食材,并且加以烹饪。
邹长生摸了摸肚子,心想也该是吃饭的点了。
英国不产水稻,多产小麦、大麦、燕麦等作物。有出身北方、擅作面食的同学买来小麦面粉,又买来三四磅新鲜的牛肉和一篮子菜蔬,提议道:“今天做牛肉包子,大家看成不成?”
“成!”“太好了!”
众人对于这样的餐食是举双手欢迎。
大清禁止食用耕牛,在座的人在国内几乎很少吃牛肉。但是牛肉在英国价格低廉,一磅牛肉的价格在三便士左右。便士是英国最基础的货币,一英镑等于二十先令,一先令等于十二便士。
一户英国农民辛苦耕作,他们一家一年的收入大约在十五磅左右。按照三便士一磅的牛肉价格来计算,他们一年下来能买一千多磅牛肉!
(英国一磅约等于0.9市斤。)
那个出去买菜的留学生说:“我问过卖肉的大叔,他说农民每天都能吃上黑麦或者大麦做的面包,每周至少吃两次烤牛肉或者烤羊肉。羊肉的价格比牛肉低一些。我拿着报纸的内容跟大叔讲,大叔竟然也是识字的,他也在看《每日新闻》!”
下一秒,他的情绪有些低落:“在我爹娘半个月才吃一回肉,我爹认识的字不算多。”
英国底层人民的文盲率不断下降,好多人都能吃上肉,可见这个国家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而在大清,种地的农民是不常能吃到肉的,更别说是牛肉。
邹长生抿了抿嘴唇,他见士气一时间有些低落。他一拍手,高声道:“别的国家有好的办法,我们把这些东西学通了,再带回去国内,这不就是皇上派我们出来的初衷吗?我们这代人努力一下,等到我们儿子、孙子的那一代,恐怕天天有肉吃,吃肉吃到要减肥呢!”
“减肥”这个概念,是皇上说过的。皇上贵为天子,不缺吃不缺穿的,他老人家自然有“肥”可以减。
邹长生心想,如果一个国家的老百姓都肥到要减肥,这该是多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他真希望能看到这一天。
作者有话说:
今天更一章,明天更一章,后天更一章,八月份总共更三章。九月份的稿子攒到中秋节再更新了,这样大家每个月都有得看(虽然只是一点点)。
因为作者找的工作是类似996的,我一周上六天班,通勤时间单程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最近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背诵的业务内容,所以下班回来几乎没有精力再写文了。我每周只能有一天的休息时间,然而我还想瘫,一觉醒来大半天时间就过去了……目前总体来说,我感觉的是现在大环境不好,技术类的专业可能找工作还好找一些,尤其我的学士服和硕士服都是粉色领子的那种(没技术的文科专业),想找高薪的职能类工作的话,很难。我现在是从事咨询师的工作,大家都很忙,我刚入行,唉,社畜的生活。感谢在2022-07-18 00:25:57~2022-08-29 22:40: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米糕 40瓶;瘦瘦子 30瓶;靖靖 15瓶;?℡墨痕☆ 10瓶;鱼非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39章 番外:大清出海记4
◎英国2◎
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 乡愁可能不是摸不到的“海上升明月”,而是一个即将能吃到嘴里、散发着粮食香气、蓬松柔软的包子。
一想到家乡的肉汁饱满的大包子, 有留学生的鼻子忍不住发酸了。
负责买菜做饭的青年叫李福, 他吸了吸鼻子,略带嫌弃地说:“英吉利的黑面包太难吃了,还不如俺家里的杂粮馒头好吃呢。每逢过节的时候, 我娘定要蒸上两屉包子,再包一大锅饺子……”
不过旋即他又说:“英吉利国的肉价便宜,好多人都吃牛肉, 跑船的也爱吃牛肉。唉, 英吉利国的国情跟我们大清不一样,他们都不种水稻,自然不需要耕牛。”
想在大清隔三岔五就吃一次牛肉?
这恐怕是蒙古王公才有的待遇!因为蒙古人也不用耕地, 他们世代放牧的!
中国历朝历代禁杀耕牛, 牛肉绝对不是大清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到了英国,只要是还过得不错的普通家庭,每周能吃上一次牛肉还是不难的。
连农户都能偶尔吃一顿烤牛肉来打牙祭!
一群中国留学生嫌英吉利本土的烤牛肉做法太过粗糙,他们把牛肉细细剁馅、以香料调味,做成包子、饺子、馄饨、肉烧饼一类的吃食,这样的吃法更加精细,能保存下更多肥润的肉汁。
揉好的面团放在壁炉旁边发酵, 很快蓬松成如云朵一样的一团。剁碎的牛肉泥加入洋葱和胡椒碎末,能使得臭烘烘的膻味大量减少。留学生们当中还有人会泡葱姜水,有小伙子端着泡好的葱姜水,高声道:“葱姜水加进去肉馅里头, 蒸熟的包子汤汁可多了!”
留学做饭, 是增进感情的一种很好的团建活动。
邹长生不擅长做包子, 他是福建人,在家时没捣鼓过这一味儿。他在同学们之间帮忙打下手,一会儿刷蒸笼,一会儿添柴火,双手是一直都没有停下。在包子被放入蒸屉之后,众人在等待食物成熟之际,聊起报纸上的另外一则新闻:“……这份《晨邮报》的头版新闻是:有议员提议派军队登陆美洲大陆,民众对此呼声很高。那个傻子把美洲描绘得成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想要鼓动英吉利国政府对美洲殖民。”
“唉。”
在座的同学忍不住发出叹息,为美洲本土人的命运感到悲伤。
不出国,不知道天地之大。在大清的时候,在众人认知里面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北方的蒙古和罗刹国,或者是海上的马六甲诸岛。等一群年轻人来到欧洲之后,他们才知道天大地大,远方有法兰西、英吉利等诸多小国,这些小国企图占据海的另一头,那是比大清全国加起来还要辽阔的大陆领土——
美洲大陆!
“英吉利人狼子野心,他们把美洲看成一块大肥肉,指不定他们把大清也看成是一块大肥肉。”邹长生皱起眉头,“美洲没有稳固的政权,姑且能算是无主之地,尚且可以争一争。但是印度孟买一带皆有土著贵族之流,英吉利人强行占据地盘,又逼迫当地人种植阿片,实在是罪恶滔天,利欲熏心!”
“是啊。”有同学回应道,“所以皇上才叫我们出来打探消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被人蒙着眼睛,当瞎子当聋子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如今的英国人已经盘算着攻下远方的美洲大陆,大清本土好多人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有留学生讲出自己的一个发现:“我看英吉利时常对外宣战,却不见国库空虚,实在是太奇怪了。我观察数日,发现英吉利政府对外举债筹钱,向百姓兜售国债。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英吉利人在打下来的领地上面大搞生意,做生意也能挣钱!”
银行、外贸,这是目前的大清并不算十分发达的两个行业。在中国的历朝历代,皇上和朝廷几乎没有对外举债(艰难时期就是卖官卖爵位),连朝廷和皇室老儿都要跟老百姓借债来过日子,那日子得过得多磕碜啊!是要被全国老百姓笑掉大牙的!
至于经商一道……好多老古董都觉得商贾是贱业,有头有脸的大人都不去干这一行。但是人家英吉利国在印度开了一家“东印度贸易公司”,钱没少赚,听说背后还有皇室在指点。
有学生搭话:“我看这两样都得学,英吉利能做成,咱们大清指不定也能做成。”
众人沉默了一瞬,皆在思考国债、外贸二策在大清国内的可行性。如果国债在国内兴盛起来,皇上能从民间筹集经费,则不必再担忧无钱征讨准噶尔,也不必再担忧北方的罗刹人。
在康熙年间,先帝曾允许朝廷以每位五百两白银的价格售卖九品官员的官职。圣祖爷难道不知道卖官丢脸吗?他老人家难道不知道花钱买官的,极大可能是尸位素餐之辈?
可是当年朝廷没钱打仗,为了支付高额的军费,精明如康熙爷也只能想出来卖官的法子,以此筹集银钱来用于西北战场。卖官确实丢人,那么国债跟卖官相比呢?
突然间不知道哪个人嘀咕一句:“……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只要皇上不觉得借债丢脸,大清朝廷自然也可以发行国债。
渐渐的,蒸包子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食物的气味减缓了这种尴尬的气氛。邹长生深呼吸一口气,岔开话题:“先吃东西再说,明天咱们也去买那个什么国债。都买,咱们还没进过洋人的钱庄呢!”还是洋人朝廷搞的钱庄,真稀奇啊。
邹长生完全没有担心过经费的问题,皇上为人大方,给的经费都是完全足够的。说一句并不夸张的比喻,萧靖给每个留学生预留的花销大概够这群人花几辈子。
“欸,吃东西,吃东西!”
一说到吃,同学们瞬间响应起来。
英吉利人不吃包子,铺子里头卖的最好的面食是夹了奶酪的白面包。来自大清的小伙子们不爱吃面包,常常念叨着家里的包子、馒头、面条和米饭。欧洲少有吃米的,米饭不好捣鼓,只要肯动手,包子之类的却可以常做。
一口咬下去,鲜美流油的牛肉大包子牢牢锁住所有人的心。吃肉能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尤其是有嚼劲、气味浓郁的牛肉,十几二十岁的少年人,就没有不爱吃这一口的。
原本揉了小十斤面,做成好几屉牛肉大包子。结果一顿下来,包子吃个精光,半滴肉汤都不剩的。众人又切了蔬菜煮汤,叫大家顿顿顿地也喝完了。
片刻后,狼吞虎咽的邹长生把嘴一抹,长出了一口气:“呼……这顿吃得真舒服啊。”
吃完牛肉包子的第二天,这群“有钱”的大清年轻人在伦敦银行开了一账户,拿出二十英镑来买国债。出乎众人的想象,来买国债的不仅有坐得起马车的老爷,更有平日里看着不起眼的升斗小民。
连卖牛肉的乔尼大叔都举着英镑,在银行柜台前面大声地喊着:“快,给我买美洲战场的国债!我昨天看了报纸,国家要派军队去美洲,我看这次肯定又能赚回来不少钱!”
邹长生眯着眼睛看向这一幕,觉得很不可思议。
伦敦的民众于各种时事如数家珍,尤其是外交贸易方面的大事。“莫谈国事”在伦敦是不存在的,但凡兜里有几个钱,好多人愿意掏钱来买一份报纸,然后瞧着今天讲印度、明天讲美洲、后天又是“太平洋某处岛国”。
“国债可行!”
邹长生暗暗记下,“民众对于海外征战热情很高,因为他们投了钱进去买国债,希望国家□□,能给他们反馈更大的收益。没有一个百姓愿意撤军,因为那意味着从前投进去的钱会打水漂!”
这种全民好战的情绪是很可怕的,它能够鼓动一个国家的士气。除了卖牛肉的乔尼大叔,连带附近卖衣帽的老怀特和卖报纸的小约翰,都能关于英吉利对外征战的事情,将出个一二三来。
买完国债之后这一日夜里,业务邹长生点着一根蜡烛,他在灯下给皇上写信:“……目前尚未接触英吉利的王公贵族,但从平民来看,英吉利国情与我国大大不同。英吉利朝廷举债度日,其长期向百姓借债,日子过得并不惨淡,反而蒸蒸日上。每当英吉利国的军队打下一处海外殖民地,定会挖掘当地香料、矿产、黄金等物,以资国内。同时又将国内的商品运往殖民地倾销,又换来一笔不菲的财富。如此往来,英吉利国民越发富裕,连百姓都能从战争中获利,”
“……英吉利国的出版业和报纸业十分发达,民间读新闻的风气盛行,人们多读新闻纸(报纸)。平民百姓如屠夫、农户者,识字者有十之四五,着实令人震惊。”
“……英吉利平民多酗酒,妇人尤爱杜松子烈酒。吾听闻某一任英吉利国王推崇杜松子酒,饮酒之风从此蔓延。英吉利酗酒妇人甚至多于男子,皆因妇人掌握家庭钱财,当真厉害。”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8-29 22:40:27~2022-08-30 21:51: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上一篇:光明圣女今天翻车了吗
下一篇:给dk悟做女儿是有多想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