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死男人回来了 第15章

作者:一寸墨 标签: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面皮薄的人一般好拿捏。

  但罗菊芳今天算计错了,沈氏从昨天亲眼见到宋静姝改变后大院里的人是怎么对她们一家,她就不打算为了自己的面皮让儿媳为难。

  “菊芳,你们要是有事就找静姝,我家云峥不在了,我都得靠静姝养老。”沈氏虽然不会吵架,但又不代表智力有问题。

  罗菊芳几人还以为事情能像以往一样简单,结果碰了个软钉子。

  对视一眼,江翠翠接过话头说道:“谢婶,谁不知道你家静姝是大院里最孝顺的儿媳,您老人家的话,静姝肯定听,您放心,我们不白拿,我们出钱买,市场价多少我们就出多少。”

  沈氏心中冷笑,当她傻呢!

  市场价多少就多少,现在全国的布料有市无价,有多少人拿着钱没布票都买不到,一般有这种瑕疵布的人也会加高价格换取相应利益,以前也就她家静姝脾气软心善,大院里的人张口要都是按照市场价给。

  罗菊芳这些人在背地里这么编排她们家静姝,今天还想像以往一样占便宜,没门。

  “翠翠,你话不能这么说,静姝孝顺我是她的体贴,我却不能连点自知之明都没有,你们昨天也看到了,静姝她脾气好像变了,我担心……”沈氏故意意有所指。

  随着沈氏这句话,罗菊芳三人齐齐打了个寒颤。

  三人脑海里除了同时出现宋静姝砸郑婆子的凶悍画面,还有宋静姝昨天在大院里的指桑骂槐。

  对视一眼,罗菊芳发现了沈氏的变化。

  “谢婶,我家人多,孩子也多,猫儿从小就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从来没穿过新衣服,猫儿快要上学了,我就想着给他做件新衣服,但每年就供应那么点布料,我是攒了又攒,还没攒够……”

  罗菊芳见沈氏没那么好说话,干脆卖起了惨。

  “可不是,谢婶,我们知道我们之前做得不对,你大人大量别跟我们计较,你就算不看我们的面子,也得看看孩子们,孩子无辜,我们当母亲的就想给孩子做件新衣服。”

  江翠翠也神色黯然地抹起了眼角。

  钱春田见同伴都在卖力,她也赶紧指了指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几个孩子:“谢婶,全院就你家朵朵穿着一个补丁都没有的衣服,我家孩子都羡慕得快哭了。”

  沈氏:……这些跟她们家有什么关系,孩子过得好不好不是看你们这些当父母的吗?她家朵朵没穿补丁衣服,那也没占谁的便宜。

  怎么搞得她家朵朵抢了大院孩子福利一样。

  “谢婶,你就帮我们在静姝面前说说好话吧,一个大院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彼此有点什么困难时招呼一声就能相互照应。”

  罗菊芳给沈氏画大饼。

  沈氏差点想一巴掌把罗菊芳的脸拍开。

  一群天天在背地里编排她家静姝的人也好意思说邻里之间相互照应,要没这群多嘴的‘八哥’,她家静姝也不会受这么大的委屈。

  “谢婶,帮帮我们,要不,我们按市场价再高一成跟静姝换?”江翠翠娘家正急需布料,在布票实在凑不齐的情况下,她可以适当抬高价格。

  “这事我实在是做不了主,不过我可以跟静姝提提,至于静姝听不听,我也不知道。”沈氏被罗菊芳几人缠得烦死,干脆打起了太极。

  罗菊芳几人见沈氏态度转变,赶紧见好就收。

  刚得罪人就要好处,确实需要点过渡时间,客套几句好话,罗菊芳几人才离开谢家。

  院子里,宋静姝不在,其他家不用上班的妇人就都在自家门前忙活。

  有纳鞋底的,也有洗衣服的,还有太阳下缝缝补补的。

  罗菊芳三人带着礼物上谢家都被人看在眼里,大家眼神一对,就知道罗菊芳这几人没憋什么好屁,肯定是为了利益折腰。

  “看来宋静姝单位又有布料的福利了。”

  有人猜到了原因。

  “一会我们也去说点好话。”有人眼红起来,布料这样的好处没人经得起诱惑。

  “你们觉得宋静姝傻吗?”陈桂香说这话的时候把用涩了的针在头发里轻轻刮了刮。

  “要是以前的宋静姝,我觉得我们开口可能要到一些好处,但经过昨天,我可不抱希望,看着吧,等宋静姝回家,咱们大院肯定又要热闹了。”

  郑婆子摸着隐隐作痛的脑袋轻轻说了这么一句。

  傍晚,宋静姝比以往稍微晚了十几分钟到家,还没进家门,胡同里就热闹起来。

  宋静姝与柳珍回来得高调,不少人看见板车上的布料。

  整整两匹布料就那么放在板车上,牢牢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大人们羡慕嫉妒恨,孩子们更是跟在板车后面又跑又跳。

  宋静姝还没进门,沈氏就得到了消息,赶紧带着朵朵出门迎接。

  “静姝,我先回去了,明天上班我们再一起把板车推回单位。”柳珍担心有人觊觎自己的布料,到了大院门口,跟宋静姝说了一声,扛着自己的那匹布就跑了。

  一匹布三十来斤,她还是扛得动的。

  “妈,帮忙推一把。”宋静姝转头就看到带着朵朵迎出来的沈氏。

  “来了。”

  这会沈氏也看到板车上的布料与竹筐,知道外面不是说话的地,赶紧帮忙把板车推进了院子。

  好东西得赶紧放家里。

  院子里,自从宋静姝回家就安静下来,大家看着板车上的布料,眼睛是真的红了。

  那么多,整整一匹。

  京城某军区大院,张家,一家人都坐得整整齐齐,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一个年轻女人的怀里。

  年轻女人此时正抱着一个可爱的婴儿。

  “明天去谢谢宋静姝同志,要不是她,咱家囡囡没这么快找回来。”张家老爷子威严发话,看向孙女的目光却无比的柔和。

  这就是隔辈亲。

  “爸,我明天就跟囡囡妈去谢家。”张正阳站起身。

  “嗯。”老爷子点头完,看了一眼张正阳身边的张正军,命令道:“正军,你也去。”

  “为什么?”张正军震惊了,他很忙的,明天根本就没空。

  “听说宋静姝同志的丈夫牺牲了,带着孩子,她生活不容易。”老爷子说出目的。

  “你让我娶一个寡妇?”张正军目瞪口呆。

  张家其他人也都震惊地看着语出惊人的老爷子,都什么年代了,还能这样报恩?!

第17章

  “放肆, 寡妇怎么了,宋静姝同志品行端正,为人高洁, 这样的同志多少人求着娶都娶不到,你还敢嫌弃,思想是不是有问题!”

  张老爷子越说越生气,干脆举起手里的拐杖对着张正军就打了过。

  他经历过战乱年代, 他们那年代无数先烈牺牲, 牺牲的人多, 不完整的家庭也就多, 鳏夫, 寡妇,一大把,重组家庭也就多。

  就拿他们大院来说,‘原配’的夫妻可真不多。

  老爷子发火,不管是张正军还是张家其他人都吓了一跳, 张正军更是咬牙受了老爷子一拐杖,老爷子在战场上腿受过伤, 他可不敢跑。

  “别以为你没娶过妻人家宋同志就看得上你,就你这样的老光棍,跟宋同志的丈夫比,差远了。”老爷子揍了人, 心气也顺了不少, 只讽刺了张正军一句。

  张正军:……有你这么说自家儿子的吗!

  张正军憋屈,家里其他人憋笑也憋得厉害, 同时也搞清楚老爷子为什么要让张正军也跟着去。

  张正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今年快三十都还没结婚, 作为家长,老爷子当然也着急,这不,干脆出了这么一损招让人跟着去谢家道谢。

  “正军,你明天请假,我们去一趟谢家。”张正阳怜爱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不行,我们明天有任务,请不了假。”张正军否决。

  “小兔崽子还敢跟我耍心眼?”老爷子用拐杖重重地戳了戳地面,冷笑道:“我可是特意问了你们领导,你说,你明天有什么走不脱的任务?”

  张正军:……老爷子估计是铁了心要让自己娶寡妇了。

  “爸,就算正军明天能请假,宋同志可不一定有假,我听说宋同志有工作的。”抱着孩子的林玉婷见小叔子给自己使眼色,想了想,还是帮了一把。

  她知道小叔子的条件好,肯定看不上一个寡妇。

  “爸,我们是去感谢宋静姝同志的,肯定要以宋同志方便为准,明天是周五,我担心宋同志有工作不在家,要不,我找人打听一下,看宋同志哪天休息,我们等对方休息的时候再登门感谢。”

  张正阳一听宋静姝是寡妇也不打算明天上门了。

  虽然他们是上门感谢,但大晚上的要是有人误会,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受委屈的是宋静姝同志。

  “老头子,我看孩子们说得对,我们是去感谢宋静姝同志,可不是去结仇。”老太太突然插了一句嘴,她倒不是瞧不上宋静姝的寡妇身份,她是担心强扭的瓜不甜。

  只要有个缓冲时间,想到办法的小儿子就能不用去‘相亲’。

  老爷子听众人这么一说,也察觉到时机不对,看了一眼张正军,说道:“我不管你们哪天上门感谢宋同志,正军必须跟着一起去。”

  他这是铁了心要把小儿子扫地出门。

  被嫌弃的张正军:……

  商议完成,张家一家人开始吃晚饭,唯有张正军吃得心不在焉,他倒不是瞧不起宋静姝寡妇身份,他是不想那么仓促结婚。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总得找个看对眼的。

  只是老爷子逼得急,要不,他干脆请个外派的任务去外地待个半年到一年,又或者赶在宋静姝同志休息前找到心仪的对象。

  两条路,张正军觉得跑出京城的可能性太低。

  他家老爷子跟自己顶头上司关系不错,他这边估计报告才递上去老爷子就知道,于其真把老爷子气出个好歹,还不如赶紧找到对象。

  对象人选……

  张正军脑子里闪过文工团里的不少面孔,甚至还有大院里一些朋友家的姐妹。

  餐桌上,大家都能看出张正军的心不在焉,但没人说什么,反而是喜闻乐见。

  相亲宋静姝这事其实也不是那么不靠谱,怎么说呢,这年代又不是包办婚姻的年代,能不能成为一家人,靠的还是两个年轻人自己看对眼,真要看不对眼,局外人再着急撮合都没有用。

  所以张家其他人对于老爷子要求张正军去见宋静姝真没那么着急上火。

  就在张家吃晚饭时,宋静姝也在家看着餐桌上罗菊芳几人送来的‘礼’不屑一顾。

  大院这些人的脸皮可真厚。

  “静姝,你看,这事怎么处理?”沈氏已经把前因后果跟宋静姝说了一遍。

  “妈,你带朵朵去供销社割二两肉回家。”

  宋静姝看了一眼天色,指使沈氏带孩子出门,她说了要在大院里指桑骂槐三天就一定要骂三天,昨天才骂一天,剩下的两天一定不能少。

  刚好她正找由头指桑骂槐,罗菊芳几人就主动送上门,她没理由把这样的好事往外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