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第11章

作者:醉鱼仔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对,不能!所以大家都记住,我们所有人都要服从管理,不允许单独行动,不允许去水深危险的地方。大家都睁大眼睛,如果发现有人不服从管理,积极举报,经过查证,举报事实成立,举报的人奖励一毛钱,不服从管理的那个人直接开除出队伍,我们少先分队不需要这样不合格的队员!”

  一群小孩子,正是调皮捣蛋的年纪,带他们“玩”,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大家的安全,苏月不可能每时每刻盯着他们,只能发挥大家的力量,大家互相监督,为了奖励的一毛钱,也会将同伴看得牢牢的。

  重申完章程,接下来就要公布这次卖鱼的成果,主要为了激励大家。

  一帮小孩也确实被激励到,六块七毛五,好多钱啊!

  带去公社的十条鱼,卖了九条,一共是五块二毛五。给齐大勇做人情的那条,以及苏家晚上吃的两条鱼,苏长河都一并给算了钱,毕竟他闺女都说了鱼是他们分队的共同财产。

  乡下的孩子,绝大多数一直到结婚前,手里都不一定能有私房钱。更别提,少先分队这些平均年龄七八岁的小毛孩。

  谁手里有一毛钱,都能让整个大队的同龄人羡慕。

  供销社水果糖一分一颗,脆麻花四分一根,夏天让所有小孩眼巴巴的赤豆棒冰,才四分钱一块。

  一毛钱都够把三样都买了!

  一帮孩子傻愣愣地,好一会儿,才有人反应过来,三狗子啪打了自己一巴掌,“哎呦我没做梦啊!”

  他唰跳起来,巴巴地凑上前,目不转睛地看着苏月手里的钱。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一个个都围上来,苏月不得不维持秩序,“都站好!”

  有过上次卖甲鱼分钱经验的马家两兄弟略微好点,两人一左一右,挡住大家伙,“别挤!别挤!会还没开完……”

  “老大,不,队长,”三狗子叫道:“你让我看看,真是六块多啊?”

  苏月让他们都坐好,一张一张数给他们看,“六块七毛五,没错吧?”

  没错,真有这么多钱!

  众人激动,气氛瞬间高涨起来。

  果然,光做思想工作,哪有直接让他们看到甜头管用。

  苏月示意大家安静,她接着说:“这六块七毛五全部计入公账,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大家有没有想买的。大家要记住,这笔钱扣除花费的部分,剩下的到下个月初,我们按照每个人的工分情况,给大家发放分红。所以,别把钱都花了。”

  苏月都已经提醒了,但大家还是兴致冲冲,有人说买水果糖,有人说买桃酥买麻花,还有人说买小人书。

  “小人书可以买,等下次去公社,我去废品站找找,就能用便宜的价格买。我们用公账买的小人书以后都放在一起,算是我们分队的图书角,大家一起看,这样就能用更少的钱看更多的书!”

  不过有个问题,这些小孩一个上学的也没有。前进大队没有学校,最近的学校就是红旗公社小学,因为见识及经济原因,乡下的孩子一点儿也没觉得这个年纪不上学有什么。

  连马家,马老爷子认为读书识字重要,可因为学校离得太远,孩子太小送去,大人一天得来回跑四趟,一趟一小时,一天啥也不用干,全在生产队和公社之间来回跑。为此,马学文马学武虚岁已经十岁了,马家才打算今年秋天送他们入学。

  苏月有点无奈,乡下上学就是麻烦,她想了想,哪怕暂时不上学,先学几个字,能看懂小人书也好啊。

  “以后咱们每天下午抽一个小时,我教你们认字,总不能等小人书买回来,你们一个字儿都不认识,还看懂个屁啊?”

  一个瘦巴巴的小子不以为意,“队长你讲给我们听不就行了吗?”

  苏月瞪眼,“不行,毛蛋,你要是不好好学,回头我们都看懂,就不告诉你,急死你!”

  三狗子在一边笑,“嘿嘿反正我肯定学。”队长讲故事老慢了,等队长讲还不如自己看。

  小人书确定,开始讨论下一个购买物,大家都挺想买点吃的,主要平时家里人从供销社买的东西都是走亲戚的,这家送到那家,那家又送到第三家。就算别人拎到自己家,家里奶和妈早把东西锁橱柜里了,最多抠一小块让他们尝个味。

  行吧,那就买点吃的,水果糖不是才一分钱一颗,下回去公社买它个三十颗,一人两颗,大家伙吃一颗玩一颗。

  除了这些,大家也没再提其他东西,但有些东西确实需要,苏月道:“这些钱只是开始,咱们想继续赚钱,接下来还得好好干!首先,我们摘野菜需要篮子吧?别说家里有,咱们分队的是分队的,要和家里分清楚,不然回头大人还以为我们给他们摘的野菜。”

  “所以,我们至少要三个篮子,和上次一样,毛蛋,你爹编的好,你回家问问你爹,我们给钱,三个篮子一毛钱。除了篮子,接下来我们还要开挖二号鱼塘,铁锹不能少,大哥,你回头问问外公,咱们生产队的能不能租给我们用用。然后就是生石灰,鱼塘养鱼前最好要消毒,不然鱼容易死,这笔钱不能省,等我问问我爸,看需要多少钱。”

  除了这些,暂时应该没有其他东西非买不可了,“暂时就这些,大家有意见吗?”

  这帮孩子没太明白,就都跟着摇头,“没有。”

  “那好,到月底,我们再开一次会,到时候,盘一下剩下的钱,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月初就按照那个数据分红。好,接下来布置一下之后大家要干的事……”

  其实也没多少事,一个是每天下鱼笼,隔天收鱼笼。另外就是一部分人每天要去挖野菜给鱼吃,最后一部分就是开挖二号鱼塘。

  销售的事,目前没什么大鱼了,也得看她爸啥时候再去公社。

  苏月简单地安排了一下,问大家,“大家还有问题吗?没有那就——解散!”

  一帮孩子各自散开,苏月把钱收回小布包,小腿蹬蹬,又塞回家里的大衣柜角落。这里面装的可不止区区六块钱,而是他们这十几个小伙伴干活的动力啊。

  苏长河在地里远远瞧着,看他闺女那气势,明明比其他孩子都矮一个头,愣是搞得跟大姐大似的,真是海水不可斗量,苏小月不能以身高量。

第15章 生意经

  在童子军努力养鱼捉鱼的同时,苏长河收鸡蛋家禽的事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前进大队没谁不乐意挣这个钱,一个鸡蛋多卖一分二分,十个就能多卖一毛两毛,乡下人的家底不就是一毛两毛攒出来的?

  他们不仅乐意,还觉得数量少。

  有人问马向东还要不要,“最迟什么时候要?再过几天,家里还能攒十几二十个!”

  其实何止十几二十个,这人的想法是,自家没有了,亲戚家还有,他偷摸着往亲戚家跑一趟,也不便宜外人。

  还有人直接推荐自家亲朋好友,“东子,我娘家嫂子可是养鸡的一把好手,养的老母鸡个个又肥又大!”

  以前大家养点鸡鸭都藏着掖着,这回不藏了。马向东都不知道他们队里怎么藏了这么多鸡鸭鹅?

  更离谱的是,有个嫂子悄悄和马向东说,“我娘家那边靠山,在山上养了小二十只鸡。”

  马向东:“……”

  二十只啊,这都赶上养殖场了!

  “东子啊,要不?要你只管说一声,我这就叫我爹妈送来,绝对不叫你麻烦……”

  这叫一个热情!

  马向东连连摆手,“不不不,够了够了真够了……”

  他要是晚拒绝几分钟,说不定人真把东西送来了。

  马向东抹抹额头的汗,心说不行,下次还是得悄摸着来。不过话是这么说,前进大队拢共二三十户,百分之八十的人还都姓马,大家往上数,都是一个祖宗,沾亲带故的,瞒谁家能瞒住啊?

  这也是苏长河嫌麻烦的地方,家家户户沾亲带故,收谁家不收谁家都是事儿。回头七大姑八大姨再吵吵起来,头都大了。

  所以他这个姐夫就坑起了小舅子,美其名曰“锻炼锻炼年轻人”。

  小舅子没意识到被坑,还以为全由他做主是姐夫对他的看重。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上有亲爹两个哥哥,长这么大,没自己做主干过什么大事,冷不丁受到姐夫这么大的信任,义气上头,将胸膛拍得砰砰响。

  “姐夫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保证一个坏的也没有!”

  他干得一身劲,苏长河都不好意思了,他和马蕙兰私下里嘀咕,“年轻人就是容易上头,饼还没画呢,就要为资本家卖命了。”

  马蕙兰没好气地白他一眼:“那是你小舅子,你把人当牛当马使,回头别进不了老马家的门。”

  那哪能?马老爷子身为大队长,很有为队员谋福利的意识,自从苏长河说要在队里收鸡蛋家禽,为队员们创收,马老爷子和他说话的声音都低了八个度。

  “别说把小舅子当牛当马使,你信不信,要是我带着队里人继续赚钱,老爷子自个儿都愿意给我当牛做马。”

  当然,苏长河没打算坑老岳父干活,其实他也没打算亏待小舅子。当时让小舅子帮忙,没说给不给工钱。老马家人一方面不知道他能赚多少,另一方面大概也以为就是亲戚之间搭把手。

  老马家这么想,苏长河当然不能这么干,他寻思着算小舅子入伙,回头刨除成本,看看赚了多少,他俩□□不能,也能七三分。

  不是苏长河不给小舅子多分,但亲兄弟明算账,路子是他的,本金也是他的,纺织厂这条线想维系下去,一些人情也是必要的,就像家属院的马大娘马副厂长,人家帮了大忙,总不能过河拆桥,用过就丢。

  他想把这生意做长久,一些投资是很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给小舅子分三成,小舅子绝对能乐开花。

  事实也确实如此。马向东没想过还会分他钱。

  他把鸡蛋家禽收齐全,特地检查了又检查,确认没问题,才向姐夫交差。然后姐夫就让他找个板车,把东西装车,转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带着他跑了趟公社,直接把东西送进了纺织厂。

  来接洽的是纺织厂后勤处一个主任,姐夫叫人家朱主任,人家叫姐夫苏同志,两人云里雾里说了好一会儿。

  马向东全程僵硬又懵逼。僵硬的是纺织厂在红旗公社这么多年,他还从来没进过。以前城里有厂子招工,初中学历也有,可人家要的是城里户口,乡下户口连参加考试的机会都没有。第一次近距离“参观”工厂,看人家一个个穿着工服精神抖擞的样子,心里不由有点怵,又怕表现得不好,给姐夫丢脸,脸上僵硬得没有一点表情。后勤处帮忙卸货的两个工人看他这样,还心道“这小伙子年纪不大还挺稳重”。

  至于懵逼,则是因为姐夫和朱主任的话了。

  马向东都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有问题,他明明记得刚来的时候,朱主任和姐夫还互相自我介绍,怎么一会功夫,两人都勾肩搭背了?一个叫老哥,一个叫老弟了,难道姐夫和朱主任早就认识?

  更让他懵逼的是,朱主任说鸡鸭五十只太少,希望他姐夫下次多送点,他姐夫一口回绝了。两人好说歹说,姐夫才同意下次多加十只,说真没了,乡下也没多少,老乡还要留着母鸡下蛋,这多加的十只还得进山寻摸。

  真没了吗?队里是马向东收的,他最清楚,别说十只,就是下次翻一倍也能收到啊。他们队里没了,不是还有其他生产队,就像秀禾嫂子,她娘家山上不是还藏着二十来只?

  送上门的钱,怎么还往外推?

  马向东不明白,但也没瞎搭话,等交了货,结了钱款,从厂里出来,他才问苏长河。

  苏长河来之前就交代他出门在外,多看多听少说话,对他今儿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他带着他从后面绕路往家属院去,一边走一边解释:“咱当初答应人家给送三个月货,说好的三个月就是三个月。现在才第一个月第一次,朱主任就要翻倍,乡下鸡鸭能有多少?”

  “别说还有大嫂娘家,还有其他生产队……就算按一家平均养了十只来算,一个生产队最多三百只,红旗公社拢共才多少个生产队,一次一百只,一个月就是两百只。”真要按朱主任说的数目送,一个月就能把一个生产队搜刮干净。

  “先不说队里人家愿不愿意把家里的鸡鸭都卖了,一下收这么多,市场需求太大,价格上涨,现在母鸡一块钱一斤,之后一块二也不一定有人卖。”

  “还有……”苏长河教他:“咱就是个中间商,自己都保证不了货源,当然不能轻易答应客户要求。朱主任这次要翻一番,我们同意了,他只会以为我们还有余力,下次就会要的更多。”

  别以为一个月一两百只就够了,纺织厂上千人,再加上家属,真放开量,一千只也不够打底。各个领导还有亲朋好友人情往来,他们就是有个养殖场也不够人家狮子大张口。

  马向东若有所思,“那……这次答应他多加十只?”

  苏长河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只这一次,十只不算多,挤一挤还能挤出来。最重要的是你以为我为什么会答应他?”

  马向东问:“为什么?”

  苏长河说:“下个月纺织厂厂长儿子结婚,这十只不算在厂里的份额,算是单独给朱主任找的,所以才说看在朱老哥的面子上啊。”

  人家为什么对他这么客气,还不是因为他是马副厂长介绍的,朱主任估计以为他和马副厂长有关系,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和马副厂长真没什么关系,叫人家老娘一声婶子,都是厚着脸皮攀上去的。

  他想和纺织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总不能次次都找马副厂长,朱主任这个后勤处主任的职位就刚刚好。相比和他攀上交情,十只鸡鸭算什么,就是二十只也得想办法弄来。

  当然想攀新交情,老交情也不能落下。

  苏长河带马向东进家属院就是维系老交情。

  马向东眼见着敲门的一瞬间,姐夫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嗯,有点像见了他妈。反正他妈前阵子还私下叮嘱他盯着姐夫,别叫人跑了,这阵子见了他姐夫比对两亲儿子还亲热。

  “谁啊?”一个比自家妈看着年轻多的老太太拉开门,一见姐夫,就露出笑容,“小苏啊,你怎么来了?来快进来坐,快进来……”

  苏长河没进去,他叫了声婶子,介绍马向东,“这是我小舅子,东子,叫婶子。”

  马向东跟着叫了声婶子。

  苏长河从他推的板车把手拿下来一个小竹篓,递给马大娘,“婶子,这是这次帮大家换鸡蛋碰到的,凤凰蛋!您上回不是还说想寻摸这东西……”

  凤凰蛋就是一种半孵化的鸡蛋,是淮宁县这边一种特色食物,据说营养很高。以前乡下有人专门养凤凰蛋,后来物资匮乏,别说凤凰蛋,鸡蛋都没有,也就少见了。马大娘本来也是本地人,家里条件好,才有心思寻摸这些东西。

  苏长河上次听她说起,一直有留意,赶巧这回碰上,给人家老乡的凤凰蛋“全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