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 第14章

作者:二木则林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野菜摘回来洗干净,拌一拌是很好吃。

  但这是傅二婶邀请的……

  傅文钰总觉得有些不对,于是便道:“娘,二婶最近有没有再找你说妹妹的婚事啊?”上次从城里回来,他问了的结果是没有,但现在距离上次已经过了很久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贼心又起,傅文钰觉得不能掉以轻心。

  “没说了,估计她也死心了。”周氏回答。

  这样最好。

  既然如此,傅文钰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毕竟周氏也不是三岁小孩,而且她们两人还是和村里的其他妇人们一起去的,想来傅二婶也使不了什么幺蛾子。

  周氏也是差不多的想法,招呼着儿女吃饭。

  今天的饭是青豆饭。

  自从家里不再拮据之后,周氏便把一部分钱用在了吃喝上。

  比如这青豆,虽然现在是吃青豆的季节,但周氏不会种地,他们家是没有青豆的。现在吃的这些是周氏早上跟村里的人买的,两文钱便有一大篮子。买回来后一部分青豆和豆腐煮成汤,另一部分则和芋头煮成了青豆饭。

  虽然饭里没有肉,但油放了不少,所以这青豆饭吃起来没有多少的豆腥味。反而是满满的清甜和软糯,呼吸间都是青豆和芋头的香气。

  傅文钰连吃两大碗,然后打了个饱嗝。

  “娘,这个青豆饭真好吃。”

  傅蓉也点头,“娘,明天我们也吃青豆饭吧?”

  周氏自然不会反对,“那娘和你们六婶说一声,让她明天再摘一篮子送来。这青豆啊就这个时候的味道最好,再过半个月便没有这个味了。”

  傅六婶就是他们上次从城里回来,帮他们说话赶跑了文氏的那位妇人,家里是做卖菜生意的。最近周氏和她处得不错,经常托她带一些菜,今天的豆腐和青豆就是从她家买的,之前家里的鸡蛋吃完后,还找她买过。

  吃过饭后,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聊。

  傅文钰把自己今天写的那部分话本拿出来给她们看,周氏看完后抹着眼泪道:“这王员外一家总算是团聚了。”

  而傅蓉则兴奋,“太好了,这个可恶的张嬷嬷,终于得到了报应!”

  “这人换了人家的孩子,还颠倒黑白不肯承认,实在是可恶。哥,你写得真好,这样的恶人就应该关到大牢里,流放得远远的。”

  话本里张家人的结局,就是被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的包大人关押在大牢里,后判处了流放两千里的刑罚。至于张嬷嬷的亲孙子王富贵,这个因为张家人的私心,享受了十几年富贵生活的孩子,则禀明大理寺后被押到菜市场斩首了。

  这是傅文钰根据记忆里的朝廷律法写的。

  按照本朝律法,王富贵这种无缘无故杀人的人是罪不可赦的,尤其是当事主不肯谅解他的时候,他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王富贵不但被砍了头,还要赔偿刘慧一大笔钱。因为他其实是张家的孩子,因此包县令判决这笔钱从张家的家产中出。

  而张家人虽然罪大恶极,但张狗剩还活着,所以他们能捡回一条命。但要赔偿王家人和刘慧,并且流放后也不可能回来了。即便几十年后回来,但田地没有,钱没有、屋子也没有了的他们,在平安县也活不下去。

  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应了张嬷嬷的那句誓言,不得好死了。

  傅文钰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结局。

  傅蓉对这个结局也很满意,她仔细地看着张家招认的那段内容,感慨道:“原来张嬷嬷早就有了换子的心思,所以听稳婆说王太太快要临盆了,就传信回去,让自己的儿媳妇喝了催产的汤药,抢先把孩子生了下来,真是可恶。”

  “她甚至在知道了王富贵脚底有个红痣之后,竟然用血在张狗剩的脚底也点了一个红点,欺骗刚生完孩子,精神不济的王太太。”

  “真是太坏了,人怎么能这么坏呢!”

  傅蓉愤愤不平,盯着那几张纸看了又看,嘴巴也嘟了起来,“这个稳婆也很坏,如果不是死得早,也该被关起来。”

  “或许她的早死,也是报应呢!”

  故事里当年那个收了张嬷嬷钱财,替她隐瞒真相并且帮忙换子的稳婆,早在事发前就死去了,所以文中并没有被抓拿归案,只罚没了财产。

  至于话本里的其他人,比如老翁的女儿刘慧,也比如王员外一家以及张狗剩,当然是按照傅文钰最初的设定,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刘慧除了得到张家的赔偿外,王家也另外再给了一笔。所以她的后半生衣食无忧,做着喜欢的事,嫁给了青梅竹马,同时也是文里另外一位帮她前后奔走的人。

  而张狗剩改名为王一善。

  经历了‘真假少爷’风波的他,不再被张家人的态度所困扰,和王家人生活在一起后整个人脱胎换骨。几年苦读之后接连考中了秀才和举人,然后进京考中了状元。并且得座师看中,将女儿嫁予他为妻。

  此后多年,王一善牢记百姓疾苦,还跟当年的县令包大人,后来的大理寺卿学习了如何断案,成为了一个人人称颂的好官。

  至于这里面的‘包大人’,那是傅文钰的私心。

  因为前世对‘包青天’的断案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在构思‘县令’这个人物的时候,他一下子就想到了头顶月牙的包大人。正好他穿来的这里并没有这个人物,所以便写了上去,这也算是另外一种程度上的慰藉吧。

  这个结局傅蓉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不过周氏却有微词。

  当然,她并不是觉得傅文钰写的话本有什么不好,而是觉得傅蓉小姑娘家家的,看了这话本后一会儿一个‘坏人’,一会儿又是一个‘流放’、此外嘴里还说着‘关起来’、‘死’、‘报应’等等不太妥当的话,实在不是大家闺秀的做派。担心她看多了这类话本会移了性情,还流露出了以后不要她再看话本的想法。

  傅蓉听后低下了头,小声辩解,“我,我没有。”她就是一时情急。

  傅文钰也不觉得看话本有什么不好的,如今的傅蓉和之前被傅二婶三两句话就吓得躲到厨房里脸色发白相比,可活泼多了。

  这是好事。

  在他看来,周氏这种行为跟现代那些不准女儿高中、大学谈恋爱,然后一毕业就让她们带男朋友回来的家长差不多。

  在家做姑娘的时候只教一些好的,不让她们接触社会的阴暗一面,然后嫁了人遇到困难了,又要让她们能够立起来,好像人能够一夜之间长大一样。

  ……真是想太多了,怎么可能呢!

  当然了,周氏是他亲娘,话肯定不能说得这么直接。所以傅文钰插口道:“娘,我觉得妹妹这样挺好的。她的想法并没有错误的地方。而且从书本上多认识一些不同的坏人,对她以后是有好处的。”

  “我们不能有害人之心,但不能没有防人之心。”

  周氏皱眉,“哪儿有那么多的坏人?”

  “而且我们以后肯定会给蓉儿选个好人家,不会让她遇到这些糟心事的。文钰,我们家现在是越来越好了,蓉儿可不能犯了‘口舌’的忌讳,免得将来遭婆家嫌弃。”

  “娘,这你就想错了。”

  傅文钰举了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比如二叔和二婶吧,我们之前一直以为他们是好人,爹还在的时候,对二叔也多有帮扶,还跟我说等以后考中了功名,也不能忘了二叔一家,可谁能想到他们满肚子坏水呢?”

  “妹妹以后也没准会遇到很多的坏人,亦或者是怀有自己小心思的人,现在多知道一些是好事,总不能让她遇到了再手足无措吧?”

  “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

  周氏迟疑了,“这……”

  她心里是想把女儿教养成大家闺秀的,尤其是眼见着家里越来越好的现在。可儿子说的也很有道理,万一女儿将来也像自己一样,遇上了二房的刘氏那么个妯娌,什么都不知道的她,岂不是也要吃大亏?

  见周氏的表情略有松动,傅文钰也知道不能急于一时,于是道:“当然了,娘你考虑得也有道理。”

  所以他又看向了傅蓉,朝她眨了眨眼睛,“所以妹妹,这些话呢往后就在家里说,在外面就不要说别人不好了,这样就解决了。”

  “娘,你说好不好?”

  傅蓉心领神会,忙紧张地看向了周氏,“娘,哥哥说得对,唔,我以后就在家里说一说,在外面肯定谨言慎行!”

  周氏苦笑摇头,“你们都说到这份上了,娘哪有不同意的。”

  于是这个小小的矛盾,暂时就解决了。

  因为获得了周氏和傅蓉这两个本地读者的认同,傅文钰便不再修改结局,打算第二天直接将稿件拿到开元书坊,顺便跟张掌柜商量一下印书的问题,以及后续应该怎么推广。

  周氏要去摘野菜,不打算跟他一起去。

  傅蓉倒是愿意一起,因为她的绣线用完了,要去补货。但她胆子小、年龄也小,周氏不放心,所以最后的结果是傅文钰自己去。

  第二天一早,他就出发了。

第17章

  一个月没来,城里有了一点变化。

  或许是因为傅文钰今天穿了一件周氏新做的书生袍,看起来就是个读书人的缘故,他一下牛车就遇到了一个书贩。

  来人背着一个书箱,笑容满面地对傅文钰道。

  “这位小哥定是读书人吧!”

  “我这儿有上好的笔墨纸砚,买多了还有送,小哥你要不要来上一些?”见傅文钰不感兴趣,他又道:“笔墨不需要,那书呢?”

  “我这儿有……”

  他说了几本常见的书名,见傅文钰还是不感兴趣,甚至想要离开,于是急忙伸手将他拉住,“诶诶诶,别走啊。”

  “我有好东西!”

  “柳州小报要不要?这玩意现在可是真正的稀罕物……”

  “柳州小报?”傅文钰停住了脚步,这份小报的确是他进城的目的之一,于是他感兴趣地道:“那拿给我看看。”

  因为傅家村离柳州城有点远,来回要一个多时辰,所以张二送完第一张小报后就没有继续给他送了,傅文钰也很好奇它现在的情况。

  书贩见他感兴趣,马上就拿出了几份。

  “看小哥你这副模样,肯定是听说过这新鲜玩意儿的吧?我跟你说,我这里有全套的,从上头开始登话本的那一张开始,一直到昨天的那张,全都有。”

  “小哥你想要几份?”

  “给我最新的那张就好。”傅文钰只是想看一下一个多月过去,小报发展到哪个阶段了,所以对旧的不感兴趣,只想看最新的。

  书贩的报纸同样是十文钱,傅文钰拿钱换了一张,然后就翻看起来。

  总体而言,这最新的一张和第一张没太大区别。

  在上面打广告的店铺名字换了几家,并且有府城之外的其他县城店铺。但最让他意外的是,最新的这一份报纸上竟然只有他的话本,以及三柳先生的《樵夫》,孙秀才的那篇《东厢记》则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另外一本他没有读过的话本。但在他的记忆里,《东厢记》比《樵夫》都要更长一些。

  带着这个疑惑,傅文钰来到了开元书坊。

  张掌柜苦笑道:“哎,孙秀才不愿意将话本印在上头。”

  接着他便简单解释了一下,原来孙秀才是一个真正有秀才功名的人,虽然久试不中,但他觉得自己总有一日必是能中举的。所以一直以来便有些高傲,‘柳州小报’改版后因为很便宜、很新奇,就引发了大量讨论。

  在唐员外的推动下,很多人不管感不感兴趣,都乐意掏钱买上一份,或者就拿着最初赠送的那一份,跟好友们谈论。

  如此一来,柳州小报流传就广了,就连贩夫走卒都能说上几句上面的内容。

  而其中,上面的三篇话本引起的话题最多。

  三柳先生的《樵夫》,因为写得好,并且早就开始贩卖了,很多人都看过,所以赞誉的人虽多,但讨论度不广。

  讨论度最广的,是傅文钰的《鸠占鹊巢:真假少爷难分辨》,别看他的书名和笔名都奇奇怪怪的,但真的很受欢迎。

  原因之一当然是他的话本不咬文嚼字,乱掉书袋,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能看懂,读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贫富贵贱。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话本处于连载期,读者们都不知道后续内容。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会讨论、争执、猜测。如此一来,话题度就高了,自从张狗剩和张父入城那段剧情刊登出来后,基本上每个茶馆都有人提起这篇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