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火星少女
一勺去了壳的麦子被倒入到石磨的腔中,石磨开始转动。
很快,从另一边的槽道里,细腻的粉末洋洋洒洒的流入到了早已经备好的
木桶里。
【各种用小麦面粉制成的面条、包子、馒头、面包才是麦子成为全世界被种植最广,也最受欢迎的主食的原因呀!】
一份面粉上倒入鸡蛋,一双手迅速的搅动挤压,面粉变成了软乎乎的面团。面团被不停的摔打,又变得光滑无比,最后被分成小份,放入到竹制的屉笼中蒸。
屉笼被打开,又白又胖的白面馒头正在腾腾的向上冒着热气;
又早这双神奇的手将面团扯成长长的
左半衣巾攸来花土
状E打成V细V的面条
又是这双伸奇的手,将面团体或长长的,在干空十芯米汤去,然后切成又细文长的面条。
面条被烫好,淋入热汤,又加上一勺红油辣子,吃得人嘶哈嘶哈;
面团被分成圆形的小薄片,包上被剁碎的肉馅,捏成元宝形状的饺子;面团分成小块,在上面刷了一层蛋液,卷成一层一层,用木盘盖着放入到石头制成的烤炉,拿出来之后就是颜色金黄泛着油脂光泽的面包。
又来了,又来了!
路小染带着她的美食又走过来了!
已经吃过了晚饭的古人们不由得痛苦的口口一声,捂住了自己的胃部。
可恶!虽然吃了晚饭,但看着这些后世的美食依然想要流口水!
唐宋及之后的朝代,已经逐渐有了美食的雏形,尤其是宋朝,面条和包子馒头这些早已不再鲜见,甚至大宋百姓们还能吃上灌汤包。有人曾经数过,《清明上河图》里面的一百多栋楼,经营餐饮行业的就有四十五家!可见其餐饮之发达。
所以他们也就是对着那烤出来的羊角包感兴趣:“这东西看着还不错,或许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
但是对于秦汉的人来说,他们恍恍惚惚的沉浸在小麦所带来的各样美食里面。
你和我说,这些是麦子做的?
那个煮起麦饭来又粗又喇嗓子的麦?
原来,小麦的正确吃法应该是这样的么?!
第42章 农业大学之旅(六)
刘邦和萧何在泗水亭边的小山坡上看仙画,一起跟过来的还有和刘邦交好的樊哙。
几人看到这么多用小麦面粉做的美食出现在天幕上,都不约而同的咽下了口水。
樊哙揉了揉肚子,觉得自己又饿了。
他是屠夫,平时吃得已经比普通人家要好很多了,有的时候偶尔能吃三顿,有的时候还能吃上点肉。在之前吕太公的宴席上,他一人就啃了一个大猪蹄子。
可以说,肉食是他的最爱。
至于麦和粟,樊哙是不得不吃。
麦饭就不说了,难吃。麦饼也不咋地,捣烂一下隔水蒸出来和麦饭的感觉也差不多多少,为了便于保存还要做得更干一点。
看了路小柒的介绍后,他才知道原来麦子不是不好吃,而是他们一直没找对方法来吃。
“刘季,你别折腾你那什么水车了,赶紧去搞个石磨来。”他用手肘撞了撞刘邦。
刘邦倒下来:“石磨在郡城里面就有,不过好像样式有点区别。”
他拿树枝在地上随便画了起来,将仙画里的样式记好,然后叹口气:做一个也是做,做两个也是做,等我把水车做出来再来做石磨。
他现在觉得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干,像之前那样每天喝喝酒不好吗?
真是闲得!
【汉朝的时候石磨逐渐被推广,而到了晋代,有一位无名人士发明了水磨,即用水力推动的石磨,民间开始有了磨坊,从此才可以大批量的将麦子呀豆子呀之类的主粮磨成粉。看到没,没有水车的发明也就没有水磨,这就说明只有科学和不断涌现出来的科学发明才能改变世界!】
一座木头房子坐落在河边。
大大的水车在屋外转动,带动了屋内连着的轴承,以及底下的石磨。
有人将一筐筐的麦子往入口处倒,麦子进入到石磨里,迅速被水力带动的石磨碾压成粉末,从出口的槽泄落下来。
任谁都能看出来,这样的水磨坑比家里的小石磨能一次处理更多的粮食,而且还完全不需要人力和牲畜来转动,只需要用水就行。
扶苏立刻出列:“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广召工匠,命宫中尚方研制此物,然后推广至民间。”
之前看到水车的时候他就
想上疏,但是宫中尚方如今任务繁重,制纸、制农具,忙得不可开交,他就想要放一放,稍后再议。但现在看到水磨坊,扶苏以为这也同样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李斯却有着不同的意见:“现在的麦,产量远不如粟米,若是在民间推广此物,恐更多的人会种植麦,而放弃粟,影响到大秦的赋税和军粮。微臣以为此事可以稍后再议。”
扶苏摇头道:“相国此言差矣。民众并非愚笨之人,自然能清楚自家每年要交的税赋,再加以秦吏引导,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且水磨坊既然可以磨麦,自然也可以磨粟和菽等物,更何况水车对灌溉很有效果,儿臣还是觉得应该让宫中先行研制。
李斯语塞。
他和扶苏向来政见不是很合,刚刚也是习惯性的就想要出来反驳,却没想到对方这次在理。
他看了一眼扶苏,在心中叹气。
想让陛下改立太子,想来是不可能的。现今之计,唯有让自己适应扶苏。不过呢,也不能和扶苏走得太近,毕竟陛下还正逢壮年,想必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臣子和继承人走太近。
李斯在一瞬间心里转过了八百个心眼。
哎,想要永远位极人臣,可真是难呐。
赢政这次对扶苏颇为满意,言之有物,没有被资历更深的臣子牵着鼻子走,很好。
他允了扶苏的建议。
几期仙画下来,大秦境内的工匠竟然成为了最抢手的人才。
有工匠愁苦不堪,生怕自己是被抓了徭役。
但也有工匠抱着或许一朝发达的心思,迅速的当地吏目这里挂上了名。
【可以说,一座磨坊就是一座粮食加工厂。还有一个说法是水磨起源于唐朝,因为最早的文献记载就是唐朝的甘肃水磨。唐朝的时候磨坊已经被发展成为了一个生意,你们想想,长安城鼎盛时期人口上百万,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粮食?这个粮食加工的生意是稳赚不赔的,很多大户和权贵们都喜欢投资磨坊。还因为水源的问题经常和农民起冲突。】
【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不细说。我们继续回到麦子上来。正是因为有了水力磨坊的出现,麦子才一跃成为了最重要的主粮之一。“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的这首诗就可以说明在唐朝的时候,关中地区已经普遍种植小麦。但小麦取代粟,要到宋朝,
那时候小麦的产量已经上升到了一亩地150-200斤左右。】
长安城郊。
一群农民拿着锄头气势汹汹的来到一座占地极广的水磨坊面前。
“你们挖了渠把河里的水敌了道往这边走,那我们的田怎么办?”
“没水灌溉了今年要绝收了!”
一个管事模样的男人站了出来,厉声喝道:“在这儿闹什么闹,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我们管你这是什么地方,赶紧把你们挖的渠给填了!不然我们就去官府告你们。”
管事怒极反笑,双手环胸:去告吧,也不打听打听这座磨坊的主人是谁?那可是天子身边的红人,高力士高大人!你们快去告啊!
农人们不敢置信又沮丧之极的走了。
管事往地上啐了一口,不屑的道:一群刁民!
李世民脸色黑如锅底,手在案几上重重的拍了一下。
“这高力士是何许人物,居然如此嚣张!”
他一直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今更明白了百姓能迸发的力量,在这些事上更是十分看重。此时若高力士就在他面前,一定会立刻将他下狱严惩!
“陛下,长安城郊这段时间的确是出现了不少的水磨坊。”魏征皱眉道,“不知这其中可有此等与百姓抢占水源的事情。”
农乃立国之本,岂能因为自己的私利而抢走百姓的灌溉水源?
“查!给朕速查!若有此事,绝不姑息!”
有的臣子目光闪烁,决定回家后赶紧提醒一下家人,若有这样的事情赶紧把水渠的道给改回去,可别撞在陛下的枪口上。
“陛下,臣以为水磨坊与民生关系重大,应该由工部在各州城池兴建官营厅,以免地方大户和豪强们坐地起价。房玄龄道,另,若有人想要兴建私人磨坊,需向当地的官府报备留档,不能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李世民颔首:“房卿家言之有理,就这么办!”
直接写在唐律中,这样即使后世有人动了小心思,也有律法作为最后的底线。
西汉。
桑弘羊却从这里面受到了启发。
现在他正愁着怎么为打匈奴而筹措军费。盐和铁这种高利润的行当他已经伸过手了,想要再找到一个稳赚不赔的行当太难了。
或许这水磨坊可以试一试。
陛下,微臣建议这水磨坊收归为朝廷经营,既可以遏制恶意的价格哄抬,也可以贴补国库!
其余刚动了心思的臣子和权贵们向他投去死亡的注视。
桑弘羊追然不动。
民间能开得起水磨坊的家庭肯定是地方豪强和大户,与他们争利他心安理得。
刘彻眼睛一亮,这可真是瞌睡就遇上了人送枕头,大手一挥:“准了,此事交给桑爱卿一并统管!”
由此,西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兴建水磨坊的风潮。
第43章 农业大学之旅(七)
【宋朝的这个亩产一直持续到了咱们建国时期,不仅没有增长,甚至还下降了,我看过一些资料,说那时候山东的小麦产量才41公斤,也就是100都不到!你们现在能想象,辛辛苦苦种一亩地,结果收成只有几十斤的样子么?你会觉得这简直就是个地狱笑话。】
【但在那个时候,就是切实发生的事情。】
“吃饭了!”
昏暗的室内,小小的桌子上摆着主人家今天的饭食,没有白米饭也没有什么下饭的菜,只有几个饼子。
男人吃了一口,艰难的吞下去,忍不住抱怨道:又是吃糠,哎。
老太太白他一眼:抱怨啥?咱们家有糠吃已经不错了,隔壁家都已经要去挖观音土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