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玖菜花叶
此地还未进入饶安县,位于边境二十里地。
他侧头看向堂弟。
卫琅立在不远处,一脸乖觉地站好,任由刘阿曹等十余亲卫拿着两块布,为他擦拭铠甲后背上的血迹。
此时的堂弟看起来人畜无害,清澈的大眼忽闪忽闪的,乖乖地等着亲卫为他整理好身上的装备。
瞧见卫凌看过来,卫琅热情地招手和他打招呼,“堂兄!”
卫凌挤出个笑容回应。
心底暗自腹诽,二郎的力气可真大,一枪过去,对面的盾兵都受不住。
队伍休整片刻,押住几个抓住的俘虏,战马推着物资车,由士兵牵着往后方撤退。
卫琅一只手牵住一匹马儿,左边的是匹黑马——阿姐的不白,右边的白马是他的不黑。
自从上路后,阿姐的不白一直是他在照顾,现在和他可亲了。
第366章 接人
卫明渊收到消息已是两日后。
两方人马在官道上汇合。
“父亲!”卫凌上前,三言两语将事情禀报清楚。
得知十方教出现。
卫明渊的神色却很平静,“出现得正好。”
斥候几次深入广平,都未发现十方教身影,寻找他们踪迹已久,既然来了广平,正好一并将此解决掉。
卫琅没心思听三叔伯和凌堂兄谈话,他站在卫凌身后,四处张望片刻,没有寻到想找的人,甚至连秦善也没看见。
他一下就急了,顾不得害怕,焦急问道:“三叔伯,我阿姐呢?”
“你阿姐去了平利县……”卫明渊话还未说完。
卫琅脸顿时垮了下来,瘪着嘴,神情十分委屈。
卫明渊睨了他一眼,接着道:“让你骑马赶去与她汇合。”
“好!”卫琅听闻,立刻又高兴起来,“侄儿要去找阿姐!”
说完转身就跑,火急火燎地赶去后面牵马。
卫明渊神色有几分无奈,二郎的性子实在令人操心。
他唤来卫琅身边亲卫,对刘阿曹等人细细嘱咐道:“不知沿途可有埋伏,尔等路上提高警惕,务必安全将二郎护送至平利县。”
“是!”
九十三匹马,军队这边仅留下五匹,用于斥候打探和传递消息,其余全部让他们带走。
卫琅身为百夫长,有一队百余名部曲跟随,马匹数量不够,少数护卫两人乘坐一匹,携带一些干粮和小黑球准备上路。
卫琅挡在不白身侧,说什么也不肯让护卫骑不白,“这是我阿姐的马!”
护卫们也知不白是女郎的坐骑,本就无人敢骑,干脆将一些干粮放在马背捆好,让不白跟在队伍中间。
不到片刻,队伍已整顿妥当。
“三叔伯,凌堂兄,我走啦!”卫琅坐在马背上,不等他们回话,夹紧马腹一鞭子下去,不黑顿时跑了起来。
少年丝毫不知,这一别便是许久。
卫凌望着堂弟远去的身影,有些担心,“父亲,真让二郎独自过去?万一遭遇埋伏怎么办。”
“二郎君骑马赶路,后方军队就算沿途保护也跟不上他们速度。”
陈将军插话道:“郎君不必担心,那边还有一队士兵和斥候。”
卫明渊微微颔首,“是这个理。”
“整顿兵马,即刻赶去饶安县。”
“是!”
在卫琅率领百名部曲骑马赶路期间。
卫曦音和龚淳已快抵达平利县。
因这边有幸存者聚集,边境地带同样扎有木栏等障碍做为阻拦。
平利县地理位置距离大运河稍远,夏季干旱缺水,迫使躲避在此的人走出县城,寻找水源,也因此才会被斥候发现。
斥候已探查到女郎前来,现身禀报道:“启禀女郎,军队昨日才到,已探查到平利县内的确有卫氏族亲。”
千名士兵仅比她早出发不到一日,才刚与这边的幸存者接触。
斥候快速将这边的情况说明。
“县城内的幸存者现在被分成两波,似乎是在县城粮行发现一处粮库后,因为分粮问题起了矛盾,且矛盾越演越烈,一部分人已有投靠赵氏坞堡的打算。”
“另一部分则是与赵氏有过节,打算在冬季死守县城,今早军队到时,他们正在因分粮的问题交涉……”
中山军的到来令两拨人如临大敌。
才刚走了赵氏的人,逼迫他们必须清理干净辖内,现在又来了中山国军队,生存如此艰难,还过得这么不安生。
中山军是来替卫氏寻人,直截了当表明了身份。
卫氏的那些旁系族人、出嫁女,以及沾亲带故的人家闻言喜不胜收,当即收拾好东西准备跟着军队回去。
也有人表现得十分顾虑,路途遥远,马上快要入冬,谁知道路上会不会遇到危险,有没有命抵达清河郡。
卫曦音闻言,吩咐下去,“派人去通知,不管是卫氏族亲还是普通百姓,愿意去清河郡的都可以跟我们走。”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告诉他们,清河郡如今十分安全,不缺粮食,过冬的物资应有尽有,只要去了的人都能分到。”
龚淳忍不住瞥了她一眼,挖人都挖到河间郡来了。
赵氏若是知晓,不知会作何感想。
“是!”
斥候抱拳领命,赶着去通知军队。
卫曦音扭头对龚淳道:“咱们就没必要过去了,在这里等着吧,人来了就走。”
从边境走到县城还有一段路程,接到人又要返回,还不如原地待着节省点体力。
龚淳正有此意,“听女郎的。”
两人移到一处空地,席地而坐。
护卫贴心拿出一整块未被裁剪的粗布,拴在两侧树干上,用于遮挡烈阳。
龚淳微眯着眼仰头:“这两日气温似乎又降了些。”
卫曦音在一旁微微点头,的确,那股因炎热引起的燥意都少了些。
她原先十分怕热,但整个夏季下来,似乎已经习惯了高温天气。
只能说人的生存适应力有无限可能。
不过,看来回去还是应该想办法弄个温度计出来,不然老是凭体感来猜测体温,实在有些不严谨。
温度计她只知道大概原理,回去扔给褚钰和曲奇,让他们钻研去。
龚淳见她不说话,指了指部曲背上背着的背包,又道:“若是按照去年的情况来计算,回去半路上应该就会进入冬季,女郎这背包设计得极好。”
竹编坊出品的双肩包,容量极大,部曲和那些中山军每个人都有。
里面放着每个人的被褥和厚衣服,因占地,双肩包上垒得高高的,高度甚至超过头顶。
好在被褥和衣服不重,简单里面填充有柔软棉和的干草,肩带极宽,士兵随着背着的时间越久越习惯,有的连睡觉都不放下。
卫曦音深以为然,“出门还是夏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怕这边的物资难寻,总要自己带一些。”
想到去年冬季的气温,一床棉被肯定不够,这也是以往万一,士兵走散或者需要冬季作战,驻扎在野外所做的准备。
其余剩余的物资,有赵氏在,应该是无碍。
第367章 抵达
两人说着话,时间过得很快。
等了几个时辰,军队带领愿意离开的百姓过来。
粗略一瞧,大约有三百多人。
平利县能坚持到现在,条件也不算太差,起码每个人的外表不是穿着破破烂烂的衣裳。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都被晒得极黑,显然夏季大家并没有闲着,而是忙于生存。
那些人拿着大包小包的包袱,跟随士兵朝着这边走来,甚至有人推着板车,板车上全是被褥厚衣,竟还有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坐在上面。
众人皆知,此时上路定会遇到冬季,所以决定离开时,大家都尽量多带些行李,以备不时之需。
主要清河卫氏的名声实在太响,一些不愿投靠赵氏的人,在听见士兵描述如今卫氏坞堡的景象,愿意赌一把,前往清河郡。
十几位族亲神色激动地过来见礼。
他们已经从士兵口中得知,族长他老人家健在,宗族无碍。
卫曦音笑着与诸位寒暄,之后道:“时辰不早,咱们需即刻启程上路,今夜赶到隔壁县城落脚。”
此时已到酉时。
族亲们连连点头,“应该的,这会儿抓紧时间赶路,好过冬季耽误在路上。”
见一旁的千夫长还在等着,似乎有事禀报,大家极具眼色,问过好后散开,重新再整理下带出来的行李。
人一散去。
千夫长上前道:“禀女郎,平利县幸存人数有两千多人,因时间太赶,许多人踌躇无法下定决心,只跟出来三百六十余人。”
而这三百多人中,大多数是与卫氏族亲关系较好,或是在这一年有过命交情,被族亲们一带动怂恿,下定决心一起离开的。
卫曦音淡淡道:“无妨,人太多咱们也顾不过来,三百多人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