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玖菜花叶
「征召百姓修筑高墙,每月一块杨木牌,冬季后随部曲出去……」
「有意者前往明镜堂登记。」
下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介绍,每一个征召下面还有要求限制。
部曲必须十八至三十岁男性,铁匠与学徒也必须具备祖传手艺,唯有修筑城墙男女皆可参与,无任何要求。
“芮安,别发呆啊,快给我们念念。”身后有人催促道。
谢芮安回神,一五一十将上面的字念了出来。
待她话音落下,四周一片哗然。
冬季没有活,许多人三饥两饱,吃完上顿没下顿,饿得眼冒金星。
刚才有部曲通知他们到公厨来看告示,大家还以为是有活干了,才全部跑了过来。
谁曾想居然是征召令。
朝廷的征召令一般是强制性的,坞堡这则征召令更像是招工,凭自愿选择。
其中部曲待遇最高,但最危险,相当卖身于坞堡,为卫氏效命。铁匠及其学徒需要祖传手艺,唯有建筑城墙没有限制,却是最苦最累的。
当下有几个饿得受不了的百姓转身离开,前往明镜堂登记。
那些离开的人大多都是从永宁县逃出来的百姓,曾困于城中月余,经历过惶恐与绝望,他们能体会外面的幸存者现在会有多艰难。
离开的人里,其中包括刘阿曹。
刘阿诚见弟弟转身就走,连忙跟上,“阿弟,你想报哪样?”
刘阿曹闷声道:“部曲,俺也想当女郎的部曲。”
刘阿诚闻言吓了一跳,犹豫着说道:“可是……部曲要出去杀怪物。”那些怪物太可怕了。
“俺不怕!若不是女郎带着部曲救了咱们,大家早就死了。”刘阿曹知兄长胆小,也没勉强他,“阿兄报修筑城墙吧,没什么危险,坞堡肯定会派部曲沿途保护。”
兄弟俩饭量大,部曲可以每月额外领二斗粮食作为工钱,用于养家糊口,像现在地宫不能开火,也可以将二斗粮食换成牌子,或者像那些部曲一样,将粮食存放在营地,攒着当老婆本。
周围的商量声不绝于耳。
下河村和石头村的那些村民,商量过后也决定报部曲。
他们来坞堡较早,并没有受过什么苦难,但曹阿旺等人当初与他们一起来的坞堡,现在已经是女郎手下的得力干将,每天不仅能吃饱喝足,月月还有存粮。
特别他们的居住地挨得极近,几乎日日打着照面,两方对比明显,旁人怎会不羡慕。
门口的人群很快决定好去留,渐渐散开。
谢芮安还在盯着告示发呆,连身旁的王氏叫她都没听见。
“芮安啊,在想什么呢,过来吃饭了。”王氏赶紧又叫了一声。
她这才回神,赶紧跑过去。
谢芮安跟在她们身后,排队领餐食,她想了想,问道:“王婶,你说我报铁匠学徒,女郎他们会要不?”
王氏感到十分意外,“你祖上是匠籍?”
谢芮安摇了摇头,“不是,不过我曾读过兵书,会一点理论知识。”她年纪小,重活干不动,部曲又有年龄和性别限制,唯有学徒的活计能胜任。
王氏见她年纪小小,却能居安思危,她一个妇道人家,也给不了什么建议,只得道:“那你去试试吧,你会读书识字,当个学徒实在委屈了。”
这年头,能读书识字的都是大户人家子弟,关于孩子的身世,王氏不好过问,想来多半是全家遭了难,就‘他’一个人活了下来。
在百姓离开不久,明镜堂紧跟其后发布了第二封告示。
如果说卫曦音的征召令是招纳百姓,任凭自愿。那这第二封由族长亲自印章的告示,针对的就是卫氏族人及家中下人,并且是强制性的。
族人与家中下人,十八至三十岁男性,强制参与城墙建设。
卫氏郎君们,之前族长就下令参与部曲训练,冬季过后会继续执行,之后随部曲一起外出,随翼州军前去粮仓运粮。
以上家中独户者,在坞堡做事者可免除。
比如管着明镜堂的叔伯们,管着铁匠铺的卫廷,管着公厨与公中库房的族人。
而后又考虑到郎君们的宝贝牲畜,明镜堂也特许他们留下一人照看小猪仔。
叔伯们在告示书上写得很清楚,族人们倒没什么抵触心理。
随着生存越来越艰难,许多原本养尊处优的族人,现在也是每日粗茶淡饭,不见荤腥,他们早有预感,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卫氏族人也不用跑去明镜堂登记,卫明泽手里就有每家每户的人员登记薄,到时按登记薄点名便是。
“启禀女郎,招收上来部曲一百八十余人,卫氏族人一百五十余人,修建城墙人数四百五十余人。”常鹰从明镜堂拿到登记薄,立刻过来禀报。
卫曦音淡淡嗯了一声。
人数是上来了,但是她却开心不起来。
铁匠铺就两个熔炉,这么多人的装备根本打造不出来,特别护甲耗时太长,弩车还在研究当中。
外出人员的生命无法保证,牺牲就会在所难免。
她问道:“可有为铁匠铺招到匠人?”
常鹰低头翻看着登记薄,“没有铁匠,仅有五名登记学徒,七老爷的意思是让廷郎君自己相看。”
有手艺的匠籍人员现在十分难求,坞堡内的两名铁匠、两名瓦匠以及三个木匠,待遇与部曲同等,他们在一些后勤保障上的作用甚至超过部曲。
卫曦音闻言道:“那些学徒全部收下,铁匠铺需要进一步扩张,这时缺人,还挑什么挑。”
“是。”
登记学徒的其余四人,祖上都曾出过匠人,虽然自己没上手过,但对于锻造器具的流程都不陌生。
很快,铁匠铺隔壁的铺面隔墙被敲掉,铺子再一次被扩大,又新增两个熔炉,一个负责炼制枪头,一个负责炼制弩车所需箭矢,其余两个熔炉负责护甲制作。
第73章 族地与祭祖
章元彦来到公厨用膳。
地宫无法开火煮饭,因此他们带来的那几十车粮食全部交给了坞堡,以此兑换每日餐食。
待看见门口的两封告示,他立在原地久久不语。
而此时。
凉州,武威郡。
卫明渊率领残存士兵,在山脚找到一处山洞。
山洞里面很深,能容纳所有士兵,阻挡外面风雪,顶部有水滴顺着钟乳石滴下,可解决水源问题。
驻守边塞多年,士兵对一些野外生存技巧驾轻就熟,很快山洞内燃起篝火,开始烧水煮饭。
粮食是他们从沿途村庄搜刮得来的,在这群残存士兵里,还混杂着一些沿途救下的幸存百姓。
洞外冰天雪地,外面的惨烈被积雪掩盖。
洞内的众人满脸哀容,寂静无人声,脸上的疲倦与绝望无法掩饰。
卫明渊坐靠在离洞口最近的位置,须发凌乱,神色却没有半分沮丧,他手中的兵器不离身,神色沉毅,望着外面的漫天风雪。
“父亲。”卫凌将新做好的汤食端来,放置他面前。
由竹筒作碗,竹碗里的麦食未经脱壳,直接下锅烹煮,汤面上漂浮着一些轻壳,未见几粒米粮。
卫明渊抬头看了眼,伸手接过。
他与妻子育有三儿一女,灾难突发等他从营地赶回家中,一家人无一幸免,仅有跟着他在军营操练的长子还在身边。
想起母亲与年幼的弟妹,卫凌神色哀痛,他端着自己的那份米粮,挨着父亲坐下。
“父亲,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是好?”
凉州沦陷,边境里外放眼望去全是怪物,他们继续驻守在凉州的意义已经不大。
但没有收到调令,卫家军不得随意离开凉州境内。
不知其余州郡境况,又没有探查到消息,一行人步履维艰。
卫明渊盯着碗里得来不易的粮食,淡声回道:“待风雪渐小,先助武威郡百姓拿下苍松县,为他们提供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先?
那之后呢?
卫凌低垂着眼眸,没问出口。
“之后……”卫明渊似乎知道他心中疑虑,“赶去金城寻你四叔伯一家,再想办法一起回翼州。”金城离此地不远,希望老四一家能幸运的活下来。
卫凌倏地一下抬起头,眼神里透着惊讶,“父亲要回族地?”
相隔千里,谈何容易。
卫家军奉命驻守此地,身为朝廷军队,擅离职守,若日后追究,那………
卫明渊望着外面的飞雪,没有立刻作答。
天气寒冷,米汤凉得很快,不过几句谈话间,滚烫的汤食已是温热。
片刻后。
卫明渊仰头将米汤倒进嘴里,放下空碗,“总要回去看看,才能安心。”
在疫病还未全面蔓延前,卫明渊就曾接到族长书信,被告知南边情况。
灾难发生后,他立刻联想到信上内容,组织着卫家军有序抗敌,但军营多以帐篷为主,根本抵挡不住夜晚的丧尸。
卫明渊当机立断,率领幸存士兵离开军营,且战且退。
他们原先找到一个村庄落脚,只是随着天气转变,怪物变强,村落不在安全,一行人不得不离开,寻找更为安全的落脚地。
眼下朝廷音讯全无,死守规矩只会迎来灭亡。
卫明渊心中有大义,无法对眼下的惨状置之不理,他能做的,便是帮助当地百姓拿下一座安全的城池,为幸存人员提供一处安全之地。
但人有亲疏之分,他的妻儿遭难,同在凉州任职的族弟生死未卜,宗族断了联系。
无论距离有多远,他定要想尽办法赶回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