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德妃的宫斗路 第127章

作者:大行星 标签: 清穿 宫斗 打脸 爽文 升级流 穿越重生

  对于廉亲王,在没有封亲王之前,一直跟在当时还是皇子阿哥的雍正身边当好帮手,或者是添乱好手,兄弟俩一块长大,是雍正的头一个弟弟,彼此之间感情很好,就算性子闹腾一些,雍正对他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捣蛋的功夫不越界即可。

  这就完全成了老父亲的心态。

  等胤禩被太上皇封为亲王之后,这种情形就更了不得了,雍正看向他的眼神除了欣慰还是欣慰,不自觉将自己代进父兄的角色,登基以后就任用胤禩为自己的左膀右臂,亲自监督‘大儿子’办事,大有一种兄弟同乐的感觉在,只是他这么想,不代表他兄弟是同样的想法。

  胤禩一直诚诚恳恳给已经为皇帝的四哥办事,没有一天歇下来的,有时他心里都是‘怨念’,感觉自己成了四哥真正意义上的左膀右臂,指哪挥哪,一点都没有他遥想的逍遥王感觉。

  每当这个时候雍正总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啊,八弟怎么能松懈下来,这不成了京城里的纨绔子弟了吗,便想着法子激他一下,总用冷笑哼他一声,“你以为皇阿玛在位,你就能继续当逍遥王吗,还不是忙的脚不沾地,可是你想想看,朕登基后,哪哪不是重用你和其他兄弟,你不想干的差事朕都让其他臣子来干了,你不觉得很好吗?”

  “是这个道理。”胤禩狐疑的看了一眼四哥。

  又见雍正苦口婆心道:“你好好干差事,你是皇子阿哥,是朕信任的兄弟,你只要好好干,迟早朕给你封个铁帽子亲王当当,就当过过瘾!”

  “四哥,你真好。”铁帽子亲王啊,胤禩心里莫名感动,这可是大清开国功臣才有的殊遇,四哥居然给他安排上了,果然是他的好四哥。

  在这种感动之下,他干活都干得更起劲了,什么总理事务大臣、处理孝惠章皇后(即太皇太后)丧事,总管会考府等的运筹,日子十分忙碌且‘充实’,忙得脚不沾地。

  雍正见这说法有用,就补了一句,“也只有四哥才对你这么好了,皇阿玛想赏封的阿哥不知多少,也不会给你封铁帽子亲王,你想想看,你给四哥干活是不是比给皇阿玛干活还要好,那什么逍遥王咱们就不盼着了,你当个铁帽子亲王一样得意,一样受人敬仰。”所以逍遥王有什么好的。

  好像是这个道理。

  胤禩半信半疑看了一眼四哥,见其满眼都是为兄弟考虑的神情,连最后一丝怀疑也抛下了,“行吧,铁帽子亲王也挺好的,爵位世袭罔替,四哥确实是对咱们几个兄弟好。”

  这不就对了吗。

  雍正颇为宽慰的将一沓子奏折放在老八前面,都是一些无关紧要但又十分着急处理的事情,让老八来干刚刚好,他拍了拍胤禩肩膀,“等这些差事干完后,四哥就带你去圆明园转悠一圈,你不是喜欢垂钓吗,四哥陪你钓一回,顺便带上十三十四。”

  “行!”

  如此半哄半骗的情形下,就当是给一棒子又给一颗甜枣似的,雍正和他头一个弟弟的感情自然顺其自然、融洽无比,足以让天下兄弟感情不和的人感到极度羞愧。

  雍正也从中得到了如何更好的照顾大儿子(划掉)大弟弟的经验。

  而面对第二个弟弟时,他一回生二回熟,胤祥脾性温和、又谦恭有礼,简直是这京师里除胤禩以外第二个最好的弟弟了,早在当皇子时期他就对这个弟弟颇为满意,即便不是皇额娘亲生的子嗣,但只要心是向着他们几个兄弟、向着皇额娘的即可,不是同母所出也不大碍事,十三不也同样是皇额娘教养出来的吗,这就足够了。

  在怡郡王胤祥身上,雍正也毫不吝啬封赏,待雍正元年后就正式册封这个表现的温和有礼、进退得宜的好弟弟为和硕怡亲王,可谓是将对弟弟好这几个字都表现在行动上了。

  胤祥也确实做出一番堪得称赞的表现,在雍正元年年初之时就开始担任造办处、户部三库、户部,参与西北军事等的运筹,当然也包括办理外国传教士之事等等,无一不是将功夫修练到家了,旁人挑不出半点过错,而经他眼的差事更是完成的妥善之极。

  直让人刮目相看,果真不愧是太上皇费心培养出来的阿哥,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

  雍正欣慰之极,不忘感叹,瞧瞧这才是他的好弟弟,一点乱都不会给他添,满心满眼都是为国事考虑,他高兴之下还不忘将其余差事都一并打包交给十三弟了,十三弟年纪轻轻又年壮气盛,大有可为,断然不到要休息的时候,还得多多忙起来才行,等到晚年时他们几个兄弟聚到一起才会有共同美好的回忆。

  瞧瞧十三弟每日干活干的多有兴致,为国事战战兢兢的,这才是他的好兄弟。

  胤祥每次都是皱着眉将差事接下去了,不是为四哥的举止不满,而是挺担忧自己干不完这些差事,可能会耽误了事,这些都是国事,事关紧要,容不得半点耽搁——倒是在某种层面上与自家四哥共鸣了。

  而对于永和宫最小的弟弟胤禵,雍正就没有那么纵容了。

  有照顾前面两个兄弟的经验,雍正胆敢打保证,和最小的一个弟弟处好关系是件不在话下的事,瞧瞧他前面两个弟弟脾性都那么乖巧听话,又好哄,都是皇额娘教养出来的孩子,十四定是一样的性情,只是结果往往是不如人愿的。

  在十四出生以前,雍正的确是想象过若皇额娘肚子里的孩子是个小阿哥,他要当个顶好的兄长,教导弟弟识字,教他骑射一道,结果想来想去就是没想到十四自打落地以来虽表现出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但这副美好的样子只局限于他还是小娃娃的时候。

  等十四到了上书房,居然开始学着斗鸡走狗,提笼架鸟的做态,偏偏皇阿玛心思在太子二哥身上,皇额娘有心管教也管不到,当然这事也不应该劳烦皇额娘操心,而十三在十四面前没有什么兄长的典范,立不起威风,加上他那时又忙的很,只除了在闲暇时勉强给几个弟弟看过功课指点一番,其余时候还真是啥事都管不着,只能任由十四随意生长。

  在那个时候,十四就给他留下极需管教一番的印象,只是十四在书房里抱着他哭的画面还是让他心里略微动容了,十四也挺难受的,兄长们都离开上书房了,皇阿玛对十四又没有那么关照,十四在这种情形下还想着给几个兄长寻父爱,可见这孩子真是可怜的很。

  雍正又振作了对这个最小同母弟弟的教导之心,十四弟本质是好的,就是有点口是心非。

  之后他眼看着这个弟弟进了兵营训练,又看着在皇上将他封为太子之后,亲自将十四派到西北那边领率军队,自此之后他身边就不止年羹尧一个有为的武将,还有十四这个厉害得紧的弟弟。

  雍正头一回真正为十四感到骄傲便是这个时候了,真是应了皇额娘对他说的一句话,他对几个兄弟真不是以照顾兄弟的心情照顾的,而是将对方当成弟弟和儿子的存在,怪不得他对自己亲生的儿子没有那么用心了。

  之后的事嘛,之后就是十四有功归来,而他也登基为帝,此后他派十四到西北锻炼一下性子和能力,他发觉十四进藏后性情确实是沉稳许多,看着能成为更可靠的人了,战场确实是十四历练的地方。

  且十四于军事上颇擅谋划,在替代年羹尧的领兵能力方面起了大作用,到底年羹尧看着野心是大了,在军事方面他能百分百信任十四,但是不能信任年羹尧,他想压压年羹尧,毕竟有才之士若是让其性情狂傲起来,这人才也毁的差不多了。

  经过一年半载,这个弟弟便回归京师了,头一件事还是兴冲冲的找上他这个兄长邀功了,他自然是欢喜的,毕竟十四弟是真的做出了大功绩,奔赴西北,作为他亲封的抚远大将军成功的平定了罗卜藏丹津之乱,也成功的将青海归纳大清的领地,此后青海便是大清的地盘了。

  此等大功让雍正心情极喜,在朝廷上将十四夸了又夸,也是头一回那么直白的当着众臣的面,将十四夸得由原来还算得意的神情变成最后的脸颊耳朵都红透非常的模样,胤祥稀奇的看着十四好似害羞的模样,由看了一眼龙座上的四哥,心道还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十四面皮厚,哪这么容易就害羞啊,还是四哥有办法。

  此等大功总算让雍正宽了一口气,心里自然是欢喜的,这个弟弟终究是立起来了,成为他心目中让他骄傲的弟弟,他欢喜之余就封十四为和硕亲王了。

  此后更是圆圆满满和几个兄弟和睦相处。

  这是单单说起雍正对他几个兄弟的相处之道,还有他几个兄弟对他的相处之道。

  如果说雍正对他几个弟弟是存在看待好大儿长成的老父亲心态,那他几个弟弟何曾不是对他抱有对老父亲宽容、信赖的心态。

  在胤禩眼里,他这个兄长是几个兄弟中最最会忍耐的兄弟了,无论何事都能矜持住性子,凡事不露陷,有了七成胜算才会主动将那事担下来,可谓是将风险和机遇牢牢把握在手中,也怪不得皇阿玛将四哥封为太子爷。

  胤禩有时也想着自己对上四哥会有几分胜算,想来想去都是五五分,但四哥比他多了耐心,能忍得住,这五五分便成了四哥十分,而他一成胜算都不占。

  不过他当初既然没想着争皇位,今天也不会继续争,毕竟四哥当了皇帝还是从前那个四哥、那个只对自己亲兄弟好的四哥,他要是有什么要求,都不等他说,四哥早就察觉出来了。

  四哥对他那样好,他怎么好意思做对不起四哥的事。

  胤禩大概对雍正存有一种莫名信赖的心态在,可能这就是被老父亲包容的好大儿心态,不管什么事都有四哥给他兜底,而且他也斗不过、更不想斗四哥,还不如躺平和四哥当对感情甚笃的兄弟。

  他对四哥没多大要求,顶多是盼着他能一往如初,对几个兄弟的感情不变,尽管他知道四哥成了皇帝后未必对几个兄弟仍抱有耐心,但是他就是这样坚信着,直到四哥真的成为皇帝后,四哥对他们几个兄弟的态度真的一点改变都没有,胤禩就心满意足的松下一口气了。

  办差事的心情也好到难以形容的地步,总而言之,四哥可能是以为他被铁帽子亲王的奖励诱惑到了,但铁帽子亲王这事哪比得上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承不承爵那都是下一代的事情了,能不能爵位世袭罔替不得看弘旺的本事吗,全靠他阿玛算什么好事。

  他本来就只是在嘴上一直嚷嚷着要去找皇额娘皇阿玛过逍遥王的自在日子,实际上身体是诚实的动都不动,死活都不离开京师,生怕自己四哥一旦有什么事想要吩咐下去,就够不着人手了,这当皇帝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想替四哥多做点事就是发自内心的事了。

  而后来就是四哥将他嫡女儿封为和硕公主的大事。

  对皇额娘之前提过的会将他嫡女儿品级提上来一事,胤禩本是不大在意的,和硕格格的品级就够了,再往上就是公主的身份了,那都是四哥女儿将来册封的品级,断然不能让宗室格格沾染的,他才不为难四哥,可转眼四哥就给他嫡女封了和硕格格的身份,还不是在成婚之前的册封,他心里已经足够欢喜了。

  没想到四哥还会牢牢记得这事。

  且在那之后,四哥无视宫中礼法,完全不顾宗室亲王和朝廷臣子的劝诫,将他嫡女儿封为和硕淑慎公主,还说不用将他女儿收养在宫中,也不变更养父女的关系,四哥还是他女儿的皇伯伯。

  他心里满是感动,也是真心的高兴,他能遇到四哥这么好的兄长,可谓是三生有幸啊。

  而在胤祥心里,四哥算得上是永和宫头一个对他敞开心胸的兄弟了。

  十四且不论,那小子年纪比他还小,在他知道自己身世时,十四都还在吃奶呢。

  他心里一直清楚自己不是皇额娘的亲生孩子,也一直为这点介怀着,尽管皇额娘对自己很好,但是他总有一种不属于永和宫的感觉,特别是对上这些皇额娘亲生的兄弟姐妹时,由衷打从心底生出的不和谐感。

  他有时也想着自己为何不是皇额娘的亲生孩子,但是看着一直牢牢抓住他、殷切的看着他的生母,还有用期盼眼神看着他成长的养母,他心里的不甘都消散一空了,不管怎么说,皇额娘对他有养恩,额娘对他有生恩,他将两位额娘当成自己亲额娘,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将自己融入永和宫了。

  感情都是处出来的,没理由血缘才是兄弟姐妹感情好的纽带和象征。

  胤祥暂且这样顺利且不安的从永和宫长大,但人生哪有事事顺利的时候。

  在偶尔看见八哥对他审视的目光时,他心里还是颇为在意的,都是兄弟,他不会对皇额娘使坏的,为什么八哥不相信他,就怀疑他有可能对皇额娘不利呢。

  偏偏在这种情形下,额娘怀了孩子,动了将十妹妹留下来的心思,可能是那个时候八哥就对他有更多的审视了,他夹在生母与养母之间真是哪哪都不行,唯独四哥还是信任他的,他勉强从这种透不过气的气氛中缓过神来。

  且此后他跟随在太子身边,太子犯下过错,四哥本来可以对他置之不理,毕竟他在外人眼中可以视为是背叛永和宫的阿哥了,但是在要紧事上四哥还是提点了他。

  他那时候想,若是四哥当了皇太子,他定是要当个最好的臣子辅佐四哥左右,后来愿望成真,他就真的成为朝廷上人人称道的怡亲王,替四哥办差事,将皇阿玛留下来的大清江山治理好。

  这时候的他,可谓是一切念想都成真了吧,所幸一切都安好,四哥当着皇帝,他当着臣子,四哥还是他最好的兄长!

  当然八哥也是,只是相比于八哥,他还是更偏心四哥一点!

  而说到胤禵时。

  胤禵可能是在前面两位兄长都对雍正保持一种莫名敬仰的‘好儿子’心态时,作为唯一一个以叛逆好大儿的形象在雍正面前蹦跶的弟弟吧。

  而且他最喜欢的兄长还不是四哥,而是八哥和十三哥,雍正是排在他们两个之后的,可见他这个叛逆好大儿的眼光独到之处,压根不将最大的兄长当成十分值得尊敬的兄弟。

  这种偏好一直持续到他长大成人,他还是最喜欢找八哥一起喝酒,喜欢和十三哥一起打打闹闹,无论干什么事都开怀大笑、自得其乐,就算是让他对上好几本足足有他手掌长度厚的书,他也能和兄长欢欢喜喜的读下去,顶多是在嘴边埋怨几句没能习得他喜欢的武斗功法。

  唯独对上当时还是皇子阿哥的雍正时,他就哪哪都不乐意干,就跟他对着来似的,雍正让他留下来办差事,他就觉得不太痛快,四哥完全可以找其他兄弟干的,怎么老是拉上他,他最不应付这种事情了。

  曾几何时,他对四哥的印象就是死板但有些可靠,但不知不觉,看着四哥对大清江山还挺上心的模样,他心里隐隐腹诽皇阿玛干嘛就选定太子二哥为大清储君了,好歹也看看其他人啊。

  就比如他这个虽然死板但还勉强可靠的四哥,虽说他不太认可四哥凡事都自己操心的想法,可是在治理江山这一块上不就看谁最认真最有能力吗,就这样让太子爷登基,四哥的能耐还有发挥的地方?

  只是后来还是四哥继承皇位了,他心里隐隐高兴得意,但是又马上忧愁起来了。

  依四哥这个整天干活闲不下来的性子,真的不会让他们几个兄弟整天都忙得脚不点地吧,胤禵为此深深忧虑着,十四福晋看了不解道:“爷,您为何不去向八哥取取经,八哥要想不干的事,皇上定不会为难他。”

  胤禵面色凝固,摇头似的看了一眼完颜氏,这能一样的吗,就好比在四哥眼里兄弟之间有亲兄弟和陌生兄弟的区别,而亲兄弟之间也有最亲的兄弟和最不亲的兄弟的区别,如果说八哥是四哥眼里最亲的兄弟,那他这个弟弟就是四哥眼里最不亲的兄弟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还强求四哥对他的态度就像对八哥那样容忍,指不定四哥会趁机将他揍一顿解气,他从小到大给四哥惹的麻烦可不少。

  他心里的想法越想越糟糕,最后还是狠下心来打算进宫负荆请罪,让四哥好好出气,让他过往的不懂事都在记忆里成往事云烟,他和四哥还是同穿一条裤子的好兄弟,既然是好兄弟了,四哥就该对他好点,不求想对八哥那样好,最起码也得有十分之一吧。

  胤禵心里藏着心酸委屈泪,等到下朝时也不等四哥传唤就直接去了养心殿,门前的苏培盛来不及阻拦就直接将人放进来了。

  苏培盛看着十四爷头也不回的模样,面上不住摇头,旁边的小徒弟不解道:“师父,你刚才明明可以阻拦十四爷的——哎哟。”

  小徒弟被人一巴掌打头,痛呼一声。

  苏培盛收回动粗的手,哼声道:“咱家懂的事比你想的多多了,别以为你想到的,咱家不懂。”

  不懂就不懂吧,小徒弟委屈的揉了揉额头,师父的力道可真大啊。

  十四径直进了养心殿,面色颇有些生硬,但再生硬的表情在看到四哥时都缓和下来了,他这不是怂,只是跟随自己内心罢了。

  雍正抬头,十分爽快道:“十四来了啊,坐下吧,朕正好有要事跟你说。”

  “……什么要事?”

  “西北动乱,朕想着你练了一身武艺,又擅长谋兵作战,朕想派你去西北平定罗卜藏丹津那边的动乱,封你为抚远大将军如何,让年羹尧当你副将。”

  “封爷为抚远大将军?”十四不可思议的瞪大眼睛,四哥不是跟他开玩笑的?

  “是啊,战场上兵荒马乱,你可得小心注意些,别让兄长担心,也别让皇额娘皇阿玛他们担心,至于年羹尧那里,若是他太过跋扈无礼,你就压压他的气焰,不用想那么多,他是副将,只管听军令行事,你才是主事的。”

  雍正又开始他絮絮叨叨的老父亲心态了,十四听在心里头一次这么感激他四哥,好欸,四哥是让他去西北作战啊,没有让他在朝廷干差事!

  让他干的都是他最喜欢的活,还将他这个弟弟放在朝廷明面上有拥立之功的年羹尧之上,果然在四哥眼里他还是挺重要的!他决定了,四哥今后就是他最喜欢的兄长之一了,和八哥十三哥一样!

  “嗯,四哥说的话我会好好记住的。”十四难得扭捏憋出一句真心话。

  雍正顿了顿,满眼欣慰道:“十四你果然长进了,四哥就盼着你平定罗卜藏丹津,将青海收纳回大清领土的一天了。”

  “四哥尽管放心!”十四拍了拍胸膛,有些话一旦开口了,接着说下去就不是件难事了,“八哥十三哥能在朝廷上为四哥解忧,爷也可以平定西北地带,让坐守京师的四哥安心!四哥尽管放心吧!”

  爷也是挺厉害的!

  “好!”雍正满意点头,有十四弟这番话,他可以放心将这事交给十四了,至于年羹尧那儿,就跟着十四办事吧,这人虽有才能,但性子太过桀骜不驯,这份心性就足以将年羹尧毁了。

  雍正在心里做了决定,既是让十四立起来,独当一面,年羹尧还不足以到领兵的时候,当然,若是他能将自己性子转变过来,他自是不吝啬给有才之人一次机会。

  接而他就将目光放在十四身上了,突然想起一件事,“十四,你过来找朕是为何事?”

  虽说与他想要召见十四的想法不谋而合,但这一码事不归另一码事啊。

  十四颇为扭捏道:“四哥,没什么的,咱们是兄弟,弟弟想找你一块喝酒了。”